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五胡烽火录 >

第51章

五胡烽火录-第51章

小说: 五胡烽火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方面,对于赵婉来说,她与高翼这层关系让她在三山巩固了地位。而高翼这男人显然与这时代那些把女人当作衣服、当奴隶的普通人完全不一样,他对于自己的女人那种发自内心的爱恋与维护,令赵婉身不由己地沉迷于其中。

临出行前,她更是得到了高翼赎回自己亲骨肉的承诺,亲眼看着使者派出,这让彻底抛弃了过去,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情爱中。不过,出生奴隶的她对自己的身分拿捏得十分到位,人前,她保持着恭敬的态度,唯唯诺诺。尤其是对高翼名义上的两位夫人,不敢有半点逾越。每次留宿高翼那儿后,出门时总是低眉顺眼,贴着墙根毫不张扬地悄悄回房。

高翼留宿自己侍女或者女官的行为,在这时代是极为平常的行为。文昭与高卉不仅不加干涉,反而大大松了口气——这恰好证明高翼是个正常人。另一方面,赵婉的低贱身份不仅对她们构不成威胁,相反,她家奴的地位正表明高翼不喜欢沾花惹草——因为这时代,没有哪个贵族肯娶一个家奴回家。对她们来说,家奴只是一种消耗品。

船舱外的弓弦声忽然停顿,甲板上莫名其妙的一片静寂,高翼正打算腾身而上,与赵婉再进行一场肉搏,这突如其来的异常,让他停下了动作,披衣而起。

舱室过道里传来一阵咚咚的脚步声,高羚的声音自门外响起:“大王,我们第一次救上来的那名男子……就是你说的那位军火商,突然冲出了底舱,他夺过了一把剑,正在船头挥舞。高统领让我来请示:要死?要活?”

甲板上的弓兵正在练习射术,那军火商此时冲上甲板真不是时候,只要高翼稍稍点头,他立刻会万箭穿心。

“等我,我去看看”,高翼说着,冲床上的赵婉打了个手势,穿好了衣服,拎起剑走出舱室。

甲板上,那名军火商双手持剑,迎风劈斩着空气,不时还摆出剑技的招式,驱赶着围上来的水手。高高的船台上,五名弓手搭上了剑,冷冷的看着他在舞蹈。高雄的手尚举在半空,见高翼出现,他用眼色询问着他的打算,只等高翼点头,他这只手便会挥下……

“别过来,别过来,告诉你们,我师公是射虎斩蛟的周处周子隐,刚才我手下留情,你们再靠近我就不客气了”,那名军火商面红耳赤地喊叫着,几日的静养,他的体力似乎已完全恢复。现在也能气势汹汹拿这剑,指向当初给他送饭的人。不过,那柄夺自水手们的短剑拿在穿着宽长袍袖的手中,怎么看怎么滑稽。

“周处?射虎斩蛟。除三害的周处?”高翼插嘴问。甲板上的水手看到他来,纷纷为他让开了道路。

“也就是那个墓葬中,身系跨时代铝制皮带扣的周处”,高翼心中默默的又补上了两句。

周处原来他的字叫子隐,他想隐藏什么?

“不错,我师公曾经射虎斩蛟……”

高翼截断了他的话,说:“你是不是要告诉我,在这一刻,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伟大的周处灵魂附体……”

“不许侮辱我师公”,那商人青筋毕露的迎头向高翼扑来,船上的水手面露幸灾乐祸的微笑。

铛的一声,高翼的剑重重劈在对方的剑上,强大的冲力令对方踉跄而退。

随手从身边接过一张圆盾,高翼一手持剑,一手执盾,傲然说:“来,让我看看,射虎斩蛟的周子隐都给他的徒弟留下了什么?”

那商人喘息片刻,再度扑上来。铛铛铛,铁器撞击的声音不绝于耳,那人数次被高翼逼退,犹奋战不休。

古代的剑技实际上是一种双手大剑的格斗技巧。由于双手持剑,所以遇到对方进攻时,只好利用步法的转换和身体的腾挪,来避开对方的攻击。这种打斗方式需要很大的空间才能施展开,而船甲板显然不是合适的地方。那商人只好采取了直来直去的方式,战斗迅速拖入高翼预想的比拼力量的过程。

高翼自道麟那里学会剑技后,曾经反复推敲,准备把这种格斗术引入到军中,不料却发现了这种格斗术的弊病。它施展开来需要的空间太大,显然不是一种军中格斗术。这样的人站在队列中,只会让军队变成一团混乱,甚至士兵们发生自我撞击,造成非战斗减员。显然这也是后世这种剑技被淘汰的原因。

为了增加士兵们的防御能力,高翼引进了盾牌,双手大剑变成了长不足一米的单手短刀。这样遇到攻击可以以盾挡格,并乘对方的武器被盾牌牵制时,短刀奇兵突出,搏杀对方。这种格斗方式简化了大剑的招式,同时可以让人站立不动也有功有守。

高翼的这种格斗方式显然极为适应甲板上的空间,那商人数次攻上,均被高翼轻易击退,最终,力竭的商人被高翼打翻在地,短刀压上了他的脖子。

第87章 用心险恶(上)

那商人低头看了看剑上锋利的宝剑。面色苍白地抬起头,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噫,恨我未能学全师公的武技,否则,今日焉有你嚣张的机会!”

高翼好奇地看着那商人,缓缓地收起了自己的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这话说得有意思。但你没有发现,胡人进入中原就是靠以力服人的?如今汉民在北地为奴,在南方困守一隅。

照你这么说,是胡人做错了,他们不以德服人,不遵守儒家思想。这话,你怎么不去对胡人说?还有你,你当初不是拿着剑威胁水手们别上来吗?这话怎么不对你自己说?”

那商人勃然大怒:“这话是圣人之语,你竟敢语出丕否,圣人的话也有错吗?”

高翼淡淡一笑,伸出手,表示要拉他起来:“你这话不是证据,辩论是要用证据和逻辑来说服人的……但我还是愿意回答你的话:圣人的话,经常是错的。但如果把圣人的话反着理解,它又常常是对的。比如:圣人说‘国虽大,好战必亡’,你要理解成‘国虽小,好战必兴’,你距离真理会更近。

时代不同了,出自农家小户之手的理论,不见得适合现在的杀戮时代……来吧,我对‘除三害’的‘大虾’周处很感兴趣,来,告诉我他都教了你们什么?”

“证据……逻辑……真理……这都是什么词语?”那商人犹豫地拉住高翼的手,见没有什么危险,挺身站了起来,眼里掠过一丝孺慕神情,稍闪即逝:“你好像我师公,嘴里老是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高翼目光一闪,问:“你见过你师公?他长得什么样?魁梧吗?”

那商人神色一黯,低头回答:“我只见过师公的画像……先师公出师时,带走了他所有的徒儿,唯我师七徒虞梧返故乡青州探母,故而未能随行。

先师公亡于此役,弟子皆战死,我师不敢回朝,故搜集先师公遗物,隐名埋姓南下避祸。在下是先师收留的孤儿,胡人南下时,在下流离到了南朝,幸赖先师收留,才得以苟生。

乱世求活不易,而后,在下的师兄弟以及师傅相继佚于灾荒与饥饿,可唯独我这个愚人尚孑留于世,天道不公哪……”那商人擦着泪,继续说:“先师临佚前,叮嘱我远离这个乱世,在好死中求活。在下尊崇师训,变卖产业驾船出海,没想到,上天还是不放过我这个不祥之人……”

“弟子皆战死”、“隐名埋姓南下避祸”,高翼敏锐地抓住了这几个关键词。

周处字子隐,他战死于50年前,他的祖父是吴国的鄱阳县太守周舫。周处年轻的时,力气过人性情蛮横,因父亲早死,无人管教,常与人斗殴闹事。当时,长桥下有条独角蛟(扬子鳄),南山有只白额虎,一起危害百姓,因此,人们连同周处在内称作“三害”。

后来有人劝周处去射虎斩蛟。周处先入南山射杀白额虎,接着又下长河,搏蛟历时三天三夜,乡亲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四处相告,拍手庆贺。这时,周处居然斩蛟回来了,看到乡亲们庆贺的不是他射虎斩蛟,而是以为他死了,这才知道乡亲们憎恨自己甚至超过虎蛟,便从此决心悔改。

于是,周处就去找当时有名的学者陆机、陆云兄弟,并说“我很想改正自己的错误,可年纪大了,恐怕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吧。”陆云回答说:“古人云‘朝闻道,夕可死矣’。何况你年纪尚轻,前途还很远大。”从此以后,周处就立志改过,努力求学,最终成为晋朝一代名臣。

周处仕晋为御史中丞时,凡所纠察弹劾的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避讳。但这样廉洁公正的人是为官场潜规则所不容的。后来氏人齐万年造反,朝臣恨周处强直,便建议朝廷派周处出战。

有人知其有去无还,劝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去出战。周处说:“忠孝之道,安得两全?”后来孤军深入,斩敌甚多,弦绝矢尽,临危不退,遂壮烈牺牲。

周处身后待遇极为优容,晋惠帝亲下诏书褒奖曰:“周徇师令,身膏齐斧。人之云亡,贞节克举。”以赞美周处以身徇国的崇高精神。

此前,高翼对这个历史名人特感兴趣,曾派人搜罗了这位战死于50年前的英雄的事迹,亲身感受其英魂,常为之心折不已。但现在,从其徒孙的片言只语中,高翼听出来,这场战斗只不过是一场谋杀。

兵马未出,有人已知周处有去无还;战争打响后,周处果然“孤军深入”;既无人接应又“弦绝矢尽”——这说明有人赤裸裸地连军械都不供应。周处不死,会有许多人坐卧不安。

尤为奇怪的是:周处死后,其弟子隐名埋姓不敢露头。其老师“二陆”不久也获罪被杀,死前留下了一句话:“可惜再也听不到华亭鹤唳”。而后,周处残存弟子竟要远赴海外以避祸,这说明了什么?

周处阵亡时,晋庭还未南迁,那时朝廷的实力还很雄厚,以这样雄厚的实力剿灭一个微弱的叛乱势力,竟然让一位御史中丞战死。而朝臣们为了除掉一个人,竟然以“国家战败”为代价,此后,晋帝被匈奴俘虏,甚至为匈奴王刘渊倒马桶求生。但朝廷仓皇南迁后,却继续歌舞升平……

儒士之心,何其毒也。

高翼微微地叹了口气,心里极不好受。

怪不得后世对于周处的历史说得极为含糊,人身死,弟子尽灭。他的铝腰带自然成了千古之谜。

也许,自己无心中救下了这个“军火走私商”,已经悄悄改变了历史。

第88章 用心险恶(下)

转脸看着对方那明显贵族化的服饰。高翼摇了摇头,挥去了杂念,问:“你叫什么名字?”

“黄朝宗,字希圣!”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诗经·小雅·沔水》)’,你起名字时就已经想到了后半生将漂泊海上,还是临出海前才改换的名字?”

在这时代,三个字的名字还沿袭汉俗,被认为是贱名。只有地位低下,或者胡人汉化才起这样的名字,‘黄朝宗’这样的名字,显然不适合对方贵族的服饰。

黄朝宗一挺胸膛,答:“昨日之日譬如死,今日之日譬如生,我现在,就叫黄朝宗。”

“好吧”,高翼揽上了黄朝宗:“到我的舱里来,给我说说周子隐。你刚才说没学全师公的全部武技,周子隐还有什么本事?”

在汉代以前,陶器在中国才是主流。大致在三国、西晋时,瓷器渐渐成熟起来。确定瓷器成为社会主流的依据就是周处墓藏,在周处墓中发现40多件青瓷(同时代的其他人墓藏中,没有发现类似现象),其中的熏炉非常精巧,它们的胎和釉,经过分析,已同南宋官窑瓷器的化学成分接近。但这种青瓷技艺随后又出现了断代,它莫名其妙地消失在历史中,直到宋代,它又出现了。

青瓷胎质灰白细密,釉呈青色或缥色(淡青),有的杂有深浅不一的绿或微黄,故曰青瓷。东晋以后的器物上往往加有酱色釉彩斑,到了宋代,它又呈现出釉青色,这就是著名的“雨过天晴”色。

“啊,你说你的先师公曾指点过瓷器的烧制”,舱室内,高翼惊悚地追问着黄朝宗:“你确信!?”

黄朝宗尴尬地一笑,回答:“先师公与商贾来往,这毕竟不是什么雅事,我怎会拿这个来炫耀呢?我不过是借此说明先师公学究天人,无所不知也……你要不信,我同伴中还有一人,那是昌南赵慨的次孙赵玉,赵慨昔日曾受过先师公指点,在下这次出海,他遣赵玉协助我海外立足……”

鄙视商人,这在农耕文明的中国不算什么,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商人在国人嘴里还和“二道贩子”、“投机倒把”挂在一起。在晋代这种风气更加明显,因为商人交易时处处讲究公平,而农奴制下的中央集权最见不得人讲公平,所以历代政府都对商人极其压制。所以在黄朝宗眼里,周处与商人交往的行为并不光彩。

但他哪里知道,瓷器就是china(景德镇古称昌南,英文“CHINA”是由昌南转译而来)。中国的国名由周处开始得以确定,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