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第一弄臣 >

第313章

明朝第一弄臣-第313章

小说: 明朝第一弄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爷,在京城时,似乎陕西报了旱灾上来啊?而且还是大旱,怎么杨总督的屯田就效果大好呢?真是奇怪,而且这种事跟咱们有什么干联,有什么好绝密的?”猴子疑惑不解的问道。

明朝的陕西早就不是秦汉时的关中了,各种灾害都是家常便饭,其中尤以旱灾为甚,旱灾之后伴随着的就是饥荒,猴子虽然没在朝堂上历练过,可这里面的事情还是掰得清楚的。

“好不好,还不是人说出来的?”谢宏嗤笑道:“那杨一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上了奏疏之后,朝野上下一片赞誉,随后马上就有人建议,九边皆应援引此例,纵是无法削减总数,也应减少单次输送量,待到秋收之际,再另行补上,以使朝廷安然渡过今年的难关。”

“侯爷,难道他们的意图是……”

“不是为了咱们又是为了什么?”谢宏指指信笺的最末,冷笑道:“朝廷的决意刚下,京城粮价立时陡涨三成,民间隐隐还有消息流传,说江南倭寇时有进犯,有大危机潜伏,哼哼,一招鲜吃遍天,这些士大夫故技重施,还真是没创意呢。”

“侯爷,那该如何是好?”

谢宏的表现不甚激烈,可猴子却是大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道理他很清楚,辽东本身就乏粮,他们来的时候,辎重之中粮食的比例极小,去了路上的口粮,基本就没什么结余了,要是辽东真的起了粮荒,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同样的招数又岂能一直奏效?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侯大哥,你把这两封信都给王先生送去吧。”谢宏不急不缓的摆摆手,示意猴子去给王守仁送信。

正是因为士大夫使出了这一招,谢宏才会起了出京的主意,来到辽东,他又岂能没有准备?这种意料之中的事情,谢宏是不在意的,他倒是很关切,王守仁知道这个消息后,会有些什么反应。

“……喏。”尽管心中还有疑虑,可出于对谢宏的信心,他也提不出来什么质疑,所以,猴子稍一迟疑,便领命去了。

若是一定给自己和王守仁的关系做个定义,那么应该属于善意的中立,按谢宏的揣度,王守仁的政治理念中,应该至少有一部分和自己契合,否则就没法说明他一贯以来的表现。

所以,他也很期待,这次京师来信,能给这种关系带来某种的变化,至少对方应该不会无动于衷才对。

虽然谢宏自己觉得很漫长,可实际上,猴子很快就回来了,而且带来了谢宏期待已久的消息:“侯爷,王先生说,若是您有空,请您过府一叙。”

“好,太好了!”谢宏大喜过望,立时起身,正要出门时,却想起了什么,回头问道:“侯大哥,你说我是不是应该换身衣服?”

“呃……”猴子被他问得一愣,过了片刻才迟疑道:“应该不用吧,我去的时候,王先生也是穿着便服的,若是侯爷您换了官袍,岂不是……”

“嗯,也对,特意换了官袍,反而有用身份压人的嫌疑。”谢宏点点头,深以为然。不过,想到终于可以见到这位名传千古的牛人,他心里还是很期待的,几乎不亚于当日与正德的会面,当然,那次比较突然也比较怪异,跟这次也不太一样。

工场的建立是以谢宏居住的南城仓库为中心,逐渐向外拓展的,除了高炉的所在是用砖石建筑的,其他的大多是临时搭建的,这隆冬时节怎么也算不上是动工的好时机。

目前工场的规模也不算太大,南面虽然已经到了旧港口,离北边的木城驿却还有些距离,不过这点距离完全就不在话下,谢宏心中急切,脚下也是生风,不多时就到了地方。

“这位……公子,您来了?”老刘头有些诧异,谢宏为了掩人耳目,一般来的时候都拉着江彬或者王云,不过这一次他太过心急,却是忘了这茬。

“老伯,请您去通报一声,就说谢宏应邀前来,请王先生不吝一见。”见了老刘头神色,谢宏也想起来这茬了,不过这会儿他也无暇理会,只是报名求见。

“大人说了,您若是到了,请只管上楼便是。”老刘头听过冠军侯和瘟神的名号,却并没有听过谢宏的大名,对于谢宏报上来的名字,完全没有反应,只是颤巍巍的指指望楼,转达了王守仁的意思。

“既如此,多谢老伯了。”听得这话,谢宏更不迟疑,举步就往望楼走去,走了两步发现其他人倒是停下了,可猴子还是紧紧跟在他身旁,不由有些诧异,“侯大哥,我自去便是,你们就在下面等等好了。”

“只是,侯爷……”猴子见识过王守仁的身手,那可不是花拳绣腿,虽然他自忖真的放对,赢得还是自己,不过以对方的武力,收拾谢宏的话还是很轻松的,尽管他很尊敬王守仁,可谢宏的安危更加重要,他又岂能放心?

“不要紧,”谢宏摆摆手,笑道:“王先生何等人物,又岂能效那无行之事?”王阳明会当刺客?谢宏是一万个不信的,要当刺客又何须给自己吃这么多闭门羹?

何况,就算真有万一,自己这里也不是没有后手的,当然,这东西是肯定用不上的。

安抚了猴子,谢宏举步上楼,心情颇有些激动,终于要见到这位牛人了,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第401章 陋室论道

来金州的路上也好,在金州这段时间也好,谢宏一直试图在脑海中勾画出来王阳明的形象,面如冠玉、身长玉立的风流公子,又或仙风道骨的神仙中人,又或一身书卷气的大儒……

诸如此类的形象他构想了不少,心理准备可说是相当的充分。可当他终于见到对方的时候,还是愣住了。

倒不是对方的形象让他太过失望,安坐在书桌后的王阳明气质儒雅,风神如玉,让人一望之下便有心折之感,甚至将这简陋的书房都辉映得堂皇起来,确实非同凡流。

让谢宏惊讶的是,他之前见过对方,而且还不止一次,只是那两次他都很忙,一次是在金銮殿舌战群儒,另一次是在皇家公园的前身调戏国舅和韩文,虽然留意到了王守仁的特别,却没有继续关注。

看着对方长身而起,似有相迎之意,谢宏也是暗自苦笑一声,搞了半天,感情牛人一直在自己眼前晃荡来着,而且知道对方的身份前后,这观感怎么就完全不一样呢?难道这就是名人效应?

可为啥自己第一眼看见正德的时候,就迅速锁定了目标呢?难道是真的有缘分?嗯,也许吧,谢宏摇了摇头,抛开那些胡思乱想,集中起注意力,准备进行自己在明朝最隆重的一次面试了。

只是这味道有点不对啊?

谢宏感觉有点迷糊,王守仁确实是起身了,不过却没走出来迎接,只是在原地微微颔首,然后抬手示意谢宏可以坐在桌子对面,象足了后世的面试官。

以两人的形容外貌,就更符合这个形象了,谢宏不过是个年方弱冠的少年,脸上尚存稚气,而王守仁已是而立之年,只是往那里一站,儒雅飘逸之气尽显,不知情的人看到,定然会认为后者的身份比较高。

这一点已经在金州百姓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谢宏为了避人耳目,装成了个书童,青衣小帽一穿,连老刘头见了这么多次都被瞒在鼓里,何况旁人?谢宏不是正德,演技可不是他的专长,只是这时代的人惯于以年龄判断身份,若是不知他身份,光看年纪当然会觉得是个如假包换的书童。

可在百姓们的眼中,王守仁的形象气度,正和传说中文曲星下凡的大儒一般无二,尤其是他待人也没傲气,所以,私下里百姓也都是这么称呼他的。

但是,我才是东家好吧!谢宏很有吐槽一下的欲望。

算了,人才么,有点架子和脾气也是正常,哥向来很大度的,冲着王阳明这三个字,这点小事哥就不计较了,谢宏一边在心里腹诽着,一边拱手施礼:“晚生谢宏,见过王先生。”

“谢大人无须多礼,请坐。”王守仁的语气淡淡的,听不出来任何情绪,可谢宏还是感受到了其中若隐若现的隔阂,从称呼上就可以窥得一二了。

谢宏如今也不是象最开始那样,对这个时代一无所知了,两人都与曾鉴以伯父相称,那么按照惯例,两人相互之间就可以用些比较亲近的称谓,比如伯安世兄,谢贤弟之类的。

他自己称先生是表示敬重,可对方回了个‘大人’就不是什么好兆头了,排斥也许还说不上,可跟亲近也是半点都沾不上边的。

也就是说连称呼都要不偏不倚?看来今天,想要得到理想的结果没那么容易啊,谢宏在心里评估着这场面试的成功率。

两人安坐后,书房内略略静默了一会儿。

开场白就已经受了挫,谢宏自是在思谋对策,尽管他也知道小说里的情节不怎么靠谱,可他还是努力回想着,诸如刘备、曹操等枭雄人物招揽人才的时候,是个什么态度,什么说辞,以他的阅历,这样已经是极限了。

“敢问谢大人,此来究竟是何用意?”打破沉寂的却是王守仁,他双目炯然有神,直视谢宏,单刀直入的问道。

直接进入正题固然很好,只不过这问题有点怪啊?要是有辅佐之意的话,不是应该问志向如何吗?当初曾伯父就是这个路数。而且……不是你叫我来的吗?

谢宏倒是不怕王守仁的目光,一来他被人围观的经验很丰富,尽管王守仁的眼神很足,也没法对他造成什么妨碍,另外,他本心中无愧,又怎么会怕被人看。

他抬眸与对方对视,下意识的就想反问,可却猛然发现,对方眼中神色似乎有些异样,谢宏立时便惊觉,王守仁问的不是他为何来木城驿,而是他为何来辽东,来金州。

“强开海禁,富国强民!”

他心知,对方是知道他的用意的,至少一部分,否则就不会耗心神画地图给自己了,所以,对方到底相从这个问题里得到什么样的答案,谢宏就猜不到了,言多必失,既然搞不清楚意图,他干脆喊起了口号。

这口号倒也掷地有声,可却没激起任何反应,王守仁毫不动容,淡然反问道:“敢问谢大人,君子当何种德行为贵?”

我晕,这个时代的牛人都会瞬移啊?二弟的思维就很有跳跃性,不过哥好歹还能把握到脉络,这位阳明先生跳跃起来,哥好像有点跟不上哦。

谢宏念头急转,一时却不得要领,他干脆把心一横,打算来个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他抬眸朗声道:“以知为行,知行合一!”

又是一句口号,不过比刚才那个犀利多了,这是王阳明的成名理论。尽管谢宏不知道对方这个时候有没有悟出这个道理,并且将其总结成理论,可不论怎样,毕竟这是王守仁通过日积月累得来的理念,肯定是有些杀伤力的。

“以知为行……知行合一?”王守仁的气势果然一滞,原本古井无波的脸上,泛起了一丝沉思之色,微微沉吟,将这句话在口中念诵了两遍,显然,这位大师如今还没有总结出这个理论,但却已经有了相应的概念。

“王先生以为如何?”谢宏见状大喜,这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效果大妙,对方身上那股高深莫测的气质不见了,正是乘胜追击之时,于是他紧接着追问,想以此为契机,攻破对方的心防。

“世间人皆传言,谢大人天资聪颖,如有宿慧在身,王某从前还心存疑惑,今日一见,果然不凡。”王守仁抬起头来,微微一笑。

这算是夸奖吧?嗯,应该是,这么说来,好像有门?谢宏心里很是期盼,不过一样也有疑虑,就凭一句知行合一就能搞定王阳明,事情会有这么顺利吗?若是王霸之气再次侧漏倒有可能,现在么,好像有点悬乎……

“只是,谢大人既然领悟了这样的道理,为何却屡屡行那心口不一之举呢?敢情大人为王某解惑!”果不其然,王守仁话锋一转,却是语声转厉,向谢宏严词诘问。

饶是谢宏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觉得自己有把握从任何方向接着对方的话题,可他还是被问得一愣。

我这还不算知行合一,说到做到?要是让京城那帮老头子听到,他们一定会哭的,哥说话最算数了,行动最果决了,罢阁老,杀尚书,就连紫禁城,哥都是说攻就攻。

“王先生此言何解?”没奈何,谢宏这次是真的摸不到头绪了,只好硬着头皮反问,试图化守为攻。

“谢大人既然说要富国强民,可自金銮殿初见之后,以王某观之,富国之事还待商榷,可由始至终,谢大人都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利民之举,王某此言可有谬误?”好在王守仁也是为了说事,而不是纯粹难为谢宏,铺垫做足,他也是毫不迟疑的直奔主题。

“我……”谢宏虽是落在了下风,可他也是个强项的,又哪里会轻易认输,只是话到嘴边,他突然觉得有点底气不足。

“谢大人自己做过什么,想必也是心知肚明。”王守仁打断谢宏的话,冷然道:“宣府之事到底如何,王某并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