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井-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落地后没命地逃起来,就象从老虎嘴里逃脱的小羊一样。将要到菜市场门口时,郭震安迈大步追了上去,像老鹰扑捉小鸡似的,握住双拳,同时向那孩子的太阳击去……事后人讲,这一招叫“双风贯耳”!那孩子嗷叫一声,倒在地下人事不省。郭震安也和鲁达一样,指着那孩子说道:“这小子装死呢,一会儿我再和他算帐,咱们走!”他拉着郭友安扬长而去。
大家上前看了看,那孩子七窍流血、早已没有了呼吸!
郭震安两拳打死了人,胆量也比鲁达增加了一倍。他没有象鲁达那样东躲西藏,更没有象武松那样主动投案,他还是在家看他的《水浒传》、练他的“鸳鸯腿”。以后的事情可想而知:他被请到了公安局,过了一个从未过过的春节。
第三十七章
、、眼看只剩一年就要毕业了,却在郭震安身上发生了这样的事!老师、同学、学校,都在为他惋惜。他的父母除为他痛心外,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死者父母提出了各种“苛刻”的要求:必须订做一口精致的柏木棺材。儿子生前爱打篮球,棺材里必须得有一个篮球。儿子生前也没有穿过好衣服,得穿上一身涤卡的衣服。儿子如果不死的话,长大了也许能当干部,所以还得穿一双皮鞋。儿子如果不死的话,……总之,儿子如果不死,儿子的前程是那样无量,他带给父母的,甚至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丰富、还要美好!这些,无疑都是父母寄予孩子的期望。为人父者,将心比之都无可厚非。因而,凶犯的父亲毫无怨言地、倾其所有地满足其要求。而满足的程度,又是给予凶犯刑种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郭震安的家庭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其父母窘迫到何种程度是不难想象的!
“差不多就行了。”学校派人去做死者亲属的工作。“郭震安的父母都是工人,儿子到这种程度,他们也伤心……”“我难道就不伤心吗?”死者母亲泪汪汪。“说心里话,我一件东西都不想要他的,儿子都没有了,我还要那些东西干什么?我这不过是……呜……呜……”“是啊,儿子眼看着一天天长大了……”男人的心总比女人刚强,死者的父亲没有哭泣。“会给人干活了,会帮人买菜了,可是……”他的眼角也渗出了泪水。“你们的心我们都理解,哪有父母不珍惜自己儿子的,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发生这样的事谁也不愿看到。唉,还是我们教育方面有欠缺,我们学校应该付有一定的责任……”呜——呜——呜……”死者的父母用长长的呜咽、为此事画上了句号!
由于各方的努力、社会的仁慈,郭震安没有判极刑,也不是终身监禁,他还有做人的机会:二十年后,当他步入中年的时候,将告别大墙。那时的他,对人生和社会,一定有了深深地感悟!
“郭震安事件”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以致这个春节我过得并不祥和。联想到我和孙喜风的斗殴,当初如果不是孙喜风的儿子稍微偏一下头,如果不是我稍许用了几分力,那么……我庆幸孙喜风事件给我的启迪,我感激老刘和舅舅对我的教诲,“在社会上不要逞强斗狠,一失铸成千古恨。这个恨,这个一失,就是没有深思熟虑的结果。”可不是吗,如果当初郭震安认真地想一下,何至于产生这样严重的后果?不就是买个菜、吃个豆腐吗,不吃又怎么样……那天,由于打死了人,全场混乱,我也没有买上豆腐。而且接连几天,菜市场关门,整顿秩序,很多年货也没有操办,可年还不照旧过了。生活呢,也依然照旧。可是你郭震安,却去了另外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将使你最美好的年华在那里度过。那个地方,使你和你的家人从此隔绝。二十年后,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的话,他们看到的是人到中年的儿子;而你面前的,是白花苍苍的父亲,还有那日夜思念,已眼花耳聋、站立不稳的母亲!我可以想象你们二十年后重逢的场面,甚至也可以猜测你届时的心理,然而这未来的二十年,你将如何度过?无疑地,你将陷入漫漫地永无休止的懊悔之中!
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我想此时的郭震安也会和你一样:大脑极其清楚,内心非常复杂——大凡有思维能力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过程。即使再愚昧、再昏庸的人,到了这种时候那种境地、也不免发出这样的哀叹:是的,为了什么呢?到头来却发现,什么也不为,就为了打死他,就为了坐这二十年的班房,就为了在这高高的墙下、密织着铁网的天地里,日复一日地劳作、年复一年地等待!“到四堵墙里去了!”奶奶说:“砖厂缺人背砖,他背砖去了。”小时候,奶奶就常对我讲:“你看那些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砖垒起来的。那是砖是哪儿来的?都是四堵墙里的犯人生产出来的。你长大了一定要学好,千万不能到那里面去。”我也发现一车一车的砖被运进了建筑工地,一块一块地建成了高楼大厦,却不知道这些砖是哪里来的,又是谁生产出来的,甚至对“四堵墙”也是一个含混的概念。现在终于明白了,社会在源源不断地供给着这种人,或者说,这种人在源源不断地供给着建设所需的砖!
这样的人来自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社会把他们大量地生产出来,而后,他们又以最低的要求,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一定物质资料。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什么过分的要求的,他们所需的、只是背砖和烧砖得以正常进行的消费资料。社会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把他们招来,他们又以极其惨重的代价服务于社会,这就是法律,这就是一个人犯罪后必须接受的惩罚!这看似非常合理,但,这样的人难道就不能少生产点?这其中,个人的因素固然起主要作用,但是社会,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话扯得似乎太远了。总之,郭震安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我甚至想,完全不必用上二十年,即使现在让郭震安出来,他也完全会成为另一个人,但是一切都为之晚了。
开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公审郭震安。
学校操场的会台上,郭震安戴着手铐、站在中央。他的头剃得精光,面色白得象道林纸,往日的威风已不知哪里去了?林老师走上前,指着他低垂的头问我们:“这个人大家认识不?”下面没有回答。“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恶棍郭震安!往日他横行校园、无恶不做,今天你看他这一副狼狈相。郭震安你抬起头来,让大家看一看!”郭震安的头略微抬了一下。“郭震安走到今天这一步,他自己没有想到,同学们可能也没有想到,但是我们广大的老师和校领导们却想到了!”他挥挥台下又指指台上,台上坐着的,是薛校长和书记,还有老陈。“郭震安一贯在校园里打骂同学无视校规,对老师也恶言相加,他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必然的,这是他应得的下场,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不在校园里好好读书,不在家里帮父母干活,却跑到闹市与人斗殴,居然还打死了人!这难道是一个*时代的少年应该做的,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应该干的?大家注意,郭震安现在已经不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了,他完全滑到资产阶级那边去了,他已经被资产阶级的糖弹打中了!他的矛盾已经完全变成了敌我矛盾,他已经堕落成了人民的罪人!我作为该连的指导员,为发生郭震安这样的事件感到深深的痛心,这也是我平时放松了对郭震安同学的教育,为此,我向校领导,向广大师生,致以深切的歉意!”林老师向身后和台下各自鞠了深深的一躬,他的讲话也就这样结束了。
接着是薛校长讲话。“同学们,郭震安由一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堕落成人民的罪人,这件事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大家知道,郭震安在学校一惯为所欲为,置国家法律和校规于不顾,天王老子也管不住他,天老大他就是老二,他今天的结局、是他资产阶级思想恶性膨胀的结果。我不知道同学们从这件事中吸取到什么教训没有?我可是看到,这件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惨痛的教训,同时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与资产阶级争夺青少年的斗争始终是尖锐而又复杂的,绝不能掉以轻心和麻痹。资产阶级每时每刻都在向我们发动着进攻,而青少年则是他们争夺的一个对象。青少年如果不加强自身的思想改造,很可能被资产阶级俘虏,滑向犯罪的深渊!面前这个郭震安,就是一个向资产阶级缴械投降、被资产阶级腐蚀拉拢的反面教员。郭震安平时看的书不是数理化,更不是毛主席著作,而是《水浒传》,是《三侠五义》和《七侠五义》,正是封资修的东西使他滑向了犯罪的深渊。这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教训!我在大会上屡次向同学们说,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改造,一定要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来武装自己,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坚决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拉拢,把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从根子上戒掉。今天看来,我的这些话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至少在郭震安身上没有起任何作用,但是事实就摆在我们面前,郭震安的结局说明了一切!不加强思想改造,不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武装自己,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会堕落为人民的罪人。所以,加强自身的思想改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工程。
学校是教学和学习的地方,也是资产阶级和我们争夺青少年的阵地。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每时每刻都在侵蚀着我们,他们和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斗争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这实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思想这个锐利武器,就一定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今天发生了郭震安这样的事件,我感到非常痛心,这只能说明,我们又有一个同学被资产阶级俘虏了去,充当了资产阶级向我们进攻的马前卒,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啊!同学们一定要从郭震安身上吸取教训,一定要从事件中,看到资产阶级和我们斗争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一定要用无产阶级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定要掌握*思想这个锐利武器,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的话完了。谢谢大家!”
全场一片掌声。薛校长的讲话从来都是这么有水平!按说,他讲的也都是老生常谈,可今天听起来却格外亲切,这主要还是因为有郭震安这个反面教员在。平时薛校长总是说,要加强思想该造,要用无产阶级阶级的标准要求自己。可是,谁也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谁也没有想到这些会和犯罪有什么关联,然而今天,郭震安却对薛校长的话做了最好的印证!因而,当大会结束时,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诸如张文庆、苗世慧之流,簇拥着薛校长走下了会台,他们亲切地边走边谈,那种和谐的场面真令人感动!而另一面,却是警察押着郭震安走向了囚车。这是多么不同的场面啊,又是多么强烈的反差!生活是美好的,校园是可爱的。可是郭震安,你的青年时代却再也见不到她了!当你再次回到校园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张张与你往昔一样的笑脸,但是,却是那样的陌生,真有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了!你也许还会在这个会台上站一站,但那时你又将作何感想?
“郭震安事件”尘埃落定,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这个学年由于临近毕业,课上得越来越少,而各项课外活动却越来越多。学工、学农、学军,我们仿佛已经走进了社会,以成人的姿态进行着各项社会活动。学军,是每天的必修课。学校从武装部请来了一名军人,担任我们的军训教官,还把体育课也完全办成了军事课。每天,我们在操场上投弹、拼刺、翻越障碍、匍匐前进,吼叫着跑来跑去!经常看到的场面是,施老师拿个木棒带领我们演练拼刺。“扑刺刺!扑刺刺!”他那浑浊的四川腔常常回荡在校园的上空。说来也怪,施老师身材矮小,貌不惊人,可吼出这三个字时却地动山摇,由此,他的形象也在我们心中高大了起来。记得第一次练拼刺时,他手握木棒,直视前方,然后一个弓步作成了拼刺状。“前方就是敌人!”他目光如电,双手紧握着“钢枪”!“手要贴到这里。”他向腰际拍了一下,随即弓步突然收缩,转瞬间又急速跨出去。整个动作,就象突然出击的蛇信!同时他的胸腔中迸出了雄壮的三个字:“扑、刺、刺!”这声呐喊真可谓撼动了三山五岳,不仅令敌人胆寒,也使我们为之瞠目。真想不到,一向被人瞧不起的施老师竟然如此威武!
听说最近施老师又见了几个姑娘,但她们都说他“缺乏阳刚之气”,如今看来,这些姑娘们的眼睛全瞎了,这样勇猛的一头雄狮,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