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寒门书香 >

第4章

寒门书香-第4章

小说: 寒门书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多时辰之后,眼看着就要晚饭了,锦书看着被自己折腾的不成样子的后院,心里一阵哀嚎,果然神马都是不简单滴!农民伯伯我敬你们!

“哥哥,吃点东西吧,你已经干了一天了。”

现在杜锦涛喊哥哥喊得那是无比的顺口,虽然心里牢牢地记着那是姐姐,但是下意识里喊出口的,绝对是哥哥。

------题外话------

收藏、留言一个都不能少!

正文 007 再次上山

第二天一大一小两个人影,一人背着个竹篓子又上山去了。

“我们还去挖笋子吗?”昨天炒的笋丝可真好吃,他到现在还念念不忘。

锦书一瞪眼,“昨天挖的那些就够我们吃上好几天了,还要挖吗?”

“那我们今天去找什么呀?”

“去找宝贝啊,到时候哥给你做饼子吃。”

锦涛小脸一皱,“饼子啊,还没有笋丝好吃呢。”

锦书神秘一笑,知道锦涛说的是那种糙面烙出来的饼子,那个饼子咯得慌,确实很不好吃,不过锦书说的饼子可不是指那个。

昨天她在山上发现了极少的红薯和土豆,这些可都是好东西,虽然是用块根种植的,但是移栽的话应该也不难,况且经过这么些天的实验,她也发现了,她食指冒出的那水可真是灵水啊,瞧着她跟锦涛的皮肤就知道了,一天比一天好,得亏他们出门少,与他们打交道的那就更少了,要不然,还不知道怎么解释呢。

某天她无意中将那水滴到了一株杂草上,结果那株草长势特别好,经过几次实验,她算是知道了那水不仅对人好处,对植物生长也有着大的促进作用,用过灵水的植物,长势好,长的也是相当的快。

到了山上,锦书就直奔那长有土豆和红薯的地儿,小心翼翼的它们连着块根一块儿挖了出来放进后面的篓子里。

两人又在山里找了一会儿,竟然让她找到了一丛小蒜和葱,这当真是个意外之喜,以后吃菜味道可以变换变换了,只是可惜没有找到辣椒生姜那些东西。

“锦涛,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们该回去了。”

这次上山不知不觉已经进山颇深了,这里可是原汁原味儿的古代山林,那是有老虎和熊出没的,可不是像现代那样,那些动物都呆在动物园里或者自然保护区!

“恩,哥,今天挖的这些都是些什么呀?”

锦书好心情的笑了笑:“这些回去咱们就种在咱家后院里头,这有大用的。”

姐弟俩正想往回走的时候,锦书忽然眼前一亮,她,她居然发现了那个!她觉得自己的心脏在碰碰的乱跳着,激动的不能自已。

那小小的一株,虽然很小,但她绝对不会认错,那肯定就是棉花苗!

天哪,她觉得自己一定是走狗屎运了!

“锦涛,你在这儿呆着,哥去去就来。”

两眼放光的冲着那株棉花苗就跑了过去,心里则在计算着,不久的将来,她可算是不用盖着那该死的皮毛被了,又重又有一股味儿!

正在锦书很小心的呵护着那株棉花苗的时候,一个白色的影子倏忽朝着锦书这边撞了过来,锦书旁边就是一个树桩,那白色的影子‘碰’的一声,就撞上去,然后血流如注,晕死过去了。

锦书滴了一滴灵水在棉花苗上,看着棉花苗从新恢复了生机,才将它放进了篓子里,接着猜开始细细打量这自己往树桩上撞的傻帽。

那毛色纯白如雪,细细抚摸,软软的很舒服,再看形状,锦书却是吓了一跳,白虎的样子她还是在书上看过的,这只,与那白虎缩小版长的是何其的相似?只是她也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一时也分辨不出那究竟是白虎还是白猫。

古人所说的守株待兔,真真实实的发生在了她的身上,守株待虎?还是猫?总之,那故事不是寓言吗?

“哥,这小猫好可怜,咱们救救它吧。”

锦涛一看这姑且像是白猫的小东西,头上流着血,一时之间脸色变得煞白,他那是又想起了自家姐姐当日那个惨样了。

“锦涛不急,咱不急啊,哥这就给它治!”

锦书说着抬手,轻轻的放在它的伤口处,弄出几滴灵水滴在了它的伤口处,很快伤口便不再流血了,然后又四下找了找,拔了些止血的草药往锦涛的竹篓子里一塞说道:“回去将那些捣碎了给它敷上,过几天就好了,咱们该回去了。”

“那些是什么?”

“是止血的草药。”然后从篓子里拿出一棵出来,细细的对锦涛说道:“看仔细了,是这种细长叶子的,还有一种与它长的很像,不过叶子偏圆,那个不但不能止血,反而是有毒的。”

这也算是野外生存的必要常识,交给弟弟也没什么错吧。

等他们回到家里,已经是午时末(将近下午一点)了,锦书先帮那白猫敷上了止血的草药,喂了两滴灵水,就去后院与那大半亩的土地奋斗去了。

至于那救回来的是猫还是虎,锦书也不管了,姑且当做是猫的,反正时间会证明一切的,到时候看就是了,只是这只猫也特别悲催,被锦涛唤作“小白”,而锦书更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的直接叫它“傻猫”!

屋子里,锦涛正在看着小白,王大娘便来了。

“锦涛,你姐呢?”

锦涛看着王大娘一脸认真的说道:“王大娘,哥哥说,有时候说谎也是迫不得已的,不过既然说了她是男子,以后她便是我的哥哥,一切都要从习惯养成。”

王大娘笑了笑说道:“好好好,那你哥哥呢?”

“在后院刨地呢。”

王大娘一脸狐疑,跑到后院一看,那院子已经被锦书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王大娘忍住笑意,说道:“锦书,你这是在刨地?准备种什么?”

锦书回头一看,是王大娘,放下手中的活儿,说道:“王大娘,您来了,我这不是没事瞎折腾呢吗。”

王大娘白了她一眼:“就算是瞎折腾也没你这样的,来大娘先给你说正事,完了再教你刨地,你瞧瞧这被你弄的。”

锦书去洗了手,然后回到屋里,倒了杯水给王大娘,说道:“王大娘,什么事儿您说。”

“是书院的事,院长让你明天就可以过去了。”

“真的吗王大娘?谢谢你,真是太感谢了!”

王大娘看着锦书笑了笑说道:“你这孩子,谢什么?来大娘教你怎么刨地。”

“哎!”

接着,锦书跟着王大娘,仅仅用了一下午便将后院那些地儿都给弄完了,一共弄了四块地儿,中间还留了走人的道儿。

看着弄得差不多了,王大娘说道:“你手里没有种子吧?随我回去拿点儿过来种种吧。不过也都是些菜秧子了。”

“不用了大娘,我就是种些在山里挖的东西,看看能不能种成了。”

“你这孩子!”

------题外话------

陌更新的多勤快呀……

正文 008 初到书院

王大娘走后,锦书便将他们从地里挖来的那些种了下去。不过地很多,但是红薯、土豆以及棉花就只有一棵小苗,小蒜和葱倒是有不少,看了看,锦书将红薯和土豆种在了一起,棉花对养分的要求比较高,单独中在一块地里,还有挖来的小蒜和葱,随便摆了些到地里。

然后给棉花还有红薯土豆各滴了一滴灵水,毕竟是移栽过来的,成活率有些低,滴些灵水可能会好些,而小蒜和葱,锦书只是用了稀释过后的灵水浇灌了一下。

“哥,这些以后,都能够长出好东西吗?”

“是啊,等他们长大以后,你就有好吃的了,山里宝贝多,咱们以后有时间再去寻寻。”

锦涛两眼放光,“好啊。”

“昨天教你的大字练的怎么样了。”

“我都会写了,哥。”说这话的时候,锦涛小小的脸上一脸的自豪。

晚上姐弟俩啃着馒头,就着笋丝边吃边聊着。

“锦涛,我明天就去书院工作了,你一个人在家害怕吗?”

锦涛小脸一皱,“哥,我都十二岁了,你就放心去吧。”

“恩,那只傻猫怎么样了?”

“精神多了,想不到哥你竟然识得草药,小白它刚刚还醒了呢。”说着又皱着眉头,状似想不通的说道:“不过,小白怎么那么笨自己往木桩上撞。动物们都是这么笨的吗?”

锦书一听苗头不对,这小子这么问是想干嘛?

放下手里那黑乎乎的馒头,一本正经的对锦涛说道:“锦涛,哥给你说个故事吧。”

锦涛嘴里嚼着笋丝,点头含糊不清的说道:“恩,哥你说。”

“从前有一个农民,有一天,他扛着工具准备去地里干活,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农门累了,就在一个树桩旁边歇了会儿,正在这时……”

“从此以后,这个农民每天都去哪木桩那儿守着,也不去干活儿了,自家的地都干了,长满了杂草,他也不管,就守着那木桩等兔子。结果一只也没有等到。到了收获的季节,别人都是兴高采烈的,只有他什么也没有收获到。”

锦书给锦涛讲了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实在是不想他那小脑袋里面有了那懒惰的想法,即使不付诸行动,那也会影响他以后的行事生活,必须将这思想给掰正了!

“哥,你说小白就是那只兔子吗?”

锦书点点头。

锦涛又说了,“哥,我不要做那个农民,他好傻好笨好懒惰。”

“恩,就知道我们家的锦涛是个好孩子。”

“哥,我吃饱了,我去看看小白。”

锦书点点头,将桌子收拾了,看着家徒四壁,墙角那一人一猫温馨的画面,锦书笑了,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

“锦涛,早点睡,不要抱着傻猫,它身上不干净,你抱着它会生病的,明天哥给你准备水,你帮它洗了澡,然后再跟它一起睡知道吗?”

锦涛点点头,依依不舍的将那傻猫放到了那临时的小窝里面。

第二天寅时三刻(大概是三点四十五左右)左右锦书就起床了,实在是这儿没什么消遣的玩意,也没有书供她啃,每天天没黑透就睡了,自然起的也早。

去了厨房,做了糙面糊糊,然后多做了些馒头,放在锅里捂着,看着大概寅时末(上午五点)的样子,去屋里叫了锦涛。

“哥,要走了么?”

“恩,锅里有吃的,饿了就自己拿着吃知道吗?”

锦涛乖巧的点点头,“知道哥,你就放心的去吧。”

锦书帮着锦涛掖了掖那破旧的皮毛被,拿了十个大钱就走了。

“王大娘,铁柱哥他走了吗?”

“锦书啊,这么早啊,你铁柱哥还在吃东西呢,你吃了没,要不在大娘这儿吃些?”

“不用了王大娘,我在家里用过了。”

屋里传来一个少年的声音,“娘,我吃好了,这就跟锦书妹子一起走了。”

王大娘白了他一眼,“什么锦书妹子,现在开始她就是你弟,没的到了那儿喊漏了嘴。”

王铁柱小时候的启蒙就是锦书她爹给教的,若不然,饶是王铁柱他爹救过院长一命,那若是基础差的太远,那也是不可能被破格收进去的,王家念着锦书她爹的好,对锦书那是时有帮衬。

“娘,那我们就走了啊。”

“恩,路上小心。”

一路上,锦书都没怎么说话,倒是王铁柱,他怕锦书紧张一路上倒是说个不停,锦书完全没有想到长的这么憨厚的一人,居然能这么唠叨!

“这藏书室的工作很简单的,你也知道现在书籍很贵,像我们这些人根本买不起书,想要誊抄也没那么多竹简,山里的藏书大部分都是对外开放的,在里面,你只要记录下来借书人的姓名和所借书籍的名称以及借书时间就可以了。”

锦书对他微微笑着说道:“恩,我知道了。”

原来这个时候就有图书馆这样的地方了?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在里面借到书,也不知道那边是怎么管理的,难道没有借了不还的人吗?

怕她还担心,王铁柱又说道:“院长人很好的,从来不为难人,你就放心吧。”

他们走的时候,天还没亮,现在已经东方泛白了,这得走多久啊。

“累了吧?从我们那儿去书院,我平常走的快也要半个时辰,现在我们放慢了步子,估计也要大半个时辰才能到了。”

大半个时辰?那不就是步行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记得那天她还问了王大娘从他们那儿去书院远不远,王大娘说不远不远,近的很,合着在王大娘的眼里,哪样才是远?

好在锦书的体质经过灵水的改善,没那么弱不禁风,等到了书院的时候,也已经是累的气喘吁吁。

“你在这儿等着,我去请院长。”

锦书点头。

王铁柱走了以后,几个从书院宿舍里出来的学生也陆陆续续的过来了。

“这是谁呀,不会是王铁柱带过来的吧?看看那衣衫,真是丢了读书人的脸面,要我说啊,这人穷就不该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学人家读什么书。”

锦书听了这刺耳的声音,眉头微皱,不欲惹事的她忍着没有开口。

谁知那站在旁边的那人却是火气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