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科幻纵览 >

第94章

科幻纵览-第94章

小说: 科幻纵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读者“参观”月球人世界的“导游”。

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小灵通作为记者,当然也是旁观者,他几乎不参与任何事件的发展。作品仅仅通过他的眼睛对“未来市“进行全景展现。

但是,这种静态描写在节奏感和可读性上有明显的缺陷,已经不适应现代读者的要求了。而且,整部作品不是用来写故事和人物,却是用来交待背景,这与其它文学样式大相径庭,与文学作品的一般创作和欣赏规律不合。所以,后来一些的科幻小说,都是在紧张激烈的情节发展过程中,一点点交待虚拟背景的。  

比如在《与拉玛相会》中,大批进入“拉玛”的科学家都成为“导游”。而“导游”的过程不再是可信性、可读性不强的平铺直叙,而是富有戏剧性的探险过程。拉玛世界的本来面目与探险队员的安危交织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故事的惊险性。

在《解咒人》中,白昼人、黑夜人和黎明人之间有深刻的矛盾,每个种族内部还有许多派别。再加上作为“解咒人”地球宇航员,小说从头到尾都是在不停地冲突中发展。而背景介绍则伴行在这些冲突中,逐渐展开。有时甚至就是故事的一部分。比如“白昼人”伯莱拜尔进入夜世界,既是一个冒险过程,也是对行星表面三部分背景的展示过程。

科幻小说中对虚拟背景的直述,体现了科幻小说独特的创作目的——塑造背景。科幻作家想表达的,往往就是这些背景,是舞台,而不是舞台上的人物。但这与普通的文学创作规律和读者习惯不合。而通过情节演进来交待背景的方式,提高了创作的难度。因为它给作者制造了目标与手段的矛盾。一方面,他的主要目的是构造一个虚拟背景;另一方面,他的主要手段却是写故事。这对于科幻作者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尽管在现实题材小说里,通过故事介绍背景的写法也是屡见不鲜,但在科幻小说里,这种写法的要求更高。

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创造的虚拟背景,堪称科幻小说中虚拟背景的楷模。他引入了一个“单一变量”——“英社”。这是一个提供极左社会主义的政党,它追求绝对的极权统治,将整个社会倒退到贫困愚昧的状态里。奥威尔对虚拟背景的设计十分细致独到,并且恰当地反映了小说的主题。“英社”党有一句口号:谁拥有历史,谁就拥有未来;谁拥有现在,谁就拥有历史。于是,整部作品里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现在”:由内党、外党和群众构成的社会阶层,全民生活在贫困的配给制下,真理部、仁爱部、和平部、富足部构成的官方机构,和欧亚国与东亚国无休止的战争。甚至,作者对秘密警察的审讯烤打过程描绘之细腻,令读者不寒而粟,感觉那棍棒和皮鞭会加诸自身。

但这个怪异世界的来龙去脉却是十分模糊的。主人公温斯顿作为专门负责篡改历史的“真理部”工作人员,深知真实历史已不存在于记载中,便到处去寻找这个历史。这构成了小说前半部分的主要情节。当然,他可以说是读者的眼线,带着读者去寻找这段历史。因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为什么变得如此荒诞恐怖,正是读者所关心的。但温斯顿一次次失败了。他从普通人的回忆里完全无法了解“英社”党统治之前的时代。

到后来,温斯顿从奥布兰手里得到一本据说是反叛领袖戈斯坦因写的政治著作《寡头集体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而读者也会以为能从大段大段的“引文”中看到真实的历史。但后来才知道,这本书只是奥布兰等“内党”成员奉命编写的,目的是“引蛇出洞”。真实历史仍遥不可知。奥维尔正是在这种巧妙地构造中,令读者深深感受到失去真实历史的可怕。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第四章:虚拟背景(3)

第三节:虚拟背景的文学理论价值

不仅科幻小说家爱创造虚拟背景。在其它幻想类文学里,虚拟背景也司空见惯。托尔金在《指环王》中构造的“中土”,几乎独立于小说原作之外,成为一个流行的虚拟世界。而中国新派武侠作家共同创造的“江湖格局”,更是小说里虚拟背景的典型。 

科幻作家们为什么要创造虚拟背景呢?仅仅是为了满足上帝般的造世欲望吗?当然不排除许多作者有游戏的性质。但更多的作者非常认真地构造虚拟背景,是换一个方法来描写现实。

那么,虚拟背景仅仅是幻想类文学才有吗?完全不同。现实主义小说家并非没有构造过自己的虚拟背景。比如,美国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就构造过一个“约克纳帕塔伐县”及其首府“杰佛逊镇”。到一九四五年为止,福克纳出版的十七部作品里,有九部长篇小说里的故事完全发生在这个虚拟背景里。这个地图上不存在的县虽然再现了密西西比河北部牛津城和拉发埃蒂县的景色,但毕竟是作者的虚构。而《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也不存在于真实世界里。

不过,完全创造一个自己的虚拟背景,而不是在大家公认的现实背景下展开故事,这种写法在现实主义作品里毕竟是少见的。于是,在以现实主义作品为主要参照系构造的文学理论中,对“虚拟背景”的研究也几乎是空白。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第五章:人物理论的突破(1)

上六章前言

第一节:科学家形象

第二节:非人角色

上五章前言

“科幻小说没有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面对这个似乎不言自明的批评,科幻界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接受这个批评,并认为,这正是科幻文学需要改善的地方。科幻,至今没有出现安娜卡列尼娜、欧也妮葛朗台、葛里高利、阿Q那样的人物,这正是科幻作家应该刻苦攻克的一关。”(《林聪点评科幻》,转引自《科幻世界》95、8)

另一种也是接受这个批评,但是认为,没有成功的人物形象也没有什么,科幻本不以人物见长。持这种观点的人,或者认为科幻以科学美学见长,或者认为科幻以背景塑造见长。刘慈欣和董鼎山就分别表达了这两种意见。如果有的读者看过《科幻纵览》前几年的各种版本,会发现笔者也曾经先后持这两种态度。

但笔者的最新观点,却倾向于反对这种批评。科幻文学不仅并非在人物塑造上很失败。相反,它将传统文学的人物观大大提高了一步。也正是因为这样,运用传统文学理论根本发现不了这种进步,更不用说理论概括。在本章中,笔者将从科学家形象和非人角色两个方面,介绍科幻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之处。

第一节:科学家形象

一个人物形象能否流传开,除了作者自己的努力和功力外,评论家的品头论足是绝不可少的。试想,如果没有成千上万的论文和专著在分析“包法利夫人”、“卡西莫多”、“桑地亚哥”、“阿Q”,他们怎么能长存在艺术世界里呢?

读者会问,评论固然可以提升一个人物形象的知名度,但如果某个人物形象根本不出色,评论家为什么要浪费笔墨分析他呢?这个规律在主流文学界或许讲的通。对于科幻文学来说就不同了。科幻文学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一大贡献,就是塑造了许多生动的科学家形象。作者在创作这些形象时倾注了自己的感情。而这些形象本身也饱含着人性的光辉和激情。惟一的问题是,这些感情,这些爱与恨、苦与乐、痴与迷都与科学有关。主流文学评论家如果根本读不懂相关的情节,又怎么能分析出其中的艺术价值呢?

纵观科幻文学,其中的科学家形象层出不穷。在文学理论中,把人物性格分为“扁平型”和“圆整型”两种。所谓“扁平”人物就是由单一性格特征或很少几种性格特征构成的人物。《文学理论要略》212页,童庆柄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具体到科幻作品而言,其中的科学家形象大多是扁平的。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天才型

作者把这类科学家塑造成一个天才,智慧远远高于世人。他们大多并不勤奋。但于脑筋飞转之间,便解决了各类问题。而普通人,甚至其他职业科学家,与他们的才智都相去很远,非仰视不可见。

别利亚耶夫笔下的“瓦格纳”教授,就是天才型科学家的典型。他几乎魔术般地完成了各种发明:人脑移植、虚拟现实……凡是疑问,只要请教他就行。

刘慈欣在《球状闪电》,以及一系列短篇中,塑造了一个天才型科学家——丁仪。在《球状闪电》里,中苏两国许多“勤奋型”科学家努力多年,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仍未能一窥门径。这些几乎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的不懈努力,反衬了丁仪的天才。他不修边幅,衣着随便,外型颇不令人信服。由于他的理论观点与传统观点相去甚远,合作者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相信他的判断。

二、勤奋——奉献型

这类科学家多在小说里“抛头颅洒热血”。在他们身上,凝聚着科学探索的艰苦,以及勇士的顽强。作为人类一般情感的勇敢、坚忍,在他们身上具体地化作对科学探索的不泄追求。

在《地球凌日》中,埃文斯作为惟一幸存的宇航员,明知自己无法获救,时日无多。但因为他能看到“地球凌日”,成为全世界惟一目睹这个宇宙奇观的人。内心里竟然充满了幸福感。整篇作品只是描写在他氧气耗尽前最后一段时间里,如何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地球凌日”。小说中不停地出现倒计时,既是地球凌日现象的终结,也是埃文斯生命的终结。作为科学家,他并没有作出什么发明发现。在他身上,视死如归的豪情,具体地体现在科学领域里。而不是象传统小说那样,体现在战场上。

在《人类之声》中,一群科学家守在一个破旧的射电望远镜观察站里,寻找外星人的信息。这个研究竟然持续了五十年,前后几代人,并且一无所获。在如此寂寞,并且毫无成果的前提下,他们仍然在坚持。作者冈恩用一个记者的口,讲出了这几代人为同一科学事业作出的巨大牺牲。他们并不是天才,但人类的科学事业确实是以这些勤奋者为中坚的。

三、隐士——怪僻型

这些人过于沉迷于科学中,以至于显得不通人情。当然,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多半选择避世索居。

在《太阳系历险记》中,凡尔纳描写了一个出色的隐士——怪僻型科学家。一颗小行星带着三十六个人离开地球。其中有军人、船员、农夫,商人。他们都急于搞清真相,寻找生存之道,解决面前的危机。只有天文学家罗塞特,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碰撞发生前发现这颗小行星的人,并将它视为自己的行星。能不能回到地球对他来说根本不重要。只有在生命遭到危险时才求救。

小说里有一个很精彩的情节:罗塞特用自己的天才,计算出了加利亚行星的质量、体积、轨道等复杂问题。他当着其他人的面,系统地、骄傲地宣布自己的结果。他讲完以后,没有听别人的议论就独自离开。

“那么这位脾气古怪的学者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精力算这些庞大的数字呢?”本佐夫问。

“不为什么,”塞尔瓦达克说,“这是他的乐趣”《太阳系历险记》320页,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在《流星追逐记》中,凡尔纳塑造了另外一个隐士型科学家:泽费兰西达尔。他在宇宙中发现一颗金流星,并用自己发明的反引力装置把它拉向地球。人类社会并不知道事实真相,金价暴涨暴跌,到处都是投机狂潮。而引发风暴的西达尔对这些全不知情。他牵动金流星的全部动机就是科学研究的乐趣。而在小说结尾处,西达尔发现有那么多逐利之徒在追逐这颗流星,愤而将它推入大海。

四、偏执型

隐士型科学家言语怪、行为怪,但毕竟无害于他人。有一些科学家因为执着于科学研究,或者某种科学理论,甚至开始危害他人,危害世界。这主浊偏执型科学家。

在《钻石透镜》中,主人公为了得到最适合作显微镜镜片的钻石,居然杀人取货。在《隐身人》中,格里芬为了得到研究资金,不惜害死自己的父亲。在《朝闻道》中,科学家的偏执得到最集中的表现。那些准备朝闻道,不惜夕死的科学家,面对着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妻子儿女的哀求无动于衷。

这些都还仅仅是给他人造成的局部危害,是偶而为之。出于某种理论,向全人类发动进攻,是偏执型科学家中的极致。而这集中在“生态中心主义”这个题材上。生态主义是近几十年出现的一个思想派别。他们把地球生态,而不是人类视为最高的价值。表面上,他们也属于环境保护主义者。但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不同。他们并不是出于保持资源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