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经济强国 >

第54章

重生之经济强国-第54章

小说: 重生之经济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返回画坛,中央特别成立了一个国画工作室,并将他们的画集中在琉璃厂一家国营店里挂卖。胡闹特意去了一趟,几乎将里面的画包圆了下来。而所花的钱却几乎都达不到未来这其中随便一幅画的价值。

外公已经随他的老战友从美国访问回来,胡闹去探望过外公外婆,不过外公自从回来以后就变得很忙碌,胡闹几次去都没能见到外公。

2月17号,胡闹已经开学几天了,但是就在这一天,对越自卫反击战终于打响了。1979年2月17日晨,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中**队,以九个军地兵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六个省11个县起进攻。

周围的人群霎那间将目光对准了这次战斗,报纸上,平时的聊天,全都是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话题。

事隔两天,胡闹回家的时候,猛然现家里多了一位客人。一般来说,胡闹都是直接奔爷爷奶奶家,因为父母也在上课。做饭的是爷爷奶奶。只有中午在爷爷奶奶家吃过饭以后,才会回家里休息。

爸爸妈妈正在陪客人聊天,胡闹看着这人怎么看怎么面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但是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了。

“闹闹。看看,还认不认得了?”胡振华笑眯眯的看着儿子,考量着儿子的记性。

那人却是摆手笑着说:“都四年了,当初也只是匆匆一面而已,他那时候还小,现在哪儿还能记得啊!”

要是没有提醒,估计胡闹还得琢磨一会儿,但是这人说四年前,胡闹仔细一想。四年前认识地匆匆一面地人不可能会是在农场了。而四年前曾经回北京探亲过年了一次,难道是?胡闹突然眼睛一亮,记了起来。笑着说:“我还真记得,您是黄叔叔对吧。”

不错,这位正是胡闹当初在火车上结识地黄导。不过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四年过去了。无论是黄导还是胡闹地变化都挺大,一时间记不起来倒也正常。而当初双方虽然都留下了相互地通讯地址,但是却从未联系过。

胡闹就挺奇怪的,这位黄导咋这个时候找来了。多年不见,乍然上门,应该不是为了叙旧吧。

不过胡闹也没立刻就问出口。拉着夏雪给介绍了一番,便坐一旁听父母和黄导聊天。这时候正赶上吃饭的点儿,不一会儿,胡闹的奶奶就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胡闹的父母就热情的招呼黄导留下来吃饭,黄导倒也没客气,笑着说:“都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看来我真是选对时候了。”

吃饭的时候,胡鸿儒老爷子记性特别好,竟然还记得当初胡闹的父母说过关于胡闹在火车上地那档子的事儿。也知道黄导这么个人。就说了说这事儿,黄导则是一边点头,一边连连夸赞胡闹。

也就是这时候,黄导终于说明了来意,他说:“这回儿突然上门说起来还真是有点事情。”胡闹的父母一愣,就问什么事情。

黄导笑着指了指胡闹说:“这事儿是奔小胡闹来地。也不是别的事情,就是咱们刚刚所说的,胡闹在火车上唱的那个曲子。现在不是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嘛,我们台里需要筹备一些激励人心的曲子。我就想起了胡闹当时唱的那一曲精忠报国。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就报上去了。后来台里选中了这曲子,我这就是来跟你们也是跟胡闹说说这事儿。”

胡鸿儒和徐桂芳两位老人家一听。顿时笑的合不拢嘴,孙子有出息,他们比谁都高兴。胡鸿儒没听过这曲子,当即就让胡闹给唱一遍,胡闹只好挺无奈的唱了一遍。

唱完之后,胡鸿儒连连说好。说这曲子用来寓意对越自卫反击战简直是他贴切了,特别是最后那一句,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简直是说到人心坎里去了。

黄导笑着说:“我也特别喜欢这最后一句,觉得挺有点画龙点睛的味道。今天来,就是把这事儿跟咱们词曲地创作人谈谈,如果小胡闹没有意见,咱就把这曲子作为自卫反击战激励歌曲。”

胡鸿儒立刻拍板说:“行。”

胡闹的父母也说行。

徐桂芳就埋怨说:“死老头子,你说行有什么用,这词曲又不是你写的,还得问问咱们家闹闹才算。”

黄导连连点头笑着说:“对对对,得问问胡闹。”

胡闹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点了点头,但还是忍不住问道:“黄导,咱这歌曲能不能确定个版权?”

“版权?”黄导楞了一下,这时候创作歌曲还没有版权这一说。

胡闹就说:“若是这曲子以后传唱广了,大家都说是自己创作的,我找谁评理去?总得有个证据给我,说明这曲子是我创作的吧?”

“这……”黄导迟疑了一下,说:“这也好办,我让台里给你批个证明,证明这曲子是你所谱写,你看成不成?而且这曲子一旦收了,根据台里的意思,还会支付一定的费用。”

胡闹闻言,点点头说:“那也行,不过,嘿嘿,黄叔叔,那台里得给我批多少钱啊。”

黄导苦笑道:“也就是意思一下,你以为还能多少啊。”

第078章 【美国人来收购】

黄导和胡闹这个歌曲的创作人商量妥当以后,便马不停蹄的回到台里处理这歌曲的制作问题以及一些相关手续。由于这歌曲是专为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的军人们录制的歌曲,所以后期录制工作进行的很快。几乎在台里手续批下来以后,黄导就领到起后期制作的工作,仅用了三天时间。这由胡闹曾经在火车上清唱并录写曲谱的歌曲便出现在了电视以及广播里。

边疆扎营的战士们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米加步枪的一代,他们大多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成长的新一代,无论是条件设施以及心态都与老一辈革命家有着很大差距。在闲暇的时候,他们会搬出录音机放上一段迪斯科音乐,然后聚在一起蹦蹦跳跳,缓解着战场上紧张的心情。

也会有战士搬出收音机,几人围坐在一起,听着来自党中央的声音,以及对他们这些保家卫国的勇士们种种评价和期盼。

这天黄昏,辛苦一天的战士们刚吃完饭便聚在一起,打开了收音机,收音机里传来了播音员中气十足的声音:“下面请欣赏由中央电视台为那些战斗在祖国边疆,保家卫国的勇士们录制的歌曲《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不知道什么时候,围在收音机旁的战士都跟着那激扬的曲调轻轻的哼唱起来。他们的脸上有着从未有过的肃穆和庄严,他们的拳头随着歌词曲调的起伏而狠狠地捏紧。他们的眼中闪烁着视死如归的光芒。

当他们齐声唱出最后一句“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的时候”,声响震天,仿若一柄利剑直插如那昏黄的天际。

连锁反应总是那么迅雷不及掩耳,当这歌在收音机里第一次播出以后,几乎一转眼地时间。就迅的传遍了各大军营,在所有参与自卫反击战的战士们口中传唱起来。不仅如此,他们私下里,将这歌的歌词抄了一遍又一遍,每抄一遍,每唱一遍,心中那股豪情壮骨便增添一分。即便下一刻面对的是死亡,他们也会毫不客气的将最后一颗子弹射入敌人的胸膛。因为,他们要用生命去证明。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报纸上一反前一阵子对那些日本电影的品论,齐齐将话头毫不吝啬的对准了这歌曲以及那些在边疆抛头颅洒热血地共和国最可爱的人。那些曾经哭着喊着说嫁人要嫁杜丘检察官的女青年们。开始转变口风,将丘比特神箭对准了那些战士们。

黄导因为是这歌曲地幕后负责人,也因为这歌曲陡然间受到了台里的重视。不仅每天会接到大量的信件,台里也决定给他加加担子。

而此时的歌曲伪创作者胡闹同志还没有被人掘出来,这也是黄导看他年纪实在还小,保护他的缘故。当然,要是换做几十年后,即便再怎么隐藏,在网络强大的人肉搜索攻势下。恐怕胡闹的三围都会被完整的暴露在众人的目光下。

知道实情地只有胡闹地家人以及李朝阳那帮人。而胡闹本身在略有些欢欣地同时也有着一点尴尬。毕竟这歌曲是他篡用地十年后别人地成果。胡闹地父母以及爷爷奶奶还有夏雪都为胡闹而感到自豪。特别是夏雪。看着胡闹地眼光除了崇拜和一丝难以言明地情愫。便再也找不到其他了。

李朝阳他们是从词曲创作人地名字上现胡闹地。毕竟全中国叫胡闹地估计也没有多少。而他们多多少少知道点胡闹地本事。当看到词曲创作人名字地时候。第一时间便来询问胡闹。胡闹对他们倒也没有掩饰。毕竟这事儿到后面肯定还是会被知道。索性也就大大方方地告诉了他们。

李朝阳从胡闹地口里确认了这事儿以后。拍着胡闹地肩膀说:“哥们儿。我李朝阳这辈子最大地运气就是结识了你这个铁哥们儿。别地不说。就冲你这歌儿。我就服了。你可不知道。我当时听。真有想法冲到那些小鬼子老毛子地大使馆去撒它几泡尿。让他们好好照照都是些什么货色。”

范高鹏倒是含蓄了许多。只是拍拍胡闹地胳膊说:“这歌写地好。”

沈娜跟夏雪一样。对胡闹也叫一个崇拜啊。追着问胡闹怎么学地谱曲。又是如何创作出了这样地曲子出来。那神情。恨不得立刻拜胡闹为师。跟他学作词谱曲儿。

胡闹地外公也特意让胡闹去了香山一趟。对他所创作地这曲子大为夸赞了一通。说:“老战友很喜欢听这曲子。这几天开会地时候。点着名儿说你这曲子写地好。我这张老脸可是好生光彩了一回。”

一歌曲引的爱国热情还在继续高涨,当然,除了曲子之外,对越的战争也是促人们爱国热情的关键。而胡闹此刻却忙碌起来,先是黄导那边儿的事情。因为精忠报国唱出华夏人民心中的爱国热情,黄导特意找了胡闹,希望还能再创作出一两类似的歌曲。

面对黄导的殷切期盼,胡闹心中那股子豪情也被激了出来,点头之后,却有些心虚。因为他哪有什么能力谱曲作词啊,指不得还是得篡用一下后世的歌曲。故意磨蹭了几天的功夫,胡闹又递给了黄导一歌曲。这曲子的名字叫做《中国人》。当然对于曾经演绎这歌曲的刘德华先生,胡闹只能脸红的说声抱歉了。

胡闹没有让黄导失望,这《中国人》一出,再次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精忠报国》和《中国人》一下子成为传唱度最高的歌曲,就连三四岁的小孩子都能残缺不全语音模糊地哼上一句。

同时,胡闹这个词曲创作人的神秘感也终于引了大家的探究热情。只可惜,黄导对胡闹保护的很好。胡闹也没有出风头的打算。所以除了亲近地几个人之外。其他知道他名字的人问他,他都是摇头否认。人家也觉得一个初中孩子创作这样的歌曲可能性不大,所以也没人追根究底,便相信了他的话。

时间进入到了三月份。

胡闹的那个没挂牌的废品收购站遇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一个美国人通过和那些拾荒者的打探找到了他们这里。开口就是要买下他们这里有关文革那个时代的废品。第二件事情,则是方老爷子和那些在琉璃街练摊儿的二流子联系上了,从他们口里打探到了他们所卖地那些文物古董的来源。

这天下午,胡闹特意请了一下午的假来到了废品收购站,因为方老爷子已经和那个来自美国想要购买文革废品地史密斯先生约好了时间。

说来倒也好笑,这个史密斯先生不知道是不是料定了中国人对这些文革废品的价值看轻,竟然没有丝毫掩饰的直奔主题。以胡闹的理解来看,怎么着,也得借着其他的由头来掩饰一下。就譬如文物市场上的规矩。你要是看中了一件东西,心直口快的指明要它,人家必然要抬价。但是。你若是故意将目光对准其他的东西,再搭上这么一件儿,就不会那么显眼儿,人家也弄不清你的意图了。

史密斯先生还算是一个挺准时地人,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准时出现在了废品收购站的门口,一身笔挺的西装,戴着金边眼镜,金黄色的头整整齐齐的背梳在后面。

胡闹已经将自己的意思全部说给了方老爷子听,以他现在的年纪。还不太想直接出面做生意。

史密斯一进门就亲热的握住了方老爷子地手,说了一番没营养的话题,让站在后面的胡闹一个劲的翻白眼。当然,对这个史密斯的初步印象就是一个对中国文化很了解,同时,中国话也说的极为流畅的外国人。

一番神侃以后,史密斯就直接切入了主题,或许是断定了他所出的价格要比这些东西当废品卖的价格高出数倍,所以史密斯很有信心。笑着说:“方老先生。上次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