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随身山河图 >

第174章

随身山河图-第174章

小说: 随身山河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多久,那些孩子领着自己的大人过来。

“这些过时的钱你们真要?”一个中年男子从裤袋里面逃出一大把花花绿绿的钱。好家伙,一分、两分、五分、一角、两角、五角的,最大面额的就是五块钱,还有不少的硬币。这也能理解,农村,那时候有五块钱已经不少了。

“嗯!这些都是第二套跟第三套的,你先别急。我整理一下先,一会跟你具体谈一谈。”周福荣对那男人说道。

周老爷子跟洪老则是招呼其他人,这次拿钱过来的有七八家那么多。

“咦!怎么会有三块钱的。”一个游客捡起一张,显然是没有见过三块钱一张的。

“这张才是宝贝。”周福荣跟其他人说道,连忙将那张小心拿过来。

第二套人民币的价值则相差很远,这跟存世量有关,这一套虽然不是大街货,但也不少。面额比较接近现在的钱币。

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而且单位价值较低,在流通和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方便。

另外,由于受当时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币的纸张质量较差,券别种类繁多,文字说明单一,票面破损较严重。为了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这就使得第二套早早出世。

挑出第二套的,周福荣才跟那农民讲解:“好,我们现在说一说吧!一分钱的我给一百六十,两分的一百四十……”

这时,就有人插口询问了:“不会吧?一分的比两分的还值钱?”

“这你就不懂了,一分的市场上更少,物以稀为贵,明白吧?”周福荣解释清楚,随后接续说:“这种五分的也比较珍贵,一千七十;一角的七百八十;两角的一千九十;五角的不怎么值钱,给两百五十;这种一块的三千;嗯!你这里没有两块的,两块的也是三千;三块的就值钱了,我给你五万。”

说到这,众人立即轰炸开来,这相差也太大了吧?刚才还几百一两千的,突然就窜到五万了。也可见,三块钱的真的很少。那中年男子就咧嘴高兴地笑了,这些钱都是老子留下来的,没想到还是一笔巨款。好在每逢过年大扫除没有扔掉,不然损失就大了。

“这种五块的也不太值钱,给两千五吧!可惜你这没有十块的,十块的才是钞王,一张就二十多万。”周福荣又将第三套的一一搞清楚,然后统计一下,跟村民当面清楚交易。

“妈呀!一共八万六,你这家伙发财了。”另外一个村民羡慕道。

这时,周老爷子跟洪老已经各自交易了两位村民,看似比周福荣快,其实收获没那家伙大,主要是第二套的不多,多数是第三套的。

“嗯!这张比较值钱,第二套的五元,我给三万五千吧!”洪老突然发现一张第二套的五元,心中微喜。

“咦!没搞错吧?刚才这家伙才给人家两千五,好像也是第二套五元的。”一个游客突然开口质疑。

洪老望过去,看见周福荣手中那张,顿时笑道:“没搞错,不一样的。你们看看,我这张是红色的,是53年版的。他那张是黄色的,是56年版的,最不值钱的一张。其实第二套五元的还有一张,也是56年出版的,但那是海鸥水印版本,一万六左右。”

众人仔细一看,才发现真的不同版本的。

第355章 银元

周老、洪老等人给出的都是市价,如果也是这样转手出去的话,他们根本没得赚。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真的亏了,他们这行最不怕就是等时间。

收藏嘛!过一两年,几年,这些东西都能升值的,手里的货越多,代表着财产越大。另外,他们如果凑成一套,价值会翻几番,这就是收藏。

这时候,老村长也过来了。听闻这消息,他也坐不定,其实村里面每户人家多多少少都还会有一些过时的钱币。

“这些过时的钱怎么个回收法?”老村长问道。

周福荣回答:“不好说,得看具体的纸币,第二套的跟第三套的不一样,总体来说,第二套的之前。同一套的,不同面额价格也会不一样。就算是同一面额的,不同版本的,也会造成价格上的差异。”

一听,被周福荣绕得顿时头脑发晕起来,果然是不好说。

“那你们帮我看看这些,这些钱比较老。”老村长人家是直接装一袋过来的。大家看了,尤其是村里人,立马瞪大眼睛。没想到,老村长家里还那么有货,以前都不用吗?

从里面倒出来一大堆,大家以为这次老村长要发大财了。殊不知,周老等人一看,纷纷摇头。

其他人仔细一看,捡起一张,似乎也不认识这样的纸币,疑惑道:“老叔,你这钱哪来的?没见过呀?外国佬的钱?”

“什么外国佬的钱?没看到上面是我们国家的文字吗?”老村长没好气地说道。

周福荣拿起一张十元的,跟大家解释:“这种钱是民国时候的钱,我们国内这么多古纸币之中,是最不值钱的。大家也知道,民国时期通货膨胀得厉害,造成纸钞泛滥。那时候的钱是最不值钱的,去买米买菜,你可能要拉一车的钱过去。那时候,连穷人可能也能用钱贴窗擦屁股,路上扔几张钱下去,压根不会有人捡。”

很多人都知道民国通货厉害,但没想到达到这个程度。老村长叹了口气,他也以为自己财来运转了,谁知道这结果。

“那这些钱,真的不要?”老村长怀着最后的希望,问道。

周老等人苦笑摇头,这钱市面上太多了,不值得收藏。

楚家强不忍心:“看看吧!或许会有几张值钱的,民国的总不会全都是大白菜吧?”

楚家强这话也有些道理,民国的纸钞确实不全是废物,里面也有一些有价值的,但绝对不会高就是了。周福荣挑了一下,还真找出一扎。但都是几十块,最多就是上百块收购。哪里像刚才,一分两分的都不如。

“这些硬币要不要?”老村长也死心了,多多少少也拿了两三千,最后将袋里面的硬币拿出来。

“咦!是银元?嗯!这倒是好东西。”周老拿起一块说道。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1890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银元是近代币收藏的重要币种之一。

“原来这就是袁大头呀!”有人拿起一块。可能在他认来,银元都是袁大头,当时可能就这出名。

“你不觉得上面的头像很熟悉吗?”周福荣反问。

大家看清楚,暗道怎那么像孙中山?周老爷子笑道:“你手里的那块是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的壹圆,背下有五角星的,孙中山版本的,这块值8000元。”

洪老捡起一块,递给大家:“嗯!这块就是你们说的袁大头,民国时候的一角,没有签字的,不大值钱,一百五十左右,大家谁有兴趣可以拿来收藏,反正不贵,等过了些年,可能就涨价了。”说完,将一角两角的挑出来,一共二十枚,都是一两百左右的。

那些游客一听,反正不贵,于是手快的人拿了几枚,按照洪老给出的价格出钱。如果是平时,他们是不会买的,毕竟现在假货太多。但这东西是楚家寨村民的,造假不大可能,加上这里三个鉴定师鉴定,自然大可放心。

“这一枚就贵重了。”周老爷子眼尖手快,马上一枚最值钱的,跟老村长说:“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的壹圆,你们看清楚,是有齿边的,要150000元,没有齿边的就是120000元,一定要看清楚。”

“十五万?”不少人都瞪大眼睛,就是那些城市来的游客也微微吃惊。

“老叔,你家以前是地主?怎那么有钱?”有人问道。

老村长神飞色舞,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纸钞不值钱,硬币一块就顶人家全部了。听见别人的问话,他摇摇头,指着楚家强说道:“他家以前才是地主。我这算什么有钱?你们没听说?那时候的钱根本不值钱,我这一袋,在那个时候,可能也就是卖一盒火柴。这些硬币更不用说,都是一角两角的多,一元的就没有几块。”

大家一听,觉得也对,貌似真不算有钱,甚至有点落魄。这些银元,除了游客拿了最便宜的,剩下的都是周福荣三个人瓜分。

最值钱的周老拿去,他也不好继续拿。最后一算,老村长就得了三十多万,羡煞旁人,村长就是不同凡响。

随后,陆陆续续还有其他村民过来。老村长匆匆离开,估计就是叫人去了。不单只楚家寨,连附近村落的人的得到消息,一个个在家里翻箱倒柜。村民高兴,周福荣等人也是如此,尽管没能压价钱,多赚一些。

让人可惜的是,后面不少都是被虫子咬过的,价钱瞬间砍了三分之二,让村民气愤之下,纷纷回家用灭虫剂灭虫,恨透了那群家伙。这倒让卫生上升了一个台阶,也是好事。

“老幺,刚才老村长说你家是地主。你家里还藏有什么?赶紧回去翻一翻,说不定又能发一笔。”周福荣建议道。

楚家强摇摇头:“我也不知道,纸钞收藏,我以前就注意到了。但没发现家里有这玩意,不然还用等你说?早就拿出去了,也不用家里以前那么穷迫。”

第356章 宝箱

回到家,二叔二婶已经在家里等了。他们也是听说了村里面收购过时纸钞的事情,于是将自己的翻了出来。其实他们家不是没有,而是楚家强不知道而已。

“以前地主被抄家,我们家也就没落了。当时那些家当全部被人抢走,那时候,你爷爷只好将一些容易收藏的藏起来,很多人不知道。临终前,他还吩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拿出来,免得惹来麻烦。”二叔打开一个木箱子。

大家看到,这个木箱子的锁头是金子打造的,都是眼睛一亮,里面肯定是好东西了。

“这锁是金锁呀!”周福荣两眼发光。

这是一个长命锁,也叫首饰锁,是古代常用的特色锁头。质地有金、银、铜、铁、木、石、玉、骨等。形状如元宝或者如意,锁体两面镂刻醒目文字或图案,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首饰锁中,还有一种很出名的,那就是百家保锁。百家保锁属于花旗锁(首饰锁)类,此锁高14cm,宽16cm,正面刻有“麒麟送子”,背面刻有“百家保锁”字样。锁体下方挂有八个铃铛,两边各有两只蜜蜂不停采蜜。此锁挂于床前或者房门上。不言而喻,是为求生儿子而特制的。

“这箱子的木材也大有来头。”周老爷子眼睛微眯。(W//RS/HU)

洪老点点头,用手摸了摸那个箱子,说道:“这是金丝楠木,很值钱的。以前你们家是地主,这回大家都相信了。”

“金丝楠木?没听过。”二叔微微一愣。那锁头是金子的,很珍贵,这他知道。木头能有多珍贵?还能比金子好不成?他有些纳闷,看到金锁,两个老人一点表情没有,反而木头做的箱子似乎很感兴趣。

“这种木头以前是皇家专用的,不比金子便宜。”周福荣稍微解释。

金丝楠木性稳定,不翘不裂,经久耐用;再加上它性温和、冬暖夏凉,香气清新宜人。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寺庙的建筑和家具,帝王龙椅宝座也都要选用优质楠木制作,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金丝楠阴沉木因稀少,较新料金丝楠木更加珍贵。

另外,其纹细密瑰丽,精美异常。金丝楠木质地温润柔和,纹理细腻通达,新切木表面黄中带绿,遇到下雨散发陈陈幽香。金丝楠木制作的器物,没有硬邦邦的感觉,造型优美,光照之下发出丝丝金光,但又清幽无邪,娴静低调。有的楠木材料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更为难得,由于其光泽强,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

“金丝楠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材,在明朝末期就已经濒临灭绝,康熙初年,也曾派官员往南方诸省采办过楠木,由于耗资过多,康熙深感此举太奢,劳民伤财,无裨国事,遂改用满州黄松,很多大殿之木柱则以外包楠木拼接而成。”周老爷子继续说道。

本来金丝楠木应该很难寻觅了,但由于现代信息通讯运输发达,用心寻找还是能找到少量金丝楠木的,市场上也极少有金丝楠木物件出售,即使偶尔碰到也是价格极高。

楚家强也听过不少有关这种珍贵木材的传闻,却也不认识这种木质,可能村里面的木头公会认识。毕竟,人家是专搞木头的。就算没有,也应该见识过。

传闻,这种木头极耐腐,埋在地下千年不烂,所以皇帝的棺木多采用金丝楠木。而且还有股楠木香气,古书记载其百虫不侵。

“这箱子应该很久没有碰了,颜色变暗了。你们有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