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明-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兴夏意味深长的说道:“孙老板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知道有什么要事?请到军营里面说话。”
孙大坤直言不讳的说道:“在下来找徐百户,的确是有事相求。听说威镇堡新开了一家茶馆,咱们去那里坐一坐?”
徐兴夏笑着说道:“不用客气了,就在这里说罢。”
孙大坤看了徐兴夏一眼,缓缓的说道:“听说贺兰山有金钱豹,不知道徐百户有没有兴趣去打猎?”
徐兴夏若有所思的说道:“贺兰山的金钱豹?孙老板是想要一张豹皮?怎么?又要送礼了?”
孙大坤点头说道:“和徐百户说话,就是简单。没错,送礼的时间又到了。我的确是需要一张上好的豹皮。咱一口价,五万两。徐百户意下如何?”
五万两银子,徐兴夏当然心动了。他去哪里搞五万两银子啊?不过,这五万两看着很诱人,其实未必能够搞到手。如果没有足够的难度,孙大坤也不会开出五万两银子的高价。你要知道,晋商都是很抠门的,能花九钱银子做好的事情,他们绝对不会花一两。
沉思片刻,徐兴夏缓缓的说道:“老实说,孙老板,贺兰山有金钱豹,只是传说,见过的人还真是不多。谁也无法确定,贺兰山就一定有金钱豹。我自信,如果能发现金钱豹的存在,我是可以弄到一张豹皮的。但是,如果连金钱豹的影子都看不到,那就难办了。估计孙老板也等不了太久吧!”
孙大坤点点头,坦然的说道:“我的确等不了多久,距离那位大人物的生日,只有半年的时间了。这张上好的豹皮,就是最好的礼物。我相信徐百户的运气。如果真的连金钱豹的影子都见不到,我只好自认倒霉,和徐百户无关。”
徐兴夏想了想,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就答应下来了。”
孙大坤立刻从掏出一张花花绿绿的银票,双手递到徐兴夏的身前,感激的说道:“既然如此,咱们就这样说定了。你尽量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帮我弄到一张上好的豹皮。这是三千两银子,作为提前支付的订金。”
第126章 谣言,谣言,统统都是谣言!
徐兴夏将银票接过来,发现是四海钱庄的通用银票,在全国各地都可以兑换,倒是没有花假。但是,他并没有将银票收起来,而是有点为难的皱眉说道:“孙老板,这订金我不能收。万一找不到金钱豹,我岂不是要双倍退还给你?”
孙大坤含笑说道:“徐百户误会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订金,这是我提前送给徐百户的花头。这样说吧,要去猎取金钱豹,徐百户估计得准备不少东西。购买必要的装备,也是要花钱的。我当然不能让徐百户自己出钱了。”
徐兴夏看了孙大坤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似乎晋商办事不是这样的,你们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三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你不怕我拿了三千两的银子,就从此消失不见吗?”
孙大坤老老实实的说道:“徐百户,咱们交浅言深。老实说,我的确想不见兔子不撒鹰。我也的确害怕徐百户拿了银子,就转眼消失。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徐百户给我豹皮,我给徐百户银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是,这件事,不是还没有开始么?徐百户的手里,不会现在就有一张豹皮吧?”
徐兴夏摇摇头,懒得说话。老子的手里,要是现在有一张上好的豹皮,早就发达了。不要说卖五万两银子,就是卖一万两,老子都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了。你以为金钱豹的皮,是那么好弄的?要不然,凭什么能卖到五万两银子啊?
孙大坤打开了话匣子,就有点收不住了,继续滔滔不绝的说道:“徐百户,除了你,我还真是找不到其他更好的人选了。我爹已经跟我说了,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弄到一张上好的豹皮。这关系到我们商行的生死存亡,还关系到我的继承人地位。我不得不违规操作了。还请徐百户体谅,不要真的拿了我的银子跑路,不然,我只有化为吊死鬼来找徐百户讨债了。”
对于孙大坤的坦白,徐兴夏还是很有好感的。他当然不会拿了孙大坤的银子跑路。他还没有堕落到卷款逃跑的地步。但是,孙大坤的话,让他觉得有点奇怪。他好奇的问道:“你的意思是,没有这张豹皮,你家就要倒闭了?没有这么严重吧?”
孙大坤无奈的苦笑一下,看看四周,压低声音说道:“徐百户,你别看我们表面风光,衣冠楚楚,人模人样,其实,背后的辛酸,又有谁知道?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别人随便勒索一下,我们就得交出大部分。唉,还是当官好啊。只要动动嘴,使个眼色,我们就不得不费尽心思,筹备礼物。这个折腾啊,我是怕了。”
徐兴夏呵呵一笑,心想,这个孙大坤,还真的是交浅言深啊,这样的话,都敢说出来。估计他的内心,的确是苦闷的要死,需要发泄一下。其实,他的话很对,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官本位的。想要发财致富,必须和当官的搞好关系。没有当官的支持你,就算有万贯家财,转眼也是一场空。因此,对于商人们来说,巴结好上头的官员,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晋商绝对是做得很到位的。
至于东南地区的商人,那是一个另类。他们是东林党。他们做的更绝。他们自己用资财,培养文官,帮助文官上位,直接掌控最高层的权力。久而久之,朝廷的高层,都是东南商人用银子堆出来的。投桃报李,这些高官上任以后,自然对东南商人感恩涕零,不遗余力的为他们谋取私利。
为什么崇祯想要对商人征税,始终无法通过内阁这一关?为什么开海禁如此的困难?为什么江南的私盐如此的猖獗?原因很简单啊,内阁的成员,很多都是东南地区的商人资助出来的。他们的目的,就是给这些商人谋取利益?谁愿意让自己的恩人吃亏?一切会让商人吃亏的事情,当然都要全部否决了。
孙大坤继续说道:“在宁夏镇,倒是有另外一个人,箭术可能和徐百户不相上下,但是,那个人开出的价钱,是我无法接受的。所以,我的希望,只能是寄托在徐百户的身上了。只要徐百户保证,一定可以帮我搞到一张上好的豹皮,我就是提前支付一万两,也是愿意的。不知道徐百户意下如何?”
徐兴夏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反而好奇的问道:“这就奇怪了。虎皮豹皮之类的,应该是辽东地区最多吧。每年从辽东地区输入内地的毛皮,数量不是挺大的吗?这里面应该有不少的豹皮吧?以孙老板的本事,难道就不能分匀到一张?”
孙大坤摇摇头,叹息着说道:“难,难,难,现在辽东地区的形势,是越来越不好了。到处都在打仗,到处都是巡逻队。建州女真的闹腾,是越来越厉害了,咱们都不敢到那边收取毛皮了。你在宁夏镇,是不知道辽东地区,到底有多乱。建州女真烧杀抢掠也就罢了,就是咱们的军队……算了,不说了。”
徐兴夏执着的说道:“为什么不说了?”
孙大坤苦笑着说道:“我再说,就要挨板子了。”
徐兴夏皱眉说道:“孙老板,你不够意思,说得再清楚明白一点。”
孙大坤无奈的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苦闷的说道:“奸细!懂吗?奸细!只要抓到你,随便给你安上一个奸细的嫌疑,你所有的一切,就得吐出来,还有性命之虞。搞不好,你就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他们打仗的本事不行,石头里面榨油的本事,却是个顶个的。反正,有些事情,你自己明白就好了,说多了没有意思。”
徐兴夏似乎有些明白了。难怪后世那么多人说,辽东明军人数那么多,野猪皮鞑子就那么点人,怎么会这样得寸进尺,越打越强,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鞑子太强,而是因为明军太弱。辽东明军的高层,不想着怎么杀敌立功,只想着如何勒索钱财,这样的家伙,能打败野猪皮就怪了。唉,都烂透了啊!
孙大坤感觉自己说得太多了,急忙闭嘴,错开话题说道:“徐百户,上次的马鹿,只有一个小小的洞口,很是完美。我拿出来的时候,在座的嘉宾,都是赞不绝口。不知道这次……”
徐兴夏点点头,自信的说道:“如果我有豹皮交给你,上面肯定也只有一个小小的洞口。”
孙大坤大喜过望,急忙说道:“那就太好了。徐百户,我承你一个人情。以后,你有用得着我孙大坤的地方,我孙大坤一定眉头都不皱一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徐兴夏不动声色的说道:“孙老板有心了。”
情不自禁的想起后世的八大晋商,似乎都和辽东的鞑子,暗中有勾结,还悄悄的给鞑子输送军用物资。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孙大坤家族一份。但愿是没有。要不然以后,自己有能力法办那些晋商,将孙大坤也绑在里面,一起押送刑场,就有点遗憾了。
徐兴夏将银票放心的收起来,随口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孙老板就安心的等候消息吧!”
大老板的钱,不赚白不赚。他现在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不过,徐兴夏的内心,还有个疑惑。孙大坤提到的另外一个箭术高手,到底是谁呢?在宁夏镇,还有谁的箭术如此的牛叉?
……
在徐兴夏拼命的训练白衣军的时候,威镇堡四周的形势,似乎渐渐的发生了某些变化。平虏城到来威镇堡的军户,是越来越少了。显然,平虏城那边,似乎也收到了风声,加强了戒备。甚至,连宁夏城里面,也不断的有谣言传来,说是有大量的鞑子要南下,搞得人心惶惶的,不少人都暂时离开了宁夏镇。
宁夏巡抚李懋桧,还有宁夏镇总兵官李国臻,也都得知了谣言的信息。他们想要追查谣言的来源,却是没有什么发现。这该死的谣言,好像是一夜之间,在宁夏城的多个角落爆发出来的。短短三四天的时间,整个宁夏城,就陷入了恐慌当中。
“谣言!”
“谣言!”
“谣言!”
李懋桧和李国臻,都公开辟谣。
巡抚衙门和总兵官衙门,都不断的派人贴出告示,表示没有鞑子南下,一切都是谣言。但是,他们的辟谣,似乎没有什么成果。宁夏镇的民众,对于官府的信任度,实在是有限。一般来说,官府的话,都要反过来看。如果官府辟谣否认的话,那就说明事情极有可能是真的。这样的定律,屡试不爽。
结果,宁夏镇这边大力的辟谣,南面的固原镇,反倒是加强了戒备。红城堡、葫芦峡城、黑水苑等地的驻军,都加强了戒备,严格的盘查来往的行人和商旅。这些行动,都让鞑子南下的谣言,传播得更快了。
李国臻暗自恼怒,却又没有办法,只好下令宁夏镇加强警戒,驻守各个大城的战兵,也全部都进入战备状态。宁夏城周围的各个城堡,都收到了要求加强戒备,严防鞑子南下的命令。只有一个地方除外,那就是威镇堡。
第127章 事情闹大发了……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忽略,宁夏镇总兵官的命令,到了平虏城以后,就没有继续往下传。不过,不需要上头的命令,威镇堡已经在拼命的加强戒备了。听到来自宁夏城的谣言以后,即使是威镇堡最惫懒的军户,都不得不拿出吃奶的力气来,拼命的修葺城墙,拼命的囤积各种物资,拼命的训练自己,准备打大仗。
宁夏镇进入戒备状态,旁边的延绥镇,还有遥远的甘肃镇,也都收到了风声,也都纷纷的加强戒备。一时间,整个大明西北地区,都是一片的风声鹤唳。西安府震动,陕西都司震动,三边总督震动……兵部……内阁……
……
万历四十四年的兵部尚书,正是周嘉谟。他是隆庆五年的进士,是整个万历朝目前最老资格的进士。他接管兵部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作为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周嘉谟对兵部的掌控,采取的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针政策,尽量不闹腾。因为,他很清楚,自从三大征以后,万历皇帝,就很讨厌搞大动作了。
在周嘉谟看来,万历皇帝的骨子里,还是好动的,也从来不害怕打仗。要不然,也不会有三大征了。但是,万历皇帝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对钱财看得太重。他总是想方设法的增加自己的内帑收入,对太仓银的掌控,总是不放心。打仗是要花钱的。万历皇帝不想花钱,只想存钱,多一事就不如少一事了。
可是,接到来自陕西都司的报告,周嘉谟还是很恼怒。这位老人绝对是大汉主义者,最容不得别人侵犯天朝的威严。辽东那边,建州女真人试图闹事,周嘉谟力主强力镇压。现在,西北地区的鞑靼人又要闹事,周嘉谟不假思索的,就想到了强力镇压。他当即拿起奏章,入宫去见万历皇帝……
……
可怜的王启年,根本想不到,徐兴夏交给自己一个很简单的任务,最后居然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他虽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