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龙腾-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驴进午门的山东老乡更是记忆犹心,没想到今天就站在自己的面前。
“正是下官。”傅以渐不亢不卑的回道。
“你既然是山东人,为何帮助李无庸那个逆贼?”刘君学拔出腰间宝剑,指着傅以渐骂道。
“天下之大,都是我大唐的天下,我傅以渐虽然是山东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唐人,是我汉家子民,难道将军要我们汉人抛弃自己的身份,去想某些人一样做胡人的奴才不成。”傅以渐眼睛略带着轻视的眼光扫过孔胤植的面孔,冷哼了一声。
“难道你就不怕本将杀了你吗?”刘君学威胁的把剑又向前推了几分,顿时剑锋已经碰到傅以渐的脖子了,只要稍微上前寸许,傅以渐恐怕就要横尸当场了。
“刘将军也是前明进士出身,学的也是圣人之道,难道就不知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话吗?”傅以渐昂首说道。
“哼。”刘君学在谢升的示意下,狠狠的抽回宝剑,气哼哼的坐了回去。
“不知道,你家将军有什么吩咐?”谢启光问道。
“我家将军要下官来下书,其一,如果你等投降的话,可以好商量,官位,兵权等等可以按照现在你们的身份给予。”
“放肆。”谢升也不待对方说完就骂了出来。
“可以给你们三天的考虑时间,其二,三天之内不降者,三日后我军渡河决战。告辞。”傅以渐也不看众人的表情,走反身走了出去,骑着自己的毛驴在对方的监视下朝对岸走了过去。
“想来决战?”谢启光冷哼道:“本将就把大营扎在河边,看你怎么冲过来。”
当夜,“擂鼓。”黑夜下的火光照的谷振东那俊脸露出了奇怪的笑容。
对面大营顿时一片混乱,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到处是战马的嘶鸣声,好半响才知道谷振东并没有进攻,才静了下来。
“好幼稚的扰兵之计。”谢启光冷冷的说道:“既然你需要一个战场,本将就让一个战场给你,看你三天后如何进攻。”
第二日夜晚,“擂鼓。”随着谷振东的一声令下,唐军大营再次响了战鼓声。乱,仍然是乱,好半响才知道又被对方给耍了。
第三日夜,战鼓声再起,这个时候谢军大营倒是有了准备,只是派了少数人看了半响,见对方没有进攻,也就算了,纷纷倒下安寝,等待着天亮的到来,大战即将爆发,需要养精蓄锐啊!
“杀。”一个时辰后,谢军大营外响起了震天的吼声。兵者诡诈之道。谷振东先以三天来迷惑对方,再又以每晚的战鼓来迷惑对方,让对方以为自己实行的是疲兵之计,却不知道,谷振东趁夜间渡过大汶河,对谢升的二十大军进行偷袭。一计套一计,环环相扣,端的厉害。
而谢升空有二十多万人马,只可惜的是其中只有自己的几万大军是经过短暂训练的“正规军”,而其他的十几万人马,有的人昨天还是在田里握着锄头在干活呢!有的只是土匪出身,杀杀普通百姓还有可能,哪里挡的了如狼似虎的唐军。在谷振东的偷袭下,毫无纪律、又没有防备,无法组织有效防备的大军,如同土鸡瓦狗般的溃逃,谷振东带领的三万大军从深夜杀到次日中午,一直杀到肥城,才得以收兵,一夜之间,大汶河的河水也变的通红,而尸体更是堵塞了整个大汶河,唐军和附近的居民整整忙了六天才把这里收拾干净。
而谢启光不过带着十几亲信狼狈逃到了德州,然后席卷了家财马不停蹄的逃了北京,至于孔胤植被俘,被谷振东送到淮安,谢升等人皆在乱军中被杀,自此山东平定。
龙生九子 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决战之疑神疑鬼
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决战之疑神疑鬼
“陛下,山东战报。”施琅走进大帐,看了一眼立在李无庸旁边的刘启一眼。
李无庸并没有注意那么多,把手中的兵书一扔,微笑道:“振东来信,要么是打赢了,要么是输了,而山东的那些土鸡瓦狗恐怕不是他这个恶魔将军的对手,这次,恐怕是他告诉朕山东已克。”
“陛下圣明。”施琅拱手说道。
“既然如此,你我也该出发了。”李无庸叹了口气。
“陛下何往?”刘启吃了一惊。
“如今与多尔衮已经对峙达半年之久,我大军在淮安消耗太大,再不结束战斗,恐怕朝廷也支撑不了这么大的消耗,所以朕决定由你在这里拖住多尔衮,而朕与施琅将从大沽口进军,你性格稳重,打仗也有章有法,不象朕喜欢行偏师,与多尔衮对峙,朕留在这里用处也不大,干脆朕和尊侯去那里看看,也许能寻到一个可行的办法也说不定。”李无庸拍了拍刘启的肩膀道:“你性情忠厚,所以在打仗的过程中以稳为主,如今大军云集于此,也可以用你的稳重来拖住多尔衮,大唐就要靠你了。我与尊侯带三万人马去碰碰运气。”李无庸淡笑道。
“陛下此去大沽口,恐怕为多尔衮所察觉。”刘启紧张道。
“哈哈哈,此次对峙虽然朕在这里是有点威慑的意味,但是恐怕他要是听说换成了你地话。恐怕多尔衮更是害怕了。更何况,朕会带着三千近卫军,装做班师的模样,回南京,那多尔衮安能知道朕会沿着海路北上。”
“那剩下的大军呢?”刘启吃惊的说道。
“你附耳过来。”李无庸奸笑的招了招手,然后在刘启的耳边悄悄的说了几句,那刘启满面地欢笑。
次日。果见李无庸乘着旗舰在施琅的护卫下,从清军大营面前扬帆而过。很快地消失在多尔衮的视线里。
清军大帐内。多尔衮皱着眉头,底下范文程、豪格、螯拜、遏必隆等人,几乎聚集了大清所有能征贯战的将领,可见多尔衮对此战的重视了。
“大家说说,李无庸又在耍什么花招。”多尔衮望了望下面的众人。“如今两军已经对峙达半年有余,李无庸其他几支偏师也已经攻占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谷振东更是占领了整个山东。按照道理,这个时候也是应该加紧进攻才是,为何换取了刘启来应付我大军?”
“王爷,若是李无庸在这里,我等还可以高枕无忧,若是换成了刘启,王爷还是小心点的好。”范文程大概是由于大清地局势越来越差,脸色一反以前的红润。也变的苍白起来。“想那李无庸作战,喜欢用奇兵,王爷又深通韬略,与其不相上下,这也是两军能够对峙长达半年的原因,而刘启却不同。他是李无庸帐下唯一一个作战求稳的人,前不久他被李无庸安排在山东战场,就是因为他的稳,所以山东战场弄的局势紊乱,要是他象谷振东那样做事不择手段,快刀斩乱麻的话,恐怕山东早就落入了李无庸地手中了,这次对峙,换成了李无庸,他见耗费日久。肯定会出偏招。出了偏招就肯定有漏洞,有了漏洞。王爷才可以反败为胜。可如今换成了以稳健而见长的刘启,王爷想在其中抓住什么漏洞恐怕是很难的了。”
“以范大人的意思是说李无庸这次是想自个儿回南京享福,而让刘启来应付当前的局势了,他是想两家维持如今的局面了。”说话地是豪格。他之所以这样对范文程说话象吃了火药一样,因为他想索取范文程的小妾不果,反而被多尔衮狠狠的骂了一顿,他不敢找多尔衮的麻烦,只能把气发在范文程身上。
“范先生,你看这李无庸是真的回南京了吗?”多尔衮也问道。对于李无庸这个老对手,他可是小心到了极点了。天知道,这个疯子会耍个什么花招呢!这个人可是不管什么礼仪廉耻的,都说中原的读书人讲究的是仁义二字,都说中原的皇帝讲究的是礼仪之邦,但是到李无庸地手上,可是半点都没有体现出来,到了大草原上,比那些草原人还要草原人,杀起人来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只要能达到自己地目的,管他是小孩还是妇女,一个都不留,更为可耻地是,他的军队在中原对那些百姓是秋毫无犯,但是到了草原,就象刚出笼的猛虎一样,见到人就咬。在李无庸手下吃了不少亏的多尔衮,可再也不敢小瞧了李无庸了。
“昨日探子来报,早上刘启派出了大约两万人的部队离开了大营,奴才以为他是跟随李无庸的战船走了,可是昨天夜里,探子又来报,那两万人马又返回来了,奴才愚昧,真的弄不清楚其中有什么秘密。”范文程摇了摇头。
“王爷,奴才以为那李无庸是真的回南京了,那两万大军如此返回,大概也是刘启弄的烟雾,让我们疑神疑鬼,其实就是想不想让我们乱动,那刘启毕竟不是李无庸一个档次的人物,见到王爷,肯定是小心翼翼的了。”螯拜叫道。
“你怎么判断李无庸是真的是回南京了,不是又在耍什么花招呢?”遏必隆皱了皱眉头。
“嘿嘿,你看我军消耗的粮草就知道了,我们是两路作战,而李无庸就不同了,在陕西云集的大军已经有二十多万了,在黄河以南也有十几万,山东也有三万人马,就算江南再怎么富有,也很难支撑这么人吃的吧!依我看,两家罢兵等待来年再战才是正道。”鏊拜叫到。
“王爷,唐军大营里又有两万人马出了大营,朝南行去。”帐外的一个探子又报道。
“又出了大营?”多尔衮与范文程两人吃了一惊。阴谋。两人从彼此的眼睛里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
“严密监视这两万人的去向。”多尔衮赶紧吩咐道。“先生,你说这刘启又在搞什么花样?”
范文程摇了摇头,在以前的战争史上,也只有晚上出兵,早上回大营的,那不过是来迷惑对方表示自己不断的增兵的,刘启这一套难道是想设个不断减兵的幌子,让自己以为他的兵力减少,好yin*我等去进攻的?范文程摇了摇头,就算自己有胆子去进攻,先要破掉黄河上的李唐强大的水师。否则什么都是一句空话。
“王爷,可以在东北腹地择一地,修建大型的船坞,否则我军只能被动的防守了。”
“先生说的是。”多尔衮当然知道水师的重要性了。“让太子太师宁完我去吧!”
龙生九子 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决战 (十六)
第一百七十九回大决战 (十六)
“陛下,恐怕打死多尔衮也不会知道这一招的,陛下之计可是神鬼莫策啊!”旗舰上施琅护卫着李无庸望着大海,而他的后面更是赵镜波率领的三万近卫军。
“在三国的时候,奸贼董卓在刚刚进入洛阳的时候,手中的兵力也不过几万之众,他为了迷惑敌人,就让他的几万人马,黑夜之中从城门而出,然后天明的时候,又从城门而进,他的敌人以为他有许多的人马,所以就不敢动他,等到他的大军真的来的时候,已经什么都迟了;而三国中的另一位曹操为了在关羽面前炫耀他手中的兵力,以挽留住关羽,也曾经使用过这一招他的军队从天亮走到天黑,走了一天都没有走完,这也就是所谓的兵马百万,猛将如云的说法了,这次陛下反其道而行之,兵马天明出营,黑夜返回,那黑灯瞎火之中,多尔衮的探子哪里区分的了这一万与两万兵马,三天一过,近卫精锐就来到陛下身边,弄不好这个时候多尔衮还在猜测,陛下这一招叫什么呢?”赵镜波在身后大笑道。
“行军打仗,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虚虚实实,奥妙莫测啊!”李无庸感叹道:“为将者不但要深通韬略,最重要的是明心,善于判断。”
“陛下圣明。”施琅与赵镜波回道。
“四川的秦老夫人去世了,虽然有个叫杨展的人坐阵,但是秦老夫人一手建立地白杆兵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压的住的。现在四川的李定过不断进逼。大军才聚集一起,否则这些白杆兵恐怕早作鸟兽散了。”李无庸淡淡的说道:“可惜了一位巾帼英雄,朕无缘一见。”
“陛下,臣也曾听说了这位秦老夫人的事迹,臣以为可以与宋时的佘老太君相提并论。”赵镜波脸上也露出了敬佩地神色。他们所说的秦老夫人就是明末名将秦良玉,字贞素,明万历二年出生于四川忠州鸣玉溪。她不但学得一身骑射击刺地过人武艺。而且熟读兵史,精于谋略。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父亲感慨地说:“惜不冠耳,汝兄弟皆不及也。”秦良玉并不因为自己是女儿家而感到自卑,她少怀大志,经常用历史上爱国名将、民族英雄的业绩激励自己,她豪迈地表示:“使儿掌兵柄,夫人城、娘子军不足道也。”秦良玉及笄之后与石柱宣抚使马千乘结为夫妻,夫妻二人组建的军队使用白木削成“矛端有钩。矛末有环”的一种独特长矛,机动灵活,骁勇善战。史称秦良玉“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惮”。 万历二十七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割据地方。次年二月朝庭集结重兵,兵分八路围剿叛军。马千乘亦率五百精兵跟随,在平叛战争中,秦良玉初露锋芒,“连破金筑七塞,取桑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