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拉贝日记 >

第14章

拉贝日记-第14章

小说: 拉贝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于主席职务由德国人担任,恳请对这一人道主义的建议予以非正式的、然而 同样热情的支持。

我这里只有记录手册。请转发东京。你们及东京大使馆的答复尽可能通过美国 海军发到这里。

罗森

防空洞里的水又满了,但是没有上一次那么糟糕,我们还能赶在第一次警报(从 10时到10时30分的预备警报)发出之前及时把水舀干。今天天气好极了。11时20分又 有一场虚惊。11时45分,解除了警报。下午2时20分,第三次警报响了。我没有听到 第二次警报,这时四面突然响起了枪炮声。在我们的南面,但又好像是在城墙里边 落下了许多炸弹。我看见两架轰炸机从大约2000米的高空往下投炸弹,便一头钻进 还很潮湿的防空洞,里面挤满了中国人。接着一片寂静。3时40分,一切危险都过去 了。韩先生整个上午都在跑来跑去,打算领取那辆装着汽油和面粉的卡车,可惜他 一无所获。一个司机逃跑了。第二辆卡车以及汽油和面粉已经被第八十八师看管起 来了。这个师占用了存放着上述物品的院子。要不是我那些很有影响力的中国朋友 (杭立武博士)帮助我的话,我可就吃亏了。那就太遗憾了,我本来可以用这两辆车 好好帮助伤兵的。

伤兵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中央医院院长 J.亨利·刘博士走了,他留下的两 个主管医生也全跑了。要不是美国的教会医生坚持到底的话,我不知道那么多伤兵 会变成什么样子。在这段时间里,我动用了别人送给我的那辆卡车。只要我不需要 司机刘(汉臣)给我开车,就由他驾驶那辆车。他开车时打着德国国旗,以免汽车被 征用。中国士兵现在碰到卡车就征用。我听礼和洋行的克勒格尔说,已经发布了一 道命令,让全体南京市民撤离这座城市(这个消息还有待核实)。

   11月25日

秋天的天气好极了,阳光灿烂。医生的问题使我们忧心忡忡。我们给香港、上 海和汉口的红十字会拍了电报,请求派遣医生和寄送药品。跟所有其他大使馆一样, 美国大使馆也在敦促他们的同胞离开南京。由于电报是由美国大使馆发出的,我们 无法找到外国医生。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还要我帮助抢救中国皇家古老的奇珍异宝,然而事情竟发 展到了这一步。我过生日时怡和通砖瓦厂送给我的两辆卡车中的一辆有一段时间曾 用来运送大学生去照料伤员,现在归杭立武博士先生使用。他调集了一个车队,要 把1。5万箱(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千真万确)珍宝送到码头,政府要把它们带到汉口 去。人们担心,万一这些珍宝落人日本人手中,它们就会被送到北平(本来它们就属 于那里!)。

昨天,收音机里报道了上海的情况。日军司令部对我们努力在本地为平民建立 一个中立区的反应是友好的。正式答复还没有到。

收到了妻子11月11日的来信(路上走了14天)。现在我担心可能不会再有信来了, 因为陆路也许很快就会被封锁。多谢了,妻子!乌尔西的纸娃娃我保存起来了,当 作护身符。

到现在为止,已有两次虚惊:9时5分~9时30分,11时40分~12时30分。

韩先生的防空洞现在也坍塌了,他只好再挖一个。另外,他正在学校里准备一 个房间,让他的家人搬进来。埃拉·高太太送来一些木箱和皮箱托我保管,里面有 两个挂钟,用纸包着,上面贴着“小心,钟表”的标签。所有物品都送进了车库, 否则我真不知道把它们放到哪儿。

马市长来电话邀请我参加下午6时在国际俱乐部举行的茶会。好的,我们去,正 好调剂一下生活!

礼和洋行的丁先生征求我的意见,他能否把自己的旅馆托付给施佩林先生管理。 他当然能。一个施佩林总不会扛走一个旅馆!

我的邻居鞋匠(这个令人讨厌的鞋匠)现在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同心同德。他和 他的家人整天都在舀防空洞里的水。他还给我(花10元钱)做了一双漂亮的棕色靴子。 我自愿多给他1元钱,让友谊粘得更紧。他说要再帮我做一双靴子,来配我的国社党 制服。一个人是会变的,这个希望永远不能放弃。还有,你要把爱心送给你的邻居! 据上海电台播音员报道,昨天有40人在城市遭轰炸时身亡。有几枚炸弹落在所谓市 立剧院的附近,当时我们正在里面参观画展。

除此之外,电台还报道说,日本人对于建立平民中立区一事至今还没有给予 “最终”答复。我决定通过上海德国总领事馆和上海国社党中国分部负责人拉曼给 希特勒和克里伯尔发电报。今天发了下面的电报:

上海德国总领事馆转国社党中国分部负责人拉曼:

我恳请您代为转发以下电报。

第一封,

致元首:

国社党南京地区小组组长、本市国际委员会主席请求元首阁下劝说日本政府同 意为平民建立一个中立区,否则即将爆发的南京争夺战会危及20多万人的生命。

谨致德意志的问候

拉贝

西门子驻南京代表

第二封,

致总领事克里伯尔:

恳请您支持我今天请求元首劝说日本政府同意为平民建立一个中立区,否则即 将在南京爆发的战斗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可怕的血腥屠杀。

希特勒万岁!

拉贝

西门子代表

南京国际委员会主席

如有必要,我将支付电报费。请西门子洋行(中国上海)从我账上预支。

拉贝

由于我不能肯定拉曼先生会不会被高额电报费吓退,所以请他让人从西门子洋 行(中国上海)预支这笔费用,记在我的账上。

下午1时30分~3时30分空袭:轰炸城南。

英国海军上将霍尔特请我去别墅俱乐部参加告别酒会。看来我必须参加,尽管 我从来也适应不了鸡尾酒会。英国海军似乎也要撤离。这并不怎么令人高兴!

今天公共汽车停运。据说所有的公共汽车都开到汉口去了。现在大街上或许会 变得安静一些,虽然据说这里还有20多万中国人(平民百姓)。我多么希望(上帝作证) 希特勒会帮助我们,让我们终于能够建立起中立区。

怡和通砖瓦厂的孙先生,是韩先生给我带来的一个新朋友。他愿意给我们修筑 一个新的防空洞,原因是老的防空洞里总是充满了地下水。如果这个“伟大的想法” 能够变成现实的话,我会很高兴的。因为泡在有水的防空洞里可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在国际俱乐部马市长举行的茶会上约定,请我们留下来的外国人每天晚上6时~ 7时在北平路69号英国文化协会里与中国人见面。除此以外,没有商谈任何重要的事 情。英国上将霍尔特在别墅俱乐部举行的告别酒会也进行得平淡无奇。我借此机会 把我给希特勒和克里伯尔的电报托付给美国大使馆官员艾奇逊先生,他答应帮我设 法发到上海。

我从收音机里听到,汉口方面对建立中立区表示担忧,因为事先没有征求中国 政府的意见。电台还报道说(《上海晚报》通讯社提供):江阴要塞不久就要投降。 如果情况属实,那么南京痛苦的结局就要来到了。因为这意味着日本战舰将从扬子 江开过来,从江面上轰击这座城市:这是我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根本无 法想象怎样保卫南京。不过我觉得这条消息报道得早了一点儿。也许上海电台的播 音员根本得不到中方的新闻,而只有日本的。

  11月26日

天晴,阳光灿烂,可能会有高朋来访。

有个中国人来找我,想请我在首都饭店(南京最大的旅馆之一,据说是他亲戚的) 升一面德国国旗。我们可没有那么傻,断然拒绝了!再说,亲属关系也不对,因为 我对店主了解得很清楚。

此时此地,我们生活在一个“谣言”时代。四周充满了最惊险离奇的传闻,当 然,要把它们写下来是不值得的。刚刚传来的一条消息说,最高统帅决定将防守部 队的前沿阵地确定在城外50里处。这个消息受到了欢迎,因为大家都愿意相信它。 一旦防线被敌人突破,人们将撤离这座城市。我无法判断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或者 说从军事角度看是否可信。但是对于外行人来说,它毕竟听起来不错!

许尔特尔先生把胡尔德曼和沃尔夫·申克送到了芜湖他们要去的地方,带来了 关于“库特沃”号的最后趣闻。听说我的朋友(通讯学校的工程师王先生和他妻子) 果真又下了船,好像是坐火车去汉口了。还听说“库特沃”号船上成立了一支类似 警察的纠察队,由布伦德尔少校领导。这很有必要。因为已经查明,在德国人上船 的时候,原来给德国乘客准备的二等舱已被中国人占用。这些中国乘客是由船上的 中国船员(所谓茶房)偷偷带上船的(当然要收取高额酬金!)。

杭立武博士刚才在回答我的询问时告诉我说,我们不必为中国政府是否同意建 立中立区一事担心,最高统帅本人已经表示赞同。我们现在也为委员会找到了一名 外国人作总干事,即南京基督教青年会的菲奇先生。现在我们只等日本人同意了。

德国大使馆收到了上海总部给我的一份电报,内容是:

转西门子洋行

本西门子洋行通知:请您本人决定是否离开南京。为了避免人身危险,建议迁 至汉口。望回电告知您的打算。

我请人通过大使馆答复如下:

转上海西门子洋行

11月25日来电敬悉,谨表谢忱。我已决定留在南京主持国际委员会工作,以建 立中立区保护20多万平民。

拉贝

韩先生成功地从怡和通砖瓦厂取出100罐汽油,还有20袋面粉。院子里正在修筑 新的防空洞,我还得另外找一个地方存放汽油。100罐汽油放在院子里,对于我个人 来说,也有点儿太危险。

斯迈思博士打来电话说,据电台报道,一家东京报纸认为南京中立区将给占领 这座城市带来很多困难,会拖延时间,不能把南京和南市相提并论。虽然这只是一 篇报刊报道,但总还是一种值得注意的表态。如果计划不能实现,我们该怎么办呢? 困难确实很大!我寄希望于希特勒!我的收音机今天中午报道说,中国人承认江阴 要塞那里情况危急,但是中国人正在全力自卫,仅仅是逐步后撤。关于这里的防御 计划还听不到任何新消息。

晚上6时,在英国文化协会开会。王固磐致辞。没有发布任何新闻,比如战场情 况等。我们只是听说明天中午12时可以在中央银行兑换小额纸币(1元的和更小的)。 这我肯定用得着,因为零钱已经相当短缺。罗森博士请我吃饭。在去他那儿的路上, 汽车抛锚,我只好步行。司机把车停在马路上,车门也没有锁,就优哉游哉地找汽 油去了。马路上漆黑一团,可是卡车仍在忙着运送木箱和行李。必须十分留神,不 要在黑暗中被车压伤。在罗森那儿,我还见到了沙尔芬贝格、许尔特尔和克勒格尔。 克勒格尔没有买到船票,所以只好留在这里。

等了很久,骑兵上尉洛伦茨也来了。他当天晚上必须启程。我们闲聊着度过了 一个美好的夜晚。罗森博士称赞洛伦茨是最后一个离开这里的德国顾问。城市可能 遭到炮击,罗森很担心,不知我们大家能否在这之前及时乘怡和洋行的三桅帆船离 开。希尔施贝格一家也想在万不得已时坐这条船逃离。毫无疑问,这一切都考虑得 非常合乎情理。可是,如果始终只想着逃跑或者听别人谈论此事,颇让人感到沮丧。 我周围的中国人那么镇静、沉着。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主人不逃跑,其他一切 问题都会逐步解决。我越来越觉得,我无论如何必须在这里坚持到底。只是我承认, 一个比我自己的住宅更安全一点的地方,我还是想要的。或许我能得到另外一套住 宅。张群部长的房子已提供给罗森博士使用,这座房子有一个很棒的防空洞。我得 去一趟,看看这座堡垒。接着一个大问题就来了:搬不搬家?在这段时间里,很多 人聚集到了我身边,我不可能把他们都带走,但是我也不可能同时佐在两所房子里, 这终究要看我目前拮据到什么程度。必须找到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

11月27日

天空有云,又一个航空天候。昨天我们一整天没有受到骚扰。今天我们从9时40 分到9时45分有预备警报。此刻,我正在写这篇日记的时候(下午1时45分),警报又 重新响起,不过只是第一次信号。

厨师曹(保林)还一直病着。给他开了药(碘卡扑拉尔),可是买不到了,因为药 店全都迁走了。今天,事过5天以后,人们才想到告诉我这件事。我暂时从我自己少 量的备用药品中拿了一些给他。另外,他一个人躺在一间没有取暖设施的房子里已 经一个星期了(肯定是节约的缘故)。于是,我借给他一个煤油炉。问他为什么不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