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248章

帝国风云-第248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补给作业完成之后,即便是驱逐舰,也还能航行一千多海里。
    也就是说,如果以巡航速度航行,可以把补给时间推迟到十七日上午。但是只要提高航行速度,补给时间就得提前。
    显然,只要与第31舰队交战,就不可能以巡航速度航行。
    关键就是,在仍然以十六号进行燃油补给为准的情况下,航母战斗群获得了几个小时的全速航行时间。
    舰队进行补给作业的时候,顾祝同在规划第二天的侦察行动。
    鉴于顾祝同之前的出sè表现,李向龙基本上不再过问航空作战,即授予顾祝同部署与指挥航空作战的全部权力。
    李向龙给了顾祝同机会,而顾祝同也把握住了机会。
    当时,顾祝同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把搜索区域扩大到整个东面海域,而不是重点搜索某一海域。
    顾祝同做出这一部署,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理由。
    这就是,如果第31舰队在所罗门群岛北面,那就表明斯普鲁恩斯确实是在寻找偷袭机会,而在十三日白天的两轮搜索中,没有能够发现第31舰队,表明斯普鲁恩斯已经意识到了危险。如此一来,如果第31舰队没有离开,而是继续在所罗门海北部等待机会,那么斯普鲁恩斯绝对不会直接向西航行,因为这等于撞上中国舰队的枪口。显然,他也不会向南航行,因为这意味着要进入珊瑚海。至于继续向东航行,除非斯普鲁恩斯已经放弃了偷袭中国舰队的想法,不然他就不会这么做。剩下的,也就只有一种可能了,即第31舰队在向西返回战场的同时,把航向向北偏转,争取避开中国舰队的风头,从东北方向上发起袭击,让中国舰队措手不及。
    严格说来,第31舰队向西北航行的可能xìng最大,但是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
    结果就是,顾祝同必须得合理安排每一架侦察机的飞行线路,尽最大的可能搜索东面的所有海域。
    按照他的部署,在天亮之前,第一批侦察机就将出发。
    虽然中国海军的水上飞机不够先进,而且一般不执行侦察任务,但是水上飞机也有一些重要价值,特别是在侦察机不够使用的情况下,能够承担近距离侦察任务,填补舰载侦察机的漏洞。
    侦察机在天亮前起飞,那就更需要用水上飞机来搜寻舰队周围海域了。
    要知道,第31舰队全速航行的话,一个晚上就能跑出三百多海里,也就是差不多六百公里。如果在十三日傍晚,第31舰队在六百多公里之外,并且在天亮后转向西行,那么在十四日清晨,离航母战斗群就不会太远。如此一来,那些在天亮前起飞的侦察机,很有可能错过第31舰队。
    为此,顾祝同给所有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都安排了侦察任务。
    当然,关键依然是那些舰载侦察机。
    在明知道中国舰队很有可能在新爱尔兰岛北面活动的情况下,斯普鲁恩斯不大可能在夜间全速向西航行。要知道,这等于是孤注一掷,即在十四日双方肯定会遭遇,而斯普鲁恩斯唯一的希望就是在拼刺刀般的战斗中,击败实力是自己两倍的中国舰队。即便不考虑其他因素,斯普鲁恩斯的胜算也只有李向龙的一半。更何况,之前的所有迹象都表明,斯普鲁恩斯在寻找突袭机会,也就不大可能与中国舰队面对面的决战,因此他会尽一切努力避免与中国舰队正面决战。
    凌晨四点,油料补给作业完成。
    半个小时后,李向龙来到了航空作战中心。
    顾祝同正在侦察机中队长安排任务,并且详细说明每一条侦察线路。在海军司令部当了几十年的参谋,让顾祝同做任何事情都十分细心,而且喜欢亲历亲为,基本上事无巨细都要过问。
    当然,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成为舰队指挥官。
    五点,飞行员开始做起飞准备。
    此时,最忙碌的是航空勤务人员,他们得在半个小时内,为所有接到任务安排的侦察机做好起飞准备。
    半个小时后,整装待发的飞行员开始登机。
    五点四十五分,第一架侦察机从“秦始皇”号上升空。
    此时,离天亮还有差不多一个小时。
    虽然每艘航母只出动十二架侦察机,但是花了十分钟,所有侦察机才升空,主要是夜间起飞的难度更大。
    要知道,战舰在战区内活动,在夜间必须熄灭所有灯光。
    飞行员在起飞的时候,只能盯着站在甲板前端的起飞引导员手上的荧光棒,根据荧光棒的颜sè与挥舞的方向来调整滑跑线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冲出飞行甲板,一头载进旁边的大海里。
    所幸的是,对与此时的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飞行员来说,在夜间起飞算不上挑战。
    当时,一些优秀飞行员甚至掌握了在夜间降落的技巧,只是危险太大,而且战机无法在夜间攻击海面目标,所以并没强制要求所有飞行员都掌握在夜间起降的技能,也没有要求航空兵在夜间作战。!。

第一百七十二章 警戒舰
    从时间看,斯普鲁恩斯几乎是同时派出了侦察机。i
    只是,在规划侦察区域的时候,斯普鲁恩斯的基本条件没有那么优越,因为他只有两支舰载航空兵联队,在确保发起一次规模足够大的攻击的情况下,他最多只能出动二十架俯冲轰炸机执行侦察任务。
    说白了,找到中国舰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得干掉中国舰队。
    如果找到了中国舰队,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干掉中国舰队,那将毫无意义。
    为此,斯普鲁恩斯就得在侦察与攻击之间做出权衡。
    问题是,二十架侦察机的搜索范围十分有限,即便算巡洋舰搭载的水飞机,也无法进行广域搜索。
    十三日夜间,斯普鲁恩斯给哈尔西发了一封电报,让哈尔西出动水飞机。
    当时,这封电报没有被中国舰队截获。主要是,斯普鲁恩斯使用的通信距离较为有限的短波电台,然后由所罗门群岛的驻军把电报转发给了哈尔西。此外,中国陆战队刚刚登新不列颠岛,还在攻打腊包尔,因此没有建立起无线电监听与测向站,而战舰的无线电监听设备远不如部署在地面的无线电监听站那么灵便,基本没法截获几百公里之外发出的短波信号。
    哈尔西确实派出了水飞机,只是作用不大。
    当时,能够部署到所罗门群岛,并且正常出动的,也就只有那些不需要使用机场的水飞机了。只是,水飞机并非不需要机场,只是在作战使用的时候,可以在海面起降,在维护的时候,依然得依靠机场。也就是说,水飞机不可能长期部署在所罗门群岛,必须定期返回澳大利亚进行维护。
    更重要的是,水飞机并不是理想的侦察机。
    说白了,水飞机的速度太慢了,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很容易遭到拦截,更容易遭到攻击。别说舰载战斗机,即便是装了机枪的水飞机,也能击落另外的水飞机,让其无法靠近舰队。
    十四日午,只有四架水飞机到达所罗门群岛。
    显然,这太少了。
    对斯普鲁恩斯来说,搜寻中国舰队是个大难题。
    按照他的推测,中国舰队肯定在新爱尔兰岛北面,但是在什么时候到达的,以及之后的航向都无法推断。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国舰队在爱尔兰岛北面的话,就肯定会搜寻第31舰队。也就是说,中国舰队肯定会向东航行,只是航速不会太快,也不会前往所罗门群岛北面,因为中国舰队所剩燃油,仅够其在新爱尔兰岛北面活动两天,然后就得返回与补给舰会合。
    据此,斯普鲁恩斯确定了重点侦察海域。
    显然,斯普鲁恩斯根本没有想到,李向龙通过相互补给的办法,提高了续航力较差的中小型战舰的巡航时间。
    斯普鲁恩斯更没想到的是,中国舰队一直在向东航行。
    原因很简单,李向龙在十三日夜间,派了一架水飞机前往战列舰编队,让方志盛安排巡洋舰掩护补给舰前去与航母战斗群会合,并且把补给地点定在了新爱尔兰岛北面,即在与第31舰队决战之后就进行补给。如果在十四日依然没有找到第31舰队,航母战斗群将在夜间转为向西航行,主动与补给舰会合,补给地点则在新爱尔兰岛西面,避免在补给的时候遭到打击。
    可以说,李向龙非常胆大。
    关键是,斯普鲁恩斯根本没有预料到这一点。结果就是,由他确定的侦察区域向西偏了近两百公里。
    这意味着什么?
    虽然航母战斗群依然在第31舰队侦察机的搜索范围之内,但是并非在主要搜索区域里面,因此被发现的概率大幅度降低。i
    说白了,斯普鲁恩斯只能靠运气了。
    当然,这并非斯普鲁恩斯做的所有事情。
    如果由此断定斯普鲁恩斯是一个才华平庸的舰队指挥官,那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在十三日夜间,斯普鲁恩斯就对击败李向龙不抱太大的希望,至少不再认为能够偷袭李向龙。
    如果不是没有选择,他肯定会率领第31舰队返回珊瑚海。
    更重要的是,斯普鲁恩斯吸取了珊瑚海大海战的经验与教训,而且从交战中学会了一些中国海军的战术,特别是防空战术。
    要知道,中国海军的防空战术,在珊瑚海大海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如果不是前出的防空战舰提前发现了美军机群,以及随后又提前发现了美军的第二波攻击机群,西南太平洋舰队肯定会惨败。正是前出的防空战舰,为舰队提供了十多分钟的预警时间,让舰队有足够的时间派出所有防空战斗机,加强舰队防空,才在遭到攻击时只损失了一艘舰队航母。
    对此,斯普鲁恩斯也有极为深刻的认识。
    当然,他也有事实该战术的基础。
    战后,几乎所有军事学家都认为,雷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而且是影响最深远的武器系统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雷达改变了战争的面貌,让战争变得更加惨烈。
    只是,雷达并非中国首创。
    在中国之前,英国就制造出了世界第一部雷达,只是不具备实用价值,而且中国的雷达技术,也有一部分来自英国,即通过间谍窃取了关键技术与设备,才在大战前研制出了具有实用能力的雷达。
    得益于同盟关系,美国也很快获得了雷达技术。
    更重要的是,美国海军是率先装备雷达的海军之一。
    虽然在大战爆发前,美国海军对雷达的重视程度严重不够,主要是受海军的传统战术思想影响,很多海军将领都认为,在主力舰的炮战中,雷达几乎派不用场,最多在夜间取代探照灯,而且测距与测向的精度都远不如光学测距仪,因此雷达基本不可能用来直接指挥炮战。但是在大战爆发后,美国海军立即认识到,雷达最重要的用途不是指挥炮战,而是防空。接下来,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战场完胜日本海军,让美国海军有了深刻认识,从而开始重视雷达。
    当时,美国甚至从英国进口了一批雷达。
    珊瑚海大海战,再次彰显了雷达的重要性。在总结战败教训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就明确提到,中国海军在雷达的优势,赋予了中国舰队更加多的选择,而且提高了中国舰队的作战能力。
    结果就是,在短短一个多月里,美军为十多艘轻巡洋舰配备了雷达。
    事实,也只有美军才做得到。
    要知道,当时雷达属于尖端设备,别说大批量生产,能够规模生产都很不错了。到大战结束的时候,中国总共只制造了不到一千部舰用雷达,美国也只制造了一千多部,与其他那些产量动辄数万、数十万的武器装备相比,雷达的产量低得惊人,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雷达的技术含量较高。
    当然,这也与电子工业在大战爆发后才兴起有很大的关系。
    为了给太平洋舰队补充雷达,美军甚至把大西洋舰队战舰雷达拆了下来,直接空运送往太平洋战场。
    当时,第31舰队里就有四艘轻巡洋舰安装了对空搜索与警戒雷达。
    正是如此,斯普鲁恩斯才有能力采用新的防空战术。
    说白了,就是中国海军防空战术的翻版,即在威胁最大的方向,部署一艘、或者多艘对空警戒舰,把防空警戒范围增加五十到一百公里,以此扩大防空战斗机的巡逻区域,获得十分钟以的预警时间。
    十分钟之内,一艘航母能够出动十架以的战斗机,并且让这些战斗机爬升到五千米。
    可以说,在舰队防空中,这十分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斯普鲁恩斯把四艘配备了雷达的轻巡洋舰都置于西面,而且在离旗舰五十公里与一百公里处,分别设置了两道警戒线。此外,防空战斗机的巡逻范围也扩大了五十公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