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小夫君》-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春花回来了,跟大女婿问问……”任二婶想着明天要来家里的秦秀才,这是眼睛一亮,有了好人选。打定了主意,任二婶是把这一张盖过大印和画押的纸,收到了怀里。然后,把小陶罐子又是放了回去。重新搁回了泥砖胚,任二婶准备掩饰了她做得这一切小动作。
心里搁下了这事情,等着任春花和秦秀才回娘家时,任二婶就是分了神,并没有注意到了大女儿任春花不太好看的脸色。
作为了秦秀才的娘子,出嫁到了舅舅家的媳妇,按里说,这亲上加亲了,任春花怎么也不会给薄待了。可事实上,任春花到了舅舅家里,舅舅这个公爹是不错的,可架不住舅母这个婆母,不喜欢了她。更甚者说,与“之乎者也”的丈夫,任春花也是走不拢了一块儿。
任春花大字不识,哪能合了秦秀才从书里想像的暖香温玉,美人佳话啊。
任二婶没注意到时,任二叔却是一直拉着女婿秦秀才问着话。
秦秀才虽然面上恭敬,可心里是腻歪极了。他自认为是一名读书人,还是一名有些身份和地位的人。岂能如岳父任二叔这般庸碌,讲来讲去全是一些俗物。
当然,这也与秦秀才的眼界有关,毕竟,秦秀才是秦家好不容易供出来的金凤凰,那是指望着秦秀才继续努力,考中了举人的功名。秦秀才在秦家的主要任务,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旁的事情,自然不会入了一心功名的秦秀才耳里。
在秦家人看来,得了举人的功名,可比秀才这个功名那是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秀才不过有禀粮,能免了徭役,能荫恩三个家人。
可举人的功名,却是能荫庇了一个家族,而且,有了举人功名,可以踏上了官路。虽然,朝廷开科举士,进士最尊贵,能入了翰林。朝廷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今朝翰林郎,飞黄阁老堂。
阁老,还有一个称呼,亦然是堂堂的一品相爷。
一般的人家,特别是秦家这等普通的民户,岂敢想像那等大人物。就是考了举人的功名,能进了官场,当上了衙门里的大人,就是天大的喜事,祖宗冒了青烟啊。毕竟,这等举人的功名,虽然也能进官场,不过,是从小官小吏起步;最高能当的官位,也过不了四品官的坎儿。
可四品官对于一个普通的人家而言,那也是一辈子都见不到的大人物。
官,官字两张口。
那等衙门里的一个小吏,也能刁难了民户,也能整治得一个民户破产。更不消说上面的大官人们的威风了。
秦秀才想像着他功成名就的那些事儿,对着任二叔的一些问话,自然是发散性的走神了。
“女婿难得来家里,快备酒菜。”任二叔再傻,瞧着秦秀才一直不太捧场的样子,自然是忙假装的笑了两声,就是吩咐了任二婶赶紧把专门准备上的一些好吃食,送上了桌来。
古代的农村普通百姓人家待客人时,女眷是不会上桌吃饭,小孩子更不会上桌子吃饭。所以,这好吃食端上了桌后,陪着秦秀才的人,自然是任二叔了。毕竟,秦秀才虽然是任家的女婿,可谁让秦秀才有功名呢。
任二叔对着这样一个女婿,还是巴结的。
拿人手软,吃人嘴软。秦秀才再是心中有些瞧不起任二叔,此刻,面上还是暖和几分的。毕竟,他认为自己是读书人,要顾惜了一张脸面。
等着一餐之后,秦秀才借口要拜会了桂花村的长者,就是打算出了任二叔家,去外面消消食。这会儿,任二婶是瞧着女婿出了院子,那是匆匆的跟了上去。就在院外转角的地方,任二婶是唤了话,唤住了秦秀才。
“女婿,女婿,有个事情得麻烦你。姑母不识字,得烦你这个大学问人给认认……”任二婶不废话,在秦秀才停了步后,就是忙走上前。她是一边说了话,一边还从袖里拿出了她发现的那张画押的纸。
秦秀才起先心中有些不高兴的情绪,可当他看着任二婶拿出来的东西时,眼神是微微的闪了闪。
052 撑着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姑母为何把家里的地契拿出来问人?”秦秀才突然说了此话,然后,是看着地契的画押,又是摇了摇头,接着道:“不对,这上面的画押人可是姑母的大伯叔……”
任二婶从秦秀才这个女婿的嘴里,听得了是大伯叔任玉她爹留下来的东西,脑中是一阵白光闪过。然后,任二婶就像是给智慧神附身一样,那是表现出了她的聪明,回道:“这定然是大伯叔留下来五亩地的地契……”
“如姑母所言,小生没有看错的话,确实是五亩地的地契。”秦秀才肯定了任二婶的话。不过,秦秀才心里嘀咕的,却是这大伯叔家的地契,为何跑到了他的姑母兼岳母手中。
任二婶哪管秦秀才如何想,任二婶是当用人时,笑口常开;任二婶不用人时,过河拆桥是理所当然的。任二婶在此时,可不就从秦秀才的手里把地契拽了回来,嘴里不住道:“原来是这样,麻烦女婿了。女婿,你要去拜访村里的长辈,姑母不打扰你。你自忙去吧……”
“对了,这个事情我还得跟你姑父商量商量,女婿你是读书人,定然不会多嘴到处传了嫌话吧……”任二婶陂有两分激将法的意思。秦秀才瞧着任二婶的庸俗,心中更是多了两分厌恶之心,回道:“自然不会,此是任氏的家事,小生一个外姓岂会伸手?”
说罢话,秦秀才是一甩衣袖,心情不快的离开了。
秦秀才离开了,任二婶却是心里埋了事情,她就是好奇着,嘴里小声嘀咕道:“当家的早得了这地契,当初为啥仍把地还回去。这不会是傻了吧?”
任二婶不管任二叔如何想,任二婶就是揣了地契到怀里,然后,奔回了家里。
回了家里后,任二婶去了卧室,看着任二叔就是把地契从怀里拿了出来,还是搁了任二叔的面前,挺不痛快的问道:“当家的,当初五亩地是咱家种,既然有地契,咋不早拿出来?要知道地契在咱家里,我是绝对不可能同意,把五亩地还回去……”
任二婶别看任二叔发火时,她是糗怕着。可平日里,她占上了半分理,那脾气可不会饶了人。这会儿,任二婶自认为她是非常有理的,对着任二叔的德性,任二婶是完全瞧不上。
“你翻了出来?”任二叔见着地契,那是非常熟悉,这是问了话后。任二叔更是忙从榻上起来,那是往墙角的泥砖胚走去,打那儿是翻了泥砖胚,更是掀起了小陶罐子。见着了空空如也的小陶罐子,任二叔脸色变了,他抬头看着得意洋洋的任二婶,问道:“谁让你动我的东西?”
“当家的,我是你枕边人,咱们成婚这些年,我哪时不是为了家里好。现在倒好,当家的是胳膊往外拐了。怎么?当家的是心疼了大侄女,就不想想这等灾年后,咱们家里还剩下啥?春黄不接,是不是明年全家都饿肚子,歹死只能怨命苦?”任二婶是霹雳啪啦的讲了这么一堆话,那火气全冲着任二叔去。
若说任玉这些日子,对任二叔家里瞧着不错,任二婶心里对任玉这个大侄女没往日那么眼缘不顺了。可再不错,在任二婶的心底,那仍是小情小意、小恩小惠,比起了五亩田地的重要性,完全没可比了性。
“当家的……现在地契在咱家手里,这地咱家哪能不收回来?”任二婶瞧着不吭声的任二叔,就是出了这等主意。
“你是头发长,见识短。老话都说,兔子还不吃窝边草……”任二叔在任二婶的劝解之下,是叹了一声,最后说了此话道。任二婶是满脸的不乐意,哼了两声,道:“兔子能不吃窝边草,要真这样,族长家的那几百亩地从哪来的?”
“那是有人错了利钱,生活不下去,败掉了祖宗传下来的家业。”任二叔是开口,反驳了此话道。任二婶听着任二叔这般讲,那便反问道:“听当家的意思,是要把地契还给大侄女了。哼……当家的,摸着良心讲一讲,当家若真有这心思,何苦把这五亩地的地契一直藏了起来……咋还地的时候,没想着把地契一起给了大侄女家?”
任二婶被任二叔一激,就是直讲了心里的话。这等有些嘲讽的话,让任二叔是脸色变了一变。好半晌后,任二婶没开口,任二叔是摸了摸手里的地契,回道:“我这是心里不舍得,种了这些年的五亩地,跟命根子一样……”
“……”任二婶听着任二叔这话后,一时片刻里也不讲了话。夫妻两人就是沉默,便是在此时。卧室外传来了一声的“咳嗽”声。然后,任春花是走进了屋里。
“爹娘,你们的话,我听见了。”任春花望着任二叔和任二婶,讲了此话,更是接着道:“爹,娘说的有道理,地契在咱家里,大伯叔当年为何把地契留给咱家,而不是留给了大堂姐这个亲闺女,这摆明了中间就是有隐情……咱家拿话,在村里也有个说法。”
任春花是出嫁女,按说这等事情,就跟她没太大的关系了。可任春花本人却不是这般想的。毕竟,任春花心里还是指望着,娘家日子宽松些。这样她这个出嫁女归宁时,也能多舀出了一些好东西带到了婆家。
当然,任春花心底真觉得,若这五亩地有些什么法子,能拿回了她的娘家。到时候,许是与丈夫商量商量,还能给她自己再谋一些嫁妆。女子多些私房钱,在婆家的日子更好过些啊。
“春花,你觉得娘的话对?”任二婶很高兴,她这是得了一个强援啊。毕竟,任春花嫁得好,这不看僧面,还看佛面呢。在任二婶瞧来,任二叔这个亲爹怎么也得给嫁得好的大闺女一些体面。
事实上,也如任二婶所想,任二叔听得任春花的话后,就是在那里沉默了好久。在想了想后,任二叔才是回道:“春花,这事情不是那般简单……”
“有什么简单不简单的,爹,族长家的田地,难道就真是天上下馅饼,白捡来的吗?”任春花说着这话时,脸色激动的变红了起来,她是又道:“就是公爹和婆母,在这个灾年后,还是跟村里的一些贫户,是放了利钱。我是在婆家瞧明白了,这天下的道理,就是撑着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任春花嫁给了表哥,那公爹是亲舅舅,婆母是亲舅母。这公爹就是一个会钻营,还懂得谋了生计的人。要不然,能在一个普通的民户,是供出来一个秀才。要知道,养一个读书人的花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的银钱。
放利钱,说得好听是救急。实则,若是那借了利钱的人家里,没那么一些家底的话。哪个放利钱的,是敢白借了?
PS:求一下推荐和收藏,大大们,多支持一下下嘛……拜托了!
053 娘娘
古往今来,最是动人心的必然是利益。更甚者说,利令智庸,亦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任春花的心思,正是契合了任二婶的心思。虽然说,任二叔还有些迟疑,可这心中的天平,还是在一点一点的摇摆着。任春花瞧着她爹不多话,就是又道:“爹娘,我这般说法,就是这日子都活明白了。咱们家过得什么日子?族长家里过得什么日子?要不是胆大些,手狠些,那些家财万贯的有钱人,从寻里刨来得食?”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这话,任春花也许说不出来,可这道理,在婆家里过了这般久的日子,任春花算是瞧明白了。
“来年夏花年纪大了,得出嫁。大石的年纪,不久后,应该给家里娶了媳妇。这一笔一笔,哪不要银钱和家底。爹,娘千辛万苦的谋算,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任春花的话,字字不离着任二婶的好。
“光有地契,说明不了啥。村里人都晓得,那地里是你祖爷分给了你大伯叔的家产。”任二叔摆了手,是说明了此话道。任春花一听,就是冷了两声,道:“爹,这世上的理,可不是对的就能行……”
“要不然,还要衙门干啥?任氏的族里,可是族长作主……”任春花是提了话,任二婶一听后,眼睛都亮了,说道:“春花说得对,当家的,就是这个理。这地契在咱们家手里,自然是咱们家的地。再说,当年大伯叔把地契给咱们家里,那……那定然是大伯叔和大伯婶吃得汤药费多了,欠了咱们家的银钱……”
“这地契是抵押,原来爹娘不计较,可现在天灾年里,咱们家都吃不饱了,顾不得那些亲戚仁义了……”任春花直接是套着任二婶的话,这般振振有理的对任二叔洗脑。
“当家的,春花说得在理,你倒是吭个声啊。咱们家里,可不能再混日子下去了,这家里的存粮不多,更不消说夏花还没嫁,大石还没娶呢。”任二婶是不住的对任二叔逼问了话,更是盘上了家里的情份。毕竟,任二婶瞧着,侄女再亲,能亲过自家的儿子吗?
任二叔良久后,终于是回了话,点了头,道:“等春花丈夫回来,咱们再商量商量……”
“还商量啥啊?这不都说好了?”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