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帝国的涅盘 >

第35章

大帝国的涅盘-第35章

小说: 大帝国的涅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传庭收拾溃逃的部下,向渭南撤退,在路上被李军追及,他和参军乔迁高跃马大呼,率残兵冲入敌阵中,奋战阵亡,连尸首都没能找到。这一年,孙传庭五十一岁。可崇祯却认为他大概是诈死潜逃了,没有给予赠荫。赠,就是授予死去的功臣一个名誉官位;荫,就是朝廷为照顾功臣的子孙,授予一定的官职或其他优厚待遇。

《明史·孙传庭列传》评价道:“传庭死而明亡矣。”让人心酸的是,以官方定论承认孙传庭在明季乱局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竟是他的敌对方清朝。【。。】

李自成随即于十月间攻破了西安。孙夫人张氏惧辱,率孙家二女三妾投井自杀,孙传庭年仅八岁的小公子孙世宁被一老翁收养。孙家长子世瑞听说变故后,偷偷跑到西安,埋葬了夫人,找回了小弟弟。两兄弟相扶携还,一路之上,无论相识与否,见到他们的人都不禁为之泣下。

西安是朱元璋二儿子秦王一脉的封地,西安城破后,秦王朱存枢投降,李自成倒也没为难他,还礼节性地封他为权将军。李自成刚入西安,曾经放兵大掠三天,后在牛金星的劝说下,才下令不得妄杀一人,违者以主管将吏偿命。同时积极练兵筑城,李自成本人每隔三天就亲自去校场校射。

在经济上,李自成开始感到有些困难,虽然秦王府中有大量银两粮食,但毕竟坐吃山空,“三年不征”固然可以赢得民心,但同时也断绝了军队的经济来源。

数十万大军要吃饭啊!

为解决经济困难,李自成军采用了流寇的老本行,史称“追赃助饷”。李军召集大小官员、富家大族开会,号召他们捐献钱财以资军用,按官衔家世区别,分别开列不同的价码。不能如数交纳的,则抓起来严加拷掠,许多人被拷打致死,以一大坑埋之,家人连尸首都找不到。

李自成同时分兵四出,追剿明军残部。明将白广恩、左光先、陈永福、马科、牛成虎等人见大势已去,都相继投降了。陈永福因为曾射瞎李自成一只眼睛,本不敢投降,李自成折箭示信,表示不计前嫌,并封他为文水伯。除在榆林城下遭到了坚强抵抗外,李自成军很快占领了陕甘宁夏等地。此时,中国的西北角几乎全在他掌握中了。

崇祯十七年元旦,西安城大雪,日月无光;北京城则是沙尘暴,咫尺不见人。

李自成本拟在这一天登基称帝,但糟糕的天象搅坏了他的兴致,幸亏有人及时献上一副对联,叫做:“风云有会扶真主,日月无光灭大明”,这才算是圆了场。但这一天,李自成也只是随便走了个过场,建国号“大顺”,年号“永昌”。他本人并没有正式称皇帝,仍称“顺王”。以西夏始祖李继迁为太祖,并追尊曾祖以下先人。

北京的崇祯也过得不开心。这一天,来朝贺新年的文武官员集体迟到,还站乱了朝班——文官站到武官列中,武官窜到文官队里。据说这一天,遥远的凤阳,也发生了地震。这不是一个吉利的兆头,冥冥似乎在预言这一年的血光之灾。

这一年,是西历的一六四四年,农历甲申年,所以这一年的天翻地覆,史称“甲申之变”。

九、甲申之变

李自成西安建号后,重新厘定官爵制度。

以牛金星为天佑殿大学士,原六政府设置尚书之职。另又增置学士、弘文馆、文谕院、谏议、直使从政、统会、尚契司、验马寺、知政使、书写房等官职衙署。

封田见秀、刘宗敏等九人为侯爵,刘体纯等七十二人为伯爵,另有子爵三十人,男爵五十五人。并大赏功臣,刘宗敏等人每人赐珠宝两升,银千两。

此外,还铸钱币,开科举。

正月二十六日,辽东的清政权给李自成写了一封信。

其文如下:

〖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攻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幸毋以此而介意也!兹者致书,欲以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何耳?惟速驰书使,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顺治元年正月二十六日。〗

据说这封信是洪承畴的手笔。

这封国书于三月三日被递交给大顺榆林守将王良智,王见是送给“诸帅”的信,觉得自己似乎也符合这个标准,就拆开看了。

王良智看完才发现,这封国书涉及到极其重大的外交和军事决策,绝不是自己可以私自拆看的,顿时傻眼了。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失,王良智将原件和一张签了自己大名的纸条发还来使迟云龙,保证自己会将信文内容向上级转告。史书上关于此事件的记录,即到此为止。王良智到底有没有将信中内容报告李自成,成为历史的悬疑。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八,李自成亲率大军,东渡黄河入晋,走上了北伐燕云,推翻明王朝统治之路。

在大顺军内部,对北伐并不都是赞成的声音。

北伐派,以顾君恩为代表;而反对派,则以牛金星为代表。牛金星绝不是担心北伐不能取得胜利,而是担心取得胜利之后,大顺军不能确保胜利的果实。对天下大局,牛金星要比顾君恩看得更远一些——他不但看到了一片大好的内战形势,更预见到了即将到来的满清入关。

数十年后,河南有位老贡生,讲述了一个曾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家和牛金星是姻亲,他们打下西安城后,我就跑去西安找他求官,没承想他不答应,却说:“如今世间方乱,你才力不够,当不好官的!”我不服气,就问他:“难道您觉得北伐不能成功么?”牛答道:“明军主力已丧失殆尽,纵有抵抗,我大军一到即破,怎么会无功呢?”“北京一破,则天下大局亦定,您老怎么说我不能当官呢?”

牛金星喟然长叹:“我之所以说你才力不够,正在于此啊!你也是读过历史书的人,你见过大顺朝这样的君臣么?有如此之强的实力,却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没有战略眼光,其势虽强,不过为他人驱除耳!

“我投身其间,只是为了避祸,前途如何,如今连我自己也把握不住了。我军北上后,你赶快逃回家中,千万不要再参与这场祸乱!”

我舍不得走,在牛家继续呆着。

数月后,大顺军回到西安,经营规模颇不同于数月前。我觉得奇怪,又找牛金星询问。牛凄然不语,但呼“奈何”而已。

这段时间,牛每入议事,常常经日不出,后来甚至几天都不回家。一天忽然置酒请我,喝到动情处,叹息道:“人生于乱世之中,哪有什么贵贱可言,都是孽报啊!”他指着自己的脑袋道:“如今看来,要保住这个家伙是很难了!我在这祸网中,大概还有机会幸免……就算被砍下来悬之市曹示众,也是说得过去的。可你强要陷死在这网中,又何必呢?”

“年轻人啊,不是我撵你,你快换个地方住,遇到变故,也好逃命,能保住自己的脑袋啊!”

于是我们两人大哭一场,就此分手。

虽然连牛金星都反对,但攻占富庶的北京城,推翻明王朝这个巨大的诱惑,已经容不得大顺朝的首脑人物们冷静地思考了,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李自成,终于决定继续执行顾君恩计划,自山西北上攻北京。

牛金星虽然无奈,仍随军参赞军务,冀有所补益。田见秀和李自成妻高夫人留守西安。

李过率先渡过黄河,李自成大军继进,于正月二十三日攻占重镇平阳,山西明军多望风而降。二月五日,大顺军进抵太原,两天后城陷,明守城官员大都慷慨死节,晋王朱求桂却投降了。

李自成在太原发布了著名的永昌元年诏书,声讨明朝的腐朽统治。但其中也承认,“君非甚暗”。然后分兵两路,南路刘芳亮出固关,入河北,自南面包围北京;李自成亲率北路军,拟自大同、宣府、居庸关,自西面攻北京。

在宁武关下,大顺军遭到了顽强抵抗。守宁武关的山西总兵官周遇吉,是大明朝大厦将之时,最后一个愿意死战殉节的将军。他坚守不降,给大顺军以沉重杀伤,李自成甚至一度想放弃北伐。最后,大顺军发挥人多势众的优势,分军数队,不计损失地轮番攻击,宁武关终于被攻陷。周遇吉督众巷战,马厥后又徒步格斗,亲手杀大顺军数十人,最后力尽被俘。他大骂不屈,被大顺军悬于高竿之上,乱箭射死,其尸体也被剁为碎片。周将军夫人刘氏,也率全家自焚而死,相当壮烈。

李自成因为在宁武关下损失惨重,几乎准备退回陕西。恰在此时,大同和宣府的守将却不约而同送来了降书。李自成大喜过望,遂决意继续北上。三月一日,大顺军占领大同,六日,占领宣府,兵锋所向,居庸关守将唐通也于三月十五日投降。

通向北京城的大门敞开了!

而此时,北京城正在遭受鼠疫的折磨,据史家估计,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在这次鼠疫中死去,在天灾人祸的折腾下,北京城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力。三月十日,明昌平驻军因缺饷哗变。十六日,大顺军占领昌平明皇陵——当时只有十二座陵墓,还没有凑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十三陵”——将十二座享殿焚毁,并砍伐了所有的护陵松柏。

局势如此糟糕,大臣李明睿劝崇祯迁都南下,题目就叫做“亲征”。崇祯原则上同意,但又不愿背上“逃天子”的骂名,想等首相陈演出来率百官劝驾,然后自己勉为其难地答应。

但陈演怕担责任,闭口不敢谈迁都。还有些不懂事的臣僚居然建议,皇帝要不愿意走,可以将太子先送往南京嘛——万一皇帝一定要坚持“国君死社稷”,太子还可以马上继承皇位。崇祯帝自己本是想南逃的,但给这帮人这么一插嘴,反倒下不来台了。朝廷上七嘴八舌争论不休。这么一拖延,李自成南路大军进入河北,陆路已经走不通了。

崇祯的失误,在于死要面子,全然不以天下大局为重。如果他自己及时南下,或者将太子送往南京,则南明的历史,必不会是落个诸王纷争,最后被清兵一一击败的下场。

也许,南明就将是另一个南宋。可惜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

逃既然逃不成,那就只能想办法抵抗了。崇祯手里此刻调得动的,只剩下驻守宁远的吴三桂的数万人马。三月初,崇祯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令他紧急入卫京师。吴三桂一路磨蹭,直到十三日才走到山海关,已经完全赶不上趟了。

而吴三桂一离开,关外最后一座重镇宁远,就立刻被清军占领。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大军进抵北京城下。

城中守军约四万人,但偌大的北京城,这区区四万老弱残兵,根本守不过来——城头上平均三个垛口,才能分派到一个士兵。除这四万老弱之外,还有“净身男子”数千人协助守城——加一块儿也顶不了多大用。这帮老弱残兵长期欠饷,这回还是因为要他们拼命守城,才每人发了一百个钱,因为没人管饭,他们还得经常请假,跑到城下自己买烧饼充饥。北京城头上放列了多门西洋大炮,但守军都放空炮,不装铅弹,结果一个人也打不死。

崇祯近几年来特别信任太监,可偏偏就是太监杜勋,居然从李自成那里跑回来,劝崇祯及早逊位。

流贼向皇帝劝降?这种玩笑也开得出来?崇祯真能给这帮家伙气死了。

三月十八日,崇祯居然下令“亲征”,这时候,连皇亲国戚们都不敢帮忙了,不知道他老人家该上哪里抓兵去。李自成在城下呆了两天,见“皇帝降贼”这出戏似乎闹不成,遂开始攻城。这天夜里,大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投降,北京城破。

这是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夜。他在宫中匆忙地料理后事,但做什么事都没条理。想让成国公朱纯臣辅佐太子,可朱纯臣自己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个问题;提笔给某统兵的将领写了封信,但没头没尾,不知道是写给谁的——人到了这个时候,恐怕多半都是这个样子了。

崇祯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国家大事好做了,又让人把太子、永王、定王领来,见他们还穿着冠带袍服,当爹的忍不住又把三个儿子训了一顿:“都什么时候了,还穿这个?赶快换身旧衣服!”他亲自给孩子们系好腰带,凄凉地对他们说:“今天你们还是皇帝的儿子,明天可就是老百姓了……在这个乱世里,要隐姓埋名,看见老人就叫老翁,年轻的就叫叔叔伯伯。”人世间的万千道理,长在宫禁高墙内的崇祯自己懂得也不多,但他还是想在短短的时间里多教些给孩子们,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旁边的人都忍不住流泪了。交代完后,他又派人将三个皇子送到外戚家里,想他们帮忙把孩子藏起来。

做完这些,崇祯又去和妻子周皇后告别,两人都流了眼泪——这位皇后,还是他哥哥天启两口子亲自帮他挑的呢,看着妻子的泪眼,皇帝不由得又想起了早逝的老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