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养得白白胖胖的,谁也没看到她在家做牛做马!”
“你这是强词夺理,我阿姐明明……”
“鱼儿!”
鱼儿话还没说完就被刘氏出声喝住,只见刘氏挺直了身边、一脸傲然说道:“鱼儿,咱家虽穷但却绝不会贪人便宜,不管你阿姐这些年来是不是在王家做牛做马,她被王家养得白白胖胖这一点我们都看到了,因此我们绝不占王家这点便宜……”
刘氏同鱼儿说完后转而看向柳氏,问道:“你开口说个数吧,给多少钱你才肯痛痛快快的退亲!你只管照实开口,我们杨家不占你们王家一分便宜!”
“急什么,我话还没说完呢!”柳氏说着还不忘得意的瞪了刘氏一眼,瞪完才阴阳怪气的接着说道:“我家二郎乃是被杨七娘这个不祥的女人给克死的,因此我家二郎办丧事的一切费用、都必须由你们杨家一力承担!”
柳氏这话说得实在是欺人太甚,年纪小性子较冲动的杨四郎、当下就不客气的骂了句:“你在说笑话吧?你们家死了儿子凭什么让我们家出钱办丧事?莫非你家儿子什么时候改叫我们阿爹‘爹’了?”
柳氏说不过牙尖嘴利的杨四郎,于是她干脆对杨四郎的讽刺充耳不闻、只咬牙说了句:“废话少说,若是想要退亲、你们杨家就得拿出两百两纹银出来,否则就乖乖的把杨七娘给我送回来,你们杨家养不起闺女我们王家却能养得起媳妇儿!”
鱼儿等人一听柳氏这话脸色骤变,这柳氏摆明了是狮子大开口、故意说出一个对杨家来说是天文数字的数额!
在北宋,二十两银子已足以让小户人家过上一年了,这杨七娘就算一人一年用二十两银子、七年用了王家一百四十两银子,可给王二郎买副棺木也压根花不了八十两银子啊!
在小岞村这种乡下地方,二两银子就能买副上好的棺木了!更别提以小岞村的生活水平,杨七娘根本不可能一年用掉王家二十两银子!因此这柳氏摆明了是想狮子大开口让杨家人知难而退,以钱让刘氏失了底气和气势……
但杨家众人一向是人穷志不短,刘氏日子虽过的清贫但她一不偷、二不抢,所以在柳氏面前一点都不会因穷而气短,只见她当下就凶悍的啐了柳氏一句:“我呸!你让我们拿二百两纹银出来我们就拿啊?你以为我们都和你一样是傻子?大不了我们两家一块儿见官去!我就不信官老爷还真能判我们杨家给你们王家二百两纹银!”
“就是见官你们杨家也得先凑齐打官司的银子!”
柳氏傲慢的说完最后一句话后,就拉着王大郎飞快的躲进里屋、关紧了屋门不再理会刘氏几人,刘氏见这亲暂时退不了了、只能提着抱媳礼带着鱼儿几人先回去,打算回家把情况告知杨大柱后、一家人再想办法对应。
这刘氏带着鱼儿等人回到家后,杨大郎和杨四郎见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再上王家去了,便提了书笼、和刘氏知会一声便赶去州学了。教杨大郎二人的先生最不待见逃课的学子,因此杨大郎二人才会一从王家回来就赶去州学。
哪知杨大郎和杨四郎前脚才刚走,柳氏就带着几个地痞流氓闯入杨家,二话不说就把躺在床上的杨七娘虏走,这船上眼下只有刘氏和鱼儿在,鱼儿和杨七娘刘氏只能护住一个、最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柳氏几人把杨七娘虏走……
这突发状况自是让刘氏急得团团转、当下就想上王家去找柳氏理论,鱼儿见柳氏带了地痞流氓上门抢人、知道她自是已做了准备不怕刘氏上门,眼下刘氏已因担心杨七娘已失了理智,只能由保持理智的鱼儿来点醒她……
因此鱼儿连忙张开双手抱住一心想要追出去的刘氏,大声说道:“阿母,您眼下去不得王家!阿爹和哥哥们都不在、您去了只会白白吃亏!您就听鱼儿一句劝先冷静下来,等阿爹和哥哥们回来再去王家也不迟啊!”
“可你阿姐她被他们带走了,柳氏说不定还会再打她,我怎能眼睁睁的看着你阿姐再被打得遍体鳞伤呢?”刘氏一边把鱼儿拉开、一边往外奔去,心里无论如何都放心不下杨七娘。
“阿母您放心,我看王家的大儿子不似糊涂之人,有他在柳氏应该打不了阿姐了。”鱼儿先前已偷偷的观察过王大郎一番、摸清了他的性子,因此眼下赶紧拿他来让刘氏宽心。
“他们王家人哪一个会真正安好心?我……”
就在刘氏一心想推开鱼儿下船时,先前同柳氏一起上杨家抢人的小痞子正好撑着竹筏来到杨家船下,阴阳怪气的带来柳氏的最后通牒:“柳氏让我给你们带句话儿———若是三天内你们杨家没把两百里纹银送到王家,那就别怪他们把杨七娘带离小岞村,让你们永世不得相见!”
那小痞子说完这话就转了个方向、撑着竹筏离去,刘氏听了他的话后像是被当头打了一棒般、一脸颓然的瘫坐在船板上,一脸苦涩的说道:“两百两纹银,我们家能上哪儿凑这么多钱?”
“阿母,等阿爹回来我们就去告官吧!最多给王家个二十两就差不多了!”
鱼儿是为了宽慰刘氏才随口说了个小十倍的数儿,但刘氏听了后脸上依旧一片黯淡、道:“就是只给二十两,这笔钱我们家也拿不出来啊!”
鱼儿听了刘氏这话心里也跟着泛起一片酸楚、再也说不出别的安慰话儿来———先前那些抱媳礼儿都是刘氏千辛万苦才凑齐的,这笔钱物都还不知何时才能还上,哪还有可能再借到一笔、对小岞村大多数人家来说是巨资的银子啊?!
刘氏听了那小痞子捎来的话后慢慢的冷静下来、不再急着赶去王家,而是开始思忖该如何解决此事,借两百两纹银是不可能的事了、鱼儿说的告官一事倒是可以仔细考虑下,只是这告官就算真告赢了、该给王家钱物还是得给啊……
说到底,还是得筹钱!
这刘氏还没想到两全其美的解决法子,一早便去城里卖鱼的杨大柱已急急忙忙的上了船,一上船就焦急的问道:“素娘,我们家七娘可是让王家给强抢了去?”
“没错,那柳氏趁我们家里只有妇孺,便使了卑鄙的手段、带了几个地痞流氓把七娘给抢走了!”刘氏恨恨的答道。
杨大柱一听刘氏这话脸上的神色便越发着急起来,边放下扁担、鱼篓边说道:“怪不是我一回村就听到了一些流言,那些流言急得我匆匆忙忙的往家里赶,一到家发现果然出事儿了!”
刘氏听了心里一惊、问道:“什么流言?你听到了什么流言?”
“村里的人说王家已经放出消息了,说一年后待我们七娘满十三岁、便让她同王二郎成亲!”
刘氏一听这话当下就惊呼道:“一年后让七娘和王二郎成亲?柳氏她真是疯了吧?!”
一旁的鱼儿对这话也十分不解,也跟着不解的问了句:“这王二郎不是已经死了吗?阿姐如何同他成亲?”
这时刘氏已慢慢的回过神来、听明白了杨大柱的话,只见她脸色惨白、颤抖着嘴唇问道:“柳氏不会是打算让我们七娘同王二郎的牌位成亲,让她守一辈子的活寡吧?!”
第六十六章 柳氏的用心险恶
杨大柱脸上的神色不比刘氏好上多少,道:“没错,柳氏打的就是这个主意,没想到她的心竟然这么狠!”
“她这不是狠,她是疯了!”
除了杨大柱夫妇外,鱼儿和杨大郎、杨四郎这些孩子都不明白“守活寡”的具体意思,于是杨大郎率先问出了他们三人的疑问:“阿爹、阿母,什么叫守活寡?这活人能和牌位成亲吗?”
鱼儿还没穿越前就从一些文献上得知宋代十分流行阴婚,再一联想刘氏先前说要将杨七娘带去一个杨家人永世见不到的地方,忍不住惊呼道:“这柳氏又是疯又是狠,莫非她说的守活寡就是指阴婚?”
这“守活寡”一词乃是民间的说法,杨大郎和杨四郎不懂倒也算是正常,但鱼儿说的“阴婚”他们却是曾经在一本杂书上看到过,因此一听鱼儿这么一说、杨四郎当下就把曾经在杂书上看到的内容背了出来……
“凡未婚男、女不幸夭折,其父母必托‘鬼媒人’说亲,然后进行占卦,卜中得到允婚后,就各自替鬼魂做冥衣、扎各种纸糊彩礼嫁妆,物事准备齐全后便择一吉日举行合婚祭,最终将男、女并骨合葬,此举称之为‘阴婚’。”
这杨四郎越往下背下去、背上越是直冒冷汗,勉强背完后一脸难以置信的追问道:“难不成这王家想暗暗的害死七娘、立下牌位后,再让王二郎的牌位同七娘的牌位完婚?”
杨四郎这话鱼儿倒是一听就懂了———说白了就是让两个未婚娶的早死男女,死后以另外一直特殊的方式成亲,这种方式便是请人捧着他们的牌位拜堂成亲,也有人管这种另类的亲事叫“冥婚”。
可办冥婚的条件必须是男女双方都未婚娶、且双双早亡啊!这王二郎和杨七娘的确是都未婚娶,可眼下却只有王二郎一人早亡啊!这柳氏该不会已彻底神志不清了吧?否则怎会连把活人变成死人来成亲、这种阴损的法子也想的出来?!
就在鱼儿兄妹为自己对“守活寡”一词的理解、又是震惊又是气愤时,被他们几兄妹急切的猜测弄得有些糊涂的杨大柱夫妇、总算是慢慢的回过神来了,只见刘氏为了阻止鱼儿兄妹再胡乱猜测下去、大声喝道:“你们不懂就别一个劲儿的瞎猜了!阿母都被你们弄糊涂了!”
杨大柱闻言赶紧跟着出声说道:“没错,守活寡虽然不是什么好事儿,但也不像你们几个想的那样,那柳氏就是再疯、王家人也不会让她犯下杀人这天大的罪!谁说死人只能和死人拜堂?死人也可以和活人拜堂!柳氏眼下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杨大柱见鱼儿兄妹不再胡思乱想、都住了嘴齐齐看向他,才慢慢的解释道:“柳氏不想退亲是想让七娘和王二郎的牌位成为,成亲后一辈子当他王家的媳妇儿、一辈子给替王二郎守寡,这活的人还没圆房就替死的人守寡,一直以来都被称作‘守活寡’……”
原来在北宋,藏在童养媳这习俗下还有一个更加令人发指的婚姻陋习———小女孩到未来夫家当上童养媳后,若是新郎不幸早早夭折、新娘家又拿不出钱物来把新娘接回去,那新娘长大后也得按照先前的婚约、如期出嫁!
到了夫家就跟亡者的“木主”(牌位)拜堂,婚后夫家会给小媳妇儿买个男孩儿、给她当儿子抚养,让她从此“从一而终”、守活寡一直到老死!这种惨无人道的婚姻陋习竟被许多古人接受,且守活寡的妇人还美其名曰被称作“贞妇”。
像这种还没正式拜堂成亲、丈夫就先死的小媳妇儿,守寡后最有可能获建一座贞节牌坊,因此有些自私自利、虚弱贪名利的人,甚至会逼小媳妇儿一直守寡到老,即便北宋的寡妇可以再嫁、也为了贞节牌坊而阻挠她们再嫁!
不过也不是每户养了童养媳的人家都要女孩人守活寡,有些心肠较好的人家会把女孩认作女儿、或是将她们送回娘家去……
鱼儿听了杨大柱的解释后、总算是明白了“守活寡”的真正意思,但心里却也不敢有所松懈———这王家显然已因有了柳氏这一半疯半癫的人在,只能归到心底不善良那一类人家里头了,想要他们大发善心的把杨七娘送回家或是认作女儿,已然是不可能的事儿。
于是杨家人当务之急便是紧急商讨对策,一定要想出法子救杨七娘!毕竟杨七娘当初可是为了帮杨家渡过难关、才自愿去王家当童养媳的,眼下事情突然变成这样,杨家人自是更得将她赎回来!
然而杨大柱一家还没想出解决的办法来,便先迎来了没事就会躲懒、一遇上得花钱的事儿就出现的杨二柱媳妇、方氏。
这方氏早早就听说了杨大柱一家要把杨七娘赎回一事,更是把柳氏放出话说“二百两纹银才能接回杨七娘”这句话牢牢的记在在心里,且才一听到消息就马不停蹄的往大房这儿赶,生怕晚了吃上大亏……
因此方氏一上新船,连客套话都没说就直截了当的大声嚷嚷道:“大哥、大嫂,这二百两纹银可不是二两银子或两贯钱能比的!咱得先把这帐儿给算清楚了———你们大房若是真要借二百两纹银来赎回七娘,这笔债可别让我们二房无端端的一起背!这笔钱更是绝不对入我们就爱的公帐!否则对我们二房一家极其不公!”
鱼儿几人见方氏急忙忙的冲进船舱,气都顾不上喘就开口、“噼里啪啦”的说上一堆话儿,初始还以为她是打听到了什么和杨七娘有关的消息,哪知待方氏慢慢的把话儿说完,鱼儿几人才知道方氏不是关心杨七娘才这般着急,而是关心他们二房因赎回杨七娘一事而吃亏!
方氏的自私鱼儿也不是第一回领教了,可鱼儿实在没料到上回辍学一事杨大柱让步后,不但没让方氏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