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风1276 >

第85章

汉风1276-第85章

小说: 汉风127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师夔手在抖,褪在抖,全身肥肉都在抖。 因为他看见,初时败兵还躲着蒙古骑兵跑,现在,已经有人把拦路的骑兵砍下马来了。 “下官、下官万死,兵败如山倒,恐怕拦不住了。 ”
    李恒长叹一声。 悔不当初,若不是见敌人炮火厉害,为了减少本部铁骑的伤亡,让这些脓包新附军打头阵冲炮灰,而是直接上铁骑冲击,贴上去肉搏,恐怕十个文天祥也捉到了。 现在铁骑和宋军之间,隔着一万多发了狂的新附军,这赣南山区的地形又没办法两翼包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新附军把骑兵冲乱。
    楚风一颗砰砰乱跳的心。 这才跑平静下来。 得闲看看身边的陈淑桢,这位女将也刚刚松了一口气。 微笑着朝他点点头。
    在好几处,新附军和蒙古兵发生了冲突,开始了狗咬狗。 给他们火上浇点油!陆猛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宋军阵上六千人发出山呼海啸的喊声,解散了队形,端起长矛追击。
    汉军累了大半个月,不过每天六十里是固定行程;元军衔尾追击文天祥,则是好几天不眠不休,蒙古兵骑马还好,新附军全靠自己两条腿,差不多也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再加上吓破了胆子,根本就没人敢停下来抵抗后面的追兵。 于是宋军士兵轻松加愉快的把长矛刺进敌人地背心。
    参军半年的陈茂进,已经是个合格的老兵了,长官刚下达命令,他就嗖的一下蹿了出去,每追上一个敌兵,手中长枪就朝他背心里一递,然后敌人就会像大虾一样全身一弹,趁着这股子劲道,将矛一抽,陈茂进看也不看敌人,就赶着追杀下一个去了,再看看敌兵,早已软软的倒在地上。
    炮队长黄金彪坏坏的一笑,指挥炮队换上实心弹,朝敌阵远处作延伸射击。
    背后有人追,头顶落炮弹,新附军跑得更疯狂了,有个鞑子骑兵拦在路上,这些新附军一拥而上,把他从马上拉下来,长枪短刀雨点般落下,将他乱刀分尸,然后这群人又疯狂地争抢起那匹带来逃命希望的蒙古马。
    在地上死得透透的蒙古兵,致死都没搞明白,这些狗一般温驯的新附军,怎么敢把武器伸向自己呢?
    他不知道,狗若是得了狂犬病,是会反噬主人的。
    汉军尖兵,出击!法本一声大喝,尖兵队的五十名士兵一甩缰绳,嗷嗷叫着冲了出去。
    他们憋着一股火呢!和陈家五虎海陆大战,没他们的份儿;炮打泉州擒蒲寿庚,没他们的份儿,这次出兵赣南,也是承担的侦察任务,在大军前后以游骑巡哨——步队、炮队的大多数士兵并不明白这样做地重要意义,他们只看到自己要靠两只脚板走路,炮队虽然有马,山路行军更加恼火,而尖兵们骑着马,看上去轻松得多,偏偏还从没有实际地战功,那这嘴里的话就不太动听了:
    “哟呵,尖兵爷们游山玩水是把好手嘛。 ”
    “整天骑着马跑来跑去,有什么用?还不如拿他们地马多拖几门炮。 ”
    大炮的在实战中的辉煌战绩、表现出的强大威力,让汉军从上到下自然形成了惟火力论地观点。 这话一出,立刻得到大家的附和。
    尖兵队听到耳朵里,就不是个滋味了,本来自己是各部队优中选优挑出来的,很多留在原部队的战友,当初还不如自己呢,现在都提到班长了。 偏生尖兵队自成立到现在一战未打,慢说提拔重用。 就是点战功都见不到影子。
    这不是活活憋死人吗?
    憋了整半年,今天终于逮到机会了!尖兵队猛虎下山般冲下山坡,五十匹高大的阿拉伯马甩开蹄子狂奔,五十柄马刀高高扬起,追上敌人,砍死他们!
    佛爷爷超度你罢!法本追上了一个敌兵,手中刀狠狠的劈下。 幻起一道青色的冷电,冷电闪过,敌人地头颅离开了脖子,身体兀自向前跑,足足又跑了三五步,这具无头尸才像麻袋一样扑的倒下。
    陈淑桢捏着剑柄跃跃欲试,有点祈求地看看楚风。 这大半个月,汉军提供粮食军饷武器。 今天的作战计划,也是楚风和她再加上陆猛等人共同制定的,无形中,陈淑桢已把楚风当作了主帅,凡事征求他的意见。
    楚风心神一荡,只觉得女将军的神情中刚劲带着柔媚。 叫人好生难以拒绝,便轻轻点了点头。
    父亲、汉青,我替你们报仇!陈淑桢双腿一夹,马儿狂奔了出去,鞘中抽出雌雄宝剑,双剑舞动寒光闪烁,好似昆仑山上雪花飞,将她一人一马罩在了光球中。 遇上敌人根本不停留,一沾而走,但凡她拍马走过的地方。 敌兵就如稻草人似的纷纷倒下。
    事后。 尖兵队副队长仇灭虏曾经去检查过,发现每名敌兵都是被刺穿了耳后地大血脉。 数十具尸体,伤处的位置深浅竟然一般无二!惊得他心下骇然,久久都合不拢嘴。
    当然,现在的仇灭虏还不知道陈淑桢的神妙武技,在他眼中,这位女将军无非是长得非常漂亮而已,所以他骑在马上朝着法本笑道:“老本,你我男子汉,还没她一个妇人家杀得利落,岂不叫人羞愧?”
    “羞什么羞?”法本又斩下一颗脑袋,瓮声瓮气的说:“她是我大师姐,我和法华加起来都不是对手呢!”
    仇灭虏吓了一跳,他不知道南少林是以入门先后排辈分,法本年纪虽大,却不像陈淑桢刚生下来就拜在门下,哪怕你后来拜师的挂着一大把白胡子,也是她一个奶娃娃的师弟。
    骑兵、步兵追击,炮火延伸射击,本来应该冲向宋军的新附军们,好比浪潮撞到了铁崖上,翻过来朝后倒卷。
    鞑子骑兵也压不住阵脚了,不断有人被发了狂地新附军从马上拖下来,抢走马匹逃命。
    这仗没法打了,李恒脸色难看得很,挥一挥手:“鸣金,后撤。 ”
    动作最快的还是吕师夔吕大都督,听得李恒这句话,顿时如蒙大赦,调转马头飞奔而走,手下万余新附军的性命,全然抛下不管了,只气得李恒差点一口鲜血喷出。
    哐哐的铜锣敲响,蒙古骑兵一控缰绳,迅速脱离了和新附军的接触,一边往后撤,一边整理、恢复阵型,仅仅后撤了五里左右,就把骑阵重新组好,排成严整的阵列,缓缓后退。
    楚风暗暗心惊:这些蒙古兵强悍如此,怪不得宋军难打胜,试想,便是你步兵百战百胜,敌人跑得快,你也没办法追击敌人;但要是你步兵败了,敌人跟在屁股后面衔尾追击,只须一战下来,就叫你全军覆没!
    幸好幸好,这次全亏着汉奸军帮倒忙,隔开鞑子骑兵让他们没法冲击,又非常及时地溃散逃跑,冲乱了敌阵。
    不能让他们重新整队!你们不是喜欢衔尾追击吗?这次轮到我了!
    楚风双手一挥,畲汉义军全压了上去,六千大军只留下几百人,其他的全跟在新附军后面揍他们屁股。
    畲汉义军打硬仗不行,但打这样的顺风仗还是手到擒来的,想想也是,就算两村争水争地械斗,也该知道追逃兵揍屁股最爽快。
    新附军被宋军追着跑,五里外整好队的蒙古铁骑也只能跟着跑,否则就得被人潮淹没了。
    宋军追新附军,新附军撵着蒙古兵,罕见的战争奇景在赣南山区隆重上映,一直追到十里外,两边都累得不行了,汉军才缓缓收兵。
  第128章 突出重围
     “楚总督扶危定难,力挽狂澜,真正是安唐的郭令公、本朝的韩忠武。 ”文天祥人逢喜事精神爽,笑眯眯的捋着颔下胡须。 眼前这个年轻人,挥兵千里来援,救了自己麾下万余将士,更加可喜的是,他居功不自傲,身为番邦统帅,对自己执礼甚恭。 值此国家残破之际,往日的属国如安南、占城,没一个出兵助战,倒是史书不载的琉球发兵来援,真真是忠义可嘉、忠义可嘉啊!
    被流芳百世的文天祥如此盛赞,脸皮厚如城墙的楚风,也难得老脸一红,正待假模假样的谦虚几句,刚从战场上回来的陈淑桢,香汗淋漓的走进帐中,抓起楚风身边的茶碗,一口气喝干,“就怕朝廷待咱们不是郭子仪、韩世忠,而是李光弼、狄武襄!”
    朝廷对畲汉义军搞“虚外实内”“强干弱枝”那套,除了一大叠空头的告身札子、三千兵七折八扣的军饷,武器盔甲粮草连个影都不见,陈淑桢心头是有气的,文天祥和她父亲交情甚好,便如亲生的叔伯一般,所以她走到帐外听到这句,就忍不住直说了。
    文天祥听了并未出言指责,而是无奈的摇摇头。 能说什么呢?自己何尝不是被朝廷疑忌?处境和畲汉义军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若不是朝廷不发援兵、粮饷、装备,赣南各州县早就打了下来,何曾有如今的一溃千里?
    楚风在旁边摸摸头,不懂他们什么李光弼什么狄武襄的打哑迷。 悄悄问身后侍立地陆猛。
    汉军陆师的领军大人,正为见到心目中的头号偶像,大忠臣文丞相而激动得不能自持呢——很奇怪,在朝廷不能给予信任的同时,文天祥在整个民间拥有崇高的威望。 所以,楚风问了三次,陆猛才回过神来小声给他解释:
    文丞相说的郭子仪、韩世忠。 不仅是唐朝宋朝的中兴名将,而且一辈子福寿双全。 拿他们打比,是非常吉利地;陈淑桢却说李光弼、狄青,这两位也是中兴名将,但被朝廷猜疑郁郁而终,叫后人扼腕叹息。
    哦,原来如此。 楚风心说以行朝当道诸公的脾气、以宋代三百年不变地基本国策,李光弼、狄青还算好的。 至少是寿终正寝,将来别把我当作岳爷爷,搞个什么“莫须有”,就算大吉大利了!
    楚风和陆猛说话的时候,陈淑桢以子侄礼拜见了文天祥,说到陈文龙、许汉青翁婿先后殉国的事情,文天祥好生感佩,一再勉励她为国尽忠、为家全节。
    见丞相和陈淑桢絮絮叨叨的说个不休。 江西诏讨使刘子俊哑着喉咙道:“恩相,如今有楚总督、陈大使相助,咱们正好趁着敌兵溃败,杀回兴国去!”
    安抚副使邹凤、招讨副使杜浒等帐下几员将军,纷纷点头称是,他们的家人。 多有留在老营中被元鞑子抓住的,杀回兴国救家人,是他们地共同心愿。
    楚风、陈淑桢闻言一愣,他们清楚手下军兵的战斗力,连续二十多天行军将近一千五百里,已然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了,刚才若不是行险得逞,早已大败亏输,怎么可能再次出击呢?
    见二人面有难色。 文天祥问道:“怎么。 两位将军鞍马劳顿,可是要休息一下。 明后日再战?”
    楚风摇摇头,尽管他很想帮文天祥,但再战绝对是全军覆没的下场了。 “禀相公,如今我军一万七千余人,堪与鞑子野外对战的琉球汉军不到一千;陈大使的畲汉义军只在千里行军中加强了点战阵纪律,若是对面厮杀,决不是鞑子对手;相公麾下万余败兵,被鞑子衔尾追击数百里,早已胆落,望风而逃的居多。 如此看来,我军实在不堪再战,只能退守。 ”
    刘子俊怒道:“楚总督麾下铁军,甲坚器利炮火震天,兀自说什么不堪再战。 老兄若是舍不得损耗兵力,”他朝上拜了一拜,“打兴国,末将愿领本部兵为前驱!”
    文天祥一拍桌子怒喝道:“刘将军不得胡言,方才若非陈楚二位相助,你我不是自尽殉国,便是做了鞑子的阶下囚!”
    刘子俊也觉得自己话过火了,朝楚风、陈淑桢唱个喏赔罪,又道:“敌兵一溃十里,我军乘势打兴国,还是大有希望的。 ”
    安抚副使邹凤、招讨副使杜浒等将纷纷出言相帮:
    “楚总督、陈大使兵威犀利,鞑子早已丧胆,趁机打兴国,必定手到擒来!末将愿领兵为前驱!”
    “末将愿做先锋!”
    “丞相,打兴国,前锋务必委给末将!”
    琉球军地胜利,让将军们的自信心空前膨胀,加上救人心切,一个个摩拳擦掌要打头阵。
    文天祥“好战而不知兵”,在宋末这个特殊的年代,他是非常优秀的政治家、是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但并非战略战术的高手,听得麾下将军们这般说,就探询看看楚风,眼神最后停在陈淑桢这个通家侄女儿地脸上:“两位看呢?”
    看见文天祥充满希望的热切目光,又带着点惴惴不安的神情,陈淑桢心下就是一软,想要答应,明知再打必败无疑;想要拒绝,又怎么也不愿意伤了这位长辈的心。 她只得狠狠心把目光挪开,求助的看着楚风。
    文天祥和帐中军官都是大奇,论官位,宣抚使往往以二府大臣充任,职权相当于宰执大臣,陈淑桢是朝廷正儿八经的闽广宣抚使,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统护将帅、督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