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娜,他的名字叫彼得。亚历山大耶维奇。罗曼诺夫,相信他一定会喜欢这个的名字。”用手指轻抚着襁褓中的儿子,安娜头也未回的说道,此时安娜眼中只有自己的儿子彼得。亚历山大耶维奇。罗曼诺夫。
“彼得。亚历山大耶维奇。罗曼诺夫”杨若欣盯着目光慈爱注意儿子的安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忍不住在口中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作为公主殿下的贴身女官,杨若欣自然知道襁褓中那个婴儿的身份,但是安娜却给他起了一个俄罗斯的名字,罗曼诺夫。杨若欣感觉自己的双腿变得似乎有些麻木,甚至都无法移动脚步。
“彼得。亚历山大耶维奇。罗曼诺夫,彼得。亚历山大耶维奇。罗曼诺夫”放下手中的电报,司马喃喃的重复着这个名字,彼得。亚历山大耶维奇。罗曼诺夫,这个斯拉夫味十足的俄罗斯名字,而且在他名字后面还后缀有罗曼诺夫,这个俄罗斯皇室的姓氏。但那是自己的儿子,或许司马看似很开通,但是司马仍然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男人,自己的儿子用外国人的名字,随母姓,一时显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彼得。亚历山大耶维奇。罗曼诺夫”司马再一次在口中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这个俄罗斯名字说起来非常绕口,远不像中国名字容易上口、易记。 “或许?”想着那个拥有蓝色眼睛与金黄又带点红色头发的女孩,司马从她为孩子起的名字中隐约猜出她的本意,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给她和孩子一切,才会用这种方式希望能够给予孩子一些补偿吧!一个俄罗斯皇室贵族身份,这或许是对他最好的补偿。
“还好没有血友病”尽管一时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子竟然叫了个外国名,但是看到他的检验报告,一直以来司马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在他的身上,他并没遗传母亲身上的血友病,这是司马最为欣喜的事情,至少自己的儿子是健康的。
“老板,恭喜你!”一直静站在一边的石磊见司马表情复杂,便开口恭喜到。尽管是一个秘密,但是石磊仍然为此感到高兴,毕竟老板有了一个儿子,作为下属自然为他高兴。这件事在西北只有几个人知道而石磊就是其中之一,做为调查部首脑,石磊无论是在伊尔库茨克皇宫或是圣叶卡捷琳堡公主身边,都安插了不少眼线。听到石磊的恭喜,司马哭笑不得叹了口气,和安娜之间是意外,而他同样也是一个意外。
“主任,根据从伊尔库茨克皇宫传来的情报,沙皇阿列克谢的病情最近两个月持续恶化。皇太后玛丽亚多次致电公主殿下希望她返回伊尔库茨克,看来玛丽亚皇太后希望如果沙皇阿列克谢发生意外的话,摄政殿下能继承沙皇皇位,不过我们的医生诊断认为,阿列克谢目前的身体情况,至少在未来一年内,不会有任何意外。”听到老板的叹息,石磊嘴角没来由的翘了一下,随后取出一份简报。
石磊口中的玛丽亚皇太后,就是尼古拉二世的母亲,沙皇阿列克谢以及安娜斯塔西娅的奶奶,一位来自丹麦的公主。在俄国革命爆发时她正在英国,因此幸免一死,几月前,得知自己的孙子和孙女得以幸免,便立即动身由海路从英国到海参崴,然后乘火车到伊尔库茨克。
“腐败之都?”石磊汇报的内容并没有引起司马的兴趣,反倒听到伊尔库茨克的名字时眉头忍不住跳了跳,伊尔库茨克现在在报纸上的别称不再是带领俄罗斯复兴的临时首都,而是 “贪污之都”或 “腐败之都”。尽管西北报纸上鼓吹中俄友谊、中俄携手并肩,但是报纸上仍然可以看到相当的负面报道,除了关于白军力量分散、战斗力不强、军纪不严、残暴等等之类的报道外,更多是针对伊尔库茨克贪污腐败的报道。
在西北军帮助下,阿列克谢宣布自己是俄罗斯合法继承者,承认外债,建立政府,政府中有亲华代表。尽管协约国支持伊尔库茨克,但却没有正式承认俄罗斯帝国政府,西北仍然是他最大的支持者,也是最大的援助者。但是大量的援助以及贷款并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西北提供的援助成为大部分伊尔库茨克官员中饱私囊的机会。
在整个西伯利亚市场上,老百姓可以买到西北援助的军衣、食物以及药品,甚至于边防军还曾在赤卫军游击队身上缴获西北援助的武器弹药、食物药品,为了钱俄帝国官员以及将军们可以出卖一切。对于伊尔库茨克的贪污腐败国内舆论根本无法接受,因为物资是中国人的物资,即便是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俄国人,但是现在中国仅仅只得到移民权。
“老板,他们越贪污、越腐化,不是越符合我们的利益吗?过去需要通过政府出面才能得到的东西,现在只需要商人们自己出面就能得到,咱们中国商人最喜欢爱票子的官员,也最善于对付这种人。”听到老板的话石磊面无表情的说道。贪污腐败对于俄罗斯而言不是件好事,但是对于西北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此而已。
“但愿腐败的风气不会影响到西北”不可否认石磊说得是事实,也正是因为如此司马才会对报纸上的报道视而不见,即便驻西伯利亚部队要求惩治俄国将军盗卖武器的报告也同样不予回复,但是司马却不得不担心腐败之风影响到西北,官员贪横敛财往往是出卖国家的先兆,大多数人出卖国家利益正是为了钱财,有时候因欲望而生的贪婪就像传染病,一旦国商在俄罗斯习惯用金钱开路,会不会将其转到西北?建立在酷法之上的清廉在银弹攻击下能坚持多久?是司马不得不担心的问题。
第一百四十三章 合乎法律?
“职业新闻记者协会成员相信,公众启蒙是正义的先驱,民主的基石。新闻记者的职责就是通过追求真实,提供关于事件和问题的全面公平叙述,达到启蒙公众的目的。来自所有专门领域和媒体的有责任感的记者,都努力彻底和忠实的为公众服务,职业正直感是记者信誉的基础。追求真实并加以报道,新闻记者应该忠实、公正和勇敢的搜集报道和转述信息。”站在路边焦急等车的任明图脑中浮现起几天前在报社的宣誓誓言。
从内地来到西北的任明图没想到自己最终还是选择了记者职业,作为新人记者任明图知道今天的第一次采访将意味着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始,这次从西北来张家口就是为了获得一个新闻线索。不过老天好像专门和任明图做对一般,当任明图大清早怀着雄心壮志下了火车后,刚完成采访,就开始在这里等车,可是十多分钟过去了,竟然没等到一辆公共汽车,包头的电车并不像西北那般普及、班次更不像西北那般密集。
“白牌车!”就在这时任明图看到远处一辆轿车驶过来,见车牌是白牌,原本急不可耐的任明图脸上露出笑意。白牌车是政府公务用车,按照边防公署公车使用规定,只有在处理公务时才能驾驶使用白牌公务车,如果任何人有急事,可以在路边拦下白牌车,只要车未坐满且顺道,就可以搭乘。政府公务用车任何人在有急事时都可以搭乘便车,政府公务车是使用纳税人的税收购买,作为纳税人的他们自然有权在有急事时搭乘顺风车。
若是乘客有什么心里话,还可以在车里和官员聊几句,这是司马参照后世古巴的经验制定。在后世的亲身经历使得司马对官员身上的霸气、官气,厌恶至极点,在西北司马推崇官员平民化,而这则是促进官员平民化的一个举措。
“指不定还能得到新闻线索呢”想起不少前辈或多或少因为搭乘白牌公务车,而在和车内官员聊天时得到一些新闻,任明图心里充满期待,任明图期待第一次搭乘政府公务车会有意外收获,像自己前辈一样从中获得一些新闻线索。看到那辆白牌公务轿车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任明图自信满满的调整了一下呼吸,然后站在路边停车站牌处,伸出右手握拳坚起大姆指。
“嗖!”白牌公务车并没有按照任明图的设想停下来,轿车丝豪没有减速的迹象便从任明图身边驶过,以至于任明图瞬间愣了一两秒钟,几乎是本能反应,任明图立即记下急驰而过公务车的车牌号 “西Z1736”。 “这或许会是个大新闻!”在这辆黑色公务车没有停下的瞬间,任明图意识到自己得到一个超出想象的新闻,这个新闻甚至于比自己正在采访的新闻更为重要。
公务车拒绝停车、没有减速迹象,在倡导官员平民化的西北绝对是不可接受的事情,至少在到西北的数月,任明图还没有听说过有人碰到过这种事。 “会不会是车里的官员有什么要紧公事?”尽管意识到自己抓住了一个新闻,但是任明图仍然忍不住在心里为未停车官员开脱责任。
毕竟人们对西北官员鲜有指责之处,清廉官员、平民化作风、快捷的办事效率,这一切都让国人称赞不已,西北官员几乎是清廉、平易近人、无官威的代名词。 “上午没有任何公务出勤记录”虽然心里为那辆公务车 “拒载”找了几个借口,但是出于职业本能,在完成采访后任明图还是来到张家口市政府查找那辆公车的信息,西Z1736是张家口警察局局长配车,但是让任明图意外的是那辆车竟然没有任何公务出勤记录。
“你好,我想问一下,按照边防公署制定的公车使用条例,使用公车是不是先登记用车理由,然后才能出车?”用相机拍下公务用车出勤登记表后,任明图问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对这个年青人的问题很诧异,不明白他为什么会问这些问题,尽管公车在使用上有严格规定,但是规定是规定,实际使用时总不能太过呆板不是。
“嗯!这个……嗯!原则上的确如此,不过你也知道,有时难免因为事情紧急,所以在特殊情况下会有一些先出车、后登记,而且你也知道,这用车……” “好了,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公车在使用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甚至于存在公车滥用的事实,这些没人管吗?”从工作人员的口中,任明图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至少在张家口公车使用条例并没有被认真执行。任明图不禁暗自庆幸没有以记者身份来查询此事,否则工作人员不会提及这些。工作人员似笑非笑的看着这个像学生一样的年青人,他也太幼稚了。 “管?西北条例很严格,可是别忘了这里是张家口,不是西北”
“当所有人的目光被西北市眩目的外表给吸引的时候,谁会注意到在西北市以外西北边防公署辖区其它地区和城市的一切呢?人们眼中西北市是一个秩序井然的现代化城市,可是在其它西北城市呢?那里是不是也像西北市一样是人们口中的净土!”在任明图离开张家口市政府后,想起数月前在学校读书时,曾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
“或许西北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净土”想到公车滥用,任明图相信在边防公署辖区各省,一定存在其它问题,恐怕不仅仅只是公车滥用,或许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只不过未被外人获知而已。
“而记者的作用就是将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报道出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记住我们是记者,我们的职业是记录报道事实真相,而不是歌功颂德马屁精。”任明图想到进入报社工作的第一天,总编对自己说过的话。犹豫了十几分钟之后,任明图去最近一家邮电局,任明图决定要深挖与之相关的新闻。西北出现了问题,在来西北之前,任明图将西北视为心中的圣地,而现在发现问题后,任明图决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做些什么,无论是为了心中这块圣地或是出于职业的敏感。 “聂主编,我发现一个新闻……”
“公车滥用?鸟大的事啊!你是记者?你想要新闻是不是?而且还想要大新闻,我给你指条路,要不要由你自己决定。”茶馆里一个中年人面对这个乳臭未干的年青记者,边喝茶边随意的说道。眼前这个记者竟然要报道公车滥用,多大点事儿,这种事也值得上报。听到线人这么说任明图不禁一愣,显然没想到对方并不愿意提供公车滥用的资料,反而要提供其它新闻。
“大新闻?是什么?” “年青人,公车滥用在西北根本不是新闻,大家都在私用公车,公车不需要自己买,而且有专属司机,烧油也不是自己的,就是咱们主任大人想管也不好管啊!谁知道处理的是公务还是私事,反正就百十台公车,也花不了几个钱,所以大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而已。你要是想要大新闻,我给你指条路,回去翻翻5月25日张家口日报,要是你有胆量、有魄力,你就能从里面挖出一个天大的新闻,不过劝你一句,为你自己好,回西北吧!有时候大新闻并不见得都能上报,天底下不都是和西北一样的地方。言仅于此,谢谢你的茶!”
中年人说完话就离开茶馆,只留下不明所以的任明图呆坐在那,没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