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 >

第362章

隋末-第362章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现在单独进攻山东,却是十分危险。牵一发而动全身,海龙卫水师进攻山东,绝对会立马引爆如今山东的局势。

不管是南方的陈朝,还是河北的农民军,到时绝对会南下争夺山东。而只要辽东军暂时不出兵山东,那么不管是河北农民军还是江南的陈朝,都不会马上进攻山东,而是会继续一步步的蚕食稳固周边地盘。

兵到用时方恨少。

到此时,陈克复才觉得自己辽东军的兵马太少。

辽东军所有的府兵、镇兵、郡兵、乡兵、民团,如果全部动员起来,估计有近三十万。而如果紧急动员,陈克复能动员的兵马总共能达到四十万左右。再多,不但辽东军的实力将大降,就是辽东各地的生产生活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且辽东之地局势特殊,周边有着契丹、靺鞨、新罗、百济各族,虽然如今他们大多是辽东军的盟友,但是和这些部族把交道,陈克复向来不敢大意。这些都是信奉实力为尊的民族,只信实力的他们根本就是叛服不常。对于辽东这个大本营,陈克复不敢丝毫大意,不论什么时候,辽东也必须保持十万人左右的兵马,以防万一。

所以此时的辽东,实际上已经抽不出多少兵马了。这次入河北的二十万军中,有四万联军士兵,所以此时辽东还有十五万兵马。如果辽东保留十万军队留守,陈克复最多也只能抽调五万人入河北。区区五万人,对于如今的河北局势来说,并没有多少。

所以辽东军现在的目标放在了那二十万投降的河北军身上,二十万河北军如果淘汰掉一半,留十万人整编入辽东军,那数量也是相当庞大的。至少能立即给辽东军的实力再增一个台阶,不过这么多人马的整编,一时半分却是不可能完成的。陈克复虽然着急,想马上继续南下,却也只能一步步来。

看着地图,陈克复也不由的再次将主意打到了周边几个部族身上。自从契丹等几族与辽东联盟以来,这几年来,不但实力未降,反而一直跟在辽东军后面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收拾良多。连赢数次战争的这几个部族,这几年也算是发了战争财。那些战俘、掳来的人口,夺来的财物,通过辽东这边繁荣的商贸交易,让各族都是实力壮大了许多。

而且如今辽东各部都已经都处于辽东军之下,相互之间也不再有战争。实力只增不减。

“老爷子,你们参谋本部拟一个计划出来,我们这次再从契丹、靺鞨、新罗调五六万兵马过来。这些年这几族实力突飞猛进,增长迅速,我们不得不防。眼下我们兵力有限,面对即将展开的中原大战,急需增加后力。而且对于这几个部落,我们也必须适当的抑制他们的快速增长,不然,只怕将来尾大难掉。”

李奔雷也点了点头,“将契丹及靺鞨等周边几国绑大我们的战车之上,这是我们辽东军一贯的策略了。这几年我们也制定过不少的计划,目前来说实行的还不错。特别是我们的同化策略,十分可喜。这些年,我们不断的和几国的上层贵族们加强联系,通过帮他们筑城,进行大量奢侈品交易,华夏文明的同化教育等,已经让契丹、靺鞨、新罗、百济等诸国都已经在使用汉字,就连那些贵族们也在使用汉话,甚至以学习我们汉文化为高贵之事。”

这个陈克复也是清楚的,政治上通过联盟,将他们与辽东军绑在一起。经济上,又通过辽东军的赏赐,交易等让这几个王国越来越依赖于辽东,甚至文化上也不断的同化各部。如今那几国的贵族们,受辽东的影响已经十分的大,契丹与靺鞨两王国一个是草原游牧民族,一个是山林渔猎民族,可是在辽东军的经营下,两个王国的贵族们,纷纷开始筑城,甚至本来没有姓的他们,也纷纷开始学汉人用汉姓。而两国之中,如今姓陈的贵族为最多,其次就是姓杨姓王姓李等等。

甚至那些马背上的民族的上层贵族们,如今不但改汉姓,筑城池,还与汉人通婚,用汉字,说汉话,穿汉服,俨然就仿佛是中原汉人一般。而这一切的一切,皆是辽东军这几年来的努力经营的结果。现阶段,辽东与周边诸国只能是盟友。但是下阶段,却是打算将他们慢慢同化演变成自己的属国,甚至将来的目标,更是将周边各国彻底的吞入辽东。

有这样的目标,辽东会让他们富有,但不会让他们强大。每次辽东军出兵之时,其实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动用这几个盟军的兵力。但实际上,每次辽东军都会拿出十分丰厚的代价,来换取各个盟军出兵相助。战后又会拿出很大一部份战利品给他,这样的做法,让各国的贵族们每次都能大赚一笔。甚至到了后来,只要辽东有要求发后人,他们都会十分爽快地答应。

不少辽东的官员都十分反对这样做,觉得请盟军的代价,比征召自己人要大的多。可陈克复和辽东高层们,却从没改变过这一决策。其最主要的一个目的,还是通过战争不断的削减诸国的实力。成年战士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每死一个就少一个,没有个二十年根本无法成长一个战士。对于辽东来说,他们有钱,却缺人。而且对于他们来说,诸国人口越多,对辽东的潜在威胁也就越大。

这次只要再多花费一些财富,再调五六万盟军入河北,不会是一个大问题。而调走六万战士,辽东的安全也会上升一级。这是一石二鸟之事,也是最快解决辽东军兵力的方法。

只待集结出一支大军,陈破军就将继续挥师南下。

就在涿郡的南面,自号东海公的河北农民军首领高士达,如今正拥兵五万余占据了运河一线的河间郡。高士达虽然只是一个农民军首领,但是这却不是一个等闲之辈。当年河北山东一块最知名的反王有,邹平的知世郎王薄、平原豆子瓯的刘霸道、河曲的张金称、渤海的孙安祖,涿郡的卢明月,可如今,还顶着项上人头的却没了几个。手中还握有一路大军,并且占据一郡之地的更没有几个。

而且陈克复知道,只要他们南下打高士达,那么高士达身后紧靠着的另外两路河北农民军,平原郡阿舅军刘霸道,渤海郡孙安祖十有八九会挥兵北上,共同抗拒辽东军南下。据他所知,这三支人马,占据三郡之地,号称拥有兵马三十万。没有做好完全准备,陈克复并不想轻易和他们交战。要战,就必须一战而平。

拿起代表着辽东军的小旗帜,陈克复一下子插在了河间、平原、渤海三郡的沙盘之上。

就在陈破军目光直指挡在南下路上的三路河北农民军身上时,远在河东太原,昏迷不醒了快两个月的杨广突然手指动了动。御榻前那数名服侍皇帝的内侍宫女之中,有一细心的宫女却是清楚的正好看到。宫女面色激动的盯着床上昏迷着的皇帝,眼都不敢眨一下。

果然,才隔了没一会,杨广的那半边没瘫痪的右边身体上的右手手指又是颤抖了几下。

第483章 皇帝敕令

宫女见到皇帝有醒来的迹象,连忙禀报了上去。

此时太原晋阳宫中的太监总管王大海早已经暗中投了辽王杨暕,一得到这消息,立马派人飞去告之了辽王。杨暕一听那昏迷了近两个月的父皇居然要醒了,也是惊讶了无比。

坐在辽王府的书房软榻之上,杨暕不由的面色沉重地望去下面的几个心腹。此时坐在书房内的正是内史令虞世基、银青光禄大夫萧瑀、右骁卫大将军杨义臣,左武卫大将军裴仁基、黑衣铁卫统领裴行俨等数人。

刚刚他们正于书房之中,密议如何加快动作,让辽王杨暕将太原城的权利接管到手,再准备进一步谋划皇位。可哪会想到,在这样的关键时候,皇帝却突然又要醒来。

众人面面相觑!

“诸位,如何是好?”

萧瑀是萧皇后的亲弟弟,也是杨暕的亲舅舅,此时妹妹也失踪许久,一心自然是向在辽王身上。想了想道:“如今当务之前,是马上将陛下的身体状况封锁起来,绝不能让其它人再知道。”

杨义臣皱着眉头,心里有些犹豫。当初他之持辽王杨暕,是觉得杨暕是皇帝的如今唯一的嫡子。相比于关陇一派支持的皇孙,他觉得由皇子继位更符合正统。只如今皇帝要醒来,这是天大的好事,怎么能封锁呢。

虞世基抚着长须道:“我等现在应当马上进宫!”

辽王杨暕带着一众支持他的文武大臣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晋阳宫,一入皇帝寝宫,发现皇帝此时居然已经醒了过来。

太监总管王大海看到辽王赶到,忙上前悄悄地道:“陛下已经醒来有一小会了,刚刚陛下让下了敕令,让都老奴宣三省六部各位大人,及各位统兵大帅入宫。不过暂时让老奴按下了,只单独通知了殿下一人。”

杨暕暗道幸好自己早早的收买了这王大海,要不然,此时肯定已经陷入了被动之中。向着王大海点了点头,辽王脸上装着几分哀伤的表情,低着头连忙往那御榻前跑去。只是那低着头的目光中,却隐含着一丝怨恨。

他已经谋划了这么久,眼看着用不了多久时间,他就能接替他登上那皇位。岂料他却又醒了,他从没有如现在一般,这么盼望他再不醒来。

“父皇,孩子欣闻陛下龙体康复,心中喜不自胜,连忙赶来相见。”

杨暕扑倒在杨广的榻前,双手捧着杨广的手,眼中挤出几滴泪水。

杨广此时虽然醒来,不过他的身体依然是半边瘫痪,无法动弹。就连那半边脸也是歪斜着,话也说不出来。不过幸好杨广的右半边身子还能动弹,一旁早有几名太监跪在榻前,一人捧着砚台,一人捧着一张小几,上面铺着宣纸。杨广要说什么,就手写在纸上,一边还有一名太监诵读出来。

只见杨广背后枕了一个大垫子,目光打量了杨暕和虞世基等人一圈,却并没有什么激动之情。甚至杨暕察觉到,皇帝根本就没有怎么看他。

杨广提起笔,在那纸上写下一行字。

一旁的那名太监忙诵读道:“陛下问,如今天下局势如何?”

虞世基感觉到皇帝的目光直盯着自己,忙低头走上前行了一礼道:“回陛下,草原突厥始毕可汗率七万残兵北返,在碛口,辽东陈破军率兵截杀始毕可汗,连续四次伏击,全歼突厥七万人马,并俘虏始毕可汗等所有南下贵族。据陈破军发来情报,为防突厥人拦截,他已东撤,过段时间会派人接始毕可汗等人押来献给陛下。”

杨广的呼吸急促起来,目光直直地注视着虞世基等人,仿佛在验证此话的真伪,一边又拿起笔,飞快的写道:“皇后与太子如今何在?”

“陈破军来报,歼灭突厥人后,并没有发现皇后与太子殿下,朝廷也派出数拨人马入草原,至今没有消息。”

听到这话,杨广那炽热的目光一下子又黯淡了下去。

虞世基感觉此时的皇帝,仿佛比以前更让这害怕面对,那目光如利剑一般直指人心。

“河北局势如何如何?辽东陈破军可有停兵?中原其它各地如何?”杨广笔走龙蛇,飞快的又写出几行字。

虞世基顿了一下,欲言又止。

那边的萧瑀却是接口道:“陛下,辽东的陈破军自接到陛下的圣旨后,已经再次臣服。辽东军如今兵马退回辽东,上次又主动发兵进攻突厥始毕可汗,他已经高兴的在辽东当北陈郡王,并无意再入中原。”

“而且陛下此次以十五万禁卫军大败突厥三十万狼骑,实乃取得了一个天大的胜利。突厥既败,天下再没有大隋之敌手。如今天下震慑,宵小慑服。中原各地盗匪多有自首隐匿。剩下少数,也不足为虑,用不了多久,朝廷的兵马就能肃清各地,海清河偃,天下太平,再现大业盛世。”

这番谎话萧瑀说的极为顺畅,根本没有半分不自然之处。

那边的杨义臣听的目瞪口呆,如今天下局势之糜烂,太原城中又有哪个不知。先是江南一夜之间,数十郡复归陈朝,就连那岭南俚族都跟着又叛归了陈朝。而河南的瓦岗叛军更是击败了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的兵马,如今已经到了洛阳城下。河北同样是盗匪四起,就连那陈破军,如今也刚刚接到急报,他已经突破了河北要塞关口,挥兵进入了河北。甚至在朝廷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之时,已经将河东通往河北的太行山三条通道给抢夺了。

天下局势糜烂至此,可是朝廷六十万大军却都集中在太原。甚至如今他的部下杨善会和杨士弘二人都还被困在了江都,他几次要求辽王杨暕分一支兵马给他,让他赶去江都援救。可是辽王只是一直告诉他,如今手中的兵马必须用来先夺得皇位,然后就能调派一支大军给他南下。

可现在皇帝醒了,他们却如何欺骗皇帝,他们想干什么?

想到此处,他再也忍不住,大声道:“陛下,您昏迷不醒的这两个月,如今已经天下大乱。江南岭南五十一郡,两月前就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