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月初三,虎烈军攻占娄博贝。
同日,董小丑带着后军赶到。
“你要进城看看吗?”毛军指着浓烟滚滚的娄博贝,笑着说道,“契丹人太疯狂,差点把人杀光了。”
“告诉你的部下,不要屠城。”董小丑转脸望向耶律马哥,郑重说道,“我们不是来掳掠的,是来攻占贺兰山的,这两者之间有很大区别。我们以后要在贺兰山生存,需要贺兰山百姓的支持,你把他们杀光了,将来我们吃什么喝什么?”
“将士们需要发泄心里的愤怒。”耶律马哥神情冷峻,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屠杀是最好的发泄方式。你不要担心,打几仗之后,他们就不想杀了,你叫他们杀他们都懒得杀。”
董小丑不想再这件事上纠缠不休,马上转移话题,“我们损失大不大?”
“损失一千多人。”毛军说道,“西夏人和大宋打了近百年,但和契丹人只打过几仗,而且还是在东套一带,所以这里几十年没打仗了,城防非常差,根本不堪一击。”
“城内有多少敌人?”
“大概三四千人。”楚逍遥就站在毛军旁边,今天攻城由他指挥,城内的情况他比较清楚。
“白马强镇的主力呢?”董小丑马上问道。
毛军望向耶律马哥,耶律马哥则摇摇头,“斥候至今没有发现党项人的主力,但百里之外,堡寨城池都在撤离,党项人决心坚壁清野,要依靠克夷门的天险把我们挡在贺兰山之外。”
“避而不战?”董小丑笑笑,“和我们最初的预计差不多,西夏人打算把我们活活拖垮。”
“等到我们攻克了克夷门,西夏人就要哭了。”毛军笑道,“此去克夷门四百余里,党项人既然不打算阻击,那我们就快马加鞭吧。”
“要快,要飞速前进,直杀克夷门。”耶律马哥挥动马鞭厉声说道,“要让党项人感到恐惧,害怕我们,打击他们的士气。”
“不要大意,各军保持距离,互相策应,以防遭到敌人的伏击。”董小丑拒绝采纳两人加速前进的建议。
“告诉你的部下,我们已经逼近贺兰山,不要轻敌,更不要急躁冒进。”董小丑嘱咐耶律马哥,“这个战场对我们来说都很陌生,大家千万小心。”
耶律马哥微微点头,但眼神却很不屑。毛军出身行伍,能混到都指挥使这个位置上说明他很有本事,而董小丑却是汉贼出身,造反失败后受抚,耶律淳重用他,让他统领怨军,结果耶律淳在中京两次大败都是因为怨军的倒戈,所以耶律马哥瞧不起董小丑,鄙视他的为人,但董小丑在虎烈府的地位非常高,仅次于李虎,耶律马哥根本得罪不起,这令他极度郁闷。
董小丑连续下令,指挥大军继续向前稳步推进。
七月初四,右厢朝顺军司,治所克夷门。
李安惠接到兴庆府的圣旨,皇帝对他弃守白马强镇和右厢朝顺,屯重兵于克夷门坚守一策非常不满,督令他即刻出战,如果任由敌军逼近贺兰山,将严惩不贷。
“梁乞申这个奸佞,他想干什么?”李安惠勃然大怒,“他想亡国啊。”
第九十六章 阴谋
梁乞申当然不想亡国,但他想帮助皇帝收回军权。
西夏国制源于汉制,军政经制度都是仿宋制,但因为它是一个汉蕃共存的王国,它的各项制度带有鲜明的部落联盟制的烙印。
西夏皇族的前身是鲜卑拓跋,到唐初因为通婚杂居等原因演变为党项拓跋。党项人壮大,其首领拓跋赤辞降唐,赐姓李,封平西公。唐末拓跋思恭平黄巢有功,再赐姓李,封夏国公。拓跋氏极其后代随即成为西北贺兰山一带的藩镇,在这个藩镇里除了党项人和汉人外,还有吐蕃、回鹘、鞑靼等诸蕃,所以夏国从建藩开始,虽然仿照汉制,以蕃学蕃礼治国,但因为实际情况,做得很不好,尤其在权力分配上,一直存在着严重的斗争,这导致汉蕃矛盾越来越激化。
契丹人也是汉蕃共存的一个王国,但它实行“一国两制汉蕃共治”的国策,汉蕃共享权柄,有效地缓和了汉蕃矛盾,但西夏党项人接受汉文化的时间太长,对汉文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膜拜,对它深信不疑。
李元昊在西北推行蕃学蕃礼,“去中国化”,但蕃学其实就是蕃人用西夏文字翻译和解释汉儒学,换汤不换药的东西,所以党项人非常顽固地照搬和推行汉人中央集权那一套。在汉蕃共存的一个小王国里推行这种中央集权制,显然不顾实际,但李氏皇族和汉人认为这非常正确,是西夏强大的必走之路,而党项部落大首领和诸蕃大王则认为这种制度损害了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所以一直反抗斗争。
两种势力、两种观念的斗争结果就是蕃学蕃礼变成了“四不像”,皇族和汉蕃权贵官僚不惜一切代价来改造和利用蕃学蕃礼,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夺取更大的权利。这种斗争的结果就是宗室和外戚、党项人和汉人轮流掌权,互相倾轧厮杀。
李乾顺三岁做皇帝,梁太后主政,给他安排了一大群汉人老师,所以他接受的教育是正统的汉儒学。李乾顺亲政后,很自然的,重用汉臣推行汉学汉礼,因为他受到的教育告诉他,在这之前西夏之所以战乱连绵、朝堂上之所以倾轧不断,都是制度不对,而这种错误的制度来源于“四不像”的蕃学蕃礼,为此需要重建汉学汉礼,改国策,修制度,最终目的是中央集权,把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上,如此就能确保西夏逐渐走上正途。
你集权就要剥夺他人的权力,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了,所以这种改革需要一个强势的皇帝,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但西夏没有稳定的环境,好在李乾顺比较强势,他首先抢夺军权。西夏军权很长时间以来控制在宗室、外戚和党项贵族手上,这是一种权力制衡,也是政治上的一种妥协。李乾顺打破了这种制衡局面,他先打击外戚,把母舅一系的军权抢了回来,接着又打击宗室,把李阿吴手上的军权也抢了回来,最后打击党项贵族,把仁多保忠手上的军权也拿了回来。军权拿回来是一回事,军权行使是另外一回事,好制度也需要得力的人去实施。李乾顺不敢把军权交给汉人,于是只好给宗室,李察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赋予了重任。
权力太过集中必然导致一系列的弊端,李察哥也是人,而且还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时间一长,李察哥变了,骄横跋扈,为所欲为。李乾顺感受到了威胁,不得不削弱和遏制他,而收回军权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先分权,分权也需要时机,正好,虎烈军进攻西夏,给了李乾顺机会。
李安惠是宗室赵王,文官,很长时间以来主持尚书省,这次李乾顺让他出任北路军统帅,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收回右厢军权。
西夏地方军分左右厢十二监军司,简单地分法就是以黄河为界,黄河以东是左厢,主要对付大宋。黄河以东就是右厢,从西到东依次防御吐蕃、大漠诸蕃和契丹人。现在李乾顺让李察哥到南线战场统率左厢,宗室汉王李仁忠在京师统率卫戍军和擒生军,而李安惠则在贺兰山以北统率右厢。
李仁忠也是文官,礼部侍郎,是李乾顺推行汉学汉礼的绝对支持者。宰相薛元礼被罢后,李乾顺马上让梁乞申为相,让他主掌枢密院,把军政大权牢牢控制在手。现在李乾顺只要再把右厢大军牢牢控制住,李察哥对他的威胁就被降到了最低。
然而,事实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李安惠破口大骂的时候,右厢朝顺监军司的都指挥仁多东光,白马强镇监军司的都指挥李庆云则坐在一边沉默不语,这时候,还轮不到他们说话。
李安惠骂了一通,心里的怒火发泄之后,渐渐平静下来,“现在我们能主动攻击吗?我们手上只有五万人,五万人能击败虎烈军?”
“都统,如果你不打,兴庆府马上就会派人代替你。”仁多东光说道,“你没有选择,必须出战。”
“虎烈军有十几万,我们怎么打?正面对决哪来的胜算?”李安惠无奈苦叹,“打输了,我愿意承担罪责,但克夷门如何坚守?”
“现在不是你能不能守住克夷门的问题,而是你必须确保右厢指挥权。”仁多东光正色说道,“晋王一再告诫我们,右厢指挥权无论如何不能让梁乞申抢去了。”
“这是梁乞申的阴谋。”李庆云冷笑道,“梁家忍了十几年了,终于忍不住了。如果梁乞申的阴谋得逞,军权势必又要一分为三,我们无法控制军队,也就无法在战场上击败敌人。”
李安惠仰天长叹。皇帝主政之初,励精图治,军政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新政的逐步推行,宗室和党项权贵的既得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而汉人则步步获利,虽然名义上这些新政利国利民,但战争太多,国与民都穷困至极,人们唯一能看到的就是汉人权贵和汉人世家大族享受到了新政带给他们的极大利益,这是宗室和党项权贵无法忍受的一件事,矛盾终于爆发了。
如果此刻虎烈军没有发动攻击,如果大宋没有乘火打劫,只要给李察哥和党项权贵们足够的时间,那么兴庆府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惜,战争爆发了,李察哥和党项权贵们不得不赶赴战场,这给了皇帝和汉臣们反击的机会。
“你有对策吗?”李安惠走到仁多东光面前,主动求策。
仁多东光点了点头。仁多家族是党项人的一个大部落,这个家族名将辈出,是西夏党项权贵的中坚力量。当年梁太后就是联合了宗室和仁多家族诛杀了自己的亲弟弟梁乞逋。李乾顺亲征后,他倚仗仁多家族的实力,先后镇制了外戚梁氏和宗室王。其后,仁多家族的仁多保忠主动隐退,但这个家族依旧是西夏军中最强大的实力派。李察哥主掌军权后,首先重用仁多家族,期间曾有七个监军司的都指挥使来自仁多家族。目前西夏军中,从中央侍卫军(质子军)、京师卫戍军、擒生军到左右厢十二监军司,都有仁多家族的子弟在其中充当要职,由此可见家族力量的庞大。
“右厢六军司,黑水镇燕、西平、甘肃在西北方向,防御大漠诸蕃、回鹘和吐蕃,目前不在都统的控制范围内。”仁多东光摊开地图,对李安惠说道,“都统实际控制三个监军司,黑山威福、白马强镇和右厢朝顺。黑山威福军几乎全军覆没,只逃回来三四千人,而东北防线的主力都在黑山威福,所以白马强镇和右厢朝顺虽然有五万军队,但实际战斗力不高,五万人只能当两万人用。”
李安惠的脸色顿时就变了。五万人只能当两万人用,那打什么仗?
“兴庆府周围有四州,定、怀、静、顺,这四州有五万军队,是戍卫京师的,但现在京师不但有三万卫戍军,还有十万擒生军,加上这四州军队,总兵力高达十八万。”仁多东光继续说道,“陛下听信梁乞申的馋言,只顾抢夺军权,不顾国祚安危,简直匪夷所思。”
“陛下一定要晋王打败仗,以便剥夺他的兵权。”李庆云忍不住,愤然说道,“左厢六个监军司,战事可动用二十万军队,但这些年南线战事频繁,将士伤亡惨重,六个监军司可以紧急征调的军队不会超过十万,所以每到大战,必调擒生军去南线,但这次陛下听信梁乞申的馋言,为了剥夺晋王的军权,拒绝调遣擒生军。晋王兵力有限,不管是主动出击还是消极防御,都打不过宋军。”
“我们将计就计。”仁多东光冷笑道,“既然兴庆府要我们主动出击,我们就把北线变成主战场,迫使陛下把擒生军调到北线,这样我们就有了十万主力,完全可以和虎烈军决一死战。”
李安惠愣了片刻,问道:“你确定北线是敌人的主攻方向?”
第九十七章 退敌之策
“我不知道。”仁多东光摇摇头,“我现在看不懂这个战局。”
自从李虎攻占大同,投奔大宋之后,大宋就确立了攻击贺兰山的战略优势,可以两路夹击了,但大同和汴京的关系一直紧张,以虎烈府目前的处境来说,根本没有条件攻打西夏。
李虎的军队太多,并且是军饷制,代北养不活这么多军队,所以李虎投靠大宋就是为了讨钱养军队,但大宋岂能养虎为患?西夏就是前车之鉴,汴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李虎和汴京的矛盾必然紧张。前年大宋西征,李虎打到前套就不打了,后来为了和西夏建盟,无视汴京,直接把前套还给了西夏,这导致大宋不得不放弃李虎,秘密结盟女真人,要联手攻杀代北。
这些事情李虎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防备,所以李虎没有任何条件打西夏。正因为李虎深处绝境,兴庆府才认为,这次大战是大宋发动的,而李虎为了缓和和大宋的关系,不得不主动出击,一直打到贺兰山。
这个推测有道理吗?李虎凭什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