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游戏电子书 > 省委大院 >

第24章

省委大院-第24章

小说: 省委大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但人家毕竟是老前辈,自己是小字辈,还要装出非常受用的样子,陪他们站一会儿,等他们说够了,才放你走。

王一鸣觉得,这就是自己当秘书的副产品,自己其实一瞬间失去了自由,成了这个大院子里的公共人物,走到哪里,都有眼光跟着,这非常让人不自在。

但另一个方面,这一点确实也可以让他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从小人物陡然变成了众人瞩目的人物,这样的变化,本来就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尤其是和赵书记出席盛大的活动的时候,在万众瞩目之下,赵书记的豪华轿车,缓缓地停稳,年轻矫健的王一鸣,从副驾驶的位子上下来,轻轻地为赵书记打开车门,然后提着包,不紧不慢地跟在赵书记身后。那些早已等待在那里的各级领导,都一律地面带笑容,弯下腰,接受着赵书记的检阅。等赵书记过后,他们连忙万分热情地伸出手来,握着王一鸣的手,使劲地晃着,嘴里“老弟长老弟短”地叫着,像是早已经认识八百年的好兄弟。

王一鸣的办公室,更是各路神仙聚集的地方,只要赵书记在家的日子,王一鸣秘书的办公室,就成了最繁忙的接待办。这个来了,那个走了,进去的进去了,排队的正在排队,到了下班的时间,还是有一拨又一拨的人,等着会见,等着汇报事情,等着赵书记在他们拿的文件上,批上几个字。党政军、工青妇,个个都是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走在外面,都可以呼风唤雨。王一鸣原来听到这些人的名字,就感到如雷贯耳,只是在报纸上可以看见这些人的图片,在电视新闻里可以熟悉他们的面孔,如今他们一个一个,隔三岔五,就要在王一鸣办公室里走一遭,王一鸣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事情,天天要见书记汇报。说不定他们也是没事找事,就是想和赵书记套套近乎,通融通融感情,也未可知。

心里虽然为赵书记的健康担心,要忙省里的大事情,还有没完没了地接见方方面面的人,但既然人家来了,肯定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你觉得不重要,是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已。所以,即使再忙再累,王一鸣都打起精神,压抑住自己的天性,用最灿烂的笑脸,最热情的举动,笑迎各路诸侯,各方神仙。端茶、倒水、微笑,接待,为客人安排吃,安排住,几乎是做到了没有一处不妥帖。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王一鸣的工作,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赵书记满意,办公厅的主任、副主任们满意,其他的处长、秘书们满意,上上下下,对他的评价就很高。

第五章(13)

秘书长乔远方干脆趁热打铁,一不做二不休,在一次办公厅党组的会议上,征求了几个副秘书长的意见后,马上亲自签署了一道命令,任命王一鸣为省委办公厅秘书处的副处长。他的理由是,王一鸣是省委赵书记的秘书,省委书记的秘书,哪有还是主任科员的道理,走遍全中国,也没有这样的。秘书和书记经常同时出差,在会议登记簿上,级别这一栏,还写着主任科员,不好看。他的意见自然是没有人敢反对,所以,王一鸣在刚刚做了赵书记的秘书三个多月后,就被提拔做了秘书处的副处长了,当然,这就是明确了一个职务,实际上他还是做赵书记的专职秘书。

原来和他一个办公室,对他呼来喝去的那些老秘书们,资历比王一鸣老得多的人,在心里是又气又恨,但表面上却不能有丝毫的表现,他们见了王一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热情,脸上都是带着夸张的表情,不敢叫“小王”,也不好意思叫“王秘书”,因为那是官称,显得生分。他们这几个曾经和王一鸣一个办公室的,都是叫王一鸣“一鸣老弟”。他们有的上班七八年了,还是个主任科员,看到王一鸣仅仅上班三四年,就是副处长了,真是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羡慕、嫉妒、辛酸、失意,估计什么样的心情都会有的。

王一鸣从他们看自己的眼神里,表面热情、内心疏远的举动里,已经猜测出了他们大体的心情。王一鸣觉得,这很可以理解,换了自己,也会有同样的感受的,毕竟是一个部门的同事,相互之间非常熟悉,谁又不比谁差多少,只是每个人的运气不同,机会不同,人生的际遇就有了如此大的差别。越是起点差不多的,越是容易嫉妒。我们嫉妒的往往是我们身边的人,和我们情况差不多的人。他们的偶然发迹,会引起我们内心里的嫉妒。就像我们不会嫉妒一个美国总统又写书发了大财一样,我们不会嫉妒那些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的人。

王一鸣不知道从哪本书上,曾经看到过这句话。他也明白,要想消除这些嫉妒,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拉大这些差别,让别人觉得,不应该跟你比,你和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人,让这种差别无限大,根本就没有消除的可能,那个时候,这些人就见怪不怪了,安然接受了现实的安排。

所以对于这些老同事们,王一鸣只有采取超然的态度,和他们不卑不亢,不远不近,不温不火地处着,让他们自己去浇灭心中的妒火,回归平和,接受现实。

领导满意了,群众满意不满意,就不是最关键的了。有了赵书记的信任,有了秘书长的具体运作,王一鸣的前途,是越来越顺畅了。他的秘书工作,顺风顺水地又干了两年。正赶上办公厅里又调整一批干部,乔秘书长顺手就给他调整了一个处长的位子,兼任省委办公厅秘书二处的处长。当然他没有时间,管理处里的日常工作。具体的工作,由一个副处长负责,他的工作,还是为赵书记做好服务。这样的安排,王一鸣也知道,赵书记是独具匠心的,中央正在提出,要下大力气,培养年轻干部,自己要学历有学历,就是资历浅点,赵书记是想让自己尽快积累资历,等有了提拔的机会,好脱颖而出。

果然,又做了一年,终于有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团省委副书记出现一个空缺,省委常委会议讨论的结果,是要选拔一个比较年轻的干部,做团省委副书记。

具体多大年龄算是年轻,赵书记说:“根据文件精神,进中央,50岁算年轻的;进省委领导班子,40岁算年轻的;各个厅局,我看30岁左右,算年轻的吧!以前我们都是把目光集中到三四十岁的干部身上,还搞论资排辈,什么干部履历,任职年限,哪一样少了,都不行,机械得很,僵化得很,当然按部就班,遵守文件的规定,并没有错。但是,须知人是活的,文件的精神实质是,我们一定要选对的人,到对的岗位上,让他们发挥作用。只有是看准了的,就要不拘一格,大胆提拔重用,争取让他们早发挥作用,早成才。我希望我们清江省,今后能向中央输送好苗子、好后备军。最好是多出几个中央领导,这样,才能说明,我们的干部路线是有成效的。现在一说提拔干部,就说年轻人不行,经验不足,还是用老成一些的,这些都是思想还不解放的原因所致。你看我们共产党早期的干部,都是多么年轻,毛主席,周总理,哪一个不是年纪轻轻就担当大任了。还有那些二十多岁就当上军长、师长的,这些人怎么样,都是非常杰出嘛!有的成了元帅,有的成了大将、上将了。我们不要自己年纪不小了,就吹毛求疵,说人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年轻时怎么样?不是照样被别人这么说过吗?所以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大胆选拔一批新人,充实到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为全省的长远发展,储备培养一批干部,往他们的身上早压担子,逼迫他们,早日成才,独当一面。这样,对我们省的未来有好处,对我们的国家也大有好处。”

在清江省里,赵书记的话就是圣旨,现在没有哪一个人,敢对着干。他德高望重,雷厉风行,下面的人,理解得了的,要执行;不理解的,只有在执行中加深理解了。各级、各部门的领导,马上传达了赵书记的讲话精神,组织部门,马上就开始落实了。当然,最能够理解执行的还是省委常委、秘书长乔远方,他就像是赵书记肚子里的蛔虫,赵书记的任何一个表示,他都能准确地把握,迅速地落实。经过筛选,省委办公厅很快就向省委组织部,上报了几个素质特别好,年轻有为,可堪大用的年轻处长的名单。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王一鸣。王一鸣是年龄最小的处长,才刚刚29岁。

省委常委会很快就研究了一批干部,这批干部,都是年轻干部,年龄大多在30到40岁之间,像王一鸣这样还不到30岁的,只有他自己。不出众人所料,他很快就被任命为团省委副书记。仅仅两年后,在团省委书记下派当了市长后,他顺理成章,接任了一把手的团省委书记,31岁,就成了整个清江省里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

到北京参加团中央的会议时,他又引起了中组部领导的注意,把他列为省部级后备干部人选之一,想调到北京,重点培养。但赵书记觉得,他还缺乏基层的任职锻炼,就向组织部门建议,先缓一缓,然后找了个机会,就把他下放到了清江省最偏远的江北市出任市长。

这样,王一鸣就在32岁的时候,成为整个清江省最年轻的地市级正职。

这个时候,赵书记也实现了个人前途的重大飞跃,他被任命为国务院的五位副总理中的一个,虽然排名最靠后,主抓农业,但毕竟成了国家领导人之一,他的地位,比他的老师黄克贵还高了一点。当年黄克贵,才是个国务委员,排名屈居副总理之后。

王一鸣的政治前途,由于有了赵副总理的一再关照,所以顺风顺水,在37岁的时候,终于离开地方,到了北京,出任S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部级高官之一。

这就是王一鸣早年大致的经历。

第六章(1)

王一鸣要到西江省出任省委副书记的消息,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后,这几天,他就接到了无数的电话,问候的,祝贺的,熟悉的,不熟悉的,甚至八不挨九不连的,沾边不沾边的人,都想方设法,和他取得了联系。家里的电话和手机,一天到晚响个不停,让人不胜其烦。王一鸣没有办法,连个安静的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只好果断地把家里的电话线拔掉,他和老婆于艳梅的手机通通关机。

但为了和外界保持联系,司机小吴和秘书小龚的手机,还都开着。小吴又专门为王一鸣买了一个新手机号,等晚上两个人都不在王一鸣身边时,有事联系。小吴和小龚,就成了王一鸣的电话接线员,别人有什么事情,要找王一鸣的,就先找他们联系。这样,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他们两个就想方设法推托掉了,尤其是那些无关紧要的饭局,为自己的老板减轻了不少负担。

但最关键的电话还是不能漏掉的,他们两个,都跟王一鸣好几年了,熟悉王一鸣的社会关系,比如赵经天的电话,他们就不敢怠慢,马上就接通了,交给了王一鸣。

赵经天是赵老的大儿子。赵老一共有四个子女,大儿子经天,二儿子经华,排行老三的是个姑娘,叫经英,最小的儿子,叫经杰。

赵经天比王一鸣要大七八岁,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天伦集团的董事长、党组书记。这是一家直属国务院的超级大公司,企业管理的资产有几千亿,横跨水利、电力、机械制造、矿山开采等诸多领域,近几年也开始涉足房地产领域,企业、项目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是国内赫赫有名的大型国企,赵经天的级别,也是副部长级,属于中组部直接任免的干部,但业务上,归国资委管理。

赵经华是职业军人,军校毕业后,在部队摸爬滚打二十多年,从排长做起,一步一步,做到了集团军的副军长,去年刚刚调到总参,担任一个部门的领导,军衔是少将。

经英虽然是唯一的女孩,但也巾帼不让须眉,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国家机关工作,后来调进了中纪委办公厅,从副处长做起,现在的职务是中纪委常委,兼任中纪委干部一室主任,曾经办理了许多轰动全国的大案子,像西江省的谢青松腐败案,钱名贵腐败案,都是在她的直接参与下,顺利地结的案。所以她现在,是个全国知名的人物了,尤其是那些贪官污吏们,一听到她的名字,估计腿就发软。她到哪个省出差,哪个省的贪官污吏就害怕,哪个省的老百姓,就拍手叫好。社会上的小道消息也立马就来了,说:“看吧,赵经英来了,估计有大鱼又要落网了!”

最小的经杰,算是唯一的体制外的人,经历也最复杂。他当过知青,下过乡,恢复高考后,属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人。八十年代,公费出国热,他又考取了,然后去美国留学四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他留在了美国,在华尔街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