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252章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52章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参政”商议后,大家都认为“国家甫定,国力未充,若此时贸然废约启衅,徒增祸乱,与事无补”,“莫若忍辱含愤,奋起直追,以期富国强兵,十年之后,抬头相见,再图收我利权”,李鸿章考虑再三之后,决定还是先承认清朝和列强签订的各项不平等条约,“以与友邦敦睦为基础,求与泰西各国相安无事,为国家求得养息之机”。
        李鸿章做出这个决定,内心其实也是很痛苦的,他也知道,这样做会挫伤很多人的爱国之心。但他又不能不这么做。
        毕竟,国家之间地地位。是由国家实力决定的。
        以中国目前地实力,尚不足以与列强抗衡,无论民气如何高涨,民心如何思奋,有些事情,不是光有民心民气就能解决的。
        在“两宫国葬”之后不久,产生的“稳定效应”就慢慢显示出来了。
        在“己亥之乱”刚刚爆发的时候,清朝驻蒙古的乌里雅苏台将军和库伦大臣一开始支持满清王公亲贵“讨逆”(蒙古还有“蒙古八旗”),但在“讨逆军”迅速失败的情况下开始犹豫观望起来。在俄军大举入侵东北之后,蒙古方面一度有倒向沙俄的倾向(俄国人在蒙古王公当中“活动”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但由于中**队大胜俄军,蒙古方面马上就断了“亲俄”的念头,想加入新成立的“华夏共和国”又怕因为和从前和满清太“亲密”地关系遭到“清算”,现在,当“两宫国葬”的消息传到蒙古之后,蒙古方面终于放下心来,对外发表通电“拥护共和”。表示“蒙古接受中国管辖,不管中国政体如何变更,蒙古都是中国领土”,并宣布“蒙古八旗”军队“改旗换帜”,听从中国政府的调遣。
        继蒙古之后,西藏地方政府也宣布“西藏为中国之一部分,虽中国中枢更迭,国体有变。西藏为中国之土不变”,并和蒙古地方政府一道,派员到北京“共商国是”,中国由此避免了一场民族分裂的危机。
        但这也让孙纲明白了,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中国就不可能保住现有的国土,更别说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了。
        日本人说的那个“强兵”是富国之本。以“强兵”为先,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
        “华夏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之初,因为“己亥之乱”地关系,原先的前清官员大多星散,新的国家机构成立之后,只有少数官员回来“报到”,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和“八大参政”商议后。决定从各省调集“能员干吏”充实中央政府,孙纲的军务部也不例外。除了少数几位原先兵部的官员,其它的人都是从四洋海军和其它各省军事部门抽调的,这样一来,好处是孙纲可以通过他们了解其它各省的军备情况,坏处是这些人各地都有,相互熟悉并掌握自己地工作还得需要一段时间。
        而孙纲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北洋军情处升级为全**情总处,隶属于军务部,将这个情报机构的职权范围扩大,并将北洋军情处的总部从旅顺迁到了北京。
        当然了,因为他以后得在北京安家了,所以顺便也把家都搬了过来。
        由于国家刚刚步入正轨,需要很多各方面的人才,因此自己手下的这些能人,现在都有了用武之地。
        孙纲把孙文调进了京城,本来想向李鸿章举荐他,让他担任铁路部的部长,由他负责全国地铁路事务,让孙纲想不到的是,孙文居然不想再干铁路了,而是想振兴中国的农业!
        孙文的回答可是让孙纲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国父中山先生居然对农业感兴趣,确实是让孙纲想象不到。
        更让孙纲想象不到的,是李鸿章居然给了他“答案”。
        因为,李鸿章拿出来了孙文当初写给他的信,孙纲看后才明白了过来。
        “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不养民胡以立国?是在先养而后教,此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之急务也。且农为我中国自古之大政,故天子有亲耕之典以劝万民,今欲振兴农务,亦不过广我故规,参行新法而已。民习于所知,虽有更革,必无倾骇,成效一见,争相乐从,虽举国遍行,为力尚易,为时亦速也。且令天下之人皆知新法之益,如此则踵行他政,必无挠格之虞,其益固不止一端也。”
        “窃以我国家自欲行西法以来,惟农政一事未闻仿效,派往外洋肄业学生亦未闻有入农政学堂者,而所聘西儒亦未见有一农学之师,此亦筹富强之一憾事也。游学之余,兼涉树艺,泰西农学之书间尝观览,于考地质、察物理之法略有所知。每与乡间老农谈论耕植,尝教之选种之理、粪溉之法,多有成效。
        “文乡居香山之东,负山濒海,地多砂碛,土质硗劣,不宜于耕;故乡之人多游贾于四方,通商之后颇称富饶。近年以美洲逐客,檀岛禁工,各口茶商又多亏折,乡间景况大逊前时,觅食农民尤为不易。文思所以广其农利,欲去禾而树桑,其法先设农师学堂一所,选好学博物之士课之,三年有成,然后派往各省分设学堂,以课农家聪颖子弟。又每省设立农艺博览会一所,与学堂相表里,广集各方之物产,时与老农互相考证。此办法之纲领也,至其详细节目,当另著他编,条分缕晰,可以坐言而起行,所谓非欲徒托空言者此也。
        “文之先人躬耕数代,文于树艺收牧畜诸端,耳濡目染,洞悉奥义;泰西理法亦颇有心得。至各国土地之所宜,种类之佳劣,非遍历其境,未易周知。文今年拟有法国之行,从游其国之蚕学名家,考究蚕桑新法,医治蚕病,并拟顺道往游环球各邦,观其农事。如中堂有意以兴农政,则文于回华后可再行游历内地、新疆、关外等处,察看情形,何处宜耕,何处宜牧,何处宜蚕,详明利益,尽仿西法,招民开垦,集商举办,此于国计民生大有裨益。所谓欲躬行实践,必求泽之沾沛乎民人者此也,惟深望于我中堂有以玉成其志而已。”
        孙纲仔细地看完信,这才知道,孙中山当年上书李鸿章,信里讲的好多居然是关于农业地问题地。
        从信里的内容来看,孙文对农业应该是非常熟悉地。
        中国目前还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人口大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所以农业问题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重中之重。不管是哪一朝哪一代在台上,都不可能忽视农业问题。
        即使是在后世,“三农”问题,仍然是国家领导人施政的重点。
        “想不到吧?”李鸿章看着孙文,呵呵笑道,“我老头子还记得你。”
        “晚辈当年行事有诸多孟浪之处,然此心此志,未尝稍变。”孙文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李鸿章说道,
        “现在可以让你畅行其志了。”李鸿章看着孙文,眼中闪过一丝慈和的光芒,“这农业部长,就由你来担任好了。”
        孙文的眼睛似乎有些润湿,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李鸿章看着他激动的样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对孙纲说道,“他既然要担任农业部长,这铁路也是国家要务,你看谁来管好呢?”
        孙纲一下子想起来了詹天佑,立刻向李鸿章提了出来,孙文也向李鸿章举荐詹天佑,并向李鸿章介绍了一下詹天佑的情况,讲述了他修建东省铁路的功绩,李鸿章听了十分高兴,于是,铁路部长由詹天佑来担任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孙纲和爱妻马说了孙文担任农业部长和詹天佑担任铁路部长的事,她听了也很高兴,同时告诉他,商业部长一职由盛宣怀担任了,盛宣怀在上海给她发来了电报,说想成立全国的商业总会,并征询她的意见。
        本站强烈推荐:最好的小说搜索网





    网友上传章节 (三百九十八)让贤改行的智囊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1:57 本章字数:5127

        “全国商业总会的会长大家都中意王炽王老爷子,”马对孙纲说道,“盛老爷子希望我来当副会长。(本章由转载發佈)”
        “这样很好,”孙纲说道,“有王炽老爷子主持,全国商业联为一气,对国家和自身都有好处。”
        “那就是你同意了?”马看着他笑道,
        “你不是想当商业部长吧?”孙纲看着她,小心地问了一句。
        “我才不干呢,官不是那么好当的,我还是做我的生意好了。”马笑着说道,“盛老爷子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担心我出任全国商业总会的副会长,会有人说你的闲话,现在是共和了,言论自由,比不得大清朝,官大一级压死人,所以让我问问你。”
        “你出任副会长再合适不过了,以咱们北洋这边经济方面的实力,非你莫属,”孙纲说道,“这样可以统合南北,对国家和咱们自己都有利,你如果不干,你手底下的人也肯定不会答应,作为领导者,不可能不考虑部下的意见。”他笑了笑,“至于有人说闲话,只要无关痛痒,让他们说好了,正好显示出咱们的大度。”
        “你可能忘了,咱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和咱们原来的时代不一样,”马笑道,“我是女人,在这个时代,上街都受限制,何况出去办事。”
        “以前不也是一样,咱们不也这么干下来了吗?”孙纲很奇怪她现在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可现在水涨船高,你的身份不一样了啊,”她笑道,“老百姓会接受一个在外从商的国家领导人的夫人吗?”她取笑了他一句,“再说了,你就不怕以后我遇上什么青年才俊。红杏出墙?”
        “满街跑的贞烈女,家里呆的养汉子精,出去跑地才是正经的。”孙纲笑着“回敬”了她一句。“我才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呢,只要你开心就成。”
        “去你的!”她笑着轻捶了他一下,说道,“小江过两天能过来,他你打算怎么安排?”
        “我地第一智囊,当然得安排在重要位置上了。”孙纲说道,“而且他以前就有志于改革国家政治制度,我想听听他自己的意见后再做决定。”
        “又让他说着了,”马说道,“他已经料到你会这么说了。他说你一向重视下边的意见,果然。”
        “他是不是和你说什么了?”孙纲敏锐地觉察到了她话里有话,立刻追问道,
        “他是和我说过,我想他的意思是先让我给你过个话,”马说道,“他说他想掌管北洋船政局。可又怕你不同意。”
        “这帮人这回都变着法儿让我摸不着头脑啊,”孙纲吃惊地说道,“他怎么突然想起来要过过造船的瘾了?”
        如果说孙文不干铁路而去干农业还有一定原因的话,而自己的第一智囊,北洋军情处的二号人物想去干造船,可是让孙纲怎么也想不明白的。
        “我倒觉得他干得蛮适合的,”马说道,“听说他把智利俘虏阿根廷地船都买下来了,北洋舰队上下全都大喜过望呢。”
        “我怎么不知道?”孙纲不由得一愣,江穆齐这件事还没有向他报告过。
        “他可能是在等船回来后再跟你说。”马说道,“过两天他就好来了,有些事说要当面向你汇报。”
        “也好,等我当面问问他,如果这是他本人的决定。我肯定答应。”孙纲说道,
        “还有,日本人买意大利船的事我已经打听清楚了,确有其事,小江已经安排下去了,准备把这两艘船弄到北洋来。”马对孙纲说道,“这两艘巡洋舰本是阿根廷向意大利订购的。用于对付智利海军。后来阿根廷和智利关系缓和后,就取消了合同。这两艘巡洋舰滞留在了意大利安萨尔多造船厂,日本人听说后就打起了鬼主意,委托厄瓜多尔代为购买,但被俄国人知道了消息后加以阻挠,所以没有买成,现在意大利人正愁呢,小江说正好咱们偷偷下手买回来,都是7000多吨的大船呢。”
        “日本人又开始玩这一套,真是要命。”孙纲冷哼了一声,说道,
        “不过幸好让咱们给逮到了。”马微微一笑,说道,
        听了她的话,孙纲猛然象是想起了什么,心里不由得一惊。
        “怎么了?”马立刻就发现了他表情的变化,不由得问道,
        “意大利这两条船是让咱们给逮到了,你想想看,会不会还有没逮到地?”孙纲对她说道,
        听了他的话,她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是差点没跳起来。
        “日本人还有钱买船吗?”她想了想,问出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也许有咱们不知道的外财也说不准。”孙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