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起波斯湾-第7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奶齑竽汛Γ轿晃乙圆璐凭炊灰槐 �
蒲金书当然也高兴起来,的确这将会解决一个相当大的麻烦。毕竟金人地区的百姓,劫来多少都不为过。在过去所谓的大宋官军却是只要地盘的,但现在的“华夏军”却是只要百姓。这就是大大的区别,甚至蒲金书乌丸似的眼睛一转,居然就又给他转了个主意出来。
“两位,且慢庆祝,我又想了个法子,我们不如一州一县的去夺。两位只想想,我们把人全都劫去,那蒙古鞑子要那没人的荒地却做什么用呢?”
蒲金书一语即出,把章青和李璮吓了一跳。因为这招数实在是坏,而且是坏透了心了。那些笨蛋皇帝一向只要土地,对于百姓则是爱杀就杀。那么现在没有了百姓,他们吃水都吃不上,打个什么狗屁仗啊。而且蒙古人除非脑袋坏掉了,才会要那些没有百姓的土地。
“嗯,这个招数实在是高,蒲少的办法倘若施行起来,只怕这幽云十六州不打也就自然光复了,是啊没有百姓的土地什么也不出产那地方要来做什么呢?高,实在是高!”
在李璮一叠声的称赞之下,关于大量人口的问题就此解决。而且蒙古与金的战争,1234年就已经结束。这过了二十来年,已经会有一代人成长起来。既然如此,就全都给他抓来吧!
至此,人口问题也已经解决,虽然解决的办法是这个时代里的人绝对想不出来的手段。但不能置疑的是,当土地与劳动力分开的时候,土地是一钱也不值的!
第十季 纷争的终结 第55章 有什么打算
在益州未来编练“华夏军”的事情告一段落,虽然李璮此刻还有些嘴服心不服,但相信背过了《如山军令》与看懂了《华夏律》的时候,他自然就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了。
当章青离开这儿回济州岛,去编练他自己的海军陆战队时,蒲金书却不得不去计划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赵旭即将回来了。虽然他不会到大宋来,但在漠南呆着的时候,也会让人担心的。
木刺夷一仗败北之后,赵旭的兵力同样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不过他还是补充了贺齐的火枪骑兵,又叫赵河率领炮队。虽然在赵伏波到达之前,他们走的非常匆忙,但火药还是带了不少。尤其制造火药的材料并不麻烦,在路上的时候也能够搜索到许多。
贺齐带着5000名火枪骑兵,一路上作为开路先锋。他们一路向东,先到达赖伊城。这是德黑兰城的前身,赖伊城被蒙古人摧毁之后,当时还不过是村庄的德黑兰接受了许多来自赖伊的难民之后,才开始了未来伊朗首都的发展历程。
与赵旭光向木刺夷人地盘的过程一样,赵旭的军队依然如同强盗军一般。所到之处财产抢光、粮食抢光、青壮抢光。无论男女青壮,都被他编进自己的步兵里,与那些老兵们在一起。同时他的匠户营,也因为波斯工匠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庞大。
这些人全部生活在车辆里,整个匠户营里也有着许多的大车。当疾行一天之后,匠户们必须要夜晚完成火药、弹丸、炮弹、以及火枪的制造。虽然夜晚里有诸多工作的不方便,但受到赵旭手下士兵的看管,匠户们不敢不做。虽然夜里效率低些,但当他率领的大军进入到里海东部的平原时,贺齐率领的火枪骑兵已经达到了1万人的数量。
而这支军队全部属于他赵旭所有,根本不让同行的蒙古人沾手。亲王忽必烈当然明白赵旭的意思,只是他还需要赵旭的军队回头协助自己稳定漠南的局势,同时也要依仗赵旭的确火器制造能力,来打造他自己的火枪骑兵。
在阿拉伯帝国的遭遇,虽然让亲王忽必烈损失掉了2万大军。但他知道,过去的老式蒙古骑兵已经将要淘汰了。而且赵伏波没有追击的原因,应该在于他要解决钦察汗国的问题。等他解决了那儿的问题,自然终究是要回到大宋去的。虽然大宋的皇家也有可能与其对抗,但亲王忽必烈对于宋军根本一点希望都不抱。
“仲谦(张文谦的字)先生,如今当务之急,却是蒙古还没有一个让大家信服的大汗。这件事要是晚了,到时没有足够的军队,也没有足够的火器以对付那个赵家的小儿。”
张文谦与亲王忽必烈坐在一辆旅行车上,这种车的结构对于赵旭而言,并不是什么秘密。不过虽然他造得出来,但走起来的时候,“吱吱呀呀”的声音惹人讨厌。尽管如此,张文谦也必须要承认,这样的车走长途的时候会非常舒服。而且将来倘若天下太平之后,以些车载三五好友,游于天下倒也是件其乐无穷的事情。
不过此刻亲王忽必烈既然提了问题,就不能由着他瞎想,因此他只好把自己的思绪放到蒙古方面去。正如同亲王忽必烈知道的是那样,整个蒙古需要尽快稳定整个蒙古的局势,同时要尽快打造一支强大的拥有大量火器的军队。不然将来与赵伏波的大军对抗,那绝对会是一场灾难。
就在撤退的时候,张文谦还仔细看过华夏军进攻时的炮火。不但打得远,而且也打得准。尤其是天空里那些明灯,也让他有了些想法。只可惜他们并不懂得汽灯的制造方法,虽然也可以制造出来喷油雾的东西,但不懂得石灰灯罩的作法,却依然没有办法造得出来汽灯。
“是啊王爷,当下的情况的确非常不妙。我们内部此刻争来夺去,只怕时间久了,却让我们失去了与那个赵伏波手下军队对抗的机会。您知道,那恐怕要动用整个蒙古的力量才行。在退却的时候,在下曾经于山上看过华夏军的行动,只感觉他们军力强大、军势凶猛,不迅速组建新军,只怕以现有的军队打他们不过呢!”
亲王忽必烈捋着自己的胡子不说话了,他看着窗外赵旭的骑兵。虽然火枪骑兵只有10000余人,但赵旭在路上又收了10000余人的骑兵。此刻他手下骑兵,如果不算火枪骑兵的话,又上升到了30000余人。一路之上,亲王忽必烈是领略到赵旭的作法比蒙古人更歹毒。
他不但是钱粮光、材料光、青壮光甚至他连孩子也光。而且他的匠户除过打造火枪以及制造火药之外,主要的任务就是造马车。事实上简单的6轮马车并不难于制造,而且一路之上赵旭也劫掠到了足够的牲口。有了这些之后,相信他将来可以轻松的自己形成一个巨大的部落。
“唉,那个赵旭绝对是一个有野心的家伙,但此刻却又不能不用他。倘若不用他,那么蒙古的内斗就没有办法结束。况且还有个阿里布哥,也算是个麻烦。但用吧,恐怕他的势力会很快膨胀起来,那是仅用和亲的手段就捆他不住了。如果是那样的话,我这不是给自己带回去一个天大的祸患么?”
事实上,此刻已经安全的亲王忽必烈后悔自己与赵旭合作。虽然当时与他合作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他手下的保护,自己恐怕难以安全回到蒙古。此刻的张文谦悄悄观察着亲王忽必烈的反应,他已经猜到了亲王忽必烈的想法。
“王爷,我有一策却不知当讲不当讲,倘若依了在下之策,王爷我可以肯定,赵旭将来不会再是我们的麻烦。只是这件事说起来,只怕王爷您不喜欢听呢!”
听到张文谦的话,亲王忽必烈看着他的时候有些疑惑,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打算!
第十季 纷争的终结 第56章 蒙古必须弱
亲王忽必烈吸了一口烟斗,他感觉在思考的时候,这些烟雾让他很容易就变得条理清晰。
“仲谦,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想法,有什么就直接说吧!”
张文谦伸手捋着自己的胡子,手中同样在给自己压实烟斗里的烟草。并不懂得吸烟有害健康的人,对于烟草的诱惑已经开始屈服。如同亲王忽必烈以及手下的多数人,这一次从阿拉伯回去的时候,他们都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吸烟。烟草这玩意别看只是不引人注目的小东西,可是其绝对是暴利的商品。
“王爷,赵旭跟我们回来同,不用问是要图谋大宋的。所以我看,这一件事我们过度拦阻总不是一件好事,不若给他机会,让他去与他的兄弟争天下,两人打的两败俱伤,到时就不难一网成擒!他那个兄弟赵伏波的军力,那是强的很呢,因为您要告诉他,我们的事情没有成功之前,他想做的事情一样都不能做!”
亲王忽必烈听着张文谦的话,眼睛看着窗外不断掠过的草原。随着他们越向东走,这样的碧草青青的草原就越多。这时虽然称蒙古为大漠,事实上蒙古大草原这时的沙漠化并不严重。
“仲谦哪,我何尝不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我一直担心的事情是客大欺主啊!试想想看,倘若他所有了大宋之地,加上他制造火器的本领。而且那个赵旭甚至比起他的兄弟来,野心还要大得多呢!”
与赵伏波比起来,赵旭更喜欢玩弄手腕。别看亲王忽必烈表面与赵旭相处的不错,但事情上如同不是情势所迫,也绝对不会愿意与赵旭合做的。
“谁说不是呢,王爷,其实对于赵旭的制造能力,我看也不必太过于担心。您只消告诉他,我们提供所有一切的原因,他只管制造就好!”
张文谦话音未落,亲王忽必烈已经不满意的反对起来。
“仲谦,这样一来连他手下的军队,都是我们提供的原料制造的!只怕那样要不了几年,他的势力……”
显然亲王忽必烈肚子里的弯弯绕虽然比起蒙古人要多些,但真正论及谋略比起宋人的脑袋他又要差一些。
“王爷,您怎么不明白啊。我看他的火器终究是要消耗大量的材料,我们只要控制好铜铅以及其他火器需要的东西,看他能造多少。而且有朝一日我们可以随时切断他的材料来源,那样的话不也就控制住他军队数量的增加了么?另外我们还可以借此来说,制得的武器我们拿大头。而且最重要的就是,王爷我们也要多些工匠才好!”
张文谦说了这半天,大概骨子里的意思,一是要驱虎吞狼,二就是要借鸡下蛋。借着赵旭懂得兵器的生产,蒙古人也可以设法去学来。当赵旭没有了技术方面的优势,又在南边与赵伏波拉了个两败俱伤之时,自然就不能清除掉他。至于赵伏波,张文谦还没有敢多想。因为对付那个家伙,显然这样的策略是没用的。
是啊对付赵伏波得用什么样的策略呢?无非是战、和、避。所谓的战,赵伏波手下有了步枪与大炮,其威力惊人。战自然是个办法,至于合的话,赵旭杀了三娘、杀了赵纬南、杀了师诗,就算是和,赵伏波也定是要砍掉他的头的。避,这天下之大,却没有赵旭容身的地方。而且躲到哪里,才算是尽头呢?
这时赵旭忧愁的地方,他不像赵伏波有世界地图。最少在大略上,世界是个什么模样,赵伏波清楚的很。而且在他的“鲸级快速运输船”越来越多,华夏商人活动的范围就越来越大。甚至商人们此刻也已经开始联合雇佣人手,前往海外探险,并寻找新的航线与新的贸易方向。世界的秘密虽然还没有展示给“华夏帝国”,但却已经开始随着他们的探索,一点一点的展示在他们的面前。
但世界对于赵旭还是乌黑一片,他手中的地图不过是阿拉伯帝国的地图。沿路之上也找到了一些国家自绘的地图,虽然误差极大,但他的认识能力也仅及于些。放眼都是蒙古人糟蹋过的地方,再远些又全都是兄弟赵伏波的势力所及之所,那么他赵旭除过回到漠南夺大宋之外,还能去占领什么地方呢?
赵旭同样坐在车上,与亲王忽必烈一样,对于未来的担心,让他一路上都与他的军师——哈桑在不住的谈论着局势,以判断他们自己的未来。不同的是,他的车上还有香莲领着两三个女人在侍候他们。
“旭爷,我们和蒙古人的合作,当是宋人所说的各怀鬼胎。他想借助我们的力量在蒙古成事,我们却又要靠在他们身上,向南边发展。想来对我们蒙古人即是要用,又是会防。不过最根本之处在于,他们要用我们的火器,而他们自己又不会打造,真正说到领先,旭爷我看这件事更重要一些。
蒙古人对于长管的火枪并不大在意,事实上他们可不知道我们在勃撒罗城下,受到的那个阿扎姆·突兰沙苏丹步兵的打击。我想我们也可以建立那样一支军队,将来对付他们就容易些。至于赵伏波,旭爷,他回来我看还得几年,或者我们的动作快些,大宋的江山也占下一半了!”
哈桑的意思显然是要赵旭回大宋的,和蒙古人始终只能是表面上的合作。这一点赵旭何尝不明白哪,只可惜他心中担心的是,将来如何对付得过赵伏波呢。现在他的军力就如此之强,那么过几年他手上的军队得要有多厉害啊!
“难哪,你只想那个赵伏波能放过我么?他心里定然是要杀我而后快的,背后又是不怀好意的蒙古人,到时我们两面受敌,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