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庶女继妃 >

第44章

庶女继妃-第44章

小说: 庶女继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太太儿子死了,恐怕此时她正偷着高兴呢。只是她身为当家主母,拿着家里对牌钥匙,却如此不顾大局,老太太着实有些生气。以前看太后面子上,总是让她三分,这一回她是做得太过分了。

老太太招手叫了杏黄过来:“你去一趟怡宁居,替我把大太太请过来。告诉她,她若是不来,我老婆子就亲自过去请她。去!”话说得很重,八姑娘听着脸色微微发白。

杏黄一溜小跑着出去了。不一时就引着大太太进来了。一进屋,大太太就装模作样地咳嗽了几声,先去灵前拜祭了恩哥儿,又来拜见老太太,老太太上上下下打量她一番,目光一有如锥子,看得大太太浑身不得劲。老太太这才发话道:“听说你感染了风寒?”

大太太脸色微微一变,低下头道:“媳妇病得不是时候。”

老太太淡淡道:“没什么是时候不是时候。只是家里幼儿丧,没有个人主事断然不行。你既然病了,就把对牌和钥匙交出来,叫老二媳妇暂时管几天,你自管去歇着,好好养养病。”

大太太愕然抬头:“娘?以前都是我理事,现家里事情又这么多,恐怕二弟妹一时不得上手……”老太太这是要暂时剥夺她管家权力了,大太太如何肯答应。

二太太冷哼了一声:“我虽然愚笨,却也有信心将小侄子丧礼办得风风光光!”

老太太见这个时候妯娌两个还斗气,不耐道:“怎么,你对我安排还有疑议?”

婆婆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

老太太这一发火,大太太立刻蔫了:“媳妇不敢!全听母亲吩咐!”

老太太微微点头,又对二太太说:“事不宜迟,老二家这就随你大嫂去怡宁居拿对牌钥匙,恩哥儿毕竟是我孙子,虽然孩子太小不能大办,却也不能委屈了他,该有一样不能少,你可明白?”

二太太大声道:“媳妇明白,一定不负老太太所托。”看见大太太吃瘪,没有比她高兴人了。

“既然如此,愣着干什么,还不去!”于是妯娌两个出了及春轩,到正院怡宁居交付对牌、钥匙和账册,见二太太一副胜利者得意洋洋表情,大太太觉郁卒。

二太太再回及春轩,便带了身边得力妈妈和丫头,先叫人按仪制重布置了西厢房,然后各自分派任务,报丧报丧,接送客人接送客人,一应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

不一时,阴阳先生来了,与五老爷议定停灵三日,请觉恩寺和尚做水陆道场,五日后入殓下葬。老太太拍板定下。又知会了五太太,五太太已是神魂俱丧,只余哀戚,再无他话。

第二日一早,杨家一众亲戚,老太爷门生,大老爷二老爷五老爷同僚听闻消息纷纷前来吊看。五太太娘家远江南,谢家各地做官不少,京师里头却只有一位远房族叔名叫谢瑞春,大理寺任职,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带着夫人儿子前来拜祭。

恩哥儿灵前祭毕,下人们引着谢瑞春到外院吃茶,谢瑞春太太耿氏便带着儿子谢之远进了五太太住及春轩正房探视。

五月天气,五太太房间开着门,丫鬟引着耿氏和谢之远来到屋外,远远就听见一个清冽声音,如同大夏天吃下一碗冰凌那样让人听着舒服。

“……死者已矣,生者如斯。您和恩哥儿母子一场,他若是泉下有知,也断不愿看到您如此难过伤心。您还这样年轻,万不可伤了身子,不论怎样也要再生一个孩子,不然话,保不齐又要有人……”声音渐渐低下去了,五太太断断续续哭声也随之低沉。

“耿太太来了!”小丫鬟外头通报了一声,掀开帘子母子两个便进去了。

屋子里采光很好,只见五太太躺紫檀木罗汉床上,面色惨白,眼角泪迹未干。旁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小姑娘,穿一身素白褙子,不施粉黛,肤如雪,目光清澈,耿氏便不由多看了几眼。

“婶子您来了!”五太太挣扎着想要从床上爬起来给她见礼,耿氏连忙上前摁住她。“床上好好躺着,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这些个虚礼!恩哥儿还那么小一个孩子,怎么说没就没了……”说着就拿了帕子去擦眼泪。

五太太立刻泪盈于睫。

我好不容易给劝好了一点,您又来招她!雨澜这个郁闷啊。

赶紧站起来打断,屈身行礼道:“见过耿太太。”见耿太太也就三十多岁年纪,虽然比五太太高了一辈,但是年纪却很轻,谢家是江南数得着大家族,这种情况也不鲜见。

耿太太见她落落大方,举止得体,心中大为喜欢,一把拉住她手,问道:“这是贵府哪位姑娘,我却是没见过。生真真好看!”

五太太介绍道:“这是我大哥女儿,排行第七,澜姐儿。这几日多亏了有她我身边开解,要不然我是真捱不下去了!”

听见雨澜排行第七,耿太太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很就隐没了去,笑道:“真是个好姑娘,不但模样生俊,品行是没说。”

耿太太一拉身后儿子,“还不见见你堂姐和堂侄女。”

雨澜早看见耿氏身后跟着一位十五六岁少年。肤色微黑,浓眉大眼,生得虎头虎脑,颇为惹人喜爱。

谢之远也算是一个外男了,只是如今长辈俱,两人算起来还带着拐弯亲戚,且又差了一辈。又是五太太丧子情况下,雨澜便也没有避到屏风后面去。

谢之远见过五太太,雨澜又过来给他行礼,口称“表叔!”谢之远见她粉嫩美丽,气质优雅,行为大方,侧身受了她礼,一时竟有些脸红。

雨澜见他憨厚样子,一时觉得颇为有趣。小丫鬟搬了椅子请耿太太和谢之远坐了。少不得安慰五太太几句,雨澜坐一旁,微微垂首,静静地听着,谢之远不由偷偷看了她一眼,又赶紧移开目光。

雨澜却是看见了,见他一脸好奇又害羞样子,不由抿唇一笑。谢之远不由大囧,连脖子都红了。

耿太太见了话题三扯五扯,就扯到了儿子身上。“谢家江南名门,诗礼传家,这个孽子却不知上进,生下来就不爱读书,整日价只喜欢舞枪弄棒,我和他爹不知说过他多少回,他就是改不了。他爹后来也懒得管教他了,请回一个枪棒教头,随便学了些武艺。前些日子他去参加武举乡试,也是运气好,竟然考中了……”五太太说起自己儿子,语气中自然带着一股骄傲之情。

大楚定鼎中原一甲子,各种制度日渐完备。武官虽仍以行伍出身为“正途”,以科举出身者为补充,但有识之士大力提倡下,对武举考试也是越来越重视。

相对而言,武官虽然没有文官那样地位崇高,但武进士出身却比文官科举考试升迁得多。考中了武进士直接就可以做正三品参将。而文状元按惯例仅仅是一个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雨澜不由满含钦佩地看了一眼谢之远。没想到他小小年纪就身有功名。十五岁武举人,哪个角度看都已经是十分难得了。难怪他身上有股勃勃英气,比之承祖、承宗等人气质完全不同。

按她了解,武举和一般大老粗莽夫又不一样,大楚制,武举先考策略,后试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

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年纪尚小谢之远,说不定以后还是大楚难得将才呢。如今边境未宁,蜀汉未平,天下尚未彻底底定,日后自有武将建功立业日子。

53承业误考雨澜入宫

因为五太太儿子夭折;二姑娘雨嘉马上就要出嫁,加上二少爷、三少爷府试日子也马上就要到了。发送完了恩哥儿;五太太又病了一场;少不得延医请药,杨家诸事烦扰,二太太忙得脚不点地,端午节也就没有大操大办,一家人围一起吃了粽子,也就算过完了这个大节气。

恩哥儿丧事办完了;老太太却没有立即发话将府中中馈之权重归还给大太太;还是由二太太暂时代理。大太太暗示了几回老太太;老太太却佯作不知;大太太心里就有些七上八下。

大楚习俗,端午节出嫁姑娘是要归宁,杨府如今嫁出去只有一个大姑娘雨沐,大姑爷吉安侯世子陆仲亨亲自送她回娘家。

雨澜这是第一次见这个大姐夫。见他二十二三岁,生得仪表堂堂,长得虽然比不上叶邑辰、叶敏淳,但也行止有度,人品端方,算得上是人中之龙。

他倒是没有因为雨澜出身低微而慢待了她,见面礼和所有姐妹一样,都是一个镶珠嵌金华美荷包。单看外表就知道里头东西肯定次不了。

上巳节时候雨澜没见到这位杨府嫡长女,此刻见到她,果然很有大家闺秀风范,对待几个妹妹也颇为和善。她拉着雨澜说了好一阵子话。态度颇为温和柔婉。

雨澜见她长得秀美端丽,只是脸上虽然扑了厚厚一层粉,却怎也遮掩不住灰败容颜,脸上佯装出高兴神情,可怎么看都写满了四个大字——强颜欢笑。想必吉安侯侯府虽然富贵,但是日子绝没有想象中那般舒坦。

雨澜早就听人说过:大姐姐只生了一个女儿就再也无出,她婆婆和大太太待字闺中时候就相互看着不顺眼,如今做了亲家,也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大姑娘夹中间里外不是人。

雨沐嫁过去之后,婆婆处处刁难,陆家子嗣众多,妯娌小叔一抓一大把,府里关系错综复杂,人际关系想想就叫人头痛。陆仲亨很有几个成气候弟弟,他这个世子之位坐得也就不那么牢靠。

加上大姑娘生了一个女儿之后伤了身子,再无所出,婆婆就做主世子房里放了人,如今两个妾室都已身怀六甲,她不但不能妒忌,还要陪着小意,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只盼着她们能诞下麟儿,好抱进正房当做自己亲生养活着。

因为身子不好,她又早交出了中馈之权……

这日子过得要是能舒坦就奇怪了。

大太太见自己女儿如此形容,脸色就不由沉了下去。对陆仲亨就有些夹枪带棒,数落他照顾女儿不周,陆仲亨神态自若,全当听不明白。

大姑娘急得直给自己娘亲使眼色。

老太太有些看不下去了,大太太这个人实太没成算,她这里数落女婿是给自己出了一口气,可要是碰上一个小肚鸡肠,回过头来将气撒大姑娘头上,后倒霉还是她女儿。

老太太就打断大太太道:“老爷和老大也该散衙回府了,去见见你们祖父和父亲吧!”

拜见了老太爷、大老爷,陆仲亨留下两大车礼物返回了吉安侯府,大姑娘雨沐就跟着大太太进了上房,关上房门,母女俩说了一个时辰私房话,出来时候两个人眼睛都是红红。

雨澜听说了也唯有感叹:大姐夫明明是个好,杨陆两家也算门当户对,可大姐姐为什么过得那般不幸福呢?

这个时代,女人真很不容易!大姑娘这样,出身、容貌、品行样样拔尖,又有那样强势娘家,却依然混得如此凄惨,到底应该怪陆家人、大太太还是这个时代呢?

过了端午节就是二少爷和三少爷府试日子。大老爷一大早就起来,先开了祠堂,带着两个儿子拜祭了列祖列宗,又黑着脸敦敦教导一番:“你们要记住你们是我杨家子孙,不要给你们祖父和父亲丢脸。”

众姊妹将兄弟两个一直送到二门,大少爷承祖亲自带着小厮将二少爷三少爷送进考院。

柳姨娘回到合香阁,立刻跪小祠堂观音像前,点燃了檀香,一遍遍地念经,虔心祈祷。合香阁里气氛沉肃,婆子丫鬟们进进出出都小心翼翼。

柳姨娘一卷《心经》没念完,就见一个丫头匆匆跑了进来,“不好了,不好了,二少爷出事了!”

柳姨娘大吃一惊,一把捻断手里一串佛珠,噼里啪啦声中,佛珠滚了满地。

柳姨娘站起身来,厉声喝道:“到底怎么回事?你要是敢胡说八道,诅咒二少爷我就叫了人牙子来立刻把你发卖了。”柳姨娘声色俱厉,心里却隐隐有着不好预感。

小丫鬟吓得一下子跪倒地上:“我也是听外院小厮们说,他们说,说二少爷坐着马车还没到考院,就肚子痛得厉害,然后就,就腹泻不止,连考院都没进去,如今被大少爷拉了回来,老爷太太全都过去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柳姨娘脑子嗡了一声,腿一软向后倒去。

“姨娘!”她身边侍候赵妈妈慌忙伸手扶住了她。

柳姨娘急道:“,扶我去文轩阁瞧瞧!”隐隐觉得自己娘们儿似乎被算计了。

赵妈妈迟疑道:“可咱们没有老爷太太吩咐,不能出擅自出二门。”

“都什么时候了,还计较这些!”

赵妈妈无奈,只得一边叫丫鬟准备帷帽给柳姨娘戴上,一边扶着她出了垂花门,来到二少爷住文轩阁。

大老爷和大太太都了,大老爷脸色铁青,儿子去考秀才却连考院门都没能进去,这种事情发生谁身上,谁都要暴走!

大太太则是一脸幸灾乐祸,完全不加掩饰。

“我儿啊,你这是怎么了!”柳姨娘方寸已乱,一进房间就看见儿子躺榻上,脸色苍白,想到辛苦谋算一切都化为泡影,儿子写入正房名下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