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三点绛唇 >

第51章

三点绛唇-第51章

小说: 三点绛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不是适得其反?而杨恪明明对秦家避之不及,为何还为杨慷求了这一门亲呢?

095、风不止

似乎看出阮蕙心中的诸多疑虑,老侯爷便正色道,“咱们老杨家的事,恪儿应该也跟你提了一些。这数十年来的恩怨,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今日我便长话短说了。”说着扫了阮蕙一眼,见她面色沉静并无异样,心里愈发满意,为自己拒绝答应让秦秋水嫁给杨恪做平妻的明智而感到高兴。

阮蕙抬起眼睑,与老侯爷的目光相撞,旋即低下头去,轻声应道,“孙媳谨听祖父解惑。”

老侯爷这才低咳一声,开始诉说血泪家史。

从当年老侯爷与先帝打拼开始,到杨恪之母黄氏如何入宫受辱,长乐侯如何抑郁成疾,杨恪所聘张氏女如何撞自缢而死……再到杨恪如何与秦家签订契约,如何与冯将军结识,如何去了江北联合众位老王爷起兵逼宫……

一件件由老侯爷口中说出,时而感叹时而悲愤,时而伤感时而激昂,阮蕙虽听杨恪说过一遍,此时也不由得屏息凝神,无限感概——长乐侯府能重振旗鼓,当真不容易呀!这样一想,越发为杨恪小小年纪就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而感到心疼。

说到最后,老侯爷也不由得长叹一声,”这些年来,我与恪儿他爹装聋作哑,倒难为了恪儿……”话锋一转,“好在你进了门,恪儿也算有了助力,我便是立时死了,也都能瞑目了。”

阮蕙暗暗苦笑,自己娘家远在晋阳,父亲不过三品文官,哪能谈得上成为杨家的助力?听老侯爷说到一个“死”字,忙插话道,“祖父身体康健,一定长命百岁。”

老侯爷这才呵呵一笑,“我也但愿能活到百岁,亲眼看看重孙辈儿个个成家立业……”忽望着阮蕙道,“本想着等恢复了王爵就让你接管姨太太手里的中馈事务,……虽说她是恪儿的亲姨母,又把恪儿抚养成人,可终究……由她管着总是名不正则言不顺的,眼下你有了身孕,这接手中馈之事就暂时缓一缓……在孩子出世前,你不妨跟在姨太太身侧,熟习一下家中事务,将来正式接手之后也不至于仓促凌乱……”

阮蕙想起黄姨娘那双幽深似井的眼睛,不由得婉拒,“姨太太毕竟管了这么多年,又是世子爷的亲姨母……孙媳年轻,在娘家时也没理过事,怕……”此生她能嫁一个善良的男人,且衣食无忧,便已知足,别的对她来说,可有可无。更何况这一接手,还不知“接”出什么风波来呢!

老侯爷眼里精光一闪,随即笑道,“……那就等恪儿回来再说吧!”

阮蕙也就笑着应声,“是。”

老侯爷忽话题一转,“晋阳苏家,你可认识?”

“您说的是方才那位苏定将军吧?”阮蕙正寻机要问苏家的事,当下颔首,“他母亲苏夫人是孙媳的干娘……”说着欲言又止。

老侯爷眼角微挑,“难道这个苏定随余公公来长乐,是要见你?”

阮蕙不敢苟同老侯爷的想法,却还是想见与苏定会会面。当初要不是苏夫人出面,自己也不会如此顺利嫁给杨恪,眼下苏贵妃殉葬,苏定却入宫为官,苏家肯定出了事,她做为苏夫人的干女儿,于情于理,都应该关心一下。更何况她还欠苏家的人情,若不闻不问,未免太过冷酷。

不待阮蕙回答,老侯爷又浓眉一皱,“苏启明才华横溢名满天下,门下子弟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权臣新贵,孝宗皇帝怎么竟下得手去?”竟是直指苏贵妃殉葬之事。

“祖父的意思……”阮蕙没想到老侯爷竟会如此直言不讳。虽然屋中再无他人,她还是下意识地抬起眼来从门窗处睃过,然后再回到老侯爷身上,“苏贵妃的事,难道跟孝宗皇帝有关?”

“宫闱内乱,丑闻层出不穷,这样拙劣的手段,除了诚王,还能有谁?只是苏学士一介文人,苏贵妃膝下又无子嗣,竟也被殃及了……”老侯爷眼里隐有怒意,显然对上位者有所不满。

阮蕙想起苏夫人和苏容,也不由得心下戚然。失去至亲的颓丧、悲愤,她曾经深深地体会过,那种痛彻心肺、深入骨髓的痛苦,这一辈子,她将永记在心。

好半晌,阮蕙才细声说道,“祖父方才说,苏将军是来见孙媳的?”老侯爷的话仿佛是飘在她头顶的乌云,让她心情陡地阴郁起来。如果苏定是特意到长乐来见她,就一定是想借助杨家之力有所做为,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杨家,又会掀起怎样的狂澜?

老侯爷轻轻点头。“如果我所料不差,他是想借你之名进入杨家。”

“要不……孙媳去见见苏将军?”阮蕙见老侯爷说得斩钉截铁,心里不由得闪过一个念头,当下就微微垂下头去,低声试探。“他终归也算是孙媳的兄长……”

老侯爷眼睛一眯,沉吟片刻,忽拍案而起,“好,你去见他,且看他如何说辞。”

这话说得含糊,没有说明帮还是不帮。不过既然答应见面,事情就有回旋的余地。阮蕙抬起头来,直视老侯爷,“那好,孙媳这就派人请他过来。”她虽人微言轻,能出一份力的时候,她也决不会袖手旁观。

老侯爷望着她平静的面色,郑重点头。

阮蕙便告辞而出。才至门口,忽听身后传来老侯爷的声音,“此事……还是过了明面吧!”'。。'

那就是说,要当着那位宣读圣旨的太监说明杨世子夫人与苏家的关系——老侯爷这样刻意的提醒,是不是说他也不会袖手旁观呢?阮蕙顿时心情大好,缓缓回头,朗声应道,“是。”

刚出胜仙居的大门,迎面就碰上几个丫头婆子簇拥着黄姨娘从院外进来。

黄姨娘显然对阮蕙孤身一人出入胜仙居感到意外,眼里闪过一丝疑虑,旋即堆起亲切和蔼的笑容来,“……怎么连个丫头也不带?这初怀身孕的人,头三个月都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磕着碰着,要不然……”语气关切诚恳,完全是一副慈母之态。

阮蕙自然也笑盈盈地作出谦虚受教的样子,“多谢姨娘提醒,往后我会多加注意的……”

黄姨娘往院内睃了一眼,有意无意地说道,“来看老侯爷呀?”

阮蕙佯作羞怯地微微垂头,“……就是见世子爷还没回来,所以来问问祖父……”苏家的事,还是瞒着这位比较稳妥。

黄姨娘就笑着打趣了几句,又道,“午饭已准备妥当,我过来问问老侯爷摆在哪里……”颇有解释之嫌。

阮蕙心里有事,想着苏定他们不过歇息两个时辰,便也无意在此逗留,应酬几句便先走了。

黄姨娘盯着她远去的背影,眼里闪过一丝阴冷,旋即转过头来,大步走进了胜仙居的院门。

096、醉翁意

阮蕙回到桃花源不过半盏茶工夫,黄姨娘就亲自前来请她到青柏园吃饭。

采青与芍药两个陪侍左右。

黄姨娘满脸喜庆,一反常态地挽了阮蕙的胳膊缓缓往青柏园而去,边走边有意无意地跟她透露宫中来人的信息,“……听说这位余公公从前是先帝身边侍候的红人,如今又合了新帝的意,倒是个手段了得的……”

这些阮蕙早已从老侯爷口中知晓,不过她还是应和了几句,便顺着这个话题提起了苏定:“方才我恍惚听到这位余公公说他身边一位年轻将军叫苏……定,是吗?”

黄姨娘看了她一眼,半晌才点头,“是啊!说是晋阳苏大学士的嫡子,长得倒是一表人材,也不知婚配与否……”想是误以为阮蕙要为杨怡牵红线,语气颇有些不悦。

阮蕙淡淡一笑,“怪道我看着有些面熟,原来真的是他。”

“他?”黄姨娘道。

“他母亲方氏早前认了我作干女儿……”阮蕙解释了一句,忽幽幽说道,“苏夫人待我十分亲厚,一别数月,也不知她怎么样了……”

黄姨娘这才释然,“原来这位年青有为的苏将军竟是你的契兄!”又笑道,“等吃了饭,你与他见上一面,问一问你干娘的近况不就是了?”这样的顺水人情,她正好趁机送上。

不知不觉已到了青柏园的门口。

因有外男,便分了两席。老侯爷与长乐侯并余公公、苏定、杨慷在正堂一席,阮蕙、杨怡并老、少两位姨娘在内院一席。

正堂一席推杯换盏,吃得正酣间,走进一个厮儿,在门口探头一望,又缩了回去。

老侯爷瞥见,便随口问道,“何事?”

那厮儿便躬身进来,在老侯爷耳边低语几句。

老侯爷闻言,当即呵呵一笑,便向苏定说道,“苏将军,我孙媳妇想见见你。”

此言一出,不仅余公公大吃一惊,便连长乐侯与杨慷都面露异色。哪有内眷当众提出要见外男的?

苏定也显得有些意外。

老侯爷便指着苏定冲余公公笑道,“到底是毛头小子,粗心大意的不及女子细心。我这孙媳阮氏,就是他亲娘认的契女……您看他,竟一点也想不起来……”

苏定这才作出恍然大悟之状来,“阮妹妹原来在家呀!我还以为她随杨世子去长宁了……”竟当众承认与阮氏的契兄妹关系,显得光明磊落,并没有半点暧昧之态。

余公公不由得举起酒盏,笑道,“这么说来,苏将军长乐之行,一来宣旨,二来会亲,倒是一举两得了。”

苏定忙笑道,“能与妹妹见上一面,倒是意想不到。”说着向余公公老侯爷等人告了罪,起身离席。

小厮将他引进青柏园内院。

因有外男,女眷自然要回避,黄姨娘就在屋里支起了屏风,杨怡与几个大丫头端坐其后。

黄姨娘原也要避开,阮蕙略忖了一忖,便伸手拉她相陪。虽说是兄妹见面,毕竟不是亲的,有长辈在,礼节上也周全些,再者也可以去去她的疑心。

婆子在外头通传说苏将军来了时,阮蕙便离座起身相迎。

苏定跨进门来,目光就落在阮蕙清瘦了一圈的脸上。虽然清减了少许,眉眼却似乎更加出挑了,特别是那双剪水双眸波光潋滟,让她整个人看起来更显风姿绰约。

这样灼热的目光,让阮蕙略显拘谨,不过眼角的余光扫到黄姨娘意味深长的笑脸,当下就镇定下来,上前行礼,“苏大哥……”

苏定也看到阮蕙身后的美貌妇人,心知是杨府那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姨太太,也就落落大方地上前,朗声说道,“自从妹妹出阁,母亲就跟我念叨着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妹妹见上一面,不想圣上派下这趟差使,倒让咱们兄妹再见了……”

阮蕙又为苏定介绍了黄姨娘。

按说一个妾室,是没有这样的体面的,不过黄氏毕竟不同。苏定心里一忖,还是恭恭敬敬地向黄姨娘请了安:“姨太太好。”

黄姨娘不敢托大,上前扶起苏定,笑着称赞,“初见恪儿媳妇我就觉得她生得好看,不想她这契兄也如此英俊潇洒,如玉树芝兰一般……”俨然一副长辈对晚辈十分喜爱的模样。

坐在屏风后面的杨怡两颊微红,纤纤玉指间的锦帕已紧紧绞在心手,已然沁出细汗。没想到,祖父跟自己提过的苏定,竟生得如此朗眉修目,只是不知其性情如何。回头还得向大嫂打听打听。大嫂与他是契兄妹的关系,将来……岂不是亲上加亲?心念百转间,俏脸更显绯红。

几句客套寒喧过后,阮蕙便问起了苏夫人和苏容的近况。

苏定脸上的微笑就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忧郁,“母亲自从大姐……足足哭了三天三夜,如今已瘦得不成人形,妹妹若回晋阳,还请前去开解开解……”

阮蕙听得心下戚然,不禁泪眼婆娑。

黄姨娘坐在一旁,也拿着帕子抹眼泪,十分同情的样子。

屏风后头的杨怡,显然也为苏定之言所感,眼圈也有些泛红。

想是为了缓和屋内沉闷的气氛,苏定就主动转了话题,“我原以为妹妹会随杨世子前去长宁受封,没想到妹妹竟然在家……”就顺势问起了阮蕙的近况。

黄姨娘见两人说的不过都是些家常,神情就更显随意了。

少时,便有婆子进来请苏定,说是余公公准备启程了。

苏定便起身告辞,又嘱咐阮蕙到了晋阳一定去见见苏夫人。

阮蕙郑重应了,送他出门。

黄姨娘也起身送到门口。毕竟是苏大学士的嫡子,不过一时败落,也不好太过失礼。

……

约摸半个时辰之后,余公公一行才离开了杨府。

晚饭过后,老侯爷让人来请阮蕙。

因天色渐沉,采青和芍药两人便陪同前往。

除了廊下的灯笼在风中摇曳和树叶随风发出沙沙的响声,整个胜仙居里,几乎不闻人声。

让阮蕙的意外的是,这回郭老姨娘竟亲自迎出门口,脸上有着难得出现的微笑。

阮蕙心里一动,亲手扶了郭老姨娘进屋。

让她更加意外的,脸色苍白的长乐侯居然也在,且端坐在老侯爷的下首。

她赶紧上前见礼。

老侯爷让郭老姨娘搀了她起来,笑道,“你这位契兄,还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半句客套话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