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风1276 >

第476章

汉风1276-第476章

小说: 汉风127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乃颜。势都儿,哈丹,将来或许还会其他人和大汉帝国联合,但他们的目的很明确,蒙古帝国的大汗之位——汗位之争好办,这本来就是争抢权力和利益的斗争,斗争的主线从蒙古帝国建立的那一刻,不,上溯到鲜卑、柔然、突厥、匈奴,草原民族内部的汗位之争就从来没有断绝过,忽必烈相信,在这种传统的竞争中,合从连衡、纵横捭阖,自己总能占据优势,将汗位牢牢的握于掌中。
    月息部的“背叛”,则开启了另外一种模式,完全不涉及汗位之争,而是因为贸易、征税、贡献兵饷等问题,抛弃了他们已效忠近百年的蒙古帝国,几乎毫无留恋的转身投入大汉的怀抱。
    在此之前,忽必烈相信自己不管怎样横征暴敛,“长生天降下黄金家族统治全世界”的说法早已深入草原民族的内心深处,他们绝不会反抗、更不可能投入敌人的怀抱,至于汗位之争嘛,那是黄金家族自己的事情,和牧羊人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近百年的草原上,这一信条都得到了完美的执行,马可。波罗曾记载“大汗派出一名使者挟带着他的敕令。哪怕万里之外的将军、长老、族长,命运都取决于大汗的心意,单身一人的使者仅凭一份薄薄的敕令,便能斩下统兵大将的头颅,没有任何反抗”。
    可现在呢,区区一个控弦之士不足五千的月息部,竟然胆敢公开违背大汗的敕令,将箭矢射向出身黄金家族的两位汗王,最为大胆的是,他们居然亮出了蒙古大汗的死敌、大汉帝国的金底苍龙旗!
    忽必烈已经感觉到,蒙古帝国的肌体上出现了癌肿,如果任凭它蔓延下去,整个帝国都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大汉的触角将伸到草原上来,蒙古崛起的这片草原,不儿罕山脚下、斡难河畔的哈喇和林,迟早都会笼罩在金底苍龙的光芒之下。
    月息部倒入了大汉的怀抱,塔塔尔人、蔑尔乞人、克烈部、汪古部……这些成吉思汗崛起以来被压制,用铁和血捏合在一块,组成“蒙古”的部族,他们会甘心情愿待在白灾中喝西北风,而不去和大汉勾勾搭搭吗?
    草原上从来都没有什么忠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让人们只能选择现实呵!
    想到蒙古帝国的前景,忽必烈眼前一黑,金帐中那幅巨大的羊皮纸地图,在视野中扭曲、变形,最终分崩离析。
    帐外,月儿鲁那颜玉昔帖木儿一筹莫展,左丞相赵复更是心乱如麻,暗自苦笑道:连蒙古部族都投入了大汉皇帝的麾下,我却在这里和这群敌人待在一起,千载之后,只怕汉奸两个字。是板上钉钉了吧?
    终于,听到了帐内传来的怒吼,吼声虽然和以前的雄浑有力没多大区别,早已习惯了雷霆的赵复,却从声音中听出了几分色厉内荏:“出兵,让弘吉剌、巴邻部,还有咱们自己的乞颜部出兵,一定要给月息部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不管汉地南蛮子怎么闹,这草原上还是黄金家族的天下,还是朕的天下!”
    ==========
    辽西走廊东端的大宁府,这座在辽东战役中被抛弃的空城,重新恢复了活力,被组织逃散的百姓重新回到城中,整修被元军破坏的房屋,耕耘被敌人铁蹄践踏的农田。
    大汉皇帝驻陛之所在,刚刚经历了战事的文武百官济济一堂,楚风在此部署北方各地的战后重建以及整军备战的问题。
    “皇上天威赫赫,我军声威远播,蒙元鞑虏已经胆寒心丧,故犁庭扫穴、封狼居胥,正当其时也!”
    张世杰花白的胡子一抖一抖的,看得出来,老头子打辽东战役还没有过瘾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往草原上追亡逐北才是他的心愿。
    陈淑桢纤纤玉手拍着一大叠奏章:“兹有江浙总督文天祥、财税部长张广甫、南洋总督陈宜中、民政部长郑思肖、兵部长侯德富等官飞鸽传表,愿皇上再接再厉,出兵漠北擒杀双手沾满我中原军民鲜血的元凶巨孽,勃儿支斤。忽必烈!”
    李鹤轩抖着几张报纸,眼神中带着股说不出来的奸诈,笑容也很可恶,很讨打:“启奏吾皇,燕云战役的捷报飞鸽传回,临安、琉球、开封各地公私报纸刊载之后,市井中议论纷纷,军心民气持续上涨。要求发兵漠北、犁庭扫穴的百姓来信雪片般飞至各大报社,更有临安谏议院全票通过议案,谓擒杀敌酋忽必烈前言和者即为汉奸,与秦桧、张邦昌、刘豫、石敬瑭、中行说同列。”
    他上前一步,握紧了拳头,双目似有火焰喷出:“皇上!忽必烈这个罪魁祸首不伏法,我大汉君臣,何颜对亡故之无辜百姓、历年血战牺牲之将士英魂?”
    楚风笑了,这正中他的下怀,有宋以降重文轻武,军民厌战情绪一直相当严重,对刚刚从故宋走过来,成为大汉公民最长还不到十年的百姓来说,要说服他们出兵远征显然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毕竟过去的战争属于自卫反击、收复失地的性质,军民容易理解,而燕云之地收回、蒙古再无力南侵之后,厌战情绪是必定会有所抬头的。
    对宋人而言,收复燕云就已是数百年来最大的梦想了,西域、草原、辽北,这些地方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过,哪怕目前大汉帝国在华夏故土的疆域,还不到汉唐全盛时期的三分之一呢。
    有一种说法,罗斯福为了对日宣战放纵了珍珠港事件的发生,楚风虽不知道此事的真伪,但他登基御宇已有八年,深知政治家为了光明的目的,却不得不与魔鬼交易,放走忽必烈,只为了不让大汉境内的军心民气松懈下来,也给将来出兵漠北留下了最佳理由。
    楚风自信的看着地图,从抛弃苏录定战旗北逃的那一刻起,忽必烈已经不配作为他的对手,蒙古帝国和大汉之间的攻守完全易势,之前的猎手变成了猎物,看似孱弱的猎物则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了逐鹿的猎手!
    “年年征战,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本想与民休息,可民意沸腾到如此地步,嗯,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我大汉君臣便顺天应人吧!”楚风目光炯炯,起身看着北方草原:“传令各地征召新兵、筹备粮草,各部队整军备战……”
    陈淑桢横了夫君一眼,这家伙装得倒好,一派仁慈圣君的派头,哼哼,其实仔细想起来,武王伐纣流血漂橹,商汤**刀钺兵戈,哪位圣君不是战场上见分晓?真要一味仁慈,只怕史上只有个倒霉发瘟的宋襄公!
    刚才还拿着报纸慷慨激昂的李鹤轩呢,立刻就恢复了平静,若无其事的将那一大捆报纸卷起——这些道具可是花了情报司、保安司不少心血的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报纸还是梨园戏曲、说书艺人,提到忽必烈都是把他残忍凶暴的行径大书特书,最近一段时间,情报司又特意安排御用文人在报纸上揭露忽必烈以及蒙元武士,如何生吃人肉,如何蹂躏妇女,如何用弯刀挑死婴儿的罪恶,大书特书,然后就传来前方大胜、忽必烈北逃的消息,群情激奋之下,无论贫苦百姓还是儒学士子、文武官员、南北商贾、各地谏议员,不配合着皇上提出犁庭扫穴的要求,那才是怪事了!
    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嘿嘿,偶尔也能操纵一下为我所用嘛,李鹤轩笑得很诡异。
    朝堂上就北方各省恢复生产、征集粮食等方面的庶政讨论良久,李鹤轩作为情报司主官插不上口,待君臣说得差不多了,才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此战前后历时三月之久,关陕、燕云、辽东三大战场毙伤俘敌无数,单单是俘虏便有十五万之众,还请皇上示下,应当如何处置才好?”
    “这还用问吗?”陈吊眼不屑一顾的道:“当然是将这些侵略者就地处决了事,怎么,关陕方面的地方官儿,还把那些狗鞑子养着?”
    陆猛牙齿一咬,想到东面行营遭受的巨大损失,特别是长城防线上几次出现炮火无差别覆盖的惨烈场景,他就一肚子火气,上前道:“应该将他们全都枪毙,然后把人头垒成京观,沿着长城各处大关卡堆起来,看将来还有哪个不长眼的,胆敢南下牧马!”
    金刚军军长法本、第二军军长王立、以及张世杰等人纷纷发言,一个的办法比一个狠,有说活埋的,有说油炸的,有说按照当年伯颜炮制常州百姓的办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拿这些狗鞑子来熬人油。
    这北方临时开的小朝会,不比得临安皇宫中的大朝会有七部二司各地总督中的文官,譬如文天祥、郑思肖这些出身儒门的大师来讲什么恩威并济,此时几乎全是军人在帐中,都是和鞑子浴血搏杀过来的,他们乐得出一堆狠主意,恨不得把鞑子千刀万剐才解气呢!
    法本更是摸着亮晃晃的光头,捅了捅身边站着的李鹤轩,“喂,你们情报司那些好办法,还不拿出来说说?也给咱们这群土包子开开眼界嘛,要是皇上真的采用,也是你们的光彩哩。”
    李鹤轩摇了摇头,说这些话的时候法本大和尚满脸红光,眼睛里凶相毕露,哪儿有半分得道高僧的派头?倒好像个怒目金刚!(法本低头:饿米豆腐,佛也有火……)
    马可。波罗则有点儿着急,南方的矿业发展太快,到现在就连制造玻璃所需的硼砂、石英都供应不足了,这些蒙古武士,可是宝贵的劳动力呀!看着群情激奋的将军们,他不敢明说,频频向皇帝打着眼色,这些事情,之前是告诉过楚风的。
    楚风又是一幅悲天悯人的神情,摇头晃脑的道:“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糟糕,这是要宽大处理了!众位将军们心头毕剥一跳。
    “杀人,还是尽量少的好,”楚风缓缓的道:“还是让他们下矿井去做苦力,偿还欠下我中华百姓的债务吧!”
    什么,就三年苦力啊,这不是便宜他们了吗?
    没等将军们开口,楚风又道:“嗯嗯,当然,惩前毖后嘛,这些俘虏做三年是少了点,我们给他定个期限,就一百年吧,要能熬出来,咱们就给他恢复自由了嘛。”
    将军们顿时轰的一声大笑起来,在暗无天日的矿井下面活活累死,比一刀宰了他们,还要叫人爽多了呢!
  第575章 碧天秋月无端,别来长照关山
     东蒙古草原草绿花红、羊肥马壮。可木儿温都儿草甸子受落马河的滋养越发芳草碧连天,巴别儿在内的月息部青年们,都为即将到来的那达慕大会做着准备。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西元一二零六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团结各部族各支派的宗王,每年七八月间举行“库里台大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进行射箭、赛马和摔跤三项比赛。
    夏末秋初、草长马肥,月息部按照惯例举办了那达慕,盛况比之前的历届都要宏大,因为这一届那达慕是部族归汉之后的第一次,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附近部族的王爷、族长、长老们,都接到了月息部族长与大汉帝国情报司北方站副站长吴定南联名的请柬,刚刚战胜了两位汗王。又得到大汉皇帝庇护的月息部无疑成为了东蒙古最为耀眼的部族,这些天巴别儿看见许许多多附近部族的武士,护卫着他们的首领前来。
    不过,热情是有保留的,这些部族想和大汉帝国搭上关系,通商贸易以渡过难熬的白灾,得到亟需的物资让部族兴旺发达,但他们也害怕着黄金家族的报复,所以神色之间总有些若即若离。
    “哼,管你们怎么想,只要在那达慕大会上一展身手,得到丰厚的奖金,再向哈丝其其格提亲,这辈子就没什么遗憾了!”
    巴别儿整修着自己的顽羊角弓,这副弓箭对他有着特别的意义,只有靠它才能在箭术比赛中拔得头筹,才能得到奖金,才能向可爱的哈丝其其格提亲呀!
    至于从附近部族赶来的,那些挺胸凸肚自命不凡的那颜武士们,如今的巴别儿可没把他们放在眼里,想要和我争哈丝其其格,做梦去吧!
    哦对了,忘了介绍,百灵鸟一样美丽多情的哈丝其其格,是本届那达慕上的明珠,只有胜出者能够向她提亲呢,而巴别儿就摩拳擦掌的准备一展身手了。
    草原女儿只崇拜强者。也只会投入强者的怀抱,这是千年以来不变的铁律,哪怕哈丝其其格与巴别儿两情相悦,也不能破坏挑战获胜者赢得美人的规矩——严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