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弄臣-第5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原来是这样……”谢宏点点头,果然,古人在科技方面是比后世落后的,但是,在其他方面,却犹有过之。他的作为可能给了点启发,不过,从根本上来讲,这种优良的制度,却完全是闵议政自己想出来的。
中世纪的裸官么?呵呵,官僚这种东西,果然是很有趣的生物呢。
“那好吧,本侯就代皇上许给你了,先给你五顶绿帽子的名额,等以后立了功,可以再增加,日后闵大人还当好好努力啊。”
谢宏慷慨的许诺,让闵议政喜翻了心,他再次跪倒在地,连连施礼道:“多谢陛下恩典,多谢侯爷宽宏,小人一定努力报效,为天朝的繁荣富强,尽上一份心力。”
“很好,今天就到这里罢。”
“是,小人告退……”心愿达成,闵议政志得意满的下了楼,不过他的脸上还是那副谦卑的表情,现在还在人家侯爷的地头上,要是表现的太过得意,未免就显得有些轻浮了,会被侯爷看轻的,闵郑浩纵横朝鲜政坛多年,当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他目不斜视,不过却有人主意到了他,天工楼没做什么隔音措施,而闵某人表忠心的时候,嗓门又挺大,所以,林瀚也听到不少内容,看到闵郑浩时,林老头的心情也颇为复杂。
他原本以为自己就算很识时务,也很能放得下架子的人了,可强中自有强中手,比起这方面的素质,他比朝鲜的同道可差远了。惭愧之余,他对这次出使的目的,也有了更准确的猜测。
这次出使行动中,他主要做的就是考证两国关系,顺便依照王守仁交代的方略,制订出了一个很有儒家特色的国际法。上面的条目还不是很完善,但总体上是本着原先儒家对内的方针来制订的。
也就是说,大明的外交政策会讲道理,但是讲的都是大明自己定下来的规矩。
对倭国,现在正处于软硬兼施的调教过程中,而朝鲜,就是调教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的样子。朝鲜是不是终极状态,林瀚还不敢断言,官僚们没下限起来,到底能到达什么程度,他确实也没谱,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倭国正在向朝鲜全面靠拢中。
而通过这次大朝会,这部不怎么靠谱的国际法将会通传四方。东海,西域,南洋,目的不同,可却都有使者到了,呃,好像还得将北疆包括进去,鞑靼和瓦剌虽然没有使者到,朵颜部却来了人。
新的外交政策,会将大明引领至何方,林瀚无从确定,但他可以肯定一点。如果今天来的,和没来却已知的那些藩国都被调教成跟朝鲜一样,那么,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明就会达成华夏几千年来,从未达到过的目标,那就是真正的雄霸天下。
想到这里,他突然感到一阵战栗,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又身居高位,可这样宏大的目标,他却连想都没想过。真不知道即将见到的那个少年是如何拥有这样的理想,又怎么会有相应的信心达成,并且对达成之后的后续麻烦也不以为意的。
他不相信谢宏没想到,扩张之后,如何控制海外疆土的问题。不说前事,单说对倭国的政策中,谢宏便做足了准备功夫,而且计划也是环环相扣,将倭人的各种反应都算计到了,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上。
他想到的那些难题,想必对方也有了解决之道,确实让他没办法不叹服,尤其是当他踏入书房,第一次见到这个闻名已久的少年时,他心中的惊叹更是无以复加。
“林大人,倭人的反应如何?”谢宏的以德服人是分人的,对传统的士大夫,他并打算礼贤下士来笼络,只是摆出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
“回禀侯爷,一路上以来,倭人的反应都在预计之中……在礼仪上他们有些不情愿,下官便顺势将此事与比斗牵连在了一起,还请侯爷原谅属下的擅专。”林瀚一躬身,恭恭敬敬的将出使过程叙述了一遍。
“无妨,反正也是要打一场,让他们知道厉害的。”眼中寒光一闪,转而收敛不见,谢宏微微冷笑道:“告诉他们,比斗就定在二月初一的朝会那天,在此之前,你去找唐御史,让他分派几个人,带那些倭人在京城逛逛好了,让他们领略一下大明的优越性。”
“可是,朝会后,皇上不是要……喜事前,万一见了血光,岂不是……”林瀚有些迟疑。
“呵呵,反正那天也是要见血的,不多这一点了,皇上不会在意这些小节的,杀人不是好事,可杀鬼子,杀国蠹,却是大大的好事,杀的越多越喜庆。”话里意思杀气腾腾,可谢宏的语气却是淡淡的。
“林大人不需操心这些小事,只管尽快完善国际法,要人手就去找礼部,周大人肯定会很乐于帮忙的,在朝会之前,一定要拿出个相对完整的初稿来。”
但是,林瀚却一下子紧张起来,额角都开始冒冷汗了。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感觉谢宏说杀人的那一瞬间,眼神也突然变得犀利起来,仿佛是审视,又仿佛是在警告。被那视线落在身上,他只觉冷冰冰的,浑身上下像是要被冻僵了一样。
“是,侯爷,下官一定痛改前非,努力为皇上,为朝廷效命。”带着一身冷汗,和一颗不安的心,林瀚离开了军器司。尽管刚到京城,对这里具体的形势还不是很了解,可他还是听懂了谢宏的言外之意,清算果然就在眼前了,而且会以一种相当激烈的方式进行。
有些兔死狐悲带来的哀愁,更多却是庆幸和欣喜,还有些纳闷,大明的优越性?这一路已经体现了很多了吗?别说那些倭人了,就连自己这个南京的尚书,都被震撼得不轻呢。而且,负责接待的还换了人,让唐御史接手?这又是个什么道理?
林瀚有些想不通,不过他也没多做纠结,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整理国际法的条目,其他事,尽可往旁边放放,眼下离二月初一,不过三天而已,时间紧张得很呢。
第749章 正德很民主
“倭国第一高手?”正德的眼睛闪亮闪亮的,谢宏捂着额头,有种想哭的感觉。
怕什么来什么,只听朱厚照兴高采烈的说道:“这就是大哥你的不对了,三弟最近一直在练兵,已经很辛苦了,这种打打杀杀的事儿,就不要麻烦他了,我最近练武又有了些心得,你看……”
“不行,没得商量,绝对不行。”谢宏断然拒绝了正德的提议。
开什么玩笑?不说刀剑无眼蕴含的风险,这身份也不对等啊!区区一个倭国的第一高手,随便找个人踩死不就是了,哪里用得着皇帝亲自下场?要不是不想欺负人,谢宏就直接点将,让江彬动手了。
正德急了,挥舞着手臂,高声抗议道:“大哥,你这是歧视,赤裸裸的歧视!倭人也是人,既然来到了我们大明做客,就应该对他们表示充分的尊重,和倭国第一高手决战紫禁之巅的,当然也得是大明第一高手才对……”
“二弟,这第一高手难不成就是……”谢宏扁扁嘴,吹,你就继续吹吧。
“还能有谁?”正德把胸脯挺得高高的,就差没在脑门上写下‘天下第一’的字了,见谢宏还是不以为然的样子,他不怀好意的反问道:“难道大哥你不相信我的实力吗?那咱俩下场练练?”
“二弟,武林盟主什么的,还是算了吧,打打杀杀的不适合你,你还是好好做皇帝这份有前途的职业吧。”这种没力度的挑衅,对谢宏构不成任何压力,他语重心长的劝谏道:
“你想想啊,你是皇帝诶,倭人已经被吓了一路了,而且又不是那些不长眼的鞑子,他怎么敢向你动手?你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胜之不武,胜之不武呐,这事儿还是交给三弟吧。”
“这倒也是。”正德点了点头,露出了深思的神情。他不是后世满清那些心口不一的酋长,下个棋还得要手下不着痕迹的让子,说错话就要砍人,他是真心喜欢与人竞争的感觉。
比如对谢宏搞出来的那些竞技运动,他都很感兴趣,陪练的近卫军多是出身低微的,大多数都没什么弯弯绕绕的肚肠,感受到正德的真诚,他们在各种运动中,都很卖力。
不过比起趣味性更强的足球,他却更喜欢棒球一点。
前者虽然有趣,但肢体上对抗比较多,即便是一直跟他在一起的近卫军将士,也不敢在和他对抗的时候使出全力来。近年的时间里,他参加的足球比赛也有几十场了,但从来都没遭遇过铲球,反倒是在看台上的时候,经常见到这种杀气十足的防守技巧。
所以,他更喜欢棒球一点,打棒球的时候,每个对手都是全力以赴的,这样的比赛,无论输赢,都是很过瘾的。对他来说,无法充分体验对抗乐趣的足球,便更多的变成纯粹的观赏运动了。
谢宏对倭国采取的行动,他没怎么过问,不过事情都有报备给他,因此他也是清楚的。对没能亲自去倭国开炮吓人,他觉得很遗憾,同时,他对炮舰给人造成的震撼,也有充分的体会。
御驾亲征的时候,他虽然没带上谢宏送来的那几十门陆战炮,不过之前也曾验收过,几十门齐放的声势就已经很惊人了,几百门更大口径的火炮发射时的场景有多震撼,也是可想而知了。
倭人的国王都被揪过来了,然后又受了一路的惊吓,就那个武士再怎么凶蛮,也不敢在大明的地头对大明皇帝动手啊!
“三弟正在西苑校场呢,就不用招呼他过来了,回头我会安排的。”虽然做事不怎么靠谱,但正德是讲道理的,所以,他认可了谢宏的说法,将此节轻轻揭过。然后指着谢宏的奏章,一本正经的说起了正经事儿。
“以厂卫取代都察院,作为监督机构,后者的职责转变为立法议政倒是没问题,可这人选好像有点不对啊,主持立法的,难道不应该是王先生么?”
“都察院以后也可以称为议院,就是每隔几年,就从社会各阶层随机选一批人来,针对朝廷法度发表看法的……”他前面那句话有些含糊,谢宏本还想跟他确认一下的,可后面这个问题也问到了点子上,不好不回答。
“所以,议员是不固定的,形成的决议也主要做参考之用,议院的权限,日后可能会慢慢增强,在几十年后成为举足轻重的地方。可现在,这就是个样子货,留个口子收集社会各方的意见罢了,说白了,就是个让人吵架的地方,没必要耽误伯安兄的时间。”
议院在后世算是很先进的制度,可在现在的明朝却没有实施的条件。尽管在谢宏的连番打击下,儒家的影响力正在消退,不过那主要是在朝堂上的,儒家千年的根基又岂同寻常?在士林,在民间,其阴影依然挥之不去。
谢宏要是墨守成规的搞民主,将议院的权力扩大,那很容易会给对头留下空子。在儒家的压制下,其他阶层的影响力都很薄弱,根本没形成规模,让他们来参政并主政,最后就会演变成儒家的死灰复燃。
毕竟书院的影响力还流于表面,圣人子弟才公认的读书人,即便再怎么在宣传舆论上下功夫,这种影响也不是一时半刻能消除得了的。
“有道理,”正德摸着下巴,对谢宏提出的议长人选表示了赞同:“张彩辩才无双,当日一个人和一群人吵架,都吵赢了,很有大哥你当年的风采呢,让他来主持都察院,确实是个好主意。”
“呃,还好了……”谢宏汗颜,二弟,你太高看我了,不事先准备的话,哥可吵不赢那些士人,要是他们多掉几句文,我压根就听不懂,人家张彩才是有真材实料的呢。
正德连珠炮似的问道:“然后,这个反贪局又是什么意思?监督查办之事不是有锦衣卫了吗?”
“锦衣卫是执行机构,查案和抓捕还是分开比较好……原本的六科和都察院都是监督官员的,但实际没那个必要,不如改成现在这样,都察院代表舆论监督,六科改组成专门的监督机构,双重监督,名称不变……”
这些东西谢宏琢磨了很久,也跟王守仁等人讨论过,已经算是很完善了,“法院,也就是刑部将来也照此办理,审判和执行权分开,立法和执法也分开,这样就可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状态,就不会有从前内阁的种种弊端了。”
“喔,原来如此……”大概是关乎自身自由度,正德听得相当认真,连连点头不说,他还时不时的拿起奏章对照着参看,甚至还拿起笔做了记录。
按说谢宏应该很欣慰才对,他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可是,他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心里有种莫名的担忧,只是,那个念头很模糊,仔细去想,却又抓不住。
另一边,正德追问的紧,改制之事也的确事关重大,他只能放下这些心思,逐条逐项的给正德解释起来。这些东西影响深远,不在一开始就开诚布公的话,以后很可能会造成重大的分歧,导致不可知的后果,确实由不得他不全神贯注。
时间飞逝,等谢宏把改制的奏章整体解释过一遍,已经到了黄昏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