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15章

血火河山-第15章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度可猜不出巡抚大人的想法,“一月份,江苏财政收入折合白银二百五十万两,扣除还款利息和各项开支,尚节余一百一十万两。”

“这么多?”李国勇琢磨开了,这要换成人民币,那得多少钱啊:“那咱们可发了,等我好了可得好好庆祝下。”

杨度白了他一眼:“江南制造局首批仿98毛瑟式步枪共100支已经出厂,按现有生产速度,月生产能达到800到1000支。”

“才这么点?太少了。”李国勇显然很不满意:“对了,皙子,你听说过流水线没有?”说到这自己也发现了错误,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1913年才由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奇^_^书…_…网|这个时代的人哪会听过这玩意。

果然杨度一脸迷茫:“这是什么东西?”

李国勇苦笑了下:“算了,等两天把江南制造局管事的叫来,我当面和他说。”他盘算着流水线一但设置成功,那就算奠定了大规模生产的基础,到时自己也能过把大军火贩子的瘾。

杨度继续说道:“江苏重型机械制造局的火炮研制也大有进展,另外明逸你说的汽车,我知道洋人有这玩意,咱们也问洋人购买了几辆,不过研发的速度不让人乐观。”

陆续汇报了有一个多时辰,听的李国勇头昏脑胀:“皙子,这些事有你办我很放心,北京那的情况怎么样?”

杨度道:“北京那现在不容乐观,部分义和团已经进惊,公然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太后好像很支持这些人,外国公使已经几次提出了严重抗议。”

知道历史走向的李国勇叹了口气:“今年还不至于闹出什么大乱子来,但明年,最晚明年6月,必出大事!”

这可让杨度惊讶万分了,巡抚大人对事情发展的预测竟然精准到了这个地步?

发觉自己说漏嘴的李国勇掩饰了下:“我也按照和洋人打交道时对他们的心里底线瞎猜的。”

杨度还想说些什么,才进屋的青颜重重地咳嗽了几声,王大姑娘的脸上可写满了不乐意,这杨先生也够能说的了,都一个多时辰了,还没说完,巡抚大人的身体还要不要了。杨度可不敢得罪这母老虎,也不管李国勇眼中的乞求,一溜烟就窜了出去。

青颜马上换了副温柔的表情:“来,乖,把这碗参汤喝了。”

“救命啊!”李国勇发出了比杀猪还难听的叫声。这几天来,王家送来的补品,可把他害得不轻,这些东西对疗伤有没有作用他不知道,但身体里某些部位,那可是被补得天天抗议。虽说眼前有个大美人,可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现在又来人参,真正是不让自己活了!

时间进入三月份的时候,李国勇的伤好了大半,也真多亏了青颜,这么些日子,她可瘦了一大圈。心疼得李国勇连连命令她休息,不用再照顾自己了。

基本行动自如的李国勇,在方慕良等人地护送下,去了新军军营视察。

还没到军营,就看到一排排穿着新式藏青色军服的士兵在刘汉英的亲自带队下,整齐威武地欢迎大帅的到来。

这批军装是李国勇老丈人王清源,亲自监督制造的,大部分模仿了德国军官顾问团军服的式样,穿在年轻充满了朝气的士兵们身上,那真是有说不出的神气。李国勇看着自己的部下大是满意。

看到李国勇走近,刘汉英拔出军刀,大声道:“全体,举枪!”

士兵们齐刷刷地将枪举到胸口,一起发出震耳欲聋地呼声:

“新军威武!大帅威武!新军威武!大帅威武!”

几万人的高呼让猝不及防的李国勇差点没吓趴下,还好李大人也算是见过世面的,总算稳住了身子,不然这面子可丢大了。不过拥有这么样支军队,还是很让李国勇得意的,几万人的大帅,在自己那个时代可是想都不敢想。

受到隆重欢迎的李大帅,勉励了士兵们几句,在刘汉英等人的陪同下,先接见了德国军官团,表示了对他们工作的满意后,单独召见了部下的将领。

他先拍拍刘汉英的肩膀:“墨涵啊,很不错,不过新军这架势是十足的了,真拉到战场上能不能给本大帅长脸?”

刘汉英对自己的部队表现得信心满满:“大帅放心,新一军别的不敢吹,在中国那是绝对没有任何部队能够和咱抗衡的。”

李国勇却想到了自己的结拜大哥袁世凯和他强大的北洋军:“你先别吹,这朝廷里可不是只有咱一支新军。”

“大人说的是袁慰亭的军队吧。”苏州兵变中立下大功的二团团长谷学宾第一个反应过来:“请大人放心,万一有一天咱们和他们干上了,咱绝不会给大帅丢脸。”

军事上自己那是不懂的,反正交给这些军人就成了:“战斗力是一个方面,思想又是一个方面,要让军队保持绝对的忠诚。我也不怕告诉你们,明年国内就有大事要发生,不出几年,咱大清肯定风云四起,到时候,一定要让士兵们知道他们在为谁而战,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效忠对象可不是这个朝廷!”

这话说得可算得上大胆绝伦了,摆明了有造反的意思嘛。不过二师师长赵声却大是兴奋:“这大清早该亡了,大帅放心,新军是您一手培养起来的,我们只知为大帅而战,为江苏而战!”

其他几个人也琢磨出味道来了,大帅感情从来没把朝廷当回事,不过自己个个都是大帅栽培的,对这腐朽的大清真没什么感情。好好地跟着大帅干,到时候一不留神弄个开国功臣什么的,那真是美得能飞上天去。

刘汉英干脆直截了当地道:“大帅,我看别等了,直接宣布江苏独立得了。”

看着被自己鼓动得热血沸腾的部下,李国勇微微摇头:“不行啊,现在还不是时候,你们好好练兵,耐心等候,立功的机会早晚会到到来!”

李国勇心里和个明镜似的,现在妄想以一省之力对抗全国,那是不成的,自己的威望全在江苏,放到其它地方恐怕就不那么响亮了,一呼百应怕不太可能。明年就是“庚子事变”满清力量势必再次受到沉重打击,再等上个几年,中国的实际掌权者那个老太太也该死了,到那时才是自己的机会,江苏的机会。

自己做的这一切会不会改变中国的历史那是谁也不知道的,但韬光养晦,积蓄力量,等待时间才是目前要做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那可是颠仆不破的至理名言。

第二十六章 … 微服私访

新军的雄壮威武,让李国勇兴奋不已。江苏新政实施后,进步快得连李国勇这个始作俑者也始料不及。

巡查完新军的李国勇意犹未尽,居然只带了两三个侍卫,换上便装,玩起了微服私访的把戏,也不顾方慕良的强烈反对。微服私访可是李国勇在那个看着电视朝思暮想的事,现在好容易要梦想成真,那是谁也劝不住他的了。

苏州,听风轩茶楼那可是苏州市民最爱去的地方,李国勇到的时候,这里的茶客正津津有味地听着台上一男一女说着苏州人最爱听的评弹:

“且说那叛军密密麻麻,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眼看着苏州就要血流成河。关键时刻,就看到一员白袍小将跨着匹天龙也的白马,就在千军万马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咱们江苏巡抚李国勇李大帅。。。。。。”

这可让咱李大帅和侍卫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忍俊不禁,合着说了半天在说自己啊。可也纳闷了,李国勇怎么听怎么觉着台上说的不是自己,而是常山赵子龙。还白袍小将,还七进七出,他李大帅当晚可没有踏出过巡抚衙门半步。不过就这可也躺他李大帅美得不轻。

边上几个人的议论让李国勇留上了心。

“知道吗,咱江苏李大人,那可是名门之后,听说七岁就会做诗,十岁就陪着皇上杀死了只老虎!”

“我听说李大人那是天上的赤足罗汉下凡。”

“你们懂什么,我有个表舅在京城做官,消息最是灵通;前几日他老人家回来探亲,可说了,当年咱皇上被上百了武功厉害之极的叛贼刺杀,多亏李大人奋不顾身,杀退叛贼,才救了皇上,自己可也昏迷了七日七夜。”

“那大王王五,通臂猿胡七厉害吧,都是江湖上数一数二的汉子,可结果呢,猪油蒙了心,来刺杀李大人,李大人一个人啊,就把他们杀得现在连骨头都找不到了。”

“可我咋听说,维新党可也是这李大人剿灭的啊。”

“不知道了是不!那群维新党密谋政变,想谋害咱皇上和太后啊,李大人那是奉旨杀贼!”

(历史上康有为曾策动过武力政变,不过没有成功。)

这些话听得咱李大帅觉得自己快飘起来了,啥时候自己在平民心中成神仙下凡了?不过这也让他有了办份报纸,控制舆论风向的想法。

过足了瘾头,兴冲冲回到巡抚衙门的李国勇,第一时间找到了杨度,说出了自己想办报的想法。

杨度拍案叫绝:“这想法好,可以让对咱们有利的消息第一时间让百姓知道,让对咱们不利的消息,也能变成有利的消息;这样一来,江苏的风向可就得围绕着咱们转了。”

李国勇美啊,很有点自己就是个天才的感觉。

杨度也说了个他想了很久的事:“明逸,我一直在想怎么样让下面的人彻底地效忠大帅,说穿了就是怎么样最有效控制他们的思想。我参考了下洋人的历史,觉得最好的就是效法他们,成立个什么政党,这个政党的唯一目的,就是服从,效忠!”

李国勇“腾”地站了起来,来自后世的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最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有点脸红了,

杨度还真是个大大的人材啊:“皙子,你他妈的真是太绝了,老子开始爱上你了,这政党嘛,就叫,就叫。。。。。”

“中华进步党!”杨度脱口说出了早就想好的名字。

“中华进步党,中华进步党。”李国勇念着这响亮的名字,眼中放光:“好,就用这名字了,至于党的,党的,这个,对了,领袖,我看我就不当了,我当了不太合适,我看就皙子你出任吧。”

杨度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也好,不过你可是中华进步党的精神领袖,我这就把工作准备起来。”“还有,”杨度又想了起来:“江南制造局的曹光英,金陵重工厂的张敬章,可等你好久了。”

“哦,叫他们进来吧。”还沉浸在兴奋中的李国勇说道。

曹光英,张敬章恭敬地看着这个名声鹊起的巡抚大人,也不知叫他们来是福是祸。

李国勇笑了笑,缓解下场上的气氛:“两位不用惊慌,明逸叫两位过来,是有点事想和你们商量下。”

“大人吩咐。”

“这么个事,”李国勇随意地说道:“工厂的发展还是喜人的,但有个问题,产量还是上不去,这次叫你们来就是为了解决这的。”

放下了心的曹光英叫起了苦:“大人,工人们已经很努力了,每天基本工作六个时辰以上,可没

办法啊,枪支制作,质量才是第一啊,不然上了战场,出了故障,我可没法向那些士兵们交代。”

差距啊,时代的差距啊,李国勇笑道:“提高产量,未必非靠加班加点不可嘛,我有个想法说出来你们听听可行不。”

“大人请训斥。”

“谈不上训斥,大伙儿商量着办。”李国勇侃侃而谈:“比如一支步枪,都是一个工人从头做到结束吧;我的看法是,不如把这个不断重复的工作分开来,有专门做枪栓的,有专门做枪托的,有专门组装的,我相信,这么做效率肯定大大提高。还有,一天做十二个小时做什么,我看这样,每天工作四个时辰,把工人分成早中晚三班。你们看我的办法成不?”

曹光英、张敬章眼中露出了狐疑之色,这么弄成吗?

李国勇一笑:“你们就按我说的办法试上一个月,好用的话,记得请我喝酒啊,哈哈。”

满腹怀疑的曹光英张敬章回去这么一试,结果才半个月,就都巴巴的赶到苏州,请巡抚大人到了苏州最好的酒楼喝了一顿。

你说这巡抚大人脑子怎么长的,随便一个主意,就解决了这么个天大的难题!

随后的日子,江苏可就热闹非凡了。先是筹备许久的江苏警察总局终于成立,局长顾大山,首批招聘的共八千警察开始上街巡逻,江苏各地的市民们都好奇地看着这些身穿黑色制服,拎着根短木棍,整天在接上逛来逛去的大兵。说来也奇怪,打从这些人出现后,江苏的治安事件下降到了一个历史最低点。地痞流氓不敢出来了,喝酒闹事的也少了很多。当知道这又是巡抚李大人的主意时,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我说呢,除了咱李大人,还有谁这么有能耐。

接着二月二十日,江苏报社成立,首任社长,是重金聘请来的湖南名流唐才常,同日,江苏省历史上第一份报纸《江苏时事报》出版,报名由江苏政务院院长杨度提写,杨度还亲自写了篇文章被登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