赤色黎明-第6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象棋布局在什么时候最有威力,一般的回答就是“最初的布局最完美,最有威力。”
防御阵地也是如此,最初的布局中可以考虑轻重火力的配合,可以考虑部队梯次,各种能够设想的战争局面都可以考虑到。一旦阵地被突破,那么原本阵地的优势顷刻就能变成劣势。轻重火力的梯次搭配,面对混战的局面会轻易失去作用。例如极易行动与传递命令,极易调整射击密度与方向的笔直战壕就变成了混乱的根源。步枪射程最少也有五六百米,笔直的战壕,变成了一枪就能打穿的战壕。
解放军的强大原因之一,在于他们能够发动几乎完美的进攻,在进攻发展中能让整个进攻态势越来越强大。而防御的敌人,一旦被突破,就只能越来越糟糕。这就是这支军队百战不殆的原因之一。
从哲学角度来讲,这支军队的指挥理念中“坚信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而解放军的走作战,就是让变化的战场向着越来越有利于解放军的方向发展。毛爷爷曾经讲过,“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吴佩孚没有聆听过这位伟人的教诲,也没有在人民党的军校中接受过包括《实践论》与《矛盾论》在内的全套哲学以及军事学的相应教育。吴佩孚秉持的不过是很传统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理念。但是中国这个简单的理念,限定在某个特定环境中,却阐述了关于运动的世界中从量变到质变的理念。
见到第一波攻击得手,吴佩孚立刻命令后续部队向突破口跟进冲击。而两翼部队加大压力,试图创造出更多突破口。
日军的军事研究也不是吃干饭的,即便突然遇到挫折,日军的大炮立刻就加大了射击的密度与速度。射击的方向是吴佩孚的增援部队的必经之道。即便是被北洋军在某一部分上占据了优势,冲破了日军一线防御体系的一部分,日军整体的兵力与火力相对这部分北洋军还是占有全面的优势。只要能够阻挡北洋军向这个缺口中继续投放军力,只要能够阻止北洋军的继续进攻,日军迟早还能恢复最初的防御体系。
如果日军面对的是师承解放军的工农革命军,工农革命军已经会把出发地点最大限度的向日军方向靠近。运动战中最精妙的一点就是“前沿运动”。这不仅仅是把部队运动到敌人的“眼皮底下”,还包括确定进攻路线,而且不是仅仅一条进攻路线。
可吴佩孚的能力到此就到了极限,他也确定了两条以上的进攻路线,日军却对这些不用太费劲就能确定的进攻路线有所防备。炮弹雨点一样落在这些路线上,把第二波出击的北洋军炸的凌空飞舞,炸的粉身碎骨。北洋军连着派出去了两个营级单位的进攻兵力,在半路上就被日军的炮火打得七零八落。随着时间的流逝,攻进日军阵地的北洋军官兵或者英勇的战死,或者被俘。
日军阵地上的喊杀声逐渐停息,日军的炮火逐渐停了下来。在双方暂时停止战斗的时候,海风逐渐吹散了弥漫在战场上的硝烟与尘雾。吴佩孚举着望远镜望向对面的日军阵地。却见日军阵地上被推出了不少人,从青色的军服上能够确定这些人是北洋军的官兵。没等吴佩孚弄明白日军在搞什么玄虚,却见这些北洋军官兵背后站起了端着步枪的日军,吴佩孚看到日军的枪口喷出了子弹发射后的烟雾,日军前面的北洋军官兵们纷纷倒地。吴佩孚这才明白,方才日军把被俘的北洋军官兵推出日军战壕,就地枪杀。
“操你祖宗!”看到这景象的北洋军,包括吴佩孚在内的不少军官和士兵都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可不管怎么骂,第一次由北洋军精锐发起的攻击战还是失败了。
莫道前路无知己四十七章选择与被选择(三)
如果念力这玩意真存在的话,当下仙台师团师团长无疑可以用念力把部下的脖子卡断,以这位师团长心中沉重的压力以及澎湃的心潮,他或许还能多杀几个也说不定。可惜,仙台师团师团长只是个普通的地球人,所以他用杀人的目光狠狠瞪着副参谋长,用那种长官压制下属的特有语气说道:“之所以在阵前枪毙俘虏,就是让对面的北洋军知道,他们进攻失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结果。”
仙台师团师团长实在是不能说的过多,方才那通炮拦截北洋军后继兵力的炮火已经消耗了仙台师团一半以上的炮弹储备。海军的火炮关然大,只是双方一来联络不畅通,召唤的炮弹到底会打到北洋军头上还是日军头上也是两可的事情。二来陆军部与海军部之间传统的矛盾也决定了仙台师团师团长根本无法指挥海军。
面对这样的现实,仙台师团师团长必须在陆军部的下一个命令到来之前尽可能的控制局面。强杀战俘不怎么光彩,按照仙台师团师团长的观点,只要能够有效恐吓北洋军,使得北洋的进攻稍微缓和一下,仙台师团师团长认为自己可以承担这点子罪名。
副参谋长对师团长的解释并不太能接受,“阁下,这方法能起到作用么?如果我方只是在这里固守,完全没有必要采取方才的措施。”
一听“固守”两字,仙台师团师团长再也忍不住,“八嘎!”他怒喝道。
从崂山仰口撤退的时候,仙台师团嘴上无论怎么宣传这是要去攻打日照,攻打日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打击人民党。这话是必须说的,只是从师团长到下面的军曹都不相信。结束战争远比发动战争更困难。至于体面的撤退,除非获得了胜利,否则是绝对不可能的。
“恭送”日军从仰口撤离撤退的工农革命军手中没有鲜花,即便日军的舰炮在尽力实施火力掩护,工农革命军的火炮与子弹也在尽力杀伤日军的殿后部队。在仰口打了五六天,每日遭受着无休止的炮击与枪击,损失了上千官兵后,日军夹着尾巴逃上军舰。无论怎么美化都不可能让日军相信这是一场胜仗。
夺取日照也带给了日军少许兴奋,陆军部给仙台师团发布的命令很简单,“固守”。陆军部对占据日照之后的行动并没有明显的预案,但是傻瓜都能看明白,一个师团深入中国大陆,遇上人民党的部队就必死无疑。日军把日照这座空城里面能搜刮的都给搜刮了一遍。好日子没过两天,数万北洋军就攻了上来。青岛战役的失败,九州师团几乎被全歼的事实给仙台师团师团长带来的心理压力重如泰山。
方才北洋第四军第一波攻击就击破了日军的阵地,完成“固守”任务的可能性大打折扣,这不能不让仙台师团心理上的恐慌感觉远大于兵力损失带来的实际作战能力下降的感受。杀死战俘也是师团长想舒缓自己心理压力的一个做法。
仙台师团副参谋长大概能够明白师团长的想法,副参谋长对阵前枪毙战俘的反对,并非针对师团长。北洋军来势汹汹,副参谋长担心枪毙战俘很可能引发北洋军激烈的报复心理。日本军队以地区出身来组建部队,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部队因为地域因素能够提高凝聚力。复仇心也是凝聚力的一种。看到老乡战死,总能给日军部队更多战斗下去的理由。可是看师团长当下气急败坏的样子,副参谋长也知趣的闭上了嘴。日本军队中等级制度森严,据调查,人民党麾下的工农革命军采取“官兵平等”。日军在研究的时候是大为嘲笑的。因为日军无法想像,如果没有等级高地,怎么能够让军队顺利营运。副参谋长也是大肆嘲笑者之一,他自然不敢逾越日军的“规矩”。
可副参谋长的担心明显是有道理的,外面突然响起了炮弹划破空气的尖啸声。光听声音就能确定,北洋军又对日军开炮了。仙台师团师团部中所有人马上就紧张起来,前线的汇报转眼就到了,“师团长阁下,北洋军又开始冲锋。”
步炮集合是非常重要的作战方式,听到北洋军在炮火掩护下开始进攻。仙台师团师团长二话不说大步走到指挥部掩体下的望远镜那里。果然,在望远镜中,看到北洋军青色军服组成的人流再次向日军阵地扑了过来。
吴佩孚即便没有人民党的作战能力,他也不是无能之辈。此次进攻还是分左中右三路,可这三路好歹吸收了上次进攻的经验。至少在路线上三路北洋军进攻时候更加有序。北洋军没有工农革命军那么肯浪费那么多炮弹实弹射击,无法构成弹幕进攻。吴佩孚采用的是非常原始的方式,通过气球观察,确定日军阵地上大概的射击区域。炮火纷飞,弹片四射,好歹能影响一下日军的作战。北洋军靠的就是一股子悍勇,踏着上次进攻时北洋兄弟的鲜血划出的道路向日军发动了勇猛的进攻。
日军也吸收了教训,重机枪随即开始猛烈射击。北洋军也随即卧倒,利用李恩菲尔德步枪的高射速实施还击。日本人的重机枪可靠性明显不如李恩菲尔德步枪,北洋的集中射击打掉了一部分重机枪火力点,另外一部分重机枪却因为机械故障停止了吼叫。在日军火力减弱的这一瞬,趴在地上的北洋军站起身开始了冲锋。
对北洋军的悍勇,日军明显估计不足。方才刚进攻失败,北洋军立刻组织起了下一次进攻。枪杀战俘的恶果就显现出来了。枪杀战俘固然缓解了日军的焦虑,也让日军轻松下来的神经无法立刻紧张起来。更通俗的讲,“杀气泄漏”之后,再次凝聚的速度没有那么快。枪杀战俘既然没有能够打掉北洋军的士气,那就只可能激发北洋军誓死一战的决心。
第一线的日军不得不挺起刺刀与北洋军作战,北洋军三路进攻上次只突破了左路一处日军阵地,这次中间与右路两路进攻得手,都杀进了日军的一线阵地。黑色军装和日军与青色军装的北洋军顷刻就混战在一起。枪声,吼叫声,刺刀碰撞声,惨叫声混在一起。
两支北洋后续部队立刻开始跟进。仙台师团不得以再次用炮击阻止北洋军的后续部队。只是这次限于炮弹问题,日军再也没有能够如同上次一样实施猛烈的炮击,而是力求能够更加准确的实施射击。对两路援军实施炮火打击。
吴佩孚没有重蹈覆辙,原本“进攻受阻”的那一支北洋军后方突然间涌出大批北洋军,而一开始进攻时有些缩手缩脚的部队猛的一改原先的模样,站起身迎着日军猛冲上去。他们对面的日军因为旁边的一线阵地被北洋军攻入,心里面有些动摇。被正面的左路北洋军一鼓作气杀入阵地。左路后面的北洋军后援部队趁势潮水般涌上日军阵地。
日军炮兵正按照固定诸元进行射击,一眨眼之间,北洋左路就冲进了日军右翼阵地,他们再调整射击诸元已经来不及。大批的北洋军就已经杀光了日军一线阵地的日军,开始向着二线阵地突进。
吴佩孚得到了消息后,恶狠狠的吼道:“胜负就在于此,炮兵把炮弹都打出去。”北洋军的炮兵把立刻向着日军阵地把炮弹一股脑的打了个干干净净。
北洋的炮弹还算是有效的打乱了日军二线三线阵地的交通,杀伤了不少日军兵力。飞扬的烟尘影响了日军观察,北洋军呐喊着继续向前猛攻。
日照正在兴建的港口地区是一大片平地,在这片大平地上没有太多可以当作依托的地方。突破了日军的正面后,北洋军部队向前向前。如果是工农革命军的话,至少是训练有素的英法德军队的话,此时最好的策略莫过于让开敌人的锋锐,让他们直接冲进来。防御一方调动兵力组建一个口袋阵。在派遣部队堵住缺口之后,口袋阵依托重机枪等火力对侵入的敌军实施包围歼灭。至少不久前结束的马恩河战役中这种战法多次被交战双方使用。
可北洋也好,日军也好都没有这么高的军事修养与素质。日军怕被北洋军切入阵地后割裂联系,仙台师团师团长命令各级部队一定要挡住北洋军的猛烈进攻,并且部队开始逆袭。
吴佩孚练兵极严,部下即便怕死,也不敢违抗军令。而且北洋军“以勇气胜”的传统尚且还在,遇到日军的逆袭,北洋军也勇敢的冲上去与日军死拼。一支支黑色军装与青色军装的部队在战场上奔跑,交战乃至肉搏战的范围逐渐扩大,随着日军的炮兵沉寂下来,吴佩孚命令麾下北洋军第四军两镇部队全部投入了战斗。整个战场如同大锅般沸腾起来。使用步枪的战场,在敌我双方混在一起后,渐渐变成了肉搏的修罗场。
10月10日,在郑州的陈克得到消息,“经过血战,日照的仙台师团已经从日照登船撤退。北洋吴佩孚部占据了日照。向中央询问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如何行动,看似选择不多。要么允许吴佩孚留在日照,要么派部队把吴佩孚干掉。陈克批示道:“当下截断日照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