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307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307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海诺想了想,他明白雷德尔的意思,便坦直答道:“假如我失败了,德国海军将损失一大批非常重要的后备人员,新建造的舰艇可能面临着无熟练舰员的境地!”

雷德尔点点头,冷静却残酷的说道:“海诺,我并不像阻挠你实施这个作战计划,但我希望你能够独立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直截了当的言语,让张海诺心里一寒,那个曾经看好他、支持他的上司兼知心好友,如今留给他的却是一张陌生的脸孔。

“总司令阁下,您了解我的性格,我是为了国家而战斗,如您所说,我会向元首申明这次行动由我承担全部责任……不管怎么样,海诺还是在这里感谢您长久以来的支持!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一辈子追随您战斗!”

一个用力的敬礼之后,张海诺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间让他感到人情不再的房间。在长长的走廊里,他抑制住强烈的失落感,坚定的走向下一个房间。

上天对这位满怀抱负的帝国海军元帅不至于太残酷,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是相对的。二十分钟之后,党卫军参战的部分就连细节也敲定了,这在外人眼里或许非常的戏剧化,但张海诺之所以会选择兵员战斗素质并不比国防军强的党卫军,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这支装备不错的武装部队处于挚友的指挥之下,其次才是风格顽强而著称的党卫军官兵本身。

除了答应组建并委派一个2。5万人的加强战斗师归张海诺指挥之外,洛梅斯特还爽快的允诺将党卫军目前最精锐的陆战装备投入这次作战——其中就包括了一个装备了潜水坦克的装甲营!

信心有所恢复的张海诺,很快与国防军的高层将领以及参谋们进行了一次正式商谈。在元首的权威之下,陆军将领们没有给这位新晋升的海军元帅制造麻烦,他们同意将曾经在希腊战役中有着出色表现的第5山地师一部调配给张海诺指挥。这支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有着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而且在挪威战役期间有过参加登陆作战的经历,他们自希腊战役结束后就一直驻扎在南欧,对于地中海区域的气候也是较为熟悉的。

随后,张海诺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空军司令雨果·施佩勒的办公室,这位身材肥硕的空军元帅,虽然不太情愿将驻南欧空军的指挥权交给一个海军将领,但也不至于违背元首的指令。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他同意把实力雄厚的第8航空军调拨给张海诺临时指挥,并准许海军使用空军位于南欧的部分航空基地,用以配属和使用海军的远程侦察机、轰炸机以及为数不多的舰载机——张海诺希望这些即将配属给新航母“彼得·斯特拉赛”号的舰载机飞行员能够通过实战获得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为地中海之战增加胜利的砝码!

接下来,张海诺再接再厉,先是积极游说空军将领们支持在马耳他战役中大规模使用伞兵,然后又利用向元首报告修改后的作战方案之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改变了阿道夫·希特勒对伞兵作战的偏见——虽然元首只同意派遣六个营的伞兵参战,但这些大都是参加过克里特之战的老兵,素质出众、经验丰富不说,对于整个登陆作战的战术选择更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最后,在阿道夫·希特勒的召集下,最高统帅部成员以会议形式通过了张海诺提交的M作战方案,而在这之后,张海诺所要做的就是竭力劝说意大利人全力支持这次作战行动了。

以墨索里尼为首意大利军政高官们,在这场战争中始终处于一种“眼高手低”的状况:自以为天下无敌,简单告知德国盟友一声便悍然对法国南部以及希腊发动进攻,每每雄心勃勃的出击却碰得头破血流——数十万大军竟对少得可怜法军卫戍部队无可奈何,在希腊更是被劣势兵力的对手打得溃不成军,每一次都要德国人来擦屁股,落下无能之名不说,还影响了轴心国的整体战略!

为了确保这次战略不至于在自大而固执的意大利人身上出岔子,张海诺也下足了功夫,他不但亲自率领德国军事代表团前往意大利,还耗费大量资金用于劝说意大利军政界的重要人物支持这次马耳他作战行动,而且力劝阿道夫·希特勒以出让大批钢材、燃料和粮食等战争资源的方式“利诱”墨索里尼。经过两年的战争封锁,意大利政府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局面,这一次也算是“人穷志短”,所以除了一部分海空军将领以地中海战局应由意大利主导为由,反对让德军指挥马耳他战役之外,德国军事代表团和他们的作战计划得到了很大的支持。最后,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拍板决定沿用克里特岛之战的模式,即由德军将领担任战役指挥官,且由德军部队为空中和登陆作战的主要力量,意大利军队全力辅助,他们将负责用舰队掩护登陆战,准备登陆用的船只,计划并执行船队补给,并以陆战队和舰上登陆队参加登陆作战。

一周的意大利之行,让张海诺收获颇多,而在这段时间里,苏德战场上的形势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盟军的战略局势却因为英美签署《大西洋公约》大为改观了——美国已经决意将摧毁纳粹暴政、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平的秩序,并确保这种和平能够使所有的人在公共海洋上不受阻碍地航行。这些条款,也意味着美国将正式出兵维护大西洋非交战区域的航运线安全,不论航行在那里的是美国船或是英国船!

随着美国海军将安全区域的范围进一步向东推移,供德国舰艇不受限制的作战区域也相应渐少了,而在德国海军的战略规划中,要做到封锁英国本土,就必须在广袤的大西洋上主动出击拦截英国的商船和船队,这意味着德国与美国两大战争机器之间的摩擦碰撞已经越来越难以避免了!

1941年8月16日,就在英美签署《大西洋公约》后的第4天,德国元首通过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向海军作战舰艇下达了秘密作战指令:在非划定作战区域,应尽量避免与美国舰艇发生交火,若对方主动攻击且威胁到我方舰艇的安危,则允许在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进行还击。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14章 与羊同壕

张海诺对于西西里的印象,最早来自于一部名为《西西里的美丽女人》的电影,女主角是个极富意大利风情的美少妇,漂亮、性感却又充满了悲情色彩,全镇男人意淫的对象和全镇女人嫉妒的目标,想必也曾让无数的观众心生想法。

真正来到西西里岛时,张海诺却没有在这座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岛屿上看到那样令人惊艳的尤物,这里的女人有的似乎只是浓厚的乡土气息,身材也难以让人与“火辣”一词联系起来。走在不知道有几百年历史的石子路上,看着街道两旁具有浓郁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张海诺得以集中精神去思考那些重要的军事问题。

西西里是轴心国控制下距离马耳他最近的岛屿,也是不二的前沿据点和攻击踏板。这里的现代化程度虽然不高,但有利的地理位置以及2。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使其具备较为理想的战略纵深。

战争爆发以来,意大利军队在西西里岛及周边岛屿上加紧构筑工事,除了原有的两处固定机场,他们还额外兴建了另外两处军用机场和一些小型的临时机场,但先前驻扎在这里的意大利空军仅有百余架作战飞机,对于马耳他的空袭力度也非常有限。随着德国第8航空军作战机群的陆续进驻,西西里的各个机场才真正繁忙起来·等到张海诺一行抵达西西里的第三天,德军航空部队对马耳他岛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轰炸,结果总体上是令人乐观的——出击的32架亨克尔He…111,最终有29架返航,在90公里的直线航程以及20分钟的轰炸中,2架被英军地面高炮击落,1架因为机械故障在海上迫降,驻马耳他英军虽然出动了十多架管鼻藿式战斗机,但统统被德军护航的BF…109战斗机击退。

微不足道的损失,客观反映出英军在马耳他防空力量的薄弱,根据飞行员们的观察和此前侦察所得到的情报,目前驻扎在马耳他的英国空军不超过两个中队,地面防空火炮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不足以保卫岛上的重要战略设施。

这一情况,让张海诺对马耳他之战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但要赢得这场关键性的战役,光靠德国一家的努力还是不够的。几天之后,意大利空军增派的60余架飞机抵达西西里,其中包括有两个中队的马基MC…200战斗机。别看战争期间意大利空军的整体实力并不强,可航空制造业的设计水平却是一流的——战争爆发前,意大利制造的水上飞机就是各种国际飞行竞赛的常胜军,而作为意大利航空工业的中流砥柱,菲亚特、马基、雷贾尼亦为意大利空军贡献了不少优秀机型。

作为战争初期意大利最好的战斗机,下单翼全金属结构的MC…200除了火力略显薄弱之外,在速度、机动性以及座舱视野等方面都十分优秀。在1940年的冬天,意英军队在地中海和北非展开了一系列交锋,期间,意大利飞行员驾驶MC…200在与英军飓风战斗机的多数交手中有着不俗的表现。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意大利空军派遣了一批航空部队参加对苏作战,而到目前为止,MC…200战斗机在苏联战场上的表现仍然是令人满意的。

在轰炸机方面,意大利人的战争产品质量并不逊色于同期的其他交战国,只是薄弱的经济与工业实力严重拖了后腿,到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号称“世界一流”的意大利空军仍以老旧落后的机型为主,在技术上则偏好于机动和防御性能较差的三发轰炸机,加之混乱低级的指挥能力,这些不利因素综合在一起,便彻底葬送了意大利空军原本在北非、希腊少得可怜的优势。

一路上下来,意大利空军与其陆军、海军一样,成了无能的代名词。

张海诺并不自认为是“名医”,可以让意大利军队的顽疾药到病除,若不是战争形势的需要,他压根是不屑于同这个垃圾盟友协同作战的。这些完全看不到古罗马军队影子的家伙,只要能够中规中矩的做好份内事,张海诺就非常满足了。

不过抵达西西里才一个星期,张海诺就已经见识到了意大利军方“可怕”的效率,意大利元首允诺的150架飞机,除了先期抵达的60架外,就完全没有了消息,而肩负着运送登陆兵员与后勤物资、截击英国战舰的意大利舰艇,等到约定日期已过的时候,才有一队驱逐舰在轻巡洋舰“阿尔贝托·迪·朱桑诺”号的率领下慢吞吞的驶入墨西拿港。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登舰参观之后,张海诺发现这些轻型舰艇竟没有做好应付一场激烈战斗的准备:弹药油料不足,人员距满编差了近四分之一,而且军官和舰员们的信心也是严重不足的。

若不是受限于直布罗陀天堑与苏伊士运河的阻隔,张海诺这时候恨不得从比斯开湾抽调德国舰艇——且不说舰艇的战斗性能如何,德军官兵的素质至少要比这群意大利人高出一个等级!

8月27日,让张海诺翘首以盼的意军运输船队终于驶抵西西里,它们运来了4200名意军官兵、230门高射炮以及一批大功率探照灯,用于加强岛上各主要港口以及战略要地的防空力量。德军第8航空军的实力固然强大,但也不具备全天候抵御英军空袭的能力,何况一般的轰炸机从马耳他附近突袭西西里只需要大约15分钟的航程!在趾高气昂的意大利军官们的带领下,这些意军士兵不慌不忙的进入预定区域,然后开始部署探照灯和高射炮。对于贫弱的意大利而言,没有雷达这样的高技术装备还算情有可原,但张海诺很快发现他们部署防空炮火竟是盲目而缺乏规划的!

作为地中海中部的海上中转站,西西里岛上主要有三个港口区域——东北面海峡处的墨西拿,东南面的锡拉库萨…卡塔尼亚…奥古斯塔港口区,西北面的巴勒莫。就港口设施和吞吐量而言,墨西拿无疑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和平期间每月进出这座港口的货物可以高达10万吨,但意军只把新增防空力量的一小部分部署在这里,原因就是这里几乎是岛上距离马耳他最远的地方,而且与意大利半岛仅隔着一条狭窄的墨西拿海峡,英军想要轰炸这里必然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可是,纵观西西里岛的战略地图,墨西拿扮演的是一个前线与后方枢纽的重要角色,一旦战事开打,大部分直接运到西西里的物资都将通过这里上岸,能够主导塔兰托突袭的英军指挥官,对这一情况不会视而不见,而当缺乏防空掩护的船只云集港口的时候,一次常规轰炸就能给对手的后勤补给带来大麻烦!

此外,张海诺还惊讶的发现,意大利防空部队的弹药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