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国也会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秦军主力被拖在中山,几十万大军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再加上河北灾民的赈济,秦国将被拖进一个无底洞。
这个“无底洞”首先影响到中原救灾。中原大饥荒如果不能及时缓解,中原局势将在春耕前后进入一个极度混乱的状态。这种混乱状态对齐楚两国有利。在秦军中原主力鏖战中山之际,齐楚两国一旦出兵中原,反过来就影响到河北战场,河北局势将发生逆转,秦军将因为粮食短缺,河北和中原大饥荒的持续等一系列危机而兵败如山倒。
兵败如山倒的后果是什么,可想而知了。
“我们现在结束河北大战,首先可以缓解粮食危机,可以全力救灾中原。中原春耕有了保障,那么夏收的粮食可以有助于缓解河北灾情。河北灾情得以缓解,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今年内基本扼杀大饥荒,并在一定程度上挽救因为大饥荒而导致的严重损失。”
“大饥荒结束,河北和中原只要有个一两年的风调雨顺,咸阳再给一些减免赋税的优惠政策,那么一两年后我们就可以牢牢控制河北和中原,就此奠定大一统的基业。”
“其次,河北大战即刻结束给我们稳定邯郸和解决中原危机赢得了足够时间,同时也缓解了赵国亡国的危机,这会促使赵国内部矛盾的迅速激化,赵王迁和李牧一旦自相残杀,那我们随即可以渔翁得利,非常轻松地拿到中山,灭了赵国。”
“与此同时,这对齐楚两国是个重压。我们拿到河北,接下来必然要攻打齐楚两国。齐国有大饥荒,楚国有王统之争,极度重压下,齐楚两国内部的矛盾会激化,一旦机会合适,中原大军即可果断展开攻击。”
“其三,河北大战现在结束可以让我们摆脱不利局面,掌控咸阳政局的主动权。如今咸阳比较被动,暂时还拿不出打击我们的对策,我们可以乘机在河北和中原两地进行布局。东南和江南两地的布局基本完成,如果我们再牢牢控制了河北和中原,那么在与咸阳的抗衡中,我们稳居上风。”
宝鼎说到这里,目光转向了坐在身边的公子扶苏,“未来两年,我们必须让大王立储,这关系到大秦的未来,中土的未来。”
宝鼎这番话一说,众人再无反对之意,即便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放在心里了。未来储君就坐在这里,这时候反对武烈君的策略就等于阻碍公子扶苏问鼎储君,这不是自找麻烦嘛。
“对此你可有不同看法?”宝鼎主动询问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本来是想乘胜攻击,一口气拿下赵国,现在听到武烈侯一番分析,也不敢坚持了。
在这之前,因为大饥荒愈演愈烈,不管是咸阳还是前线大军统率,都已经对河北大战不抱信心了。如今武烈侯翻云覆雨,短短时间内逆转了局面,大部分人马上就好了伤疤忘了痛,眼里只看到灭赵的功绩,把大饥荒抛到脑后了。孰不知武烈侯这次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冒着丢失中原的代价行险一搏,说到底还是为了拯救中原,扼杀大饥荒。河北大战的胜利不过是拯救中原的手段而已,在大饥荒没有解决之前,武烈侯无论如何也不敢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了。
“我听叔父的。”公子扶苏迟疑了一下,问道,“叔父,你是留在邯郸,还是马上回中原?”
“我即刻回中原。”宝鼎手指杨端和和王贲,“中原大军全部撤回,地方军和新军全部解散,以减少粮食的消耗,同时为中原春耕做好充分准备。春耕是重中之重,也是阻止这场大饥荒继续蔓延下去的唯一办法。”
“我呢?”扶苏继续问道,“我随叔父一起回中原吗?”
“不,你留在这里,留在呼沱水前线。”宝鼎手指王翦、公孙豹和羌廆(hui),“北疆军马上返回离石要塞,防备匈奴人的入侵。春耕之前,北部军一部返回太原,中原留十万大军足矣。这样既可以节约粮食,也可以缓解对中山的重压,有助于我们尽快拿下中山。”
扶苏没有听懂,目露疑惑之意。
“我们一边撤走主力,一边与李牧谈判,这也算是公开的离间计了。”宝鼎解释道,“赵王迁肯定要夺李牧的兵权,而李牧绝不会放弃兵权。这对君臣互不相让,最终李牧必死无疑。李牧一死,代北军必乱。代北军一乱,赵军再无抵抗之力,拿下中山不过是举手之劳。”
“赵王迁一定会杀死李牧?”扶苏表示怀疑。
“我和郭氏有密约。”宝鼎笑道,“对于郭氏来说,赵国已经完了,但郭氏不会为赵国陪葬,所以你耐心等一段时间,然后便与上将军一起拿下中山。”
扶苏望着宝鼎,吃惊地问道,“叔父是因为有郭氏暗中相助,知道李牧必死,所以才决定即刻结束河北大战?”
宝鼎微笑点头,“我的目标其实就是邯郸,但因为邯郸旦夕到手,大军士气如虹,所以我也就顺势杀到东阳,陈兵呼沱水,然后卖了李牧一个人情。”
“你那也就卖李牧一个人情?你是把他往死路上狠狠推了一下。”公孙豹嗤之以鼻,“杀人不见血,你的剑技是越来越高了。”
王贲、羌廆等人暗自偷笑。
王翦手抚长须,摇头叹道,“本想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杀了李牧,但你非要借刀杀人。你就不怕桓齮、蒙武找你算帐?他们到了这里,可是一门心思要报仇。”
“此刻即使在战场上击败李牧,也不算什么真本事?”宝鼎不屑地撇撇嘴,“如今这种局面,李牧哪有力挽狂澜之力?但他毕竟是当世名将,临死前的爆发必定惊人。我们在战场上击败他,仇是报了,怨气也出了,但死去的将士太不值。他们为何而死?为了大秦的脸面而死,死得毫无价值。你们不心痛将士的性命,我心痛,我绝不会让他们做无谓牺牲。”
几位统率笑而不语,心里却对宝鼎这句话不屑一顾。
在宝鼎的说服下,公子扶苏和统率们最终接受了宝鼎即刻结束河北大战的建议。统率们的意见统一了,下面的中高级将领们虽然对此有不同看法,但也只有遵从。
公子扶苏、公子宝鼎和上将军王翦随即联名奏报咸阳。
此刻咸阳一片欢腾,河北大捷的消息让新年的喜庆气氛达到了**。
秦王政却是极度郁闷。河北战局的发展太快了,快得让他难以想象,甚至怀疑武烈侯是不是谎报军情欺骗咸阳。
先是南部军攻克长城,包围邯郸。攻克邯郸的难度太大,想当年秦军在全盛时期,打了两年也没有打下来,这一次估计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谁知一转眼,邯郸攻克了,几十万大军铺天盖地地杀向东阳。东阳再克,接下来就是与李牧决战于呼沱水了。这是河北的最后一战,这一仗打完,赵国灭亡。
还有御驾亲征的意义吗?秦王政尚没有在中枢表达自己御驾亲征的意愿,河北大战就要结束了,这让先前的谋划完全失败。
武烈侯当真是天纵之才,到了中原翻云覆雨,瞬间扭转局面,取得了河北大捷。这对大秦来说是个惊天之喜,统一大业指日可待,但对咸阳宫来说是个不好的消息。武烈侯和公子扶苏拿到了灭赵的功勋,那么接下来咸阳宫无论在朝政上还是在王统上,都非常被动。
正当秦王政和一帮亲信大臣商议对策的时候,河北奏报,要求即刻结束河北大战。
河北战场的统率们在奏章中把即刻结束河北大战的原因和利弊都做了详细说明,看上去理由充足,但秦王政不得不问一句,“为什么?为什么不乘胜追击?为什么要让赵国龟缩在中山苟延残喘?”
尉僚一句话说中要害,“武烈侯需要时间稳定中原,控制河北,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实力。”
这的确是根本原因。秦军以八十万的兵力还不能瞬间拿下中山?八十万这个数字的确太夸张了,但秦军至少有三十万主力在河北战场,而赵军主力能有多少?十万?十五万?就算有二十万又如何?
武烈侯不是没有能力南下中山,而是他根本不想拿下中山,他要以此来展示自己强悍的实力,胁迫咸阳宫做出更多的让步。
秦王政勃然大怒,责令武烈侯公子宝鼎和上将军王翦,马上拿下中山。
=
=
=
'w w w 。bxwx。net'
第311章 大王东巡
第311章 大王东巡
太尉尉僚、御史大夫冯劫和郎中令蒙嘉等大臣一致认为,公子宝鼎和王翦不会遵从咸阳的命令马上攻打中原。咸阳逼得越凶,他们越是阳奉阴违,以各种借口拖延攻击时间,从而迫使咸阳在王统、分封功臣、稳定河北和中原等重大国策上做出让步,而这种让步将导致秦王政和咸阳宫的权威严重受损。
中枢权威已经受到打击了。武烈侯逆转河北战局,攻克邯郸,等于狠狠打了咸阳中枢一个大巴掌。
咸阳中枢在兵强马壮形势有利的情况下,不但未能攻克邯郸,反而受困于河北战场,甚至还把中原推向了岌岌可危的险境,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咸阳以付出一个丞相公的代价逼迫武烈侯重返中原,打算把失利的罪责转嫁给武烈侯,继而实现政治上的大逆转,谁知这个算计随着河北大捷而彻底失败,秦王政和咸阳宫因此颜面无光,灰头灰脸,咸阳中枢的权威更是因此遭受重创。
武烈侯在河北战场上的胜利宣告咸阳中枢在东征策略上犯了重大错误,而在这个关系到大秦兴衰存亡的关键时刻,策略上的错误是致命的,对中枢权威的打击也是致命的,尤其这个错误被政治上的对手所纠正和挽救的时候,对咸阳宫权威的打击更是严重。
所以尉僚等人经过商议拿出的对策就是,为了挽救受损的权威,秦王政马上东巡,巡视中原和河北,把大王和中枢的权威直接通过秦王政的东巡,通过东巡期间拿出的一系列东征、救灾、安抚和封赏等政策展现出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诉河北、中原的军政官长和两地的庶民、前线将士,大秦的最高权威是大王和中枢,大王和中枢才是大秦的主宰,才是河北和中原的主宰。
御驾亲征不行了,那就东巡,反正这一趟必须要跑,唯有如此,才能彰显大王的权威,才能遏制武烈侯。
秦王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令东巡。丞相隗状、王绾和太尉尉僚代理国事,御史大夫冯劫、驷车庶长公子豹、郎中令蒙嘉、廷尉李斯、卫尉李瑶、中尉张唐等随其东巡,东巡的路线是中原,河北,然后经上党、太原、河东返回关中,也就是在大秦东北方向的国土上转一圈。
大王巡视灾情严重的中原,巡视刚刚开拓的河北疆土,其好处不言而喻,尤其在稳定地方形势、遏制地方势力的发展和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上的作用显而易见。
秦王政的这道命令距离他下达给河北战场继续攻击的命令仅仅只有一天。
河北接到这道命令的时候,宝鼎和公子扶苏、王翦、赵高等人正在商议如何应对咸阳宫的“蛮横”。秦王政口气严厉地要求继续攻击,显然是“恼羞成怒”,成心要葬送眼前的大好形势。宝鼎当然不会遵从,但也没有必要与咸阳宫“撕破脸”,最好的办法也就是在权限内阳奉阴违。
然而,秦王政根本不给他们阳奉阴违的机会,他要即刻出京东巡了。
秦王东巡,意义非凡,其对地方造成的“冲击”太大了。
宝鼎和众人面面相觑,情绪骤然低沉,大帐内的气氛显得异常沉重。
“能否阻止?”王翦望着眉头深皱的宝鼎,小声问道。
宝鼎缓缓摇头。绝无可能阻止了,说实话,这也是秦王政在目前情况下彰显中央权威,加强对地方控制的唯一办法了。自己屡创“奇迹”,功勋显赫,实力扩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朝政的影响和干涉也越来越强,对君王和中枢的威胁更是越来越明显。秦王政假若就此束手无策,那后果非常严重,所以他此刻东巡,倒是遏制自己权势进一步发展的最好办法。
历史上大秦统一后,始皇帝曾五次巡游天下,在最后一次巡游中死亡,但在这之前,他曾在邯郸攻克后,到河北巡视了一趟。历史记载,秦王政到邯郸后,把小时候那些非难自己母子的人全部杀了。秦王政是不是这种睚眦必报的人,无从考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秦王政在其执政的中后期,“巡视”天下成为他统治帝国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第一次就是统一前的这次东巡河北。
大秦统一后,始皇帝活了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里,他五次巡视天下,也就是说,他在统治帝国的十二年里,大约有一半时间是在巡视帝国的路上度过的。自太史公开始,历代史学家把“巡视”天下做为始皇帝的暴*之一,甚至把它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