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群英-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泌:“郡王是想问为什么要来李府?”
李俶会意的点了点头。
李泌:“李林甫素以‘口有蜜,腹有剑’著称,泌让郡王这样做,其一是为了缓和你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其二是看看李林甫对郡王的态度。郡王可要小心,泌觉得李林甫还在为那日金殿之争耿耿于怀。”
李俶心中一紧,很快恢复了平静,轻松的对李泌说:“先生是否多虑了,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俶觉得李林甫并非那等记仇小人。俶这次出任河西节度使,还得感谢他。”
李泌:“希望是泌多心,郡王此去凉州,一路上务必多加小心。”
第二十章 爱子深情
李俶平日里从不结交外臣,京中官员称得上有交情的只有郭子仪和刘晏。李俶早已想好,呈送吏部的属官名单上就写郭子仪和刘晏。
李亨得知李隆基让李俶自行选择下属官员,而李俶平日与朝中大臣素无往来,出于对儿子的关爱,特意将李俶唤到东宫,把自己身边的两位心腹—太子少詹事裴闇、太子左卫率秦瑛推荐给李俶。
李俶连忙推辞:“父王的好意儿臣心领了,儿臣心中已有人选。”
李亨好奇地问:“哦!我儿所选何人?”
李俶非常自信的回答:“左卫郎将郭子仪、户部郎中刘晏。”
李亨想了想说:“户部郎中刘晏,此人小时候倒是非常聪慧,深得父皇厚爱。不过听说此人当了十年县令,碌碌无为,直到去年才提拔入京为官,刚到长安,穷得连房子都买不起,父皇让这样的人管理户部,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李俶心中暗想:还好你不知道刘晏是我推荐的。
站在一旁的东宫内侍李辅国用太监特有的声音附和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让这样的人管理户部,那还不把国库给掏空了。”
李俶看着李辅国,心想:将来掏空国库的人就是你。史书记载:安史之乱后,李辅国依仗李亨的信任,权倾朝野,开创唐朝中后期宦官祸国乱政的先河。
李亨继续问:“这个左卫郎将郭子仪是何许人?”
李俶心想:我的便宜父亲啊,郭子仪你都不知道!
李辅国在旁回禀道:“此人是小王爷府上卫队统领郭旰之父,做了十年左卫长史,几个月前刚升任郎将。”
李亨摇了摇头,一脸严肃地说:“长史不过是个文职,如何能统领河西诸军?我儿切不可任人唯亲!这样吧,就让裴闇、秦瑛与你一同前往河西。”
“任人唯亲?可是…”李俶正要申辩。
李辅国打断李俶的话:“郡王,听你父王的没错,你父王这样安排都是为您好。”
李亨:“就这样定了。为父还有要事,就不陪你了。”
“可是…”李俶还没把话说完,李亨已经走了。
李俶从东宫出来,整个人仿佛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先前的雄心壮志、满腔热血全都烟消云散。父命难违,李俶只好将裴闇、秦瑛写上奏折,呈交吏部。
三天后,宫中来人传旨,宣李俶延英殿见驾。
李俶来到延英殿,注意到李隆基的脸色不大好看。
李隆基从御案上拿起李俶呈交给吏部的属官名单,质问道:“这上面的人是你自己选的?”
“这个…”李俶不知道如何回答。如果说是,有欺君之嫌,如果说不是,会把便宜父亲给供出来。
“胡闹!”李隆基将手中的名单重重地砸在地上。
高力士连忙屈身捡起名单放回御案。
“孙儿有罪!”李俶低着头心想:这回惨了,遇到皇帝心情不好,自己这个节度使搞不好要泡汤。
李隆基问道:“你有何罪?”
“我…我…”李俶不知道如何回答。
“好了,朕知道你孝顺。”圣意难测,李隆基突然间怒气全消,和蔼的说:“这样,给朕说说你心中的人选。”
李俶心中一阵惊喜,站起身满怀信心地说:“孙儿心中的人选是左卫郎将郭子仪和户部郎中刘晏。”
李隆基沉思片刻,对身边的高力士说:“拟旨,左卫郎将郭子仪升任左威卫将军、河西兵马使,任命户部郎中刘晏为河西度支使,任命吏部郎中裴遵庆为河西节度判官。传旨千牛卫,选调一百兵士作为广平王亲卫,同往河西。”
李俶没想到李隆基如此爽快的批准了自己提出的人选,连忙跪地谢恩。其实,李隆基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难理解,裴闇、秦瑛是太子集团的人,让此二人去河西担任要职,肯定会招致李林甫的不满。郭子仪、刘晏不属于任何派别,让这二人去河西,不会对朝廷局势产生影响。
李隆基嘱咐道:“时下正值严冬,陇山道路难行,可先遣郭子仪、裴遵庆、刘晏前去办理交接事务。孙儿可等到明年开春,再行启程。”
李俶心生感动,再次跪地谢恩。
郭子仪接到敕令,前往广平王府拜见李俶。
李俶得知郭子仪来访,亲自出门相迎。
王府正堂,郭子仪拜道:“郭某无德无能,得郡王厚爱,惶恐之至。”
李俶扶起郭子仪:“俶无勇无谋,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日后还请将军鼎力相助。”
郭子仪抱拳回答:“郡王过谦,郭某定全力以赴,报效朝廷。”
李俶想起郭晞,对郭子仪说:“俶见三郎有统兵之才,请将军带其同往河西,为国效力。”
郭子仪:“郭某代晞谢过郡王。”
李亨得知李隆基更改了河西官员任命,担心李俶独自一人远在边地,身边缺少可靠之人保护,把自己最信任的侍卫统领—太子亲卫郎将李皓派给李俶,外加一位以才学闻名京城的太子宾客杜远。李皓是卫王李重俊之孙,皇室宗亲,地位高贵。杜远五十多岁,方脸小眼,满口的之乎者也和儒家的仁义道德。李俶原本不想要这两人,因为无法推辞李亨这位便宜父亲的爱子深情,只得装作心怀感激的接受。
李皓的突然出现,占据了本该属于郭旰的卫队统领一职。自视甚高的李皓根本不把郭旰放在眼里。一山难容二虎,李俶颇感为难。
李俶经过一番考虑,请来郭旰,对他说:“俶对不起二郎,请二郎随汝父先行一步。等到凉州后,俶在军中给二郎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郭旰性格豪爽豁达,并不介意李皓替代自己。
郭子仪、刘晏、裴遵庆先行出发前往凉州。郭子仪命长子郭曜留在长安料理家务,次子郭旰、三子郭晞同行。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李俶入宫向李隆基辞行。
李隆基嘱咐李俶:“河西边地苦寒,如生活不习惯,可请旨回京。你年纪尚幼,不必事事亲为,军政要务可交给郭子仪、裴遵庆、刘晏处理。”李隆基并没有期望刚满二十岁的李俶能在河西干出一番作为。
李俶:“孙儿愿为皇爷爷镇守边疆,尽心竭力,万死不辞。”
李隆基满意的点了点头:“朕可不准你有个三长两短。今后你一人在外,遇事需沉着冷静,多听郭子仪和裴遵庆的意见。俶儿的眼力不错,郭子仪确有大将之才,可当重任。”郭子仪临行前,李隆基专门召见,对其印象不错。
李俶心中暗想:李隆基并没有老迈昏庸,只召见了一次郭子仪,便知其才。
李俶从大明宫出来,前往东宫向李亨辞行。李亨照例向李俶做了一番嘱咐,期间不由感叹自己做了十年太子,久居长安,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没有这样的好机会。李亨考虑到河西条件艰苦,李适年纪尚幼,李俶去个一年半载就会回来,让沈媛带着李适住进东宫,便于照顾。
远去异乡手里没有钱肯定不行,李俶吩咐刘德顺清点府中银钱,装箱上车。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宋代,唐代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政策,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以铜钱为主,一千钱为一缗。
刘德顺站立原地忍不住偷笑。
李俶生气的问:“笑什么?还不快去办!”
刘德顺回禀:“奴家不久前特意打听清楚,武威虽地处河西边地,却有众多商贾大户,您以后只需往长安运钱。”
李俶明白刘德顺的意思,故意问:“如你所说,我这个凉州都督倒是个肥缺了?”
“那是,每年至少这个数。”刘德顺伸出一个指头。
李俶很随意的问:“一万缗?”
刘德顺低声回答:“十万缗。”
“十万!”李俶显得很是惊讶。
刘德顺得意的笑道:“一般的州郡,三年十万缗。凉州好地方,一年十万缗。”
李俶故作生气道:“混帐!本王是那种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吗?”
天宝初年国泰民安、贸易繁荣,由于铜产量有限,朝廷铸造的铜钱无法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铜钱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当时一斗米只需五文钱,换算成一文钱可以买三斤米,一万缗(贯)已经算得上很大一笔钱,以致有家财万贯、腰缠万贯等成语。
临行前日,和政郡主和郡马柳潭专程前来送行。李俶在府中设宴款待。
第二十一章 康狼遇袭
天宝六年初春二月的一个清晨,太阳刚刚露出东方,长安开远门,旌旗招展,鼓角齐鸣,左相陈希烈奉李隆基之命前来送行。李俶谢过陈希烈,登车启程。
一百多人的浩大队伍从长安出发西行,队伍前面飘扬着象征节度使权力的“双旌双节”和五彩缤纷的旗帜,全副武装的仪仗簇拥着李俶的车驾。队伍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前行,目的地是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武威郡。时光飞逝,岁月无痕,李俶在长安生活了六年,第一次出门远行,“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俶想起李白的诗句。李白、杜甫都生活在这个充满诗意的时代,不知何时有幸得见。
李俶邀请杜远和自己同乘一车。一路上,杜远讲起儒家典故。路途漫漫,闲来无聊,李俶全当听百家讲坛。杜远的口才相当了得,讲起论语来滔滔不绝,让李俶不得不服。李俶嘱咐李皓避开沿途郡县,只在驿站停留休息,以免打扰地方。今春风调雨顺,田地间,村舍旁,孩童们三五成群,嬉戏玩耍,到处是太平盛世的祥和景象。
二月十三,队伍通过陇坻大震关,离开关内道,进入陇右道。唐代实行州(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郡)、县两级。州行政长官为刺史,天宝元年改州为郡后改刺史为太守,太守之下设长史、司马、录事等属官。县行政长官为县令,县令之下设县丞、县尉等属官。州(郡)之上设道,天宝年间全国分为十五道。陇右道地处西北,幅员广阔,境内设有陇右节度、河西节度、安西都护、北庭都护等军镇。道属于监察区,不设行政机构,其长官称为采访使,品级与太守相同。采访使代表朝廷监察地方官员,奏折可直呈皇帝。陇右采访使治鄯州西平郡,河西节度使的辖区在其监察范围内。
二月十五,队伍到达兰州金城郡狄道县。狄道县令禀告李俶:左金吾卫大将军,陇右、朔方、河东节度使王忠嗣在金城迎候。
听闻王忠嗣的大名,李俶心中激动不已。唐书记载,王忠嗣生于显赫的名门士族,其父王海宾是陇右有名的虎将,骁勇善战。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在与吐蕃的松州保卫战中为国捐躯。王忠嗣作为烈士遗孤,被李隆基收为养子,赐名忠嗣。王忠嗣精通兵法,战则必胜,攻则必破,被誉为大唐边疆的守护神。“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李隆基称赞王忠嗣有大汉霍去病的雄风。
天宝元年,三十六岁的王忠嗣率五万唐军北出雁门,与十万契丹大军在桑干河流域进行三次会战。契丹大军全军覆没,可汗只身逃走,后被部下所杀,契丹三十六部尽数归唐。唐军威名大震,耀武漠北,所向披靡。同年八月,后突厥汗国反唐,王忠嗣向李隆基献《平戎十八策》,联合回纥大败突厥。天宝二年,王忠嗣再度挥师漠北,打得突厥人抱头鼠窜,后突厥汗国遭受重创,不久后被回纥所灭。王忠嗣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胜利,他亲自前往边境勘察地形,选择要害地点修城筑防,派兵守卫。广阔的草原和戈壁上,耸立起一座座坚固的堡垒,大唐帝国的疆域向北扩展了上千里。王忠嗣身处太平盛世,加上英年早逝,历史上的名气不及郭子仪。
韦坚案的核心人物—河西、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被解除军职后,李隆基让时任朔方、河东节度使的王忠嗣兼领河西、陇右两镇。一人佩四枚帅印,这在大唐的历史上,可算是空前绝后!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镇兵力共计二十七万,对王忠嗣而言,可谓是拥兵天下!说起来李隆基的胆子也真够大,将天下安危托付于王忠嗣一人!王忠嗣的权力到达巅峰,掌控万里边疆,手握天下劲旅。倘若王忠嗣心怀异志,只需振臂一呼,数十万铁骑踏入关内,拿下长安易如反掌。由于李俶的到来,使得王忠嗣的手中少了一枚河西帅印。
李俶在狄道休息一晚,第二天启程前往金城。队伍经过长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