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浩仰起脸来,看着帐顶,说道:“西北的妇人,经商、作工、放牧,甚至骑马射箭上战场,样样都做得来,比起中原女子,本来就有很大的权利,西北地方的百姓早就习惯了的。就是上三代迁居于此的汉人部落,也早习惯了,看不顺眼的,并不算多,这个规矩,我不能去迁就他们,得让他们习惯塞北、西域的民俗。焰焰,西北不比中原,这里人口稀少,如果这也不许女人做,那也不许女人做,那这天就塌了一半了,谁去撑起来?”
那时就是中原女人的地位也远不及南宋之后直至明清那般每况愈下,就算中原,妇人的家庭地位也不低,在塞北和西域,妇人的话语权虽不及男人,比起中原还更胜一筹,焰焰想想,便点了点头:“嗯,这样的话,的确可以解决一部分地域广阔、人口不足的问题,你说怎样便怎样,反正人家是不会反对的。”
杨浩呵呵一笑,又道:“冬儿如今大腹便便,我可不敢轻易劳动她。不过已经让甜酒着手组建女兵了,等冬儿方便下来,女兵也要组建起来,除非生死存亡时刻,我不会让她们上战场,不过看守城池、维持秩序等等许多事,女兵是做得来的,而且她们不像男儿那般跋扈,心思也缜密的多……”
他还没说完,一提冬儿便勾起了焰焰的心事,焰焰爬上了他的身子,娇嗔地道:“你还说呢,姐姐都快生了,人家的肚皮还一点动静也没有,你偏心。”
杨浩啼笑皆非地道:“不是吧?这也怪我?你不生我有什么办法?”
“我不管,你是我男人,我不生,不找你找谁?我也要生个自己的小宝宝。”唐焰焰越说越兴奋,两只眼睛都亮了起来,仿佛一条发情的母狼:“我要你给我。”
杨浩吃惊地道:“不是吧?你……你还成么?”
“有什么不成的,你敢小觑了本姑娘。”唐焰焰的霸道劲儿又起来,伸手去拉杨浩:“不要扮死狗,起来。”
杨浩懒洋洋地把手垫到脑后,哼哼道:“本老爷才不上当,一会儿你求饶起来,老爷我又得裹上被子去搅扰娃娃、妙妙,这大冷的天儿,我才不想出去。”
焰焰讨好地道:“那……人家用你最喜欢的……”
“啥?”
焰焰吞吞吐吐地道:“就……就是你说的扮小狗……”
杨浩很优雅地摇头,焰焰咬了咬唇,又道:“那……那下回人家答应你……”她声音放低了些,附在杨浩耳边甜蜜地蛊惑,杨浩眼睛一亮:“当真?”
焰焰没好气地打了他一巴掌:“就喜欢歪门邪道的东西,一说这个你就两眼贼亮。”
杨浩嘿嘿一笑,又道:“那你这回得……”一双贼兮兮的眼睛在焰焰诱人的红唇上微微一转,焰焰已经了然,她红着脸坐在那儿,半晌才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杨浩大喜,欢呼一声,掀开了被子,赤条条地跳下地去,便向墙角搁的漱洗架走去。
焰焰拢着瀑布似的长发,轻轻噬着薄唇,瞟着他细腰乍背的健美身影,眼波荡漾,直欲滴水……
※※※
天亮了,杨浩睁开眼睛,窗外沙沙的风雪声似乎也停了,低头看看,焰焰睡得正香,脸颊潮红,艳若海棠,唇角还带着甜蜜的笑意。他轻轻搬开八爪鱼般的焰焰,正想穿上衣服去院中练一趟吐纳拳脚和刀剑功夫,就听房门轻轻叩了几下,穆羽的声音小声响了起来:“大人,大人……”
杨浩急忙坐了起来,睡梦中的唐焰焰本能地伸开双臂,又抱向他的脖子,这一把搂了个空,不由醒了过来,睁眼一看,见杨浩正穿着衣裳,不禁嘟起嘴道:“天才蒙蒙亮嘛,起这么早。”她想起身帮杨浩着衣,只一挣扎,只觉浑身乏力,又躺了回去,气鼓鼓地对杨浩道:“都是你把人家折腾的,坏人。”
杨浩一边穿衣服,一边摇头叹道:“子曰: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诚不我欺。”
焰焰瞪起杏眼嗔道:“你说什么?好,我告诉冬儿姐姐,还有娃娃、妙妙。”
杨浩着装已毕,到了床边笑盈盈地在她粉腮上一吻,笑道:“去吧,告诉她们,某个羞羞脸皮的小丫头自己不知节制,早上爬不起床,又埋怨她的官人,看她们笑不笑你。”
焰焰气得牙根痒痒,嚷嚷道:“我要离家出走,我要去雁门关外紫薇山寻访吕祖,学一身本事回来,制得你死死的。”
“固所愿,不敢请耳。”杨浩戴好护耳,隔着被子在她隆臀上赏了响亮的一记巴掌,轻笑道:“官人出去做事了,如果真的要去,记得打声招呼,官人给你备车。”
杨浩走出门去,只见穆羽一身戎装整齐,旁边站着姆依可,臂弯里搭着他的大氅,杨浩接过来系在身上,只见院中积雪盈尺,到处一片莹白,不由精神一振,问道:“什么事这般紧急?”
穆羽道:“大人,昨雪暴雪,压垮了许多处民居,还有些流浪百姓无处寄身,冻饿街头。一大早儿,范大人、林大人、徐大人、萧大人他们就分头巡视四城去了,让小的来请示大人,是否设些粥棚,赈济灾民?”
杨浩暗叫一声惭愧,他不曾做过这方面的事,思虑哪及这些人周详。杨浩忙道:“当然要,立即开官仓,在四城设八处粥棚,看其需要,再做增减,本官马上也去巡视一番,看看雪灾情形如何。”
杨浩带了侍卫,急急出了府门,街上大雪更厚,行不得马,他带着侍卫,一步步行在街头,心中忽想:“这大雪,对中原农牧民族来说,灾害还不严重,可对塞外民族来说,是与黑灾并列的白灾,可见其害何等之大。城中纵有些灾民也有限的很,倒是周边的一些部落,怕是难以维生了,我是否……”
他一路走一路想着心事,以他敏锐的六识,便未发觉路边几道阴冷的目光对他的盯视,两个穿皮袄戴皮护帽的大汉互相递个眼色,远远地缀着他,向长街尽头走去……
第441章 新生
这一夜的雪着实够大,好在这个时代不像后世农产品经济那么发达,大多数人家都要储藏粮食、干菜,不需要从城外调拨运输,所以物价波动不大,也不存在组织运输、平抑市场价格方面的诸多问题,只需要清理积雪,保证城内通行,赈济贫穷百姓,以避免出现冻死饿百姓的事情就成了。
徐铉和萧俨都是善于掌理政务的能臣,再加上范思棋、林朋羽等人共同行事,这些事他们足以料理得完美无暇,只不过像动用府库存粮开仓赈民这样的事,需要杨浩这位城主来亲自下令罢了。
杨浩在城中巡视了一番,见除雪的、救治灾民的、设粥棚赈粮的工作都已迅速展开,这才放下心来。待他赶到东城时,只见徐铉正指挥着人为棚户区百姓加固房屋,有几幢半塌不塌的建筑,正用大木撑起,进行抢修。
一见杨浩赶到,徐铉连忙迎上来,拱手道:“太尉。”
杨浩点点头,问道:“看样子倒塌了几间房舍?不曾重建之前,这些百姓都安顿在哪里?有饭吃吗?铺盖和冬衣可都准备了?”
徐铉道:“太尉放心,这些百姓已就近安置到了长庆寺,粮米和铺盖也都准备了,决不致饿死冻死百姓的。”
杨浩欣然点头,与他并肩而行,微笑着道:“大学士有经天纬地之才,让你迁就于这西域小城,做这县令知府任内的事,亏待了大人。”
徐铉道:“百姓无小事,能为百姓做些实事,徐某非常开心。倒是太尉军务繁忙,大清早的就来巡视全城,探问百姓,银州有太尉这样的一方父母,真是他们的福气呀。”
说到这儿,他忽想起去年江淮大水,许多百姓人家遭灾,可是国主却只顾吟诗作画,下棋礼佛,居然要等到宋国皇帝赵匡胤下令赈灾,这才开仓赈济灾民,且不说对自己的子民爱护不够,还把一个招揽民心的大好机会,用自己的库粮,却拱手奉送了赵匡胤,有那趁灾情大发国难财的本该严刑惩办,结果那些人都家有巨财,买通了宫中太监、僧人,在长命灯上做手脚,让佞崇佛道的国主误以为是天意,都在斋日给释放了,两相比较,不由轻轻叹息了一声。
徐铉和萧俨如今姓氏虽然未改,名字却都改了,以避朝廷耳目。杨浩得了银州,正在把银州与芦州以横山为依托进行贯通连接,此时他声名鹊起,四方豪杰、八面部落纷纷投奔,麾下聚集了大批人手,但有所长者俱都得到了提拔、安排了差使,所以倒也没人把他们和开封死于陇西郡公府的徐铉、萧俨联系起来。
杨浩亲自往长庆寺探望了受灾百姓,见他们果然得到了安顿,衣食无缺,这才放下心来,与徐铉在山门外道别,继续向前巡视。徐铉站在长庆寺山门外,微微的风,刮着门楣上的雪沫子,直往他的脖子里灌,他却浑若未觉,站在那儿望着杨浩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长巷尽头……
李煜要他跟随自己一起逃出汴京的时候,徐铉一刻也没有犹豫,他没有陈乔那样刚烈的性子,兵临城下时宁可以身殉国也不做降臣,可他对国主的忠心是勿庸质疑的。他不会主动求死,但是如果国主要往哪里去,他也不惜此身,愿随他赴汤蹈火,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随着李煜逃了。
在皇家菜园地里藏了一个半月,他们就必须得离开了。一来,那种地方不能长久地藏人,一个半月的时间,汴梁城的戒备已然松懈了下来,也有了机会离开。二来,马上就要进入秋收季节,皇家园林许多蔬菜都要入地窖储放,再藏下去难免要被人发现。
他们顺利地逃出了汴梁城,想不到马上就要进入西北地境时,却在绛县露了马脚,被人疑是夹带走私的商贩要他们接受盘查。以他们的身份,哪敢等着人家仔细斟验,当下只得落荒而逃,绛县的捕快和弓手一路追赶,匆忙逃避之时,国主被一个弓手一箭正中后心,当场取了性命。
徐铉的一腔热忱就此化作了一个泡影,如果国主活着,那么他们未必不能恢复李氏江山,可是李煜死了,以徐铉老道的政坛经验,已然知道江南李氏再也不能光复皇位了。李仲寓虽然也能起到号召江南旧部的作用,可是他没有李煜那样的威望和身份,一个从不曾掌握过皇权的曾经的太子,就算在杨浩的帮助下颠覆了赵家的统治,也只有为他人做嫁衣裳这一个结果。
徐铉是唐中主李璟临终授命的顾命大臣,也是李煜一朝的重臣,如果李煜活着,不管是为了身后之名还是他一个读书人所秉持的忠义气节,他都要忠于李煜,而李煜死了,他对李仲寓这个乳口小儿却谈不上何等的忠心,他也需要为自己和家人做些考虑了。
毫无疑问,不管他愿不愿意,今后他都要仰仗杨浩,如果要他在杨浩和李仲寓之间做个选择,他更倾向于这个有兵有权、大有一方霸主气势的杨太尉做自己的主公。可是这番心意,他私下与密友萧俨也曾计议过,却始终没有最终下个决定,杨浩比起李仲寓,甚至比起国主来,都更像一个明君,可是……他如今不过是西北诸藩中的一人,他真有那样的气运,建立一个国家么?
痴痴站立良久,一阵风来袭入衣袍,徐铉机灵灵打了一个冷颤,这才叹息一声,率领自己的僚属往巷中赶去……
※※※
杨浩一路行去,前方忽现一处大宅,宅前门上只有“李府”两个大字,还有几名士兵在门前站岗,杨浩不由站住了脚步。这里住的就是小周后和李仲寓了,不过他们的身份属于最高的机密,只有杨浩身边几位重臣才知道,就连门口站岗的士兵也不知道府中的人真正身份。
银州李姓族人众多,李一德就是银州李氏大户,门口挂一块李府的招牌,再有几名士兵站岗,丝毫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如今徐铉和萧俨他已充分利用了他们的才能,成为自己帅府中主管民政的两位得力臂助,对西北民政的施政纲领,这两个人颇有独到见解,对他的主张又进行了充份的完善,杨浩只是提出了一个粗略的框架,经过他们详细的制定,已然迅速推行下去,成效显著。至于江南,他已派了人去利用现在的传言进行推波助澜,不过暂时李仲寓还派不上大用场。
他也没有想到李煜竟会死在路上,他知道李煜本来会死的,大概就在这一两年间,传说他是中了牵机之毒,痛楚哀嚎,许多方全身抽搐而死,死状惨不堪言,可是没想到自己费尽周折,只改变了他死亡的方式,终究没有救得他性命。
想起当日所见穿一身孝、哭得梨花带雨的小周后,杨浩暗暗叹了口气,如今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想起她娇怯怯、悲惨惨的模样,杨浩还是有些气馁,本想入府探望一番的,终于还是止住。他紧了紧大氅,扭头对穆羽低声道:“她们来自江南,不惯北方严寒,回头着人多送些薪炭上门,唔……还有水产。”
穆羽答应一声,杨浩便折身向回走,刚刚走出几步,一辆炭车忽然从岔路上疾冲过来,车上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