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飘在大唐 >

第16章

飘在大唐-第16章

小说: 飘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的品质,比同年龄的纯种鸡要大许多。而且各种花色或特点大都融合了两种纯种斗鸡的优点。

杨悦见了也不由替他高兴,思索片刻说道:“这些斗鸡虽然优越,但是这许多年来,人们配育斗鸡多以纯正血统为好,想来中间定有许多道理。你最好是要保持原来斗鸡的血统纯正,不要用这些混血斗鸡进行杂交。这样就更能减少优良品质的中和。”

杨豫之点点头,连连称是。说道:“这鸡神的名号应该给大哥才对,大哥才是对鸡了如指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杨悦一听,忙道:“别、别、别,千成别,这鸡神的名号,大哥我可没什么兴趣,还是你当吧。”心想:你拿“鸡神”当荣耀,怎会知道现代人眼中的‘鸡、鸭’都是什么玩意?

杨豫之一见到斗鸡就忘乎所以,还是杨悦提醒他武照妹妹还在书房里等着他,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斗鸡”公园。

二人回到杨豫之的书房,武照正仔细地盯着一幅画出神。画中画的是一匹马正冲向三个童子,其中两个童子是男孩,一个女童,黄发垂绦,正在一座园子里玩耍,园中有厅,有水。杨悦看画中的境致有些眼熟,仔细一想原来是“斗鸡”园。不过园中却没有一只斗鸡。

杨豫之看武照盯着画看,笑道:“照妹妹还记不记得当日情境。”武照面上一红,点点头。

杨悦说道:“看这画面是斗鸡园,又不是斗鸡园。”杨豫之咕咕喝下一杯茶水,喘口气笑道:“正是斗鸡园。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变成斗鸡园,园中还没有一只斗鸡。”

杨悦哈哈一笑,说道:“这么说这园子是还没被你搞成乌烟鸡气的时候。”

杨豫之大笑道:“这画中的三个童子一个是照妹妹,一个是我,一个是治表哥,不对,应该说是如今的太子殿下。那年我才九岁,照妹妹八岁,治表哥也不过才十二岁。”

“不对,是十一岁。”武照插嘴道。杨豫之笑道:“是十一岁?那我记错了。”

杨悦说道:“原来二人乃是青梅竹马……”二人却不明白什么叫做“青梅竹马”。当下杨悦少不得又将李白的《长干行》诗提前念出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笑着打趣道:“这青梅竹马原来便是说得你二人……”

武照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不敢说话。杨豫之认真地点点头,温柔得望着武照。过了许久,柔声问道:“小时候照妹妹常随姑母一起来,我常带照妹到园中玩。妹妹还记不记的?”武照羞涩地点点头,说道:“治表哥,不,太子殿下有时候也一起玩。”

杨豫之继续说道:“那天,照妹妹、治表哥和我三个正在园中玩耍。不知怎么一匹惊马跑了进来,直冲向照妹妹。当时照妹妹吓得呆住,我也愣了。治表哥想上去拉照妹妹,可是来不及了。眼看马儿就要踢中照妹妹,不知从哪飞来一只鸡,扑楞楞飞过来,马儿吃了一惊,偏了方向,治表哥趁机将照妹妹拉到了一旁,将照妹妹救了下来。现在想起那一幕,还让人揪心。”一面说,一面含情脉脉地看着武照,“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吃过鸡,因为鸡是照妹妹的救命恩人。”

杨悦心道:受不了了,受不了了,太肉麻了。看来这小子喜欢斗鸡也是因为武照,怪不得当个“鸡神”他会这么乐意。

武照默默地看他一眼,幽幽地说道:“胡说八道,明明是治……太子殿下救了我,关鸡什么事儿。”

杨豫之嘿嘿笑道:“当然关鸡的事儿,要不是鸡先让马儿惊得缓缓,治表哥怎会有时间救你。”武照摇摇头,不去理他,似乎想起小时候的事儿,一时出神。

杨悦笑道:“既然如此,怎么不把鸡也画上去。”杨豫之一拍脑门笑道:“哎呀,对呀,我怎么把大恩鸡给忘记了。不行,得画上去。”说着便去摘画,要在画上添只鸡。武照忙去止住他。

杨悦奇道:“这幅画是你画的?”杨豫之点点头,说道:“是我当日画的。”

杨悦惊道:“你九岁那年画的?”杨豫之道:“嗯,当天晚上我怎么都睡不着,总想着白天那件事儿,便跑到书房,一口气画成了这幅画。怎么样,画得还行吧。”杨悦怎么也没想到一个九岁的孩子竟然能画出这么好的画,说道:“不是画得还行,而是画得太行了。”杨悦万料不到杨豫之这个被称为不学无术的浪荡子,竟然能在九岁画出这样一幅栩栩如生的画来,古人的艺术素养真是到了让人“恐怖”的地步。

杨豫之强烈地留二人吃午饭,杨悦与武照推辞不过,只是又不好冒然去拜见长广公主,杨豫之更怕别人打扰他与武照说话,便让家人将饭菜搬到书房中。三人吃喝闲聊。

杨豫之突然想起一件事,问杨悦道:“大哥,你可欠过别人银两?”杨悦诧异地摇摇头,说道:“别人欠我银两还差不多,我怎么可能欠别人银两。”

杨豫之笑道:“我说也是。可是很奇怪,有人言之凿凿地说,大哥欠了他三百两银子。”杨悦奇道:“是谁?”杨豫之道:“就是前一段时间,跟我打架的柴令武。”

杨悦耸耸肩说道:“我与此人见面时,咱们三个人都在场,之前与之后从来没有见过,怎么就欠了他的银两?”杨豫之说道:“我觉得也不可能。这斯定是因那日与我打架,见打我不过,便故意编排大哥。”

杨悦笑笑,心想:此理说不通啊。第一,那日打架,是你杨豫之定然打不过他,而不是他打不过你;第二,他如果不服,也不应该故意找我的茬,应该找你才对啊。不过,想想与柴令武的确没有其它接触。难不成嫌我当日劝架?没让他打痛快?百思不得其解,便懒得理会。

第十四章 大胖胡子

以杨悦的手段,没多久小赵王李福便成了她的小跟班,只要见到杨悦便姊姊长姊姊短围在她身边。

见杨悦来到,不用杨悦说什么,李福便抱着琴迎上来,跟杨悦一起到西海池的垂柳边弹琴。杨贵妃自从将技法全部教给杨悦,杨悦便算是出徒了。剩下便只有自悟才能达到。

杨悦虽然照常隔三四天便到宫中来学习,但大多由杨悦自行练习。杨悦便时常对着垂柳弹凑,小赵王则在她身边跑来跑去。一会儿说:“姊姊没有鱼儿来,”一会儿又说:“来了一只鱼儿”……杨悦被他惹地心烦,心想:如此弹法只怕再练十年也练不到第一境。

说道:“李福,姊姊口渴,你回去给姊姊拿些水来。”李福兴冲冲地答应一声,跑走了。

杨悦心道:这些被人伺候惯了的小主子,还真好玩儿,有人使唤他们,他们反而美滋滋地高兴地很。人啊,真是骨子里充满了“贱”性。

见李福跑走,望着水面幽幽地发起愁来。灵感、悟性,在哪里?杨悦一向自以为自己很有艺术细胞,却为何灵感总是不来到?连第一境都达不到呢?

正思忖间,突然发现不远处的草丛里有一个人爬在地上,像是在找什么东西。那人看上去很胖,一把胡子,应该年纪不算轻了,佝偻着身子,双手着地小心奕奕地向前爬,很是好笑。怎么“老顽童”从《射雕》里出来了?

杨悦摄手摄脚地走到他身后,“呔”地一声。“老顽童”吓了一大跳,差点跳了起来。回头见是个小娘子,将手指“竖”在嘴上,示意他不要说话,仍继续找东西。

杨悦绕到他前面,说道:“大胖胡子,你在找什么,我帮你一起找吧。”大胖胡子这次反而蹭地一下跳了起来,怒目道:“你赔我的虫儿来。”

杨悦一抬脚,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正好踩在一只蟋蟀头上。耸耸肩笑道:“一只破虫而矣有什么大不了。”

大胖胡子却不依,说道:“我这只虫儿遍体通红,叫做‘赤凤’,极其罕见,却被你一脚踩死,你如何来赔,你拿什么来赔。”

杨悦见他如此不讲理,眼珠一转,笑道:“好啊,那你先赔我的牡丹来。”大胖胡子不解,杨悦指指他脚下。大胖胡子这才发现自己刚才一跳,正好踩在了一朵牡丹上,牡丹花儿在他的脚下已成了稀烂。

大胖胡子说道:“这花儿栽在园中,怎么便是你的花儿?”杨悦道:“这虫儿长在园中,怎么便是你的虫儿?”

大胖胡子见杨悦说的头头是道,一时无语,上下打量着杨悦说道:“小丫头,大胆,胡说八道。”杨悦微微一笑道:“大胖胡,小气,无理取闹。”

大胖胡子见杨悦对答如流,哈哈大笑道:“你是谁?”杨悦见他问自己是谁,心道:“在这皇宫之中,一个半老老头儿多半是皇帝,如若让她知道自己是谁,莫给杨贵妃招来什么麻烦。”于是说道:“偏不告诉你。”

大胖胡子笑道:“大胆的丫头,你不怕我?”杨悦扬头笑道:“怕你做什?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万事抬不过一个理字,再大大不过一个‘法’字。”

“大不过‘法’?”大胖胡子重复杨悦的话,说道:“小丫头,你知道什么是法?”杨悦心道你便是皇上,古代皇帝说的话便是金科玉律,当然说什么是法就是法,但是今日千万不能露怯,说道:“我虽不知法,但知法津面前人人平等,你我在法律面前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法津面前人人平等?”大胖胡子惊奇地打量着杨悦,说道,“丫头,你到底是谁?怎么有这等见的。”

杨悦嘻嘻一笑:“这么浅显的道理谁人不知?”远远看见李福端着水过来,向大胖胡子拱拱手道“再会。”忙向李福跑过去。收起琴,拉着李福回殿去了。

其实杨悦想错了,大胖胡子并非皇帝李世民,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原本是正在西海池与北海池之间假山上的望云亭跟李世民下棋。

这长孙无忌有个特别的爱好,便是养蟋蟀。他养蟋蟀并非是为了斗蟋蟀。大唐初年还没有斗蟋蟀的游戏,斗蟋蟀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宋代。长孙无忌喜欢将蟋蟀放在卧室里,听着蟋蟀的声音如凑乐一般,才能安然入睡。久而久之他便落下这个僻好,听到蟋蟀的声音便能知道是雌是雄是什么品种。长孙无忌去厕所的功夫,走到西海池附近,听到蟋蟀的叫声,是自己从未听过的一种,来了兴趣,仔细一瞧见是一只全身通赤的蟋蟀,知道这种蟋蟀极少见。正要将它逮住,没想到被杨悦一脚踩死。想要发怒又被杨悦一通胡缠,无可奈何。

见小丫头能说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话来,大为惊奇。杨悦是现代人,不论现代体制能否作到所谓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种现代法学的基本概念信口说来非常平常,但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古人看来,却是“奇谈怪论”。不过,这话要是说给别人或许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但长孙无忌却不同,大唐《贞观律》法便是由他编纂的,对这句话的感触自然异于常人。在古代有“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但向来同罪,却不能同罚。比如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造反,跟着他造反的人,候君集、杜荷等人都犯法被杀,而太子不过被废为庶人而已。这一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这个大胖子长孙无忌听来,便如当头棒喝,突然在他的眼前推开了一扇从未有人启开过的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空间。

正要仔细与小丫头理论,却见她已跑走。见赵王李福叫她“姊姊”,以为是位公主。走上望云亭,见到李世民,长孙无忌兀自想着杨悦的话。问李世民:“大家(注1),不知哪位公主喜欢研究律法?”李世民摇摇头莫名其妙道:“朕从未听说过。”随而笑道,“阿兄喜欢研究律法,不会想在朕的女儿中收个徒儿吧。”

李世民向来朝上十分严肃,但在私下里向来与这班出生入死的兄弟非常随便,如同从前做秦王时一样。私下里李世民向来称长孙无忌为“阿兄”,一来长孙无忌的确是长孙皇后的大哥,是他的妻兄,叫声兄长应当应分;二来是长孙无忌自小与他关系莫逆,一向视为大哥,当了皇帝之后,仍做此称呼。

长孙无忌把刚才遇到杨悦的事儿与李世民说了,李世民听了一连重复念了十几遍“法津面前人人平等”,或是疑问语气,或是惊叹语气,或是肯定语气。与长孙无忌一样,仿佛看到一扇从未开启的门正在打开。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也不知道是谁,又问:“平日哪位公主与赵王常在一起?”李世民也纳闷道:“福儿一向喜欢与明儿一起玩,却不知道他所叫的‘姊姊’是谁。难道是高阳?不过阿兄怎会不认得高阳?”

长孙无忌摇头道:“高阳公主臣怎会不识,此人实在是出众,若是圣上儿女,圣上怎会不知?”

“看来朕对自己的儿女们关心太少了。”李世民有三十几个子女,估计很多他自己都不太认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