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第233章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233章

小说: 大宋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不……”毛军慢条斯理地说道,“正因为西京大战关系到我们能否占据西京道,所以这一仗才不能强攻,更不能屠杀。我们至今还没有摸清契丹皇帝的实力,所以要最大程度地保存实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事不能干。”

侯概同意毛军的意见,提议射书辽军,劝降。这时第十二正将黄华派人送来一个主动投降的辽军军官。毛军大喜,急忙把这位军官叫到军帐。

“你们主帅是谁?”

“萧和尚奴。”

“是他?”毛军略显惊色,抚须沉思。

第五十一章 马哥的教训

萧得里底、耶律马哥、萧特末、耶律佛顶带着宫帐军和西南军急速赶到西京。

与此同时,云内州的开远军也到达西京城下。

西京留守耶律撒八和朔、应、蔚三州节度使以及大同府一帮官员出城迎接。

萧得里底宣读了皇帝的圣旨。皇帝对耶律撒八和各军将帅、西京官员坚守西京一个月,力保西京不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予以犒赏,大家统统加官进爵,皆大欢喜。

大军驻扎城外。朔、应、蔚三州军队也撤出西京,于主力大军会合,准备南下追杀叛军。

辽军斥候纷纷回报,叛军撤退的速度非常快,今夜肯定能到达怀仁城,明天肯定能杀到应州治府金城。应州只有一些地方军,金城守不住,旦夕可下。叛军一旦攻占金城,向东南可取灵丘,向西南可取朔州,然后他们可以背靠恒山,集三州之地于辽军周旋,如此西京则时刻处在叛军威胁之下。尤其可怕的是,这伙叛军都是汉人,假若他们以三州之地投靠大宋,把宋军引进西京道,为宋军冲锋陷阵,那形势就完全变了。

萧得里底和众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连夜南下,以最快速度赶到桑干河,迫使叛军于桑干河一线和辽军决战,但耶律马哥却犹豫不决。

“奉圣州的武定军为什么没有消息?”这是耶律马哥最担心的问题,“按时间推算,萧和尚奴应该到了长青城一带,他的信使应该就在附近,看到叛军撤离后,他的信使就应该进城传递消息,为什么迟迟看不到人?”

“萧和尚奴是什么人?”耶律佛顶嗤之以鼻,“他能从东北路安然撤到中京道,难道是因为他会打仗?现在西京是什么形势?他会急不可耐地跑来送死?”

“依我看,他距离西京至少还有两三百里。”萧特末嘲讽道,“我们可以派个信使去长青城看看,我可以肯定,他不在长青城。”

“和尚奴是燕王的人。”耶律撒八看看萧得里底,又看看耶律马哥,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现在中京战场很危险,中京若告急,燕王就要从南京道调兵北上支援,如此和尚奴就要陈重兵于居庸关,以便随时戍卫燕京,所以,他迟延不前,也在情理之中。”

大帐内陷入沉默。皇帝和燕王的斗争至今已经完全公开化,这对大辽国祚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大帐内的很多人其实也和萧奉先一样,一直在怀疑李虎突然杀进西京道和燕王有关系,这背后肯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很简单,目前形势下,李虎没有任何理由杀进西京道,除非他是个疯子,但李虎不是一个疯子,而是一个异常狡诈的对手,如果没有巨大的利益驱使,李虎绝不会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杀进西京道。

“算了,不要再指望武定军了。”萧得里底马上转移话题,“武定军只有一万多人,萧和尚奴来了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即使不来也影响不了这场决战,所以,不要管他了,我们即刻南下追杀叛军吧。”

耶律马哥迟疑不语。这一仗事关重大,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辽国祚的存亡,不能有丝毫的失误。李虎不是一般的对手,他是汉人神仙之子,身上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野牛原大战,自己本来已经胜券在握了,谁知突然杀来一群野牛,导致胜负骤然颠覆,三万大军全军覆没。这个教训太深刻了,刻骨铭心。但野牛原大战打败了,不过让上京陷入危机而已,如果西京大战打败了,陷入危机的可不是西京,而是大辽国祚,这个责任自己承担不起,所以,假若没有绝对胜算,没有绝对把握,这一仗宁愿不打。

“马上派人去长青城,联系萧和尚奴。”耶律马哥考虑良久,断然说道,“萧和尚奴现在是在西京道任职,就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他不敢违抗圣旨。不出意外的话,他就在长青城。我们和他取得联系,确认他马上就要到达西京后,再南下作战。”

“叛军速度很快,难道你不知道?”萧得里底生气了,他是北枢密使,他在皇帝面前拍了胸脯,一定要打赢这一仗,假若因为贻误了军机,导致叛军攻占了朔应蔚三州,陷西京于危境,皇帝是要怪责他的,“难道野牛原一战,李虎把你的信心和勇气都打没了?”

“和李虎打仗,万万不能急躁。”耶律马哥不为所动,“萧干在蒺藜山,萧宝在锦州,耶律高在平州,都是犯了这个错误,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耶律马哥看看众人,语重心长地说道,“诸位必须知道,这一仗我们输不起。萧奉先之所以极力阻止打这一仗,并不是怕死,而是有他的道理,因为我们的的确确输不起。假若这一仗打输了,我们真的要去大漠放羊,所以,如果没有十成把握,这一仗不能打。”

这话一说,把众人惊醒了。萧奉先和一帮大臣反对打这一仗,萧得里底和一帮主战派坚持要打这一仗,说到底都是为了保住大辽国祚,目的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方法不一样而已。耶律马哥这句话把他们从激情中拉回现实,再重新审视整个战局,不得不承认萧奉先是有道理的。这年头实力至上,你把实力保住了,暂时的失败也不算什么,你还有东山再起的本钱,只要时机成熟马上就能重振旗鼓,但实力没有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李虎打仗,向来谋定而后动,他的一举一动无不蕴含深意,并不像表面上看得那么简单。”耶律马哥继续说道,“他围了西京一个月,整天敲锣打鼓,装模作样,声势搞得很大,但一箭未发,为什么?难道就因为兵力不足,我们屯兵于长城之外,他害怕进攻失败?既然他决定要打朔应蔚三州,为什么要拖到现在?他完全可以一边围城一边派军队攻打三州,有必要拖延一个月吗?”

“你的意思是说,这可能是李虎的诱敌之计?”耶律佛顶想到平州大战,脑后顿时一凉。平州大战的时候李虎就是主动后撤,诱敌深入,结果把跑在最前面的耶律高一口吃掉了,自己和耶律宁如果不是果断撤退,也是李虎囊中之物了。

“现在不敢确定,但我们南下追击之前,必须确认两件事。”耶律马哥说道,“一是萧和尚奴的武定军是不是安全?二是叛军主力在哪?如果萧和尚奴很安全,那么足以说明叛军主力没有从弘州方向撤离,而是南下了,如此我们就可以放心追击。”

萧得里底和众人接受了耶律马哥的提议,随即派人急赴长青城,同时向南部的桑干河方向派出大量斥候探查叛军动静。

采凉山,义军总帅营。

黄昏,李虎接到了斥候军副帅刘志成送来的消息,他们抓到了一个从西京而来的信使,这位信使奉命到长青城给萧和尚奴传递消息。

书信是用暗语所写,李虎拿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虽然看不懂,但他感觉事情不对劲。

“契丹人是不是怀疑我们的主力没有南下?”

董小丑不置可否。黄涉低着头不做声。柴云说道:“契丹人和我们打了好几年的仗,屡屡中计,小心防备也是理所当然,毕竟这一仗他们输不起。”

“萧和尚奴已经被我们包围,假如西京辽军一定要和他的军队会合后再南下,那我们的意图随即暴露,这一仗就没办法打了。”李虎把手上的书信扔到地上,一脸无奈,“狗娘养的契丹人越来越精,鼻子比狼还灵,以后的仗更难打了。”接着他挥挥手,冲着黄涉说道,“急告毛帅、云帅,今夜子时之前,务必把和尚奴解决了,把契丹人的暗语搞清楚了,然后回书西京,看看能不能把西京的辽军诱出来。”

“毛帅来信,说他和萧和尚奴有些交情,打算亲自劝降,请你多给他一点时间。”黄涉迟疑片刻,劝道,“总帅,依我看,多给他一天时间也无妨,假若我们能劝降萧和尚奴,不但可以得到一万多人的军队,还轻松拿下西京,这同样可以达到把契丹皇帝赶进大漠的目的。”

“总帅的最终目标是三分辽东,而三分辽东的基础是契丹皇帝必须具备一定实力,假如我们把他的军队打得奄奄一息,将来会不会有很大的麻烦?”柴云也劝道,“拿下西京后,我们就要打燕京,要打耶律淳,那才是真正的决战。”

李虎摇摇头,笑道:“这世上没有便宜饭可以吃,即使讨饭,那也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我们是来抢饭的,要攻占西京,所以首先就要把契丹皇帝打得吐血而逃。”

“传令毛帅,明天黎明之前,全歼武定军。”李虎还是多给了毛军三个时辰。

第五十二章 良禽择木

深夜,文广陂。

辽军三次突围,都被击退,到了黄昏时分,辽军将士饥肠辘辘,彻底陷入绝望,不少人开始投降,更多的人无助地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毛军射书辽军,主动要求约见萧和尚奴。萧和尚奴考虑良久,把副使耶律庆纪和几个军都指挥使喊到一起商量。他把毛军的劝降书信给几位属下看了一下,结果他还没有开口,副使耶律庆纪先说话了,“叛军早有准备,兵力又数倍于我,突围是不可能了,只能指望援军,但陛下是不是带着主力杀到西京,我们不知道,耶律大石是不是在蔚州,我们也不知道。退一步说,就算陛下和耶律大石都接到我们的求援信,火速杀来,至少还需要两三天时间。我们还能支撑两三天时间吗?我们没有食物,也没有水,士气又极度低迷,逃跑的人更是越来越多,估计到了明天早上,有一大半将士都会投降叛军。这个仗没办法打了,固守待援也是一句自欺欺人的话,依我看,还是投降吧,乘着叛军没有发动攻击,我们手上还有军队,还可以讨价还价的时候,赶紧投降吧。”

这句话在座众人都同意,虽然各人都有自己的顾虑,比如投降后能不能留住性命,跟在李虎后面是不是有希望保住既得利益,但事已至此,除了投降就是死,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了,所以还是投降吧,将来的事将来再说了。

萧和尚奴喟然长叹,心里又是痛苦又是无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投降在辽人眼中已经不是耻辱,而是一种生存选择了。记得当初女真人崛起的时候,东北路的辽军和州府官吏大都选择逃跑,而不是投降,但随着女真人建国,实力越来越强,辽军和州府官吏先是被动投降,后来演变为主动投降,尤其从萧宝、耶律讹里野带着几万大军投降女真人后,这种势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到了耶律余睹带着部落族人和十万大军叛逃金国后,投降在辽人的嘴中已经不是投降了,而是变成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投降或者叛逃在他们的修饰下已经变成一种冠冕堂皇的人生选择了。

“节使,你既然和反贼主帅有交情,那在谈条件的时候,尽可能保住军队。”有个军都指挥使急切说道,“我们手上还有一万五千人,这就是本钱啊,所以投降可以,但军队不能交出去,这样将来我们还有翻身保命的机会。”

“将来还有什么机会?”旁边一个军都虞侯苦笑道,“李虎杀进西京道,还没有到西京,陛下就带着人马逃到鸳鸯泺了,拱手把西京道送给了李虎,你说大辽还有什么希望?这还不算什么,更可怕的是陛下和燕王已经公开决裂了。在如今大辽岌岌可危的情况下,陛下和燕王决裂,一个跑到大漠,一个待在燕京,宫帐一分为二,大臣们也好,军队也好,都无所适从,你说大辽还有什么希望?”

萧和尚奴感觉自己的心开始在流血,契丹先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这样葬送在子孙后代手上,心痛啦。皇帝和燕王决裂,基本上已经是事实,这从皇帝宁愿到遥远的大漠也不愿留在燕京就能看得出来,但两人决裂的原因却让宫帐大臣们有一种痛彻心腑的痛。皇帝虽然昏庸但他难道不想保住自己的国祚?燕王虽然觊觎权柄但他难道不想保住祖宗的基业?宫帐的大臣们各自支持一方,国祚形势愈是危机,双方争斗的愈是血腥,最终结果却与他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大辽摇摇欲坠,生死存于一线,偏偏在这个时候,同样是这些大臣们,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开始背叛大辽,开始抛弃大辽,开始背根忘祖,而自己竟然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萧和尚奴见到了毛军。这位昔日的同僚背叛了大辽,背叛了契丹人,成为叛军的首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