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第369章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369章

小说: 大宋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西夏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由进攻转入防御。”折彦直说道,“西夏人之所以和我们打了几十年,根本原因就是采取了联辽抗宋的策略,而大辽为了把宋军长时间拖在西北战场,也给予了西夏源源不断的援助。现在,大辽败亡了,金国又没有统一北方,西夏人对抗大宋的基本策略无法实施,它的败亡指日可待。既然如此,使相有必要急于西征吗?”折彦直问道,“西征一战,只能赢不能输,所以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战而胜,因此,使相当务之急不是发动西征,而是先把汴京的事解决了。”

“你的意思是,西夏人会退出代北,把云内和天德军还给我们?”罗青汉又问道。

“这是必然。”折彦直说道,“你们不熟悉西北,也不熟悉党项人,但我们熟悉,我们甚至和兴庆府的一些党项权贵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我们看来……”折彦直指了指身边的折可求,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西夏人马上就要改变策略,他们会撤出代北,并派使者和虎烈府议和,试图和你们结盟,共抗大宋。”

“议和?”李虎冷笑道,“他有什么条件来议和?”

“假如西夏人知道使相和汴京水火不相容,知道汴京把使相逼出了燕京,知道汴京在幽燕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镇戍军,使相的生存危机重重,西夏人就有条件和使相议和了。”

李虎眉头微皱,转头望向折可求,“你打算把消息送到兴庆府?”

“当然。”折可求笑道,“折家和兴庆府的关系就是各取所需。目前宋夏的和平盟约还有效,折家从中秘密斡旋,不算背叛汴京。”

“你确定西夏人会归还天德军和云内?”李虎问道。

“云内肯定会归还,这是他们从你手上夺走的,但天德军就不一定了,那是大辽皇帝给他们的。”折可求说道,“其实我认为是否马上占据天德军无关紧要,这影响不了西征大局。”

李虎想了片刻,望向罗青汉。罗青汉微微点头,认为折彦直的建议可以采纳。

“那好,我把军队拉到金河,和西夏军隔河对峙,暂时不打。”李虎问道,“汴京的事又如何解决?”

“汴京的事,最最关键的地方就是郓王,使相只要和郓王结盟,我们就可以操纵汴京局势的发展。”折彦直说道。

“我要派人去汴京?”

“对,马上派人去汴京。”折彦直说道,“使相借助这次汴京和虎烈府握手言和的机会,派人到汴京感谢皇帝,然后拿着我的书信去拜会郓王。我会在信中透漏一些秘密,把蔡京和郑居中暗中支持太子的事情告诉他,让他知道,他想入主东宫,难度非常大。这时使相的人可以乘机进言,说使相愿意帮助郓王入主东宫,而办法就是请郓王到太原主持西征,使相愿意在郓王的指挥下收复西陲。”

“这番话等于告诉郓王,使相愿意把收复西陲的功绩送给他。郓王为了入主东宫,想尽了办法,现在突然有这么个机会,当然不愿错过。他会写信给我,询问西征的胜算有多大。我会给他详细解说北方形势,告诉他西征有绝对的胜算,并请他到西北来主持军事。”

“按照宋制,宗室不得出实职,不得领军,郓王想到西北来,阻力非常大。这从北伐就能看得出来,如果郓王顺利到达河北,攻克燕京的就不是使相,而是郓王了,所以,郓王到西北必须另辟徯径,先以安抚云中路的名义到太原。”

“皇帝非常喜爱郓王,他不会让郓王到大同冒险,最多到太原就会停下。郓王到了太原后,使相亲赴太原相见,我也会赶到太原,我们一起向郓王进献入主东宫之策。然后使相禀奏皇帝,极力要求郓王出任西北兵马大元帅。”

“在汴京的文臣们看来,这是藩镇干政,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事,而皇帝最关心的却是废嫡立庶,只要有机会让郓王入主东宫,他愿意冒这个险,而从事实来看,请郓王到西北主持军事和藩镇干政并没有直接联系,文臣们的反应明显就是过头了。”

“皇帝因郓王而废法的事干了不止一次了,他也不在乎多一次,但他同样怀疑西征无法取胜,毕竟大宋和西夏打了几十年,至今还无法击败党项人,这也是事实啊。”

“这时候,我将联合西北将门,联名上奏,向皇帝保证西征可以完胜,可以确保郓王建功立业。”

“只要皇帝下旨,让郓王到西北主持军事,西征就能得到皇帝的全力支持。我们随即可以通过郓王,绕开东西两府,直接听从皇帝的命令。”折彦直望着李虎和罗青汉,问道,“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李虎和罗青汉都知道,这意味着东西两府已经无法干涉战场,北伐的可怕一幕不会重演,西征基本上取得了一半胜算,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虎烈府和西北将门做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就此进入到大宋中枢,并影响大宋决策。

两人对折彦直佩服不已。从汴京中枢出来的人就是厉害,这一计彻底扭转了西北形势,而且顺利实现了虎烈府和折家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它影响深远,有可能就此改变大宋的国策。

“这是我们的设想,我们的计策,但皇帝和郓王有他们自己的意图,而汴京的文臣们会疯狂反扑,汴京局势最终会不会沿着我们的设想而推进,谁都无法预测。”折彦直冷峻的面庞上露出一丝担忧之色,“所以,我们现在不能贸然发动西征,我们必须确保实力,确保自己不会掉进汴京设下的陷阱,确保我们有反击之力。”

“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战场,也不是取决于将帅们的谋略和士卒们的勇敢,而是取决于朝堂,取决于国策。”折彦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我们都是战场上的人,我们距离朝堂和国策都非常遥远,我们若想主掌自己的命运,必须牢牢控制朝堂,控制国策。”

李虎和罗青汉互相看看,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折可求的那封信。现在看来,折可求在那封信中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是真实的,西北将门的确非常渴望控制朝堂,控制国策,继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李虎的突然到来,给了他们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

第四十三章 幽燕镇戍

二月二十日,折彦直离开大同,赶赴西北。

同日,李虎下令,任命董小丑为中路统帅,率怨军、义胜军等主力军队向云内推进。罗青汉为东路统帅,率黑山、神龙等主力军队出德州,沿着金河北岸向云内推进。毛军为西路统帅,率虎烈军西渡黄河,会合折家军,沿黄河西岸北上,直杀云内。

十几万大军蜂拥而出,代北形势骤然紧张。

同日,李虎请黄涉、柴云赶赴汴京。

李虎听了折彦直一番话后,对李纲和宇文虚中不敢过份信任了,尤其在这个策略上,李虎不敢有任何泄漏,唯恐他们密报汴京。

虎烈府的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出来,三路同攻,气势汹汹。西夏人没有过多犹豫,马上后撤,直接撤到了天德军。

李察哥已经接到了女真人的报讯,知道李虎放弃了燕京,而女真人为了征服大漠,也放弃了燕京,这样一来,形势对西夏就非常不利了。

李察哥和李仁礼、李良辅等人一边急报兴庆府,一边商量对策。想来想去,只有撤。

攻击大同的机会已经丧失,在云内和李虎决战,正是李虎求之不得的事。西夏人的兵力有限,实力有限,如果两线作战,同时对付李虎和强大的大宋,根本坚持不下去。这时候把有限的兵力拿来和李虎决战,得不偿失,就算赢了也无法攻克大同。李虎的背后有大宋撑腰,西夏拿不到大同,所以最好的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撤退,全力防守,动员整个西夏国的百姓,拿起武器为保护家园而战。

完颜昱在给李察哥的信中也是建议他放弃代北,全力戍守西夏。这话很直白,等于告诉察哥,我不能帮你了,你好自为之吧。

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目标是大漠,顾不上西夏,但为了消耗宋夏两国和李虎的实力,女真人当然希望西夏人收缩防守,然后和大宋的军队,和李虎的军队打得两败俱伤。如果西夏过早失败,撤到遥远的河西甚至撤到西域一带,那就不利于金国实现统一北方的策略了。

察哥没有选择了,正好兴庆府的命令到了,同意他撤军,于是西夏人全部退到了天德军,而且其部分主力火速南下,增援南部边境,防备大宋人的攻击。

三月。

李虎到达云内前线,和耶律马哥、耶律大石见面。现在耶律大石是同知枢密院事,和马哥共同主掌大辽军事。

李虎直截了当,明确告诉马哥和大石,不要再犹豫了,马上废黜耶律延禧,另立新君,否则我就要出手。你们不愿废黜他,我就杀了他。

马哥和大石依旧犹豫,不敢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但这个消息还是通过投奔李虎的契丹人传到了宫帐。很快,所有人都知道,李虎要报复了,他要杀大辽皇帝,立秦王为新帝。

契丹皇帝害怕了,叫马哥率军收复倒塌岭,叫耶律大石到鸳鸯泺一带牵制金军主力,把两位统帅都调走了。

耶律大石到了鸳鸯泺一带,马上派人秘密联系耶律余睹,劝他离开女真人,和自己一起到大漠重建大辽。耶律余睹铁了心,再也不去服侍那个皇帝了。这个消息被他的部下知道了,并密告完颜昱。完颜昱大怒,把耶律余睹和他的部下全部抓了起来,好在证据不足,否则全杀了。就在这时,宗望奉旨到了西北战场,他极力劝谏,完颜昱这才把耶律余睹等人放了。

四月上,宗望赶到李虎军中,叫李虎兑现承诺,马上把耶律延禧抓起来。李虎不想自己动手,那会激怒契丹人,搞得不好把契丹人都推到女真人那里去了,所以他把耶律延禧的宫帐位置告诉了宗望,叫宗望自己去抓。

宗望大喜,返回鸳鸯泺后,设了一计,叫耶律余睹佯装倒戈,把耶律大石诱到了埋伏圈。耶律大石中伏,拼死突围,最后萧隆带着一千多人逃到了李虎军中,但耶律大石为掩护自己部下突围,受伤被俘。

宗望、完颜斡鲁随即率军偷袭辽宫帐。耶律延禧正好带着军队打草谷去了,秦王、许王、诸妃、公主、从臣全部被抓,连皇帝玉玺都被抢去了,唯独跑掉了一个梁王。梁王耶律雅里是皇帝的第二子,被太保特母哥带着逃跑了。

宗望不舍不弃,和娄室、银术可率军追杀耶律延禧。双方在大草原相遇,耶律马哥带着援军也到了,双方决战,辽军大败。

耶律马哥带着残兵败将逃到李虎军中求援,而耶律延禧则再次逃到天德军。夏国皇帝李乾顺请他到兴庆府避难,他思之再三,觉得寄人篱下的日子不能过,继续在阴山一带苟延残喘。

李虎闻讯,急忙派人到金军大营赎回耶律大石,但宗望还在追杀耶律延禧,耶律大石在宗望军中,一时半会要不回来。

李虎希望耶律马哥正视现实,到大漠上和耶律雅里斯、耶律敌烈会合,并寻求部分大漠蕃族的支持,自立为帝,重建大辽。耶律马哥拒绝了,他带走了萧隆和两千多残兵,又向李虎要了三千匹战马和粮草武器,急赴阴山,寻找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渺无踪迹。耶律马哥和西北军副都统耶律敌烈相遇,两人找到了太保特母哥和梁王耶律雅里。仔细商议之后,三人决定带着梁王到大漠去,重建大辽。

李虎接到马哥的消息,总算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契丹人终于放弃了耶律延禧,开始踏上了艰难的重建大辽之路。

四月上,金军撤出燕京。童贯、蔡攸率军进驻燕京,正式接管山前七州。

王安中和童贯、蔡攸为建立镇戍军的事伤透了脑筋。河北军队少,而且没有战斗力,无法镇戍幽燕,急切间若想建立幽燕镇戍军,只有用郭药师的常胜军。郭药师的常胜军本是辽东汉人,郭药师本人又是大辽高级军官,让他来镇戍幽燕,按道理的确很合适,而且可以表明大宋对幽燕汉人的信任,但大宋偏偏不信任幽燕汉人,他们担心这些汉虏造反叛乱,担心他们投降女真人,担心他们像李虎一样拥兵自重。

然而,时间不等人,李虎的军队已经进入云内,开始西征了,西北军要马上返回陕西,另外,北伐军也要班师了,这样长时间耗下去,军需开支太大,但同一时间,萧干的军队频繁攻击卢龙一带,张觉的军队也时刻威胁着燕京,大宋急需一支强大的幽燕镇戍军。

四月下,汴京下旨,由检校少保、武泰军节度使、同知燕山府事郭药师负责建立幽燕镇戍军,其中主力就是常胜军。郭药师感皇恩浩荡,一面率军迎战萧干,一面积极派人联系张觉,准备收复平州路。

四月底,童贯率北伐军撤离幽燕。

四月上,察哥约见李虎,双方开始了议和谈判。

李虎一面和西夏人讨价还价,一边在云内练兵,准备西征。

黄涉和柴云在汴京见到了郓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