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重生悠闲农家 >

第3章

重生悠闲农家-第3章

小说: 重生悠闲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苗激灵灵打个寒颤,突然像是被野兽盯住,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他那媳妇呢?”柳苗眼珠一转,总不会死了吧。 
  “唉,听说他那媳妇是个不懂事的,说是不孝敬老人,听说让他给休了。” 
  “休了?”声音猛地拔高,乡下人家,休妻可是大事,那人,看来也不是什么好人。柳苗刚刚松动的心思立马又筑起防线。“姨娘,我头疼。”这是要送客的意思。 
  韩氏翻了个白眼,明知道这丫头啥意思,却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俺说苗儿啊,你也老大不小了,为了你这亲事,婶子这两天嘴皮子都要磨破了,好不容易给你看好这门亲事,你倒是说说,你咋就不愿意了?”语气很是不善,韩氏这脸吧嗒撂下了。 
  柳苗心中好笑,咋地,你姑娘还没过门呢,就开始给我们柳家当家了? 
  瞥了一眼若有所思的张氏,柳苗低着头状似摆弄着手指,似有意似无意的提道:“婶子真是菩萨心肠,我柳苗的婚事也忙的婶子什么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苗儿是您闺女呢。婶子自家一大堆的事,你家吴叔又是个靠婶子拿主意的,婶子这心思,呵呵……” 
  韩氏一怔,眼珠一转,立马明白这丫头变了法的说自己瞎操心啊。 
  冷哼一声,要不是看在姑爷面子上,她才懒得管呢。当她真是咸盐吃多了愿意淡操心啊。 
  张氏一直低着头,她夫家本是个秀才,她自然比其他农村妇女多了一些见识。听苗儿阴阳怪气的一说,这么一会儿功夫立马明白过来。感情这韩氏是准备来给他们柳家当家啊。 
  她就说嘛,咋吴家这么痛快答应不要彩礼就嫁闺女,感情打的这样腌臜的主意。 
  想到这,张氏的脸色也就不好看了。“她婶子啊,你看这时候不早了,俺们娘们还准备到地里看看,你是准备咋地?”明显送客的意思。 
  韩氏闹了好大一个没趣,嘴唇挤了挤终究是没说出啥来。 
  下地准备离开,只是临出门的时候终究是不甘心。 
  “俺可跟你们说了,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你们要是这么拖着,可别怪我说,到时候啊,怕是连后妈都当不上了……” 
  心中无名火起,柳苗的脸立马撂了下来。 

004议婚(三) 
  “这就不劳烦您老操心了,我柳家,还轮不到外姓人做主。”真是怕啥来啥。柳苗是真被激到了,你韩氏想当柳家的家,是不是早了点儿。 
  “你……”韩氏闹了好大个没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张氏听了那话显然也是气愤,不过眼下两家做亲在即,她作为长辈却是不能太过得罪这人。 
  “她婶子,苗儿的亲事有她哥和我张罗,你就专心张罗二妮的婚事吧。”言外之意柳家的事就不要她操心了。 
  韩氏眼珠转了转,愈发看明白了,这柳家,张氏和柳苗都是能当家的,幸好自家闺女聪明,嫁过来之前先把这碍事的小姑子赶走。 
  想到这,韩氏本来不悦的脸也就缓和了下来。 
  “瞧这话说的,咱们这亲戚里道的,俺这不也想着跟苗儿找个好婆家吗……” 
  “……是,她婶子,时候不早了,俺和苗儿就不留你了。” 
  韩氏知道再留下去也讨不到什么好,索性悻悻然的离开了,只是最后依然不忘提点,“苗儿啊,婶子可都是为了你好,做少奶奶,可比受穷强。” 
  柳苗只觉得一群乌鸦飞过,满头的黑线。 
  送走了韩氏,娘俩坐在炕头,张氏忍不住认真寻思起来。 
  “苗儿啊,韩氏说话虽不中听,可那人家着实不错。”张氏开了口,柳苗却还低着头,想想刚答应完丫头条件,自己这就反悔,也着实不是回事。 
  但这门亲事却让她心动,咋地做了少奶奶不比干活受累强? 
  “苗儿啊,这人虽然年纪大了点儿,但岁数大有岁数大的好处,知道疼人……” 
  张氏还要再劝,柳苗却头大的打断了她的话。 
  “姨娘,您老也不想想,真要是她说的那么好,还能轮到我?”柳苗就差直接说了,咱这柳家要人没人要嫁妆没嫁妆,人家凭啥。 
  张氏不是个傻的,这么冷静下来一想,也觉得不大对劲。 
  见张氏面色松动,柳苗再接再厉,“姨娘你想想,那么大年纪,之前还有过一房媳妇,咋也不能没孩子吧,你再想想之前婶子的话,怕这嫁过去就要当娘的。“ 
  张氏能接受柳苗给人做继室,却不能接受当后妈这事。这时候长子嫡孙事关重大,即使是小门小户也有严格区分,本就委屈了柳苗匆忙嫁人,她怎么能让她去当后妈。 
  可这心里着实是不舍这门亲事,想了想,“苗儿你在家好生歇着,俺出去打听打听。” 
  柳苗沉默的点点头,却是没再多嘴。她已经点的很透彻了,如果张氏非要把她嫁给这人,说不得她要反击了。毕竟,她不是他们柳家的真正父母。姨娘姨娘,还是姨,并不是亲娘。 
  一个时辰后,张氏悄无声息的回来。 
  柳苗看了一眼张氏的脸色,心中稍定。“姨娘,外面风大,快坐下喝口水。”柳苗并不着急,看这脸色就知道这事黄了。 
  果然,张氏叹了口气。“韩氏也忒能白活了,羊草沟那王家,哪里是三十头上,都已经要四十了,还有一个女儿跟你年岁也没差多少。听说那姓王的是个刻薄的,前任妻子是被他生生虐待走的,她那女儿也是个刁钻的,十五岁了,那样好的家里,那么多的嫁妆居然都没人上门求娶……” 
  张氏越想越是气愤,“还好苗儿你机灵,这要是你嫁过去,还不被他们父女两个折磨死。”这韩氏到底安得什么心?想着想着张氏的脸色愈发难看。 
  所谓白活,是这边的土话,意思是这人能说,能扯淡的意思。 
  柳苗却没有张氏这般气愤,她早就看出这事不妥。既然张氏已然明白,她也就不再多嘴。只是依然忍不住提醒道:“姨娘,苗儿亲娘走得早,我们兄妹是拿你当亲娘一样待的,表姐嫁的远一时照顾不到姨娘,虽然有孝心但这毕竟路途遥远……” 
  见张氏若有所思,柳苗话锋一转,“兄长和苗儿一早就说过,姨娘待我们兄妹如亲生,我们也当姨娘跟亲娘一样。以后苗儿出门子了,这家里,却是需要姨娘当家的。”韩氏打的什么主意,柳苗自认能够看出几分,又怎么会让她得逞。再说,在柳苗的记忆中,这话却是出自真心。 
  “好孩子!”张氏感动的泪眼婆娑,这些年掏心掏肺跟这兄妹俩,图的可不就是老了有人顾着吗。 
  “苗儿放心,姨娘定给你寻一门好亲事,俺刚刚跟里正说了,咱不图意啥大富大贵,人稳妥是老实过日子的就成。”张氏自顾自的合计,“也不能嫁的太远了,要是真有个啥事一时也照顾不到。” 
  柳苗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自己刚刚那番话还是起了作用的。 
  一连几天日子都在平稳中度过,柳壮每日里出去忙活地里的活,虽然还没解冻,可柳壮显然是个闲不住的。吴二妮似是得了什么嘱咐也不往这院子来。张氏每日一早来看过柳家兄妹便早早出门打听消息。 
  几天后出门溜达的张氏赶在午饭前急急忙忙跑了进来,柳苗正在堂下做饭,见她进来赶紧招呼,“姨娘。” 
  “苗儿,事儿成了。”张氏难掩欣喜,一把拉住柳苗。“男方是羊草沟的。” 
  柳苗眉头一蹙,咋又是那个村的,不会跟上一家有啥关系吧? 
  张氏似是没发觉柳苗的异常,自顾自的兴奋道:“男方姓林,排行老二,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子。大姐嫁给镇上一个秀才,大哥也娶了一位秀才家的姑娘。父母都是老实人,听说那林家老爷子林长山是个好拿捏的人,在羊草沟出了名的老实。这样的人家好,嫁过去也不会被欺负……“张氏自顾自的说着,似是极满意。 
  柳苗眉宇间难掩忧色,上有公婆、下有小叔子、小姑子,这样的家庭,真的好过吗? 
  “俺都打听明白的了,那林家在羊草沟也算是有点身家,且不说那三十亩地,家里还养了两口大牲口,这地里的活啊,有牲口可省了不少力气,苗儿你嫁过去也不用受累……” 
  张氏似乎沉浸在某种难言的喜悦里,柳苗却是越听越不对劲。咋一句不提那位未来的相公,单单提他们家有啥用,她是跟人过日子,又不是跟他的家当。 
  “姨娘,那男方到底是个啥人?” 
  “是个出了名的孝顺人,这姨娘都给你打听明白的了,人品那是绝对没问题。”张氏喜的什么似的,显然对这人极满意。 
  古代重视孝道,孝顺的确是人品好的一种体现。 
  只是,这孝顺真的就代表人品好吗?柳苗记得,前世甚至看过一些传记,古代有那出名孝顺的,为孝顺爹娘而把妻子杀了的…… 
  “男方多大了?”柳苗知道孝顺这个话题不适合提起,毕竟在这礼教大防的年代可不好反驳,一不小心那就引起世界公愤了。 
  “年纪大了点儿,二十有二了,但这个俺已经打听明白了,没有孩子,也没有娶妻。之所以到现在才娶亲,却是家里给儿子娶媳妇能拿出的彩礼不多,所以给耽搁了。”说到这张氏似是有某种顾忌,却是不肯再多言。 
  “不是说家里三十几亩地吗,还养着大牲口,咋连几两银子的彩礼都出不起?”不是柳苗鸡蛋里挑骨头,实在是这事经不起推敲。按理说,庄户人家娶个媳妇,一般也就几两银子的彩礼,已经算得上是顶好的了,按理说那样的家室,这样的彩礼应该不难吧。 
  张氏一副为难的神色,欲言又止。 
  柳苗暗叹一声,自己这姑娘身份,果然是不受待见啊。“姨娘,有啥话咱们娘俩不能直说的?是不是那人有啥残疾?” 
  张氏一怔,“咋会有残疾?”声音不免拔高了几分,待对上柳苗平静的脸,不知为何,心底一颤。 
  暗叹一声,张氏道:“其实也没啥不能说的,就是吧,林家老爷子有点儿混,那老二林元浩是个有主意的,暗地里劝了几次,再加上排行第二子,在家里不大受待见。” 
  张氏说的糊里糊涂,柳苗却是听明白了,看来,那林元浩在林家的日子只怕不是很好过啊。如果是这样,这亲倒是做得。 
  张氏见柳苗低着头不吭声,还以为她不满意这亲事。“姨娘也知道,匆忙间要给你寻一户合适的人家不容易,俺也知道这样的人家难为你了,但我听说林家那老二是个踏实过日子的,婆婆也不是那凶狠的,再加上他家大姑子、大嫂子都是秀才家的,万一这要是考出个举人,你的日子也算熬到头了……” 
  柳苗还在想着小姑子、小叔子的事,冷不丁的问了一句,“他们没分家?” 
  “分家?”张氏表情怪异,“苗儿啊,这好好的,谁家没事愿意分家?老人都图个子孙绕膝,你这是要出门子的人,可不管到了哪家,也不能开口提分家的事,不然这吐沫星子就能把你淹死。” 
  “咋?”柳苗甫一开口就知道自己错了,的确,分家这事看来还难了。 
  张氏以为柳苗不愿意,叹了口气,“没事,我再麻烦里正帮忙寻思个好的。”语气难掩落寞。柳苗出声打断她。 
  “姨娘,我想看看那人……” 

005相看 
  林元浩正在家里院墙外的粪堆上努力刨着,手上大镐不停挥动,大冷天头顶蒸腾一片水气。 
  “二哥,这大冷天你干啥呢?”三弟林元田还是孩子心性,蹲在旁边看热闹。 
  林元浩放下手中大镐,喘了口气。“这粪堆是明年咱家地里的肥料,我拾掇拾掇,等天暖了好直接送到地里去。” 
  庄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这么一个粪堆。粪堆主要是牲畜粪便以及一些草木灰堆在一起,待发酵后用于土地施肥。 
  林家自家养着两头骡子,庄户人家又少不了养些鸡鸭鹅猪啥的,林家这粪堆也不小。 
  “这还没出正月呢,二哥你着啥急。”林元田撇撇嘴,他是家里的老儿子,家里的活老人很少让他伸手。 
  “早点动手,省的开春忙活不过来。”林元浩笑笑,“元田你咋没念书?”家里这几年富裕一些,老爷子把老儿子送到镇上的学馆读书。 
  要说这林家,以前也是大户人家,只是后来没落了,林老爷子林长山小时候家里也是请过先生的,林家几个孩子,小时候跟着老爷子也认过字。只是后来日子越来越艰难,渐渐的生活被温饱所迫,一家人也就断了心思。 
  这不,这几年日子稍微好过点儿,林老爷子心思又活泛了。一家人省吃俭用,这才把小儿子送去镇上的学堂。 
  过年学堂放了一个月的假,林元田自然待在家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