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金手指 >

第348章

大宋金手指-第348章

小说: 大宋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大功于蒙胡。你如何成了畏兀儿商人!”
    在出兵之前。对于蒙胡剩余地主要人物。李邺与王启年手中都有一份名单。这位速罗海。是塔塔统阿之子。目前正被窝阔台所倚重。他地父亲曾奉铁木真之命创造蒙古文字。
    “小人奉命前来。若以真实身份。只怕见不到大都督。”速罗海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在这样绝对优势之下。宋人竟然还能做到知敌若己。没有犯骄傲地毛病。这让他心中更生警惕。知道自己此次来是对了。
    “你给我带来了窝阔台的口信?”王启年笑了笑,向速罗海问道。
    “我家大汗喜欢汉人的书籍,曾听说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因此派我来问大都督,为何迫之过急?”速罗海胆子非常大,直截了当地向王启年问道。
    他如此也是迫不得己,这几年以来,宋军年年进犯草原,在蒙胡故地与窝阔台、察合台的联盟大大小小交战了数十次,赵与莒称之为“轮战”,为地便是积累在草原上作战的经验,同时也达到练兵的效果。只不过这些战争都集中在蒙古草原地东部一带,而在西部,则因为有西夏这个缓冲国存在,蒙古并没有派驻太多的军队。这次宋人灭西夏实在迅速,六月出兵,七月便结束,不待西夏完全稳定下来,王启年便出了玉门关,直逼西域,而这个时候,蒙胡的主力还在东线,腹部空虚,这也是为何王启年一路行来,连大些地游牧部族都未遇到的原因。
    对于被“轮战”弄得焦头烂额地蒙胡来说,西域是腹心之地,不仅沟通着东西,而且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财富与物资,并不是可以随便抛弃地国土。速罗海兄弟奉命在西域经营,为蒙胡提供物资,手中兵马收拢起来也不过两万人,大多数还是西域诸族的仆从部队,根本不可能抵挡住宋人地进攻,因此,他不得不大着胆子来见王启年,希望能够仿效战国时商人弦高阻秦的故智。
    可惜的是,王启年却是哈哈大笑,丝毫没有为他言辞所动的模样。
    笑定之后,王启年晃动着马鞭,轻轻在他的头上抽了一鞭:“这离间之策竟然用在了我的身上你算是走运,遇着我了,若是遇着我们大都督,早就被剁成了肉酱!”
    “回去告诉窝阔台和察合台,就说我王启年说的,让他们洗刷干净等着我去砍他们脑袋唔,听闻他们收罗了不少各族美女,也把她们洗净了,我飞将王启年乃是美女之友,必然会善待他们。”
    他这话说得虽是粗鄙,可却将速罗海离间之语化解无形,旁边的近卫军士兵都哄然笑了起来,唯有唐十力嘟囔了一句,这厮是个憨货,说话声音极大,众人听得明明白白:“闻说蒙胡女人都是不洗澡的,都督真是好胃口!”
    于是大笑声更响了。
    速罗海紧紧盯着王启年。却从王启年眼中看不出丝毫异样,他忍不住道:“莫非大宋天子真有这么大的胸襟?”
    “我家陛下的胸襟,你这化外之人哪里能明白,你们给铁木真那厮上成吉思汗的尊号,说是富有四海,可那人连自己的义兄都容不下,心胸狭窄只不过是这么一点点”王启年伸出一个小指头,然后又大笑道:“我家官家胸怀广阔,便是将东大洋与细兰洋都装进去,也不过是占了一小半罢了。何况我们这些武人立下地微末功勋?”
    在蒙胡当中,那位横空出世的大宋天子,实在是一个传奇。铁木真、拖雷。都是英雄无敌的人物,可在大宋天子面前,却如同操着木刀竹枪玩耍的小孩儿一般,没有丝毫还手之力。就是察合台与窝阔台,能够在铁木真死后分崩离析中收拾好大漠的这一摊子事。也是少有的英雄,但面对每年宋人的“轮战”,两人也是一筹莫展。
    速罗海心中生起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任何一个英雄人物,与这位大宋天子生活在一个时代,只怕都是一场悲剧。
    “我家大汗说了。长城以南是宋人的故土,我家大汗保证不再踏入长城一步。而这草原戈壁则是我们蒙古人的牧场,你们地天子又何苦步步紧逼?”
    他喃喃地说道。言语中已经有了怯意。
    “我们汉人与匈奴人争夺阴山的时候,与突厥人争夺阿尔泰的时候。与大食人争夺昭武九姓地时候,你们蒙胡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包括你们畏兀儿人,这西域岂是你们的!当初突厥人骑在你们头上作威作福,你们俯首贴耳无力反抗,是我们中原的汉人帮你们推翻了突厥人,又赶走了薛延陀人,可你们做的都是些什么事情!安史之乱乘着中原衰弱,你们三番五次侵扰大唐,背恩弃主,岂为人乎!如今又勾结蒙胡,觊觎中原,受得我大宋迎头痛击,还不思悔改,妄图占据原本不是你们的草原与西域!”
    王启年说到此处,语音变得森然起来:“你们既然胆敢做出这种事情,便要承担这后果。此次西征,我大宋天子不遣李云睿、秦大石为都督,而以李邺和我王启年为都督,你道是为什么?”
    与大宋交手这么多年,速罗海也知道,如今大宋名将辈出,不提孟珙与余阶这样地军中宿将,大宋天子一手操演出的近卫军系统的将领中,李云睿、李邺、秦大石、王启年,时称四英。而这其中,李邺最著名之处就在于屠杀异族,他打仗或者不是最厉害地,但凡落入他手中的异族,几乎全是被活埋的下场。
    这位王启年同样做过类似地事情,在一次轮战中,因为一部蒙民谋害了落单的一位近卫军龙骑兵士兵,王启年将整个部族中身高超过马腿地男子尽数杀绝,凶名之彰,足以让蒙人小儿不敢夜啼。因为李邺眼小而王启年留着一蓬漂亮的胡须,所以西域诸胡中有歌谣唱道:“遇着李眼小,活埋不可少,遇着王大胡,血染黄泉路。”
    “你们你们”
    “我家天子有旨,西域诸胡,原是中原遗种,数千年臣服于中原,只要自此归化,便仍认定为宋人,享受大宋百姓之恩遇,但若是心向蛮胡,顽冥不化,认仇为亲,意图自立者,允李邺都督与我王启年便宜行事。”王启年扯着自己地大胡子,森然一笑:“便宜行事你懂么?”
    速罗海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次来的目地是不可能达到了,不过,从王启年话语中,他还是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宋人此次来西域,便是要将西域收复统治之下,而不会允许任何反对者存在。
    “据说蒙人西征时喜欢屠城,其中你们畏兀儿人出力不少。”王启年又冷笑了声,蒙人屠城故然是蒙人野蛮,另一方面也与支持蒙人的畏兀儿商人贪婪有关:“速罗海,你好好想一想,我大宋将蒙人驱离西域之后,你们畏兀儿人会遇到什么情形!”
    速罗海冷汗涔涔,牙齿咯咯发抖,几乎站都站不稳。
    他自然清楚,离开蒙人的保护,他们这些做过无边杀孽的畏兀儿人,会被周边诸族撕得粉碎除非大宋愿意庇护他们,给他们予宋人同等的地位。但如今畏兀儿人在帮助蒙人,大宋还会给他们地位么?
    他原本来是为了离间大宋天子与王启年君臣,可得到的结果却是反被王启年离间了蒙人与畏兀儿人的关系。自古以来便是同富贵易共患难难,蒙古人纵横大漠的时候,畏兀儿人自然会投靠过去分些残羹冷炙,可如今明显铁木真一手创起的基业已经是薄西山,让善于投机的畏兀儿人还与蒙人绑在一起,那如何可能!
    想到此处,速罗海二话不说,便跪倒在地:“都督饶命,小人全族皆有大罪,唯请都督体谅上天有好生之德,留畏兀儿人一条生路,若得如此,小人愿为大宋内应!”
    “你没有资格提条件。”王启年昂然挥鞭:“我这里有三千龙骑兵,我身后还有五万大军,有这些部队,便足以横扫任何胆敢阻拦我大宋的敌人!你当不当内应,对我大宋来说都没有意义,你现在能做的,便是听我命令,争取立功,为你全族减消部分罪孽待得大事定后,或许天子见你立有微功,给予你们赦免,但现在,你没有资格提任何条件!”
    “是,是,大都督教训得是,小人愿意将功赎罪!”速罗海连声道。
    “你回去之后,说动察合台,举兵西征,避我大宋锋芒。”王启年漫不经心地道:“西边的大食、波斯诸国,还有更西的突厥遗种,都是我中原旧敌,若是你们能消灭他们,大宋天子便可以将他们的土地赐予你们。”
    “自然,你也可以选择留在西域与我交战总之,我是用不着你们当什么内应。”
    王启年不是傻瓜,被速罗海三言两语便能哄住,他不需要畏兀儿人当什么内应,他受到赵与莒的命令是尽可能将畏兀儿人和两部蒙人向西赶,驱使他们去攻击波斯大食地区和罗姆苏丹国。要让蒙古人用他们的弯刀,收割一遍中亚与西亚地区,特别是如山中老人这样的极端教派,必须被彻底铲除。
    至于蒙古人愿不愿听话,那不重要,在大宋的重压之下,察合台和窝阔台能够得到这一条生路,哪有不听从的道理!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三五三、大转折
     更新时间:2009…8…29 9:55:26 本章字数:4757


    王启年与速罗海的会面材料两份,在大约半个月之后便呈到了赵与莒的面前,这两份材料一份是王启年的自述,另一份则是天子派在军中的文宣官的密奏。
    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如今大宋军队中多出了一个职务,那便是文宣。百人以上的部队当中,必设有文宣职衔,他们除了要同普通士官一样摸爬滚打指挥作战,还有一项职司,便是对官兵将士进行忠君爱国教育。故此,无论是近卫军还是禁军,都不会出现将领私兵的现象,通过文宣官,一个最普通的小兵,都可以感觉到皇帝的关注与关怀。文宣官不介入军队指挥,他们是监军,但又不能对主官的军事决策产生掣肘,可是有关主官的一些重大事情,他们必须通过军队文宣系统向上级报告,直至传到兵部和皇帝手中。
    两份材料内容大体一致,赵与莒对于王启年的机变还是相当满意,他不仅作战勇猛,而且颇具政治头脑,最重要的是,他并不喜欢将自己的智慧浪费在政治上,这一点与李邺不同。
    “陛下,时间到了。”
    一个博雅楼侍学士恭敬地进来行礼,提醒他时间。在赵与莒身边,有六个博雅楼侍学士,专门负责协助他处理政务,这六个人最年长的刚过四十,而最年轻的则过了三十,都是年富力强又有一定政务经验的,他们野心勃勃,对于能在赵与莒身边为官感到庆幸。只要表现得好,他们便能简在帝心,日后飞黄腾达不可限量。
    “人都到齐了么?”赵与莒随口问了一句。
    “人已齐至,无一人缺席。”
    这是一种朝堂大会,但又不是大朝会那般正式,而是赵与莒将朝中各部主官和九卿以上的官员召集起来,讨论有关官制改革地问题。官制改革之事魏了翁首先提出来,原本是体现士大夫们的意愿,通过增加朝廷部门,将被皇帝收揽去的权力再次分回来。但是。赵与莒借口事关重大。需得经过充分讨论再做决定,令报纸将魏了翁的奏折发了出去。
    这就意味着,原先在临安的这些出身于浙、闽的士大夫想独自控制官制改革的想法破灭。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也就意味着越多的利益纠纷,而越多的利益纠纷,便让士大夫作为一个整体越发涣散。
    不过,一直拖下去也不行。故此,赵与莒已经连接两周都召开有关官制改革地议事会,地点便放在博雅楼新建地副殿内——这座新建的大殿严格来说只是一个会议厅。可以坐上百十号人,正适合赵与莒开会所用。
    “走吧。”
    赵与莒并没有急着去。身为帝国皇帝。有地时候他必须有意迟到一点。提醒朝臣他虽是宽厚。却依然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威地人。
    “陛下。今日能否定下官制改革之策?”
    会议开始不久。赵葵便迫切地问道。他算得上是士大夫地代表人物了。
    赵与莒淡淡一笑:“一人智短。众人智长。官制须得改革。这已经是公认之事。但如何改法。只凭我们这些人便做出决断。未免有些草率。此事亦不急于一时。多议一议。争取拿出一个照顾到各方便利益地万全之策岂不好?”
    他绕了半天还是一句话。那便是不忙着做决定。赵葵脸色微沉。垂首不语。心中却甚为奇怪。不知道天子究竟为何拖延。若说是为了分化士大夫。那么托了这二十余日。他地目地已经达到了。若是还有其余目地。究竟又是为什么?
    赵葵有些伤脑筋地抚着前额。因为都是坐着地缘故。他这个动作并不显得失礼。他实在是跟不上这位天子地思维方式。当初缉捕赵景云时便步步落后。如今还是这般。
    他又看了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