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拿破仑时代 >

第49章

拿破仑时代-第49章

小说: 拿破仑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块,即实现全面的共同市场和建立欧洲原子能联营集团,并且提出了有关
方案,提交到1956 年4 月21 日举行的六国外长会议讨论。
欧洲联合正在积极的建设与努力之中,阿登纳对这种形势感到由衷的兴
奋。1955 年11 月四大国日内瓦外长会议破裂,使他更难以坐待结局,他加
紧了欧洲政策的推行。1956 年1 月19 日,阿登纳满怀激情给联邦政府各部
部长写了一封信,明确了他的新指示。这封信对于理解阿登纳的欧洲政策有
着重要意义,因而在此全文转录如下:
部长先生阁下:
当前的外交局势隐藏着异常巨大的危险性。为了防止这些危
险并打开一种有利的发展局面,就需要采取一种明确而积极的态
度。
正如我同比内和斯巴克的谈话以及美国某些十分坚定的政
治声明所特别指出的那样,西方举足轻重的政治家从这个欧洲一
体化中看到了形势发展的要点。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如果一
体化成功了,那么无论在关于安全问题或是重新统一问题的谈判
中,我们就能把一个统一的欧洲的法码作为一种新的重要因素投

到天平盘上去。相反地,只要欧洲这种不统一的局面使苏联抱有
把这个或那个国家拖到它那边去的希望,从而分裂西方的联合并
逐步把欧洲纳入它的卫星国系统,就不能期望苏联作出重大的让
步。再则,我们和法国的关系只有在欧洲一体化的道路上才有可
能长期地保持下去。如果一体化由于我们的反对或由于我们的犹
豫不决而失败,它所产生的后果是不能预测的。
因此,我们政策的原则就是:我们必须坚决地和不折不扣地
贯彻墨西拿的决议。必须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重视这个决议的政
治实质。这个决议不是单纯从业务角度考虑的技术合作,而应是
促使一个共同体的产生。这个共同体——也是为了重新统一德国
的利益——保证了政治意志和政治行动的一致方向。欧洲经济合
作组织的范围还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所有业务性的考虑必须
为这个政治目标服务。
下列几点特别应作为贯彻墨西拿纲领的做法:
1.必须用所有(阿登纳自己标出——引者)考虑到的方法
促进首先在六国之间的一体化,这不仅仅是指总的(横向的)一
体化方面,而且也涉及到适当的(纵向的)部分性的一体化。
2.因此,一开始就要在可能范围内努力建立一些合适的共
同机构,以便本着这个伟大政治目标的精神建立起六国之间的牢
固联系。
3.这次开得不错的,关于商讨建立欧洲共同市场——这是
一种类似国内市场的市场——的会议必须强调把它开到底。同时
必须建立拥有决定权力的欧洲机构,以保证这个市场履行它的职
能,同时促进政治方面的继续发展。
4。从共同市场这一思想出发,也必须努力在交通方面建立一
个六国之间真正的共同体,这特别适用于航空事业;对有关这方
面的生产、购置和管理的一体化计划在原则上加以拒绝或拖延执
行,在政治上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5.这对于动力,特别是核能方面是同样适用的,在政治方
面迫切需要消除有关这方面的任何怀疑,而怀疑我们是否还跟过
去一样仍然拥护墨西拿声明,根据这一声明,应该成立一个拥有
决定权的、设有联合机构和有着共同资金以及其他实施办法的欧
洲原子能联营。美国人如他们正式声明过的一样,在欧洲原子能
联营看到了一种政治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欧洲原子能联营与欧
洲经济合作组织相反,它有着自己的权利和责任,美国人准备大
力支持这样一种原子能联营。
另一方面,根据世界上普遍的看法,和平利用原子能实际上
是与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分不开的。因此,德国试图完全由自己
控制原子能可能会引起外国极大的猜疑。如果个别原料由欧洲共
同经营是出于安全方面的需要——德国当然不应受到歧视,而且
它的研究工作和工业必须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余地——,那我
们是更不能加以拒绝的。
我请你们把上述所提出的几点作为联邦政府政策的原则(基
本法第65 条),并照此执行。

阿登纳(签字)
1956 年1 月19 日于波恩
这篇指令,实际上概括出阿登纳对欧洲一体化振兴所持的所有基本观
点,在这里全部将它引述出来。像阿登纳所说的,它也代表了这一时期联邦
政府政策的基本原则。
斯巴克报告出来之后,各国结束了有关全面和部门经济一体化之争,但
在具体方式上仍有很大分歧,比如关于原子能问题。从阿登纳的指令中可以
看出,联邦德国出于安全与平等方面的考虑,愿意实现欧洲原子能联营,它
倾向于同美国人合作,因为,美国人不仅支持,它的技术也是最先进的。但
是,法国对欧洲原子能集团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对于联邦德国的
一种保障,同时法国又可以凭借它对其它国家的核优势在这个组织中起举足
轻重的作用。联邦德国及荷、比,卢、意都对法国这种潜在的大国主义企图
感到不满;并且从利益上,他们也都认为同美英在原子能方面的合作远比同
法国合作有效,这样可以直接从美国人那里获得帮助,迅速建立起自己强大
的核工业。于是,五国同法国做了一个微妙的交易:联邦德国等法国的伙伴
国提出,只有法国接受了全面的共同市场,它们才将对欧洲原子能联营集团
予以支持。法国无可奈何,要保证五国对原子能联营的支持,就必须作出些
让步,不能两全。法国被迫同意交易,却提出了很多异议。
首先一个是有关共同市场的过渡时期问题。六国在墨西拿宣言中明确,
欧洲共同市场应该分阶段来实行。
五国认为,为了使共同体的开放能促进工业的适应,应该尽量缩短过渡
时期,比如说10 年,这个期限在布鲁塞尔专家拟定的条款中已作出明确规
定。相反,法国接受了共同市场计划不可逆转的同时,却认为需要有一个较
长的过渡时期,并且,从过渡时期的一个阶段转到下一阶段不应当自动进行,
而应由各国政府来决定。同样,五国希望未来的关税同盟规定的共同对外税
率应是低水平的,以免各国为进口原材料和食品支付更昂贵的价格;而法国
却坚持高税率可以使共同市场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并坚持贸易的自由化要
与经济、财政和社会方面的协调联系起来,因为法国的竞争能力比较弱。法
国甚至提出货币政策与一般经济政策要由各成员国自己作主,对出口货物应
进行补贴,等等。
争来争去,由于法德两国之间的实际利益与具体主张差异最大,矛盾集
中在法德之间,又体现成为法德之争。法德是大国,两国的意见对其他国家
有决定性的影响。从经济上来讲,建立一个较大的欧洲内部统一市场完全符
合西德的利益。西德工业生产,尤其是重工业,在加入煤钢联营后开始了高
速发展,到1955 年,西德的经济实力又大大超过尚未恢复元气的法国。1957
年,在西方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西德所占比重为10。1%,而法国仅占1%;
而且西德也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出口国,占世界出口比重的8.1%,法国仅占
5.1%,因此,西德在谈判中主张在对内、对外关系中尽可能地实行自由竞
争,把国家干预限制在最低限度。法国则强烈反对这样做。战后多年的殖民
战争把法国槁得财政空虚、经济不振,法国想通过参加共同市场重振经济,
并要力求获得一些特殊权益,如有调节的市场机制和某种对外保护,以提高
竞争力。
阿登纳深知法德关系对于顺利建成共同市场有决定性意义,谈判迟迟不

能取得进展将会直接影响到各国的批准。因此必须尽快与法国达成一致。阿
登纳决心从大局出发,对法国的要求作出些让步。
在确定共同对外税率上,阿登纳决定放弃联邦德国要求低税率的立场,
接受了1957 年2 月初法国提出的比较高的对外税率。其后,法国再次表现了
它的犹豫,进一步提出:要求在社会负担的协调、农业政策和吸收海外领地
参加这三个问题上得到保证,才能签约。
在社会负担协调的问题上,法国要求在六国内部协调社会负担。由于战
后初期执行大规模经济计划和国有化政策,法国的社会负担很重。法国希望
这种协调能在贸易自由化之前完成。阿登纳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情况下,
同意法国在进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进行社会负担的协调,并答应法国所坚持
的条件,即在从过渡时期的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时,将不是自动进入,而
需全体一致决定。这样,法国就有权在这种同时进行的做法得不到遵守的情
况下,能够进行抵制。法国的要求得到实际的满足。
关于农业政策方面,阿登纳也接受了法国方面提出的共同农业政策的要
求。本来在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建设之后,联邦德国已成为工业国,农业只占
国民经济中次要比重、政府对国内农业实行保护,每年都从欧洲以外的其他
国家进口大量廉价的农产品。而法国农业发达,是农业出口国,希望制订一
项共同的农业政策,扶植农业,从而扩大本国农产品的出口。共同农业政策
有利于法国农业发展,却有损西德农业。阿登纳在经过再三考虑后,决定从
大局出发支持法国这一要求,加速缔约,避免再次的节外生枝,贻误时机。
最后,法国提出要求吸收它的海外领地参加到共同市场中来,理由是:
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它不想因为共同税率而与海外领地分割开来。法国
的要求得到与法国同样拥有海外殖民地的比利时的支持。失去殖民地的联邦
德国、意大利、荷兰犹豫了,它们怕被卷入法比“殖民主义”的矛盾纠葛之
中,也不愿意让共同体为开发这些海外殖民地付出代价。法国的要求被三国
强烈抵制,法国国民议会声称法国将把吸收海外领地的加入当作接受条约的
条件之一。阿登纳为了加快条约签署的进程,终于从政治上的考虑出发,接
受了居伊·摩勒的这一要求。
阿登纳向居伊·摩勒作出的广泛妥协使得犹豫的法国政府在联邦政府方
面得到了最可靠的保证,法国立场坚定明确了。法国人终于与阿登纳一起成
为欧洲振兴的推动力量。1957 年3 月25 日,在罗马美丽的卡马托利塔山上,
来自西欧六国的代表聚在一起,签署了对未来欧洲发展有决定意义的“罗马
条约”。阿登纳不无感慨地说:“除了这个受人景仰的城市罗马之外,我们
还能够找到什么比它更有意义的签字场所呢?这里是查理曼大帝开创其伟大
事业的地方。如果我们现在设法为欧洲共同的未来打下基础,那么继承我们
欧洲伟大的共同遗产就是我们的责任。罗马将作为我们继承欧洲伟大遗产的
见证人。”
1957 年3 月,国务秘书哈尔斯坦受阿登纳的委托,向联邦议院解释了联
邦政府加入罗马条约以及找到建立欧洲经济共同条约体系解决办法的基本立
场、路线。哈尔斯坦说,只有领会到完成这样一种共同事业的所有参加者都
应作出牺牲——在某些情况下还要作出非常显著的物质牺牲——的情况下,
才能在判断整个事物的时候得出正确的结论。条约涉及的方面包罗万象、错
综复杂,丰富多采的现代经济技术生活使条约必须是如此。当然,也并非条
约的每个细节能尽加人意,决不可以仅仅由于这些细节而忽视取得成绩的真

正伟大的一面:只有六国的不断巩固的联合,才能保证国家的自由发展和社
会进步。
罗马条约的签署是欧洲振兴的重要步骤,接下来必须争取条约在六国顺
利获得通过。哈尔斯坦在联邦议院对签约的解释正是为此目的。阿登纳必须
首先争取条约在联邦议院尽快获得尽可能多数通过,让·莫内的“争取欧洲
合众国行动委员会”帮了他一个大忙。行动委员会不仅对条约的起草起了积
极的作用,并且为各国批准条约作出了极大努力。1956 年7 月,让·莫内亲
赴波恩,与联邦德国反对党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奥伦豪尔进行了会谈,他说服
了奥伦豪尔放弃社民党历来所持的反对阿登纳欧洲政策的立场,转而支持罗
马条约。1957 年7 月5 日,德国联邦议院就罗马条约表决,尽管社会民主党
批评海外领地的加入,并对德国重新统一表示担忧,但仍然对罗马条约投了
赞成票。让·莫内在他的回忆录里称:“德国各政党自行其是的局面从此宣
告结束,德国舆论界转向西欧联合,那种摇摆不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