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风1276 >

第416章

汉风1276-第416章

小说: 汉风127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金泳提出了条件:“第一,解散所有土兵,等待大汉派遣流官、警察和地方军驻扎;第二,自去土司、头人、寨主等等封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我大汉皇帝所有,尔等焉敢自称什么头人?第三,给所有奴隶娃子恢复自由……”
    这条件可不宽松啊!土司们面面相觑,解散土兵,他们没有了枪杆子,就成了空心大萝卜,自去封号,也就是说今后改土归流,大汉皇帝连册封、敕命都不会发来了,众人也就从土司变成了普通百姓,给奴隶娃子恢复自由,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当下就有人哀叫起来,“吾等永远忠于大汉皇帝,愿在佛前泣血盟誓永不背叛,可大人您提的几个条件,是否太苛刻了一点?”
    不苛刻!不过,漫天要价,就地还钱,金泳也不是全无一点变通的,他拿出了后手,一枝乌油油的步枪,一枚金灿灿的千元金币。
    “这,是步枪,在攻打连云寨中汉军使用的武器,或许你们可以再看看它的威力。”金泳说着就对外放了一枪,单是巨大的声响就把众人耳朵震得嗡嗡作响,再一看,硕大的软铅弹丸把屋檐崩缺了好大一块,吓得土司们战战兢兢。
    “这,精美的钱币,是大汉的货币,如果和大汉的商人们做生意,你们就能得到它!”金泳将金币放到一位头人的手心,“黄白带灰对半金,七青、八黄、九五赤”,这九五成色的赤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晃花了头人们的眼睛——他们不是没有黄金白银,但这样铸造精美的钱币,还是第一次看到。
    步枪代表的战争和金币代表的财富之间,头人们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人们依依不舍的送别汉军,他们要回广元府休整,下一次到这里来,将不再是一个营,而是第二军第三师的一万多钢铁劲旅!马奶酒、酥油茶和牦牛肉干巴,这些吐蕃、党项百姓眼中最宝贵的东西,奉献给了解放者,人们围着火堆载歌载舞,欢庆新生。
    见此情景,金泳连连点头,他语重心长的告诫樊忠:“师长,大汉帝国的将军,请您务必牢记,大汉帝国是吐蕃各族人民的解放者,绝不是征服者!”
    ===============
    临安汉皇宫,赵筠拿着飞鸽送回的奏章,对楚风计策佩服得五体投地之余,又有隐隐的畏惧:幸好,中原汉地的地主们守法的多,皇帝只用海外拓殖和工商业转移劳动力,来降低地租,而不是像吐蕃、川边这些土司,数百里横行不法,所以用这种撩拨人心的办法来对付他们!
    楚风笑得很灿烂,这种办法不是他的原创,“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解决几个小土司,哼哼哈嘿!
  第517章 内政
     庞大的帝国,各种事务庞杂无比。方方面面的奏折虽经过选择,仍然有老大一叠在楚风的案头堆成了小山。
    进军吐蕃,盛唐时强悍的吐蕃帝国早已土崩瓦解,现在的高原由互不统属的十三万户管理,可谓一盘散沙,不得不臣服于北元,并受宣政院管辖,军事上根本不可能对擅长山地作战的四川第二军第三师构成威胁;政治上,解决松潘土司党虎的经验,“杀鸡儆猴、分化瓦解、恩威并济、剿抚齐用”的十六字方针迅速奏效,说明楚风的思路没有问题;那么后勤就成为了决定吐蕃攻略成败的重中之重。
    昔年盛唐时,设安西都护府管辖中亚,能以大军在玉门关外万里之遥与最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一争雄长,中原儿郎的脚步远达里海之滨,若不是安史之乱,凭借高仙芝、李嗣业及麾下骄兵悍将的赫赫武功,说不定大唐已在呼罗珊波斯设下了新的都护府……
    但以盛唐天可汗的英明神武,吐蕃却一直未曾臣服,与唐在陇右地区、河西走廊作长达数百年的拉据战,大唐击败了远比吐蕃强大的突厥、薛延陀,远比吐蕃先进的高勾丽。强悍的唐军却一直无法在高原站稳脚跟。
    是大唐的军队弱小吗?不,怛罗斯战役中两万唐军就敢向十万阿拉伯联军发起冲锋,由于盟友背叛而失败撤退后,剩余千人的唐军竟以武勇令数万阿拉伯军不敢追击!
    是大唐的将领无能吗?薛仁贵、李靖、高仙芝、封常清、苏定方等等名将灭国无数,多少称雄一时的游牧帝国,在他们如火如荼的攻势下土崩瓦解,更有出使天竺的王玄策,“一人灭一国”,以使者身份、数十从骑,纵横捭阖借力打力,几乎是轻而易举的攻拔了整个印度!
    吐蕃之所以难平,全在道路险阻、高原气候恶劣,后勤转运极其困难!关于这点,楚风有着后世的记忆:那些青藏汽车兵,是以怎样的牺牲精神,在险峻之极的盘山公路上行驶……
    无论屏护关中河湟,还是攻拔六盘山北元大营,进而控制天山南北、葱岭东西,都不能允许吐蕃十三万户在高原上居高临下的威胁大汉帝国的侧翼。
    而一旦掌控吐蕃,经济利益倒在其次,首先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不再是走廊,而和吐蕃高原连成一片,不再受侧翼居高临下的威胁,未来大汉可以专心经营西域,打通陆上丝绸之路,收复天山南北的汉唐故地。
    其次,天竺长绒棉已是大汉帝国纺织业的基石。除了通过海洋殖民贸易之外,若是能通过吐蕃高原从陆地上直接和天竺接壤,大汉的态势将会更加有利。
    “后勤、后勤……”楚风不停的念叨着,脑仁儿都有点疼了——我容易吗我,就后世一刚毕业学生,跑到这没宽带没电没汽车的时代,要放二十一世纪,一条青藏铁路就什么都解决了,何至如此为难?
    想想现在这条件,把补给运上高原,难啊!
    “其实,我倒有套解决方法,”赵筠嫣然一笑,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睡莲静悄悄开放,让人生不起一点儿亵渎之心,“困难的事情你都办成了,简单的怎么会不明白?莫非陛下是在考臣妾?”
    楚风挠着头皮叫苦:“唉呀夫人耶~您有什么办法请说,莫要为夫费神了。”
    赵筠掩口轻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吐蕃险峻不过地利而已,咱们大汉帝国却尽得川边民心,区区转运有何难哉!”
    “你是说?”楚风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内地人不习惯高原气候。运输方式也事倍功半,然而大汉帝国无论是搞“阶级斗争”弄掉土司邀买民心,还是震慑头人、寨主、族长们不得不倾心归汉,总而言之是收拢了原羁縻州辖地的人心,既然人心在汉,何不出钱雇佣当地百姓替朝廷修路、运粮?当地人适应高原气候,家里又养着擅长在高原上负重远行的藏马、牦牛,让他们来做这项工作,绝对事半功倍!
    川边、吐蕃百姓穷苦,只要大汉能实打实的拿出真金白银,让百姓们买到汉地产出而吐蕃必须的砖茶、蜀锦、粮食、布匹、盐巴,相信这些百姓会非常踊跃的参与,到时候非但大汉的后勤运输得到了保障,得到实惠的沿途百姓,对大汉朝廷的忠心还要再上一层楼呢!
    “妙、此计甚妙!”楚风抚掌大笑,心头块垒消去,贼心就生了出来,趁着赵筠不防备,抱着她柔软的腰肢,狼吻就在香喷喷嫩生生的脸蛋上一顿猛啃:“奖励我的聪明老婆,再奖励,来,嘴一个!”
    波*波一阵狂轰滥炸,饶是内书房中并无第三人,方才还端庄清丽的第一皇后,白嫩如玉的脸庞登时一片绯红,两汪秋波也蒙上了一层氤氲的水雾。
    身体越来越软,心跳越来越快,赵筠知道再不出手就又要被这呆子霸王硬上弓了。赶紧硬着心肠在他腰间软肉上狠狠一掐。
    哦咔咔咔!楚风一阵怪叫,“不得了,谋杀亲夫啊……”
    正闹得不可开交,就听得门外女兵高声通传:“民政部长郑思肖郑大人觐见!”
    楚风和赵筠这两位立马从纠缠不休变成了正襟危坐,面部表情也迅速调整到位,好像神龛上供着的两尊神像。
    惟有赵筠嫩脸上的红晕还未曾消去,眼波中的柔媚也依稀残存,楚风在一旁直乐,赵筠刚挥了挥小拳头以示威胁,这家伙反而一本正经的道:“形象,注意形象啊!”直把母仪天下、同时也是无数青年梦中情人的赵筠气了个半死。
    民政部长郑思肖捧着奏折,几乎是一步三跳的走进了内书房,说话的声音都好像飘在云端:“太、太好了,根据汇总出来的统计数字,去年江南、闽广、荆湖各地,以及南洋的三佛齐、占城,粮食都取得了大丰收,如今粮食在仓库里堆得满满的。这已是连续三年丰收了,要是再这么下去,只怕开元年间的盛况就要出现!”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是诗圣杜甫笔下的开元盛世,如今年年丰收。不是盛世到来的象征么?
    郑思肖作为传统文人,最关心民间疾苦,当年蒙元铁骑南侵,江南士民涂炭,纷纷出海避难,他曾以八罐茶叶从三佛齐土王手中换了一块土地,安置出海的故宋难民,此地便称为八罐茶,位于后世印尼首都雅加达附近。
    正因为郑思肖关心民间疾苦,品行又非常高尚,楚风才任命他为民政部长。如今得到粮食大丰收的统计数据,意味着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他自然高兴得手舞足蹈。
    楚风点点头,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速度非常之慢,毕竟粮食产量不是紧急军情,不可能使用宝贵的信鸽传递,帝国的疆域又前所未有的广阔,民政部能在春耕前统计出前一年的粮食产量,已是非常不错了。
    “皇上洪福齐天,炎黄初祖保佑,我华夏刚从战乱中走出,不,战争还没有结束,就能有这般丰产,真正天佑吾民啊!”郑思肖难得的拍了拍马屁。
    楚风也是一乐,其实哪儿是什么天佑啊,就拿这个时代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占城稻来说,黄河以北不能种植,河南江北之间一年一熟,长江以南一年两熟,而琼州也即是海南岛南部,还有南洋群岛和中南半岛上的占城、三佛齐、新柯沙里等地,地理位置在北回归线以南的赤道区域,终年阳光普照,水稻可以达到惊人的一年三熟!
    大汉的统治区包括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江南地区,包括了鱼米之乡的荆湖,包括了盛产水稻的闽广,更史无前例的占据了占城、三佛齐、新柯沙里这些全世界水稻最高产的地区,要是粮食还不丰收,那还有天理吗?
    “多余的粮食,要是不尽快消化,会烂在仓库里呢!”郑思肖说完就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仅仅十年前,因为战争消耗和交子贬值,南宋的统治区已经出现了“人家如破寺,十室九空。太守若头陀,两粥一饭”的情形。孰能想到,短短十年之后,大汉帝国的民政部长,会因为粮食过多而发愁?
    楚风哈哈一笑,缺粮是个大问题,粮食多了还不容易解决?“除了兴建仓库存储一部分,以应不时之需——当然,有南洋这座大粮仓,咱们不必存太多。其他的粮食,可以用来酿酒嘛,我可是听说吐蕃、蒙古、南洋还有西域人都非常喜欢饮酒,咱们大汉的酒决不会愁销路的。”
    郑思肖闻言就笑了,吐蕃、蒙古这些民族的百姓,不是非常喜欢饮酒,而是嗜酒如命!酿酒又是利润十分高的行业,故宋就施行榨卖制度,也就是朝廷专营,并收取了很多酒税,作为年年征战的军费。
    郑思肖的养眼睛滴溜溜一转,试探着问道:“那么,是朝廷按照故宋办法施行榨卖,还是由皇上和商人们合股开办?”
    楚风倒也罢了,赵筠瞧着郑思肖这位正人君子,此时脸上那幅“贼眉鼠眼”的样子,就觉得十二万分的好笑——他哪儿是问榨卖还是商办啊,分明是问酿酒所得入财税部官库还是皇上家的内库!要是施行榨卖,酒税和专营折子的收入,自然由财税部收取,要是皇上和商人们合办,收入当然就进了内库,除了十分之一的商税,财税部官库所得就不多了嘛!
    毋庸置疑,文官们总是费尽心机想掏空楚风的内库,而大多数时候,他们也达到了目的。
    这次,楚呆子会让他们满意吗?赵筠似乎以局外人的心态,饶有兴致的看夫君如何表态,浑然忘了她自己就是内库的掌舵人。
    楚风摇摇头,郑思肖有些儿失望,赵筠还是无所谓。
    谁知楚风的意思并非两人所想,他提出了第三个办法:“你们儒家门徒,老说不与民争利,如何在酿酒上一心想着搜刮民财呢?炼钢、纺织这些工业,还有东印度公司的海上殖民贸易,这些技术含量和资本投入都太大,普通民商无法承受,我才以内库资金投入,以利于高速发展;酿酒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