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第一弄臣 >

第372章

明朝第一弄臣-第372章

小说: 明朝第一弄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赵忠一家听到这样的条件,却只觉天下掉下了个大馅饼,直接就被砸得晕头转向了。船是白来的,自家只需张罗货物,冒些风险再出把子力气,一年就能赚上几千两银子,这不是天大的好事是什么?

赵忠一家此时的心情,和当日金州卫的百姓一模一样,都是只觉如坠梦中,几乎不能置信。

“要是有那不愿意承担债务,或者张罗不来买卖的也没关系,通水性的可以当水手,不通的可以参与港口兴建,至不济也能种田……”江彬笑眯眯的说着。

“种田?”

“可不,种田,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不管什么事情,一旦到了咱们侯爷手上,那就不一样了。”江彬呵呵一笑,解释道:“如今,辽东那边就在垦荒种田,只是今年一年,就开垦出了上百万亩荒地……”

“上百万?辽东那天寒地冻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多人?”扈老丈惊呼出声,他年纪大,见识也多一些,对辽东多少也有些了解。

辽东那边荒地多他不意外,可那边气候寒冷,土地化冻本就比较晚,农时也短,再加上那里居民少,除了洪武、永乐年间有过大规模的垦荒行动之外,其余的也不过是各家私底下,零零散散的开垦过一些罢了。

而今江彬突然说出这么一个吓人的数字,扈老丈实在没法不惊。

“人还是那么多,可用了新农具,再有了充足的畜力,垦荒也只是小事一件了……”江彬得意的笑了。

“哇,侯爷果然是天人下凡啊,这手段真是了不得。”扈老丈和赵忠都是啧啧赞叹起来。

“那些牛马也是侯爷变出来的?”扈三妹好奇心却比较旺盛,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问题。

“这个嘛,其实是这样……”一边解释,江彬肚里也不由好笑,春耕的牛马就都是抢来的,然后借了给百姓;如今要开海,这头一批船只又是抢来的,难怪谢兄弟常说,一招鲜吃遍天,没有就去抢,果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了不起,侯爷真是了不起,素来只闻各边镇被鞑子掠抢,侯爷到了辽镇,却把鞑子给抢了,真是大快人心呐!”江彬话音刚落,扈三妹便击节赞叹起来。

赵忠二人也是连声赞叹:“正是如此,这样的人物,才称得上是我大明的冠军侯呢!”

“几位谬赞,本侯实是愧不敢当。”

正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悠悠响起,三人循声看时,这才发现说话的工夫,一行人已经是到了正厅,一个青衫少年正从正厅迎了出来,气质和说话的声音一样,让人一见之下,便即心折。

“卑职参见侯爷。”赵忠昨天已经见过谢宏了,只是一愣神,马上就反应了过来,当即躬身下拜。

“小民扈成……民女扈三娘,参见侯爷。”

扈老丈倒是没有迟疑,可扈三妹却犹豫了一下,对比起他名满天下的声威,谢宏的年龄实在有点太小,让人很难相信。

扈三妹也是琢磨着,要是早些年的孩儿没有早夭,恐怕也不比这位侯爷小几岁吧?

“不必多礼。”谢宏微笑着一抬手,他手头上确实有些事情在忙,不过外面的对话他也都听在耳中。

江彬原本就是个大咧咧的性子,谢宏不加约束,他也就随意了,说话时嗓门很是不小,而扈家这对父女也是差不多的脾气,连连惊异之下,叫喊出来的动静更大,整个指挥府都能听得真切。

前面那些话倒是无所谓,在金州时,差不多的言辞谢宏已经听得多了,并不以为异,倒是说起抢劫鞑子的时候,几人的反应让谢宏很是感慨。

明朝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异族的毫不妥协,从开国伊始,一直到明末,明廷从未与鞑虏妥协过。不单是明廷如此,民间也是一样,对那些残忍没人性的鞑虏,就算是远离边镇的山东百姓,也一样切齿痛恨。

经常提出绥靖政策的,也只有那些士大夫了。

客观上的原因很多,可究其根本,却是士人们不愿意动兵,不愿意让武将们借机掌权,不愿意朝政向武人倾斜,这才导致大明的武力日趋没落,最终为外虏所趁。

当然,这些也只是他偶然引起的共鸣罢了,眼下让他最感兴趣的却是英姿飒爽的扈三妹。

这女人的名字让谢宏觉得很熟悉,等见到了本尊,他就更是觉得有趣了。水浒里的那个扈三娘有个外号叫一丈青,眼前这位扈三妹身量也是颇高,和一边的江彬比起来都是不遑多让,眉眼间更是英气毕显,跟小说中的人物极为神似。

山东果然多豪杰,说不定眼前这位,就是水浒传里面的人物原型都说不定呢。穿越以来,谢宏见过的女孩不少,各种性格的都有,不过扈三妹这种类型的倒是头一次见,让他颇有些兴趣。

“该说的,江大哥也说的差不多了,赵千户,本侯问你,你可有信心把开港的事承担下来?”好奇归好奇,谢宏更关注的还是正事,威海卫这边只能算是个伏笔,容不得他耽误太多时间。

“蒙侯爷错爱,卑职自当努力报效……”赵忠一抱拳,当即应诺有声,不过一句话说完,他却有些迟疑。

他这一迟疑不要紧,却立时便一左一右挨了两脚,扈家父女显然是有所不满。

“旦讲无妨。”谢宏忍着笑,摆了摆手,示意赵忠直言。

“侯爷,此间不比辽东,虽然偏僻,可州府衙门也时有人来,如今朝廷令旨未到,如果就此开港,恐怕……”怕老婆归怕老婆,赵忠的思虑却是周全,“此外,威海卫的指挥使是李大人,卑职实是做不得主,他若是回返……”

“这事儿好办,等本侯启程后,圣旨不日即到。”谢宏晒然一笑,道:“指挥使李玉,临阵脱逃,致威海卫军民于不顾,哪还有资格继任?赵千户,本侯命你暂代指挥使之职,若是做得好,本侯就保举你一个指挥同知,如何?”

“侯爷美意,卑职万死不能报,不过那李玉在威海卫颇有势力,侯爷在倒是无妨,若是他日后……”赵忠闻言大喜,可他性子谨慎惯了,一时间还是顾虑不决。

“怕什么怕?有了侯爷的令旨,李玉那厮若是识相,就应该自动消失,免得惹侯爷发火;他要是不识相,还敢来威海卫捣乱,哼,老娘的刀也不是吃素的,来一个砍一个,来两个斩一双!”

“俺闺女说的对,小忠子,有侯爷撑腰你还怕个屁?李扒皮早就不得人心了,回来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扈家父女都是按捺不住,一个比一个大声的叫嚷起来,一下就把赵忠这个正主儿给压倒了。

“岳丈,三妹,侯爷面前,你们……”赵忠劝了这个劝不得那个,时不时还得偷眼看看谢宏的神情,生怕家人的无礼惹怒了对方。

同时他心下也是大悔,自己咋就这么傻,明明知道家人的性子暴烈,咋还老提那些有的没的?这要是真惹侯爷不爽了,那好事可就要变坏事了。

“哈哈……”谢宏大笑起来:“如此甚好,有贤伉俪在此,本侯也就放心了,江大哥,代我送客吧。”说罢,他转身便离开了,留下赵忠一家人相顾愕然。

待谢宏身影消失不见,赵忠凑到了江彬身旁,悄声问道:“江大哥,侯爷不是生气了吧?”

“怎么会生气,你没看侯爷笑的开心么,安心吧,侯爷最喜欢性情中人了。”江彬哈哈一笑,嘱咐道:“这边你不用担心,倒是某跟你说的那些,你要尽快把消息传出去,等船队再来的时候,这些事就要决定下来了。”

“是,是。”赵忠忙不迭的答应了。

“好了,三位,某就不送了。”

“有劳了。”

在指挥府的时间不长,可听到了太多资讯,赵忠的心情也是颇有一番起伏,告辞出来,他也是松了一口气,辞别江彬,转过身时,却听妻子和岳父又在感慨。

“侯爷是好人,江将军也是好人,要是老头儿我再有两个女儿就好了。”

“爹,你别傻了,人家侯爷是何等人物,年纪又那么小,我就算有两个姐妹,也是高攀不起的,倒是那个江大哥人不错,性情豪爽,又是威武,若是能招了赘,爹您百岁以后,也有颜面去见扈家的列祖列宗了。”

“唉,谁说不是呢。”扈家父女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倒是没注意到指挥使府的院子里,传来了‘咕咚’一声响,好像是什么人摔倒了的样子。

赵忠倒是听得真切,他甚至还能猜得出,到底是什么人摔倒了,而且,他也是心有戚戚,谁摊上这样的媳妇,日子也不好过啊。

第475章 走一路,惊一路

也不知是跑的太快,还是胶东半岛这里消息实在不灵通,谢宏在威海卫停留了五天,手头的那件工作都已经完成了,却还是没等到李玉的回返。

他也无暇多等,在七月初一这一天,按照原定计划,谢宏下令船队出航。

码头这边比谢宏来的时候更热闹了,那个时候事不关己,百姓们只是来围观的,气氛当然不会太过热烈。

可如今风声已经放出去了,无论是作何打算的,只要是神智正常的人,都能在即将推行的新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比起准备自己经商的,报名水手的人却是更多一些。

前一项虽然也算是空手套白狼,可山东毕竟不是南方,没有航海的传统,对大海,尤其是远洋都很陌生,除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扈老头,并没人有这种打算。

水手则是不同,见过了冠军侯声势浩大的船队和出手的阔绰,百姓们也没什么疑虑,给侯爷打些年工,收获想必也是丰厚。

跟着船队跑几年,海路也就熟了,到时候看明白了形势,再决定是否要做海贸也不迟,大多数人都是秉持这种求稳的念头。

到谢宏起航前,报名上船当水手的,已经有了四五百人,这还是赶在了秋收前,若是再过两个月再来,恐怕应募的人会更多。

对海洋完全没兴趣的人也是不少,不过他们一样有着期待。

码头的扩建工作已经有了规划,等到冠军侯的船队再来时,就会开始营建,到时候在码头卖力做工,收获可比给军将老爷们干活儿丰厚多了。

何况,随着船队再来的,还有传说中,在辽东垦荒的新式农具和屯田新政,听到这个,就连最本分的那些庄稼人也都是满怀期待了,没人比他们更清楚,那些东西会对农户人家起到多大的帮助,带来多么幸福的生活。

因此,船队出航前,码头附近挤满了人,一双双目光中饱含的,除了依依不舍,更多的则是期盼。也不知是谁第一个说出来的,如今已经风向辽东的那个口号,又在威海卫传开了。

“信冠军侯,过好日子。”

质朴的话语,饱含着无尽的希望,面对着这样的期盼,以谢宏心性的沉稳,甚至都感受到了压力。

相信我吧,因为,这,就是我的使命!压抑住了激动的情绪,谢宏冷静的一挥手。

“启航!”

……

和当初出航时不同,离开威海卫后,船队一直沿着海岸线前进,于是,整个胶东半岛都震惊了。

李玉会被吓跑,倒也不光是因为他胆子小,实在是大明海禁百年,谁也不曾见过这种规模的船队,乍一看见,肯定是震怖难当的。

胶东半岛北部,居住在沿海地带的百姓,很快就体会到了李玉当时的心情。

当那一片帆影如云般掠过海面后,留下的是无数目瞪口呆的身影,人们都是恍若梦中,想破了头也想不出,如此浩大的船队,到底从何而来,又去向何方。

直到船队在登州府靠岸,短暂停留之后,消息才传了出来,让每一个听到的人,既觉得匪夷所思,偏偏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冠军侯率领的皇家舰队!

恐慌消失了,代之的是种种赞叹和猜测,天下这么大,稀奇事儿当然也多,尤其是这两年特别多,只要跟冠军侯扯上了关系,发生什么都不奇怪。

当然,切齿痛骂的人也为数不少。

各地卫所的军将自不用说,府县中的地方官这几天也都是心惊肉跳的,生怕那船队不怀好意,胶东这边承平日久,这么大规模的敌人又要如何抵挡?

提心吊胆了好几天,终于等到消息传来的时候,这些人松了一口气之余,无不破口大骂,有船队是很了不起,可你好歹先来个消息,或者离海岸远点啊?不知道人吓人,吓死人么?

骂的最凶的还不是这些地方官,而是山东巡抚朱钦。

实际上,朱大人并没受到什么惊吓,传信有先后,同时也远近不一,等消息传到济南府的时候,差不多是同时到的,所以,对事情缘由,朱大人也是一目了然。

不过,知道的越多,他心中的担忧也是更甚。

他是福建邵武人,比起山东,福建更是少地多山,当地人多以海为生,就算是他这个读书人,对海船也不怎么陌生。

根据报信人的观感,那些急报中的海船也是形容各异,可只要综合起来看,那些海船的特点还是很鲜明的,朱钦很确定,那是福船!

在此之前,要说什么地方会有数百艘福船同时出现,朱钦只能想到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