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庶女继妃 >

第33章

庶女继妃-第33章

小说: 庶女继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爷笑道:“今夜这里也没有外人,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叶敏淳想起她对那个对子,便也冲她点点头,报以鼓励一笑。

雨澜赧然一笑:“既然祖父这样说了,雨澜就失礼了。澜儿倒是有一个粗浅主意,不用把城门楼拆掉,就可以将船运进来。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不用得罪萧皇贵妃和赵王了。”

老太爷和叶敏淳齐齐一震,都露出不可思议神色:“此话当真?”

雨澜不好意思地垂下头道:“只是一个不成形想法。如果能给雨澜看看城门示意图,也许就能知道可不可行了。”

老太爷这里资料齐全,不一会那个呆老太爷身后伺候太监就找来一卷城门图纸。

叶敏淳将图纸长长条案上展开,这时候图纸当然不能和现代那种精密图纸相比较,不过雨澜看见门楼上那一段段凹进去垛口和自己印象中相吻合,立刻就放心了几分。

雨澜指着地图上城墙垛口侃侃而谈道:“可以从这里将船运进来!”

叶敏淳一皱眉道:“城墙这么高,要如何将那么大一只船升到这种高度?”

雨澜微微一笑问道:“祖父能否将纸笔借给雨澜一用?”

老太爷自无不允,一个小太监很有眼力价地长案上将一张宣纸铺平。雨澜提笔蘸墨,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木质架子,上面铺了一层木轨,又木轨上画出一艘船样子来。

老太爷和叶敏淳两个人四只眼都亮了起来。

雨澜搁下笔,指着这幅简图解释道:“可以叫人城门下面搭起木架,木架上再敷设木轨,木架一层层加高,船体用铁链固定,慢慢向上升……”她秀气地皱了皱眉头,想了一下道:“船体移动会有些吃力,若是加些东西润滑,会加省力!”用什么东西润滑,她一时之间却没有想出来。赧然一笑道:“……我能想到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具体方案还要仔细参酌,也还是需要一定人力物力,不过城门应该不用拆了。”

老太爷与叶敏淳对望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希望。老太爷断然道:“这个法子,我看可行!”

叶敏淳兴奋地一拍桌子:“我明天就去找工部郎官儿们商量。他们经验丰富,必定能够按照表妹主意想出妥善可行运船之法。”

“表妹兰心蕙质,敏淳平生仅见!”叶敏淳看向雨澜目光已然完全不同,带着深深敬佩。他忽然站起来深施一礼道:“表妹这一番话,为社稷为国家省下大笔开支,也为外祖父、为太子解决了眼前难题,敏淳要好好谢你!”皇上性子他是明白,是耳朵软没主意,便是这次老太爷驳了这份奏疏,用不了多久,萧皇贵妃一吹枕边风,皇上还是要旧事重提。老太爷可以驳一次驳两次,但不可能驳三次四次,因为皇上毕竟是皇上。九五之尊威严,内阁也不得不维护。

雨澜赶忙避往一旁,不肯受他礼:“表哥言重了。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办法。祖父和表哥事冗政繁,只是一时没有想到这个法子而已,雨澜不过多说一句以作提醒,哪里就敢居功!”

老太爷深深地看了一眼雨澜,连说了三个好字,“有女如此,是我杨门之幸!你们两个也不用相互多礼了。今日叫澜儿过来,本来是想问你一些旁事情,没想到误打误撞竟帮我们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老太爷爽朗大笑,显得十分高兴。“可惜,可惜,澜儿若是男子……”后半句虽然没有说出来,大家却都听明白了言外之意。

作者有话要说:

41内宅斗争此起彼伏

结束了与老太爷这次没头没脑对话。雨澜带着一肚皮疑问离开松风书院,返回绿静斋。她始终没有搞明白老太爷为什么百忙之中要见她?

老太爷与叶表哥议完了政务,送走了叶敏淳,又与她聊了一刻钟,基本模式是老太爷问,雨澜回答。内容非常泛泛,没有什么可说,倒是话题七转八转,不知怎么搞,老太爷说了许多宫里事情与她听。

都说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后妃,当今正统皇帝理政治国一头浆糊,掖庭之中却是人满为患,不但有爽利大气北国秀女,温婉如水江南佳丽,甚至不乏西域东胡晋献而来番邦美人。

正统皇帝拥有一位皇后、一位皇贵妃、一位贵妃,妃子三人、嫔四人,剩余贵人、常、答应不知凡几。当今皇帝育有五子,二皇子、三皇子幼殇,得以成活唯有太子、皇四子赵王和皇五子潞王。这三个皇子母亲分别是皇后、萧皇贵妃和慧贵妃。

后宫中真正举足轻重人物只有这三个。

当今皇后陈氏,父亲陈奎是通州人,家境清寒,好读书颇有成就,太宗十九年,陈奎中了一甲进士,因为名次靠前,就进了翰林院任编修,翰林院这样清苦衙门里苦巴巴熬了六年,终于凭资历累迁到为从五品侍读学士,太宗二十五年,皇帝大选秀女,陈奎女儿被选为宋王妃,正统皇帝即位后,陈氏就由宋王妃晋升为皇后。

皇上继位之后,老丈人陈奎跟着沾光,被封为一等承恩伯。但是陈奎毕竟出身寒门,分属清流,虽有个伯爷虚衔,实际上却没有多大势力。

萧皇贵妃就厉害多了,她是皇帝践祚之后入宫为妃。萧皇贵妃出身于大楚开国八大姓之一萧家,一门显赫,父亲就是当今吏部尚书萧昌宗,伯父是靖海侯萧昌祯,太宗朝以来多次领军征战,战功累累,子弟又多军中效力,门第之显赫,就是杨家也要输上一筹。

雨澜绝不相信老太爷这样人物会做一些毫无意义事情,他与自己说这些东西肯定是有深意。

皇后和萧皇贵妃资料很翔实,只有慧贵妃,老太爷只说她是皇五子潞王生母,其余一概讳莫如深。可第六感告诉雨澜,自己和这位慧贵妃似乎,应该,有点什么瓜葛。

老太爷把这些讲给她听,到底有什么目?雨澜摇了摇头,将思绪排出脑外,不管老太爷有什么目,她现只能见步行步。

古代社会,似乎大家都喜欢玩猜来猜去游戏,有什么话不能直说吗?雨澜感到一阵烦躁。

倒是临走时老太爷送了她一大摞书,全是经史之类,光《食货志》就有好几本,老太爷说让她好好看,有什么心得及时讲给他听。

他说得很认真。

如果她是一个男人,相信老太爷应该真会好好培养她,听府里下人们说,老太爷对第二代儿子们都不是很满意。

杨家第二代中,有点后继乏人意思。二老爷正三品、大老爷从三品,官是不小了,可是资望能力与老太爷比较都相差得太远,杨家毕竟没有爵位可以继承,老太爷现是天子第一号重臣不错,可他一旦致仕或者故去,这炙手可热富贵可就转眼烟消云散了。内阁大学士可是不能世袭!

杨家再一个缺陷就是底蕴不足,人丁不够兴旺,老太爷再厉害,一个人力量总无法和萧家那样数百年世家相媲美。

培养一个老太爷那样顶尖人才不容易,不过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延续杨家富贵,就是与高门大族四处联姻。这个时候,女儿比儿子重要。

第二天老太爷送给雨澜书到了绿静斋。雨澜高高兴兴地赏了送书来小丫头,钱妈妈见了这么多砖头厚大部头著作,惊讶合不拢嘴。

大太太仍然频繁地带着雨馨姑娘入宫,渐渐地连雨馨都感觉到不对劲了。府里渐渐有了大太太要把雨馨姑娘嫁入东宫为太子妃消息。

“府里都传,说大太太有意将八姑娘嫁到东宫去。”这一天早上,晓玉一边服侍雨澜穿衣,一边将这个爆炸性十足谣言说给雨澜听。

雨澜想了想,联想起近大太太近反常举动,文人小说下载雨澜隐隐觉得传言有几分可信度。

晓玉脸上带了隐约羡慕,面对天家烫人富贵,这个一向稳重得力小丫头也难免露出一丝欣羡。

雨澜慵懒地伸了一个懒腰,轻拍晓玉小脸:“有句话叫做高处不胜寒,还有一句话叫做天下没有白吃午餐,比起太子妃皇后来,我宁愿只当个小门小户主母,几亩薄田,一盏清茶,安安静静地过日子。”

晓玉若有所思。

大老爷架不住柳姨娘枕头风威力,到底把太后与大太太商议,想将雨馨配给太子事情一五一十告知了五姑娘母女。

雨霞再看见雨馨,眼睛里妒恨就藏都藏不住了,闺学里姐妹间战争,日渐升级。

雨馨本来对做不做太子妃并没有多少热情,被五姑娘这么一激,反倒被激起了十二分热心。

太子若是娶了八姑娘,五姑娘雨霞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柳姨娘母女又怒又气,一连商量了几天都没有商量出好办法。毕竟柳姨娘只算半个主子,太后和大太太这个层面她就算再得宠,终究掺合不进去。

柳姨娘把心一横,终于开始动手,到处散播谣言,说八姑娘雨馨找高人批过,天生命硬,八字克夫……

府里竟还真有人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

大太太听到这样谣言气得三尸神暴跳,一连发作了几个嚼舌根婆子,才总算压住了这股邪风。雨澜也叫钱妈妈严厉约束房里丫头婆子,不准传谣惹事。

大太太与吴妈妈一合计,能使出这种腌臜龌龊诡计,十有八九又是柳姨娘。

为了打击柳姨娘,大太太也祭出绝招,一连几天假称有事要与大老爷商量,将大老爷接到怡宁居,大太太却迟迟不来,只吩咐小丫鬟红雪打扮得狐媚妖艳,细心服侍大老爷。

一来二去,大老爷果然也就对红雪上了心。大老爷明知大太太有那个意思,可是大太太不吐口,他也不好意思自己说出来。

大太太一连吊了他十几天胃口,终于开口要将红雪抬成通房,伺候大老爷。

大老爷十分没有诚意地推辞一番,然后高高兴兴地收了,一连几夜都宿了大太太怡宁居。柳姨娘进进出出装出来笑容就勉强了几分。连五姑娘雨霞眉宇间都多了几分阴翳。

大太太听了吴妈妈报告,深觉痛。

这期间大太太又见了老爷子若干次,想劝他答应将雨馨送去选秀,全都无功而返。大老爷跟着去了一次,却被老太爷一顿好骂,叫他回去好好读书养性,不要再想那一步登天好事,仔细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不肯同意这件事情。

大太太心急如焚,加没空理会雨澜这个庶女了。

钱妈妈惯会侍候人,每日里将雨澜服侍得熨熨帖帖。雨澜上午去“闺学”念一个时辰书,下午回家钱妈妈便拘着她学做针线。

雨澜叫苦不迭,想各种办法逃避针线功课,钱妈妈忠厚老实,但却很有一股锲而不舍劲头。她态度和软,满脸是笑,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雨澜面对这个慈祥忠厚长辈,竟拿不出一点法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钱妈妈教导下,雨澜针线功夫终于开始有了一些进步。

终于赶三少爷承宗府试前两天做出一双绣了“蟾宫折桂”袜子送了过去。只不过针脚粗疏,十分难以见人。

承宗于是穿了这样一双袜子进了考场。府试,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这一考,就是四天。

大太太暂时放下了雨馨事情,焦急地等待着消息。钱妈妈是沐浴衣,整日价念念有词求神拜佛。将自己知道所有神佛一一拜了个遍。

雨澜倒还轻松愉悦,她相信自己眼光。如果承宗连个童生也考不出来,那只能说自己换了个世界,眼光也跟着变差了。

四天之后,承宗脚步虚浮地走出考场,见过老太太大太太就一头栽进房间睡着了。

承宗整整睡了一天一夜。醒来之后,一家人围坐松鹤堂,大太太一个劲儿地问他考得好不好,承宗只是谦虚地道:“考了才知道自己读书不求甚解,尚有许多不足。”大太太信以为真,脸色就有些难看。

雨澜见他精神尚好,神色间也没有丝毫沮丧神态,立刻将心事放下大半。

几日后放榜,承宗果然考中了甲等第八名。十二岁承宗少爷成了大楚一名“童生”,有了考取秀才资格。

大太太大为高兴,把承宗叫到怡宁居好生夸奖了一番,又开了库房,赏给他好些东西。难得大方地给下人们全都发了赏钱。

大老爷也十分高兴,将承宗叫到书房训导了一番,一方面叫他戒骄戒躁,不能因为一点小小成绩就骄傲自满,另一方面让他再接再厉,准备起五月份院试。

承宗正有此意,自然满口答应。

京中那些善于钻营官员吏目们,鼻子比狗都灵敏,不放过任何一个巴结首辅机会,一时杨府门前车马如龙,都是前来送礼道贺。老太太亲自嘱咐大太太,所有礼物一应不要,统统退回。

一个“童生”对于杨家这种“诗礼传家”门第来说当然不算什么,大太太就张罗着内院开了几席聊作祝贺。老太爷照例缺席,老太太为首,大房、二房、五房全部参加。

席间众人又把承宗一顿夸奖,承宗连连逊让,态度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老太太看得连连点头。大老爷大太太红光满面,柳姨娘五姑娘强颜欢笑,雨澜不管别人,笑容明亮灿烂,透露着十分真诚。

一顿饭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