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种田-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肉质并不见得就一定是好的。
张记猪场并没有使用饲料和添加剂,喂的只是酒糟、玉米、麦麸、大豆、鱼粉等等原汁原味的材料。但是,仅仅是靠着这样的材料,就能创造如此好的成绩,如何能不让廖老板感到惊奇呢?
廖老板有点讶异,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造成如此的奇迹呢?
廖老板所不知道的是,在酒糟之中含有空间泉水的成分,猪圈里喂的水也是空间泉水,这就是这些仔猪们为什么能够长得如此之好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样的秘密也只有刘睿能够知道,其他人也只能是一头雾水了。
越是在养猪场里待久了,廖老板所感受到的震撼也就越发强烈,心里那种不以为然的情绪早已经是不翼而飞了。特别是在听过刘睿所说的对于养猪场未来的规划之后,廖老板心里头的震撼就更加强烈了。
万头养猪场!
这就是刘睿的目标,这就是张记猪场的未来!
这个时候,廖老板早已经是不再觉得刘睿的计划是不切实际的,并不会觉得张振祖等人是异想天开了。因为看过养猪场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以及仔猪的生长情况都是迈进了先进养猪场的行列,廖老板自然知道刘睿等人确实是有足够的底气,并不是狂妄自大。
不提廖老板在养猪场之中翻飞的各种念头,刘睿在看到仔猪们乖乖地吃食,刚才那种提心吊胆的感觉终于是离开了。
折腾了一大早,总算是对付过去了,看来这个养殖业并不是那么容易,稍有不注意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不过,还好这一次发现及时,应对得当,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不过,以后就要注意了,最好能够做到事前准备,未雨绸缪。
就在刘睿思考着养猪场未来的发展,猛然的整个养猪场暗了下来,停电了!
第201章 停电危机
突如其来的黑暗让原本习惯于白炽灯光明的刘睿很不适应,有点茫然地看看四周的环境。
刘睿的第一反应是保险丝断了!
养猪场里面同时点亮了六十盏两百瓦的白炽灯,上万的功率同时启动,所消耗的电量是异常惊人的。虽然在养猪场建设之初,为了应对今天这种情况的出现,养猪场里的电线线路都是经过了特别的设计,可以承受大功率电器的使用,轻易不会烧掉保险丝。
扔下正在津津有味吃食的仔猪们,刘睿直奔配电房,查看是不是保险丝出了问题。除开是养猪场的大股东之外,刘睿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养猪场的水电工。
养猪场的水电管线从设计安装的时候刘睿就全程跟进,除开当初施工的工人之外,就是刘睿最熟悉了。对于高中物理学得极好的刘睿来说,养猪场这样简单的线路布局以及简单的维护自然不会有太多问题。
走进配电房,刘睿并没有闻到任何的异味,心底有点怀疑并不是配电房之中的保险丝出问题。要是保险丝烧坏了,狭小的配电房里面肯定会弥漫一股烧焦的塑料味。
走进配电房,刘睿轻车熟路地先把总闸的闸刀给拉下来,这才开始检查旁边的保险盒。虽然刘睿没有经过正规的电工培训,不过基本的安全观念还是很强的。在总闸没有拉下之前,可不会轻举妄动。
果不其然,保险盒之中一点异状都没有,仍旧是光洁无痕,想必应该不是保险丝的问题。
转身走出配电房,刘睿走到门卫室,从这里就可以知道究竟是养猪场的线路问题还是大面积的停电。
在刘睿的猜测之中,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一来,养猪场的线路是刚刚安装,应该不存在老化的问题。再一个,经过检查之后并没发生短路之类状况,因此问题并不是出在养猪场。
作为在梁村生活了十几年的乡民,刘睿对于梁村农村电网的糟糕状况是深有体会。一到下雨,梁村就经常会出现停电的现象,大多数都是因为线路被风刮断、线路短路等等原因。
农村电网不规范、科学的设计让线路的损耗很大,再加上设备落后、线路老化,每年空耗的电量很大。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电网的电费极高,基本上达到了每千瓦时一块钱的水平。
一斤稻谷的收购价才五毛钱,高昂的电费令不少村民是不敢电灯,甚至还有人宁可点油灯,而把电灯空置着。〖TXT小说下载:。。〗
就刚才养猪场点了一个小时的白炽灯,就已经是花掉了十多块钱,要是长年累月点起来的话,那还真的是有点烧钱的感觉。
有些先富裕的村民,家庭条件好了,可以买得起电冰箱、洗衣机等等耐用消费品,不过就是因为高昂的电费望而却步。用不少村民说的话,那就是买得起用不起,还不如不买了。
刘睿也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不少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开始了农网改造的工程,听说到了那个时候电费就有希望降低到每千瓦时四五毛钱的水平。一算算其中的差异,刘睿是心生感慨,也非常羡慕那些地方的村民。
不过呢,现在的梁村还只能忍受一度电一块钱的高价,无可奈何。
抓起门卫室的电话听筒,刘睿往自家家里挂了一个电话,询问停电的事情,顺便把养猪场的情况和父母说了一下。
电话的线路是独立存在的,在电信的机房之中,有些足够的蓄电池给线路提供电量,即便停电之后也不会中断通讯。
电话接通之后,刘睿这才从父母的口中得知家里也是停电了,看样子停电的情况并不仅仅是养猪场而已。刘睿把养猪场的一些情况和父母说了说,叫他们放心,就挂断了电话。
再电话到村里的供电站之中,刘睿才知道从似乎是从青云到梁村之间的线路出故障了,短时间之内还真没有办法恢复。
来到养猪场边上的一个休息室里,透过窗户往梁村的方向看过去,刘睿发现整个梁村陷入了蒙蒙的雨雾之中,令人无法看得真切。
刚才还有电的时候,灯光通过雨帘,给梁村平添了几分迷离的色彩。不过停电之后,梁村就变成了一个匍匐在苍茫大地的巨兽,在迷蒙的雨雾之中凸显沉默的力量。
既然线路故障,按照以往的经验,这场雨没有停的话,梁村是不太可能通电的。
屋外的冻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气温也是不断下降,看来那些找来的稻草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刘睿先是在仓库之中把稻草平摊开来,然后用喷雾器开始往稻草上喷洒高锰酸钾溶液。这些金黄的稻草都是村民们精挑细选出来,准备在冬天里派上用场。
几个村民送过来的时候,很小心地用塑料布遮盖住了手推车,所以这些稻草依旧是异常干燥。
均匀地在稻草上喷洒了消毒液之后,养猪场的几个工人就配合着把稻草开始往猪圈里搬。还好养猪场的各栋建筑之间都是有着走廊连接,无论是搬运什么东西也不会被雨淋湿。
猪圈里的仔猪们在电灯泡熄灭之后逐渐地感觉到了一丝凉意嗖嗖地冒出来,又开始有点躁动不安了。所幸这个时候,工人们开始抱着大堆的稻草进入了猪圈,在猪圈的角落均匀地铺上了。
虽然来到张记猪场之后这些仔猪从来没有享受过稻草的待遇,但是凭借着本能以及小时候留下的印象,它们还是知道这些稻草是好东西。
很快地,仔猪们就争先恐后地挤在角落里,借着稻草和同伴的体温,抵御逐渐下降的气温。
大家忙活了有一个多小时,终于是把所有的稻草均匀地铺设在猪圈里,让仔猪们多出了抵御寒冷的一个重要手段。
看着仔猪们哼哼唧唧地挤在角落里,不复以前那种颤抖、慌乱的情形,刘睿心里的高兴劲那就别提了。
伸手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细细汗珠子,刘睿知道这一次寒气突袭所造成的影响总算是告一个段落了。
这一次冻雨下得急,气温下降得很快,已经是对仔猪们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威胁。还好张振耀发现之后并没有自作主张,电话把刘睿等人喊起来,共同商量对策。
若是换成一个心思活泛的人,有可能还会有些自以为聪明,自作主张地把事情压一压,那样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不过,张振耀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一旦碰上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就立刻会向别人求援。
对于实诚的张振耀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安全第一!
也好,张振耀的举动为刘睿等人赢得了更多的准备时间,让他们可以从容地应对寒流所带来的威胁。
安装电灯、收集稻草、装订塑料布,一连串的行动看似简单,却为仔猪们抵御严寒提供了相当的基础。也是通过今天的行动,刘睿等人这才明白,养猪场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要想做好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投入。
“舅父,你们在这里盯一下,我回去看看家里的番茄地!”看着猪圈之中那些此起彼伏的尖叫声已经是逐渐停息,只有轻微的喊声在慢慢浮现,刘睿终于是可以放心地离开了。
“嗯,那你回去吧!”张振光也知道那两亩小番茄对于刘睿的重要意义,点头答应道。
不过,在张振光的心里,已经是有点不太看好在冻雨下遭受低温蹂躏的小番茄。对于小番茄的生长习性,作为梁村的村支书,听过不少技术人员讲课的张振光也是有所了解。
为了让小番茄能够适应梁村高温湿润的热带天气,这一次周国栋从农科院引进的品种都是那些可以耐高温的小番茄,相应的抵御低温的能力就相对低了一些。
这么冷的温度,还有绵绵的冻雨淋湿,恐怕刘睿的小番茄基本上就是被宣判了死刑。
现在刘睿要回去看看,虽然知道最终的结果是如何,张振光还真的是无法说出口,只能放刘睿回去了。张振光只是希望自家的外甥能够顶得住这样的打击,不要太过伤心。
不过,按照张振光对刘睿的理解,这点打击应该不会击倒他,毕竟这一年以来刘睿的表现都是无可挑剔的。
养猪场的事情告一段落,心挂番茄地状况的刘睿也没有太多话,径直换上便衣,来到养猪场门卫室边上的车棚。
稍微检查了一下身上的雨衣,刘睿启动摩托车,小心翼翼地冲进了雨幕之中,开始往着家里驶去。
天上的乌云就如同是铅块一般阴沉沉地压在人们的头顶,似乎就是伸手可及。没有阳光,甚至天关也都被完全遮掩住了,只剩下一个昏暗的世界。
密集的雨丝又在天地之间飘荡,路上的能见度极低,为了安全起见,刘睿只好是打开了摩托车的大灯。
雪白的大灯从雨幕之中冲出,瞬间照亮了周围,在前方的雨帘之中形成了两道光柱。雨丝在光柱之中飘动,倒也是变成了令人有些惊叹的景致。
似乎因为下雨的缘故,往日在梁村边上收购的小货车们都没有了踪迹,看来今天梁村注定是要度过一个令人郁闷的寂静清晨。
对于菜农来说,下雨是他们最不喜欢的天气。
因为下雨一多,蔬菜的根系以及叶子很容易就被雨水浸泡腐烂,造成相当的损失。再则,下雨之后,采摘也很困难,也不会有车子来收购,成熟的蔬菜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烂在地里。
其他的天气,哪怕是干旱,村民们还能给菜地挑水,下雨天还真的没有办法了。
当然了,那些有着大棚的高科技农民就另当别论了。
天上飘下来的雨丝并不大,不过延绵不绝,就如同是在刘睿的眼前形成了浓重的雾气。冰冷的雨水浸润了刘睿的脸庞、眼睛,并且顺着雨衣的连接处慢慢地透入刘睿的身上。
摩托车开动之后,似乎空气之中风儿的流动也增加了不少,水分蒸发越发剧烈,刘睿感到了丝丝寒意深入骨髓。
早上没有吃东西,有忙进忙出消耗了大量地体力,刘睿早已经是饿得前胸贴后背。这个时候再被冻雨浇湿,北风一吹,刘睿终于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饥寒交迫!
还好,刘睿自从获得神农空间之后,体质改善了许多,面对这样的困境,他的底子还是能够应付的。若是换成了一年前的他,恐怕早就支撑不住,倒下了。
下雨天路滑,为了安全起见,刘睿只能是把摩托车的速度放得很慢,终于在十分钟之后回到了刘家大院。
在院子里把摩托车架好,刘睿几乎是冲进了堂屋,这才算是到头了。刘睿的牙齿都有点上下打架的趋势,只能是用最快的速度把衣服换了,这才算是稍微有点好受。
看着儿子湿淋淋地冲进了家门,张桂芝连忙进入厨房点起了沼气,给刘睿烧姜糖水了。
喝过姜糖水之后,肚子里散发的暖流缓缓地流向四肢,刘睿有些发抖的手脚终于是回过劲来。
“小睿,饿了没有?我去给你拿早餐!”张桂芝看着儿子被冻得有些发白的嘴唇,有些心疼地问道。
“嗯,多弄点过来,我都饿死了!”刘睿放下装姜糖水的瓷碗,点点头说道。
“我去!我去”在旁边的小丫头连忙是自告奋勇站起来,撑起雨伞冲进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