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乱世-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谁啊,这么大地气派?”人群中有人问道。
那名警卫队员一声不吭,只是用手中地警棍约束着众人,不让这些人穿过警戒线,和其他警卫队员一起,在这些流民中央清理出一条路来。
“好像是最近在冀州闹得正响的清河张氏的族人。”队伍中间有人说道:“刚才听着好像是有人叫清明公来着,如果要是清河张氏的张清明的话,那可是一个忒牛比的人物。
“据说张清明带领自己的家丁和部曲和石勒的几万叛匪干了好几架,连官军都能打败的石勒。就是对这个张清明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在他怎么也来青州了,要是这样,谁还在冀州抵抗匈奴人?”
“真地是清明公么?真的是清明公么?”那个中年男子喃喃自语道,他脸上的泥污虽然厚重,但是还是掩盖不住他满脸的兴奋。为了看的更清楚。他不由自主地又向前走了一步。
“往后退,否则取消你地号牌。”那名警卫队员用手中的警棍指着这名男子说道。
在这个封闭起来地等候区内。没有什么比取消一个已经在对岸等候了几个月,历尽千辛万苦才熬到能够在这里排号的人手中的号牌更残酷的事情了,那名警卫队员简单的一句话,让站在前面的几个人,下意识的都向后退去。
那个男子浑身一个哆嗦,退后一步,但是他还是不死心,向那名警卫队员恳求道:“这位军爷,你行行好,我是清明公的朋友,请你帮我给清明公说一声,就说安平崔玄伯求见。”
那名警卫队员根本不理会他说的任何一句话,两眼恶狠狠的盯住崔玄伯,这种人警卫队员见多了,整个隔离区内想和名人拉关系的人多了去了,要是是个人就去通报一声,那不把这些警卫队员累死。在说,好多人根本就是为了进青州,而在冒认朋友,要是警卫队员真的去通报了,搞不好,还会给自己弄得下不来台:“回去排队。”
那名警卫队员口中只是说出这句话来,崔玄伯只的向后退去。
时间不大,张庭威的大公子张次恭在前面带着张清明向关卡走来,一行人眼看就要走到崔玄伯面前,崔玄伯那张被灰土覆盖的脸上表情急剧变化着,对面一行人身上的华服已经深深的刺痛了这个曾经的华服人士,刚才距离远,对比还没有这么强烈,现在距离近了,双方在服装气质上的差异已经完全的显现了出来,崔玄伯已经完全的陷入到了深深的自卑之中。
但是干瘪的肚皮,和饥饿的神经还是迫使他把脸面抛在一边,眼看着张清明已经走到自己面前,崔玄伯猛地向前扑去,“清明兄救我,”
张清明听到喊声,猛的一扭头,厌恶的看了一眼已经被那个警卫队员扑在地上挣扎着的那个衣衫不全,满身泥土的男人,而后扭过脸去继续前行,那男子边挣扎边喊道,“清明公,清明公救我,我是安平崔玄伯,清明公你不认识玄伯了么?”
“嗯?”正在往关卡走的张清明再次转过头来,使劲的盯住了被压在地上象叫花子一样的崔玄伯,好久他才才用手指着那名男子说道:“这不是安平的玄伯公么?你现在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天下崔氏两分,一个是在后世闻名天下的清河崔氏,一个就是冀州安平郡的安平崔氏,这两个郡本身就是在一起,安平崔氏和清河崔氏一样都是正经的豪门望族。
看到张清明认出了自己,崔玄伯叫了一声:“清明公救我。”而后就是放声大哭,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张清明赶紧叫手下扶着崔玄伯坐起来,拿出酒壶和点心,让已经饿得不成样子的崔玄伯吃上几口,崔玄伯这才边哭着,边向张清明诉说着逃难路上遭遇的一
“我和父亲带着本支的21户崔氏子弟离开家乡,本来想逃到洛阳去避难,谁知道洛阳当时也在打仗,我们只能重新回安平郡去投靠族长,可是天寒地冻,父亲一病不起,我们没有了粮食,杀了拉车的牛添肚子,拆了犊车烧了取暖,到最后牛也吃完了,车也烧完了,父亲就这样活活的饿死在路上。后来我们又被流民抢劫,然后就被流民挟裹走到这里,一路上不停的有人饿的倒毙在地,就被哪些流民拖到一边吃了,到后来,他们这些人连体力比较弱的女人和孩子都不放过,我的妻子和儿子就是这样都进了他们的肚子。”崔玄伯边哭诉着边神情激动的指着四周的这些流民:“就是他们,就是他们吃了我的亲人,吃了我的家人,就是他们——”
四周一片的寂静,都在听着这位当年的高门华族诉说着路上所遭受的冤屈,这些人中也没有人否认,也没有人承认,但是谁都知道,能走到青州的这些人中,有几个嘴上是比较干净的。
崔玄伯抱住自己的脑袋放声痛哭,大声咒骂着自己:“我没有本事啊,没有本事保护自己的家人,没有本事让他们吃上一顿饱饭,没有本事让他们不受欺辱。我真是混球啊。”
张清明谈了一口气,轻轻拍了拍地上的崔玄伯,“玄伯公,节哀顺便,你还是要注意身体。”
崔玄伯一把抓住了张清明的手,激动的说道:“还是我命大,我没有吃人肉,我没有吃人肉也活了下来,一路上我就是靠着挖野菜,掏老鼠洞,抓小鸟走到这里的啊,我遭受的苦难磬书难尽啊,我们崔氏一支21户,能活到现在的就我一个啊——清明公救我。张清明抬脸看着旁边的张次恭说道:“清河张氏和清河崔氏同气连枝,安平崔氏清河崔氏本是一家,你看能不能让玄伯公同进青州。”
看着崔玄伯在人从中找到了那个和自己相依为命的苦命女人,两人互相搀扶着跟随着清河张家的车队走进了关卡,人群中发出几声叹息,一个细小的声音说道:“父亲,你不是也认识清河张氏的人么?你怎么不去求求他,让他们带我们一起进去呢?”
第六卷:天下大乱 第六节:黑夜(二)
“孩子,人最主要的是要有骨气,你难道也想象崔玄伯一样跪倒在地上恳求别人的赏赐么?求人不如求自己,咱们已经拿到进青州的号牌了,早进青州几日晚进青州几日又能如何?人活着就要顶天立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而不是蜷缩在别人身旁,做一条哈巴狗,求着别人的怜悯。
“张清明是你也知道,你看看张清明是如何进青州的?想想为什么咱们在这里排队,而人家就能让青州的人夹道欢迎着进青州呢?”
“自助之,天助之,自助之,人助之。清河公的事迹,金亮早已经听说,欢迎清河公来到青州。”在金堡下面新落成的议会大楼宽广的大堂里面张金亮会见了已经到达青州的张清明。
“清明惭愧有愧于族长重托,才落到今天必须远走青州的地步,还要感谢张青州的收留。”张清明在清河郡屡屡打击石勒部众,闹得石勒头大,石勒每次派军清剿张清明,却又每每落空,恨得石勒发了狠话,说要是张清明再在冀州一天,石勒就要灭了清河张氏满门。
清河张氏可不是一个小士族,自挥公在清河郡创业伊始,到西晋年间已历百世,张氏子弟遍布全国,获得郡望封号的就有26个(到唐代又获得了十多个郡望封号,使张姓的郡望封号达到变态的43个,名满天下的王氏也不过才获得了21个郡望封号。'唐代时期达到32个',而在东晋得到赞誉地谢家也不过才有3个郡望封号)。就在张氏祖地清河,聚集着数万户张氏宗族,虽然石勒势力庞大,他也绝对不敢轻易碰清河张氏。但是话要两方面来说,要是真是把石勒惹急了,对清河张氏也绝对不是什么好果子。
但是清河张氏数万户就是想整体搬迁,在这乱世之中也根本不可能。为了保住张氏基业,为了保住张氏的发源地,一直主战的张清明被迫带着本支子弟离开了清河,来到了青州。(在真实的历史上。张清明率领张氏本支族众渡江迁居于衢州鹤鸣杜林寺'在今浙江'东晋末再徙粤韶州'今韶关市'曲江,后裔复迁河南洛阳。他也是福建兴宁广东韶关等地张氏的祖先之
“族叔说笑了,族叔这样的人才能来到青州,那是青州的大兴,青州早已经辄拂席洗爵(扫好席子,擦干净酒杯)等待清明公了。族叔请。”张金亮边说着,边走下台阶。伸手挽住了张清明的胳膊。
但是他马上感觉到了不对。远处看。张清明和常人无疑,但是张金亮走到张清明近处他才发现,自己1。78米地个头,站在张清明身边简直就像一个小孩,身材魁梧健壮的张清明整整比他高出一个头来。
“好家伙,真是一员猛将啊。”张金亮暗自称奇,他没有想过,能在石勒横行的冀州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让石勒坐卧不宁的人。哪会是一般人等。
两人边向张清明介绍了王二等人,一边挽着张清明地胳膊,和陪同张清明一起前来的张庭威父子二人一同进了***辉煌的大堂,双方落座后,王勇强等小辈人等开始拜见这位传奇人物——自己老师张庭威的本家族弟。到最后小字辈中闪出一个人。向张清河施礼道:
“吴兴郡周氏族人周兴见过清明公。”
“吴兴郡周氏,吴兴郡可是扬州吴兴。你可是周氏讳屺公家的子弟么?”张清河诧异的问道。
“周义郎公正是族叔。”周兴回道。周屺周义郎(义郎是周屺的号)本是地方豪族,并非华族出身,不过这位庶族子弟也足够厉害地,率领自家子弟在西晋末年三次平定江南地动乱,东晋元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成立义兴郡,特赐周屺义兴郡望,使义兴周家跻身华族行列,但是后来不知何故,这个义兴周氏郡望的封号又消失了,后世承认的周氏郡望只有汉朝封的8个郡望(汝南、沛国、陈留、庐江、寻阳、临川、秦山、淮南)和隋唐时期次封的10个郡望(永安、河间、临汝、华阴、河东、清河、江陵、长安、河南、昭州,不过隋唐时期封的郡望已经失去了区分华族庶族的意义,所以一般谈华族庶族只说汉朝时期和之前所封的郡望和上古大姓),但是义兴周氏望族却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下了浓重地一笔。
“原来是周义郎家的子弟,令叔可好。”张清河双手虚抬,让周兴起身,周屺的大名他也早都听说,但是却丛来没有见过这个威震江南的传奇人物,哪里想到今天会在青州见到江南周家的子弟。
“族叔安好,周兴在江南之时就已经听说明公威震冀州,今日见明公,真周兴之兴也。”
周兴地两句话把张清明拍地心中非常舒坦,他笑道:“吴兴郡距离青州何止万里,不知道是什么风把吴兴的大户子弟吹到了青州呢?”
周兴恭恭敬敬地回道:“周兴此次前来青州是来青州寻求帮助的,天下纷乱,江南也混乱不堪,吴兴郡人钱起兵反晋,四处搜掠,民间大受其害,族叔受命于危难之时,起兵平叛,无奈人单力薄,缺少军械,这次周兴前来青州就是来青州寻求帮助,协助朝廷平定叛乱的。”
“好啊,周义郎真乃朝廷之栋梁,哎,要是天下都如周义郎一般,哪还有这么多事端。”张清明长叹一声说道,他心中其实也是一直在埋怨自己的族长,在他看来,清河张氏要是能像江南的周家一样,把家族壮丁组织起来。一同对付横行冀州地石勒,哪里会有让石勒做大的机会。不过他把事情看的太简单了,他小规模的打击汉赵的大军有获胜的可能,要是真的把所有的人组织起来,正面和汉赵地起兵军团对抗,结果可不是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张清明和张金亮又寒暄了几句就转到了正题上:“金亮公明鉴,清明这次能够顺利到达青州受到金亮公如此高规格的接待,实在是感激不尽。不过恕清明直言,清明在这次进青州之时见到了安平崔玄伯,玄伯公乃是冀州大族,不想今日流落到如次光景。让老夫看着实在可怜。
“青州夏粮大获丰收,进入青州之时我也看到青州之内田地一片翠绿,庄稼已经长的和人一样高了,秋粮看来也不是什么问题。现在青州为什么还要死死地限制士族入内?让士族子弟和那些庶族,甚至贱民一起在外面苦苦等待呢?难道再多几个士族子弟能把青州吃穷么?要知道我大晋的基础在于士族,士族和我大晋荣辱与共,没有了士族的支持。大晋还能维持下去么?天下还要靠谁来管理呢?还望金亮公给逃难青州的士族一个方便。以便让我士族子弟能够优先进入青州,为我大晋出力。”
张金亮满面含笑,却默不作声。
张清明继续说道:“此时正是大晋危难时刻,身为士族子弟更应当为国分忧,金亮公座拥青州,掌握巨大资源,谁都知道青州铁甲天下无敌,金亮公只要率军走出青州,振臂一呼。必能号召天下群雄,驱逐匈奴,还我大晋朗朗乾坤。
“逃难至青州的士族子弟人才济济,正可辅佐金亮公走出青州,扫平宇内。为我大晋复兴立下汗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