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93章

民国立志传-第93章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青岛问题?”

“内田君,您不认为这完全是由贵方自己造成的吗?如果按照签订的协议,此时帝国军人已经进入青岛了。另外,青岛的战事的实际情况你、我都清楚,而我对自己的部队更清楚,所以我们谈和吧,我们没有理由为德国人甚至一些小利益发生冲突,这也不符合两国政府、经济乃至于军事利益。”

“我会将杨君友好的表示传达到国内。”

杨洪森拉着内田森三在一边低声密语,之后友好的握手,然后带着人离开了外交部,而杨洪森坐马车至袁府向袁世凯复命。

日本国内的“温和”派对于军方的独断专行极为不满,尤其是在造成了重大伤亡的情况下。日本陆海军准备一口吞下山东,后来发现山东太大了,他们只能控制几个重要据点,因为兵力有限很多地方都无控制,他们需要更多的兵力来保证胶济线,因为在这一线他们不断遭到袭击。

在岛外围日本用中国人趟地雷的做法,再一次让日本政府声誉受损。

海军指责陆军就是一群没用的屠夫。

“温和派”表示应当立即停战,通过政治手段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个时候“温和派”开始主导一切。9月3日青岛实现停战,9月4日胶济线实际停战。9月5日,青岛德军开始准备接受受降仪式。中、日、英三方指挥齐聚。

袁克定这次没有再磨蹭坐着火车到就到了青岛,德国军人以及德国侨民,分批乘坐火车携带财物前往济南,北洋军进入青岛,与驻守的皖军上官云峰、岳相如换防,坚守在青岛的两支皖军师,都损失过半,能活的那都可以算是精英了。

袁记名下的报纸大肆吹捧着袁克定的丰功伟业,全国也在庆贺着中国战区的巨大胜利。而杨洪森乘火车悄然离去回到了安庆,结束其在北京近一个月的逗留。

袁世凯很想将杨洪森留在北京,当初也有很多人建议其把杨洪森留在北京,可是一旦杨洪森真的留在了北京他们却不愿意了,杨洪森在北京期间为袁世凯就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全面谋划,而且他在袁世凯继承人态度上支持袁克定,虽然袁克定实在是太废柴几乎把事情搞砸,但是最后还是完成了临门一脚。当杨洪森威胁到北洋集团即得利益甚至他们的权势和地位时,他们绝对不允许这样一个南方革命分子进入他们的核心圈子中。

既然是未来的“外戚”,那还是待在外面吧。

杨洪森与蔡锷相比,杨洪森更像是一个全才,蔡锷不带兵他就只能赋闲,杨洪森不带兵还可以搞经济、玩政治。

袁世凯私下称这样一个人才,孙中山不能用他实在是其没有眼光,不能将其留在北京实在可惜。

可是说句实话,这样的人他也不敢留在身边,虽说可以作为打击北洋老臣子的强力扳手,但是能力太强,再加上外有强军呼应,还有美、英、日等良好的背景,把他留上几年,如果他真的过不了六十岁的坎……

杨洪森走了,袁世凯没有多加挽留,送行的人不多,但却是清一色的政府高官,这是袁世凯要求的。

考虑山东的后续问题,杨洪森没有选择走津浦线,而是走京汉线,经陇海转至商邱,沿汽车进入回到安徽,开始了皖北工作的视察。

袁世凯在山东的问题只上演了半场英雄,在杨洪森离开北京后,日本人认为障碍已经清除,他们开始对袁世凯施压。

苏南、上海本来都要划到杨洪森地盘之中,但是日本担心杨洪森势力太大,且倾向于英、美遂开始扶持北洋内的亲日派,他们把目标锁定了赋闲的段祺瑞身上,段祺瑞则说服了老对手冯国璋继续保留苏南、上海,同时适当扩大张勋的势力,以牵制杨洪森。袁世凯对个这个建议是有意见的,因为苏南、上海的部队不足,时间长了必会落于杨洪森之手,于其被杨洪森抢去,不如大大方方送给他。袁世凯心里也打着他的小算盘,但又不得不考虑北洋内部的派系间的利益问题。

袁世凯采取折中的意思“拖”,这使得其在山东问题上一下子失去了杨洪森这位政治盟友的大力支持,没有杨洪森的阻扰,在山东问题上日本人处理起来游刃有余,负责打捞浮船坞的北洋海军完成这一工作后,被日本海军横叉一杠,把东西抢走了。北洋海军当然不服气,想把船坞夺回来,炮舰VS战列舰,北洋完败,如果不是外交部极力斡旋,就连那几艘炮舰、巡逻小艇、运输船都被日本拿走当战利品了。

在其它战利品瓜分上,德国的商船、补给船、工厂设备等等全都归日本,另外,日本将此战中近6000人的伤亡可都计在中国军队的头上,不但要中国政府支付抚恤金,还要支付日本此次出兵的所有军费,北洋政府无钱支付日本便强租了胶济线,控制住了济南。在军费上日本把英国人一起算了出去,这博得了英国人的好感,为此,英国对日本表现出来的绅士风度极为支持。

中国战区的最后结果是中国夺取了青岛,接手的却是日本,他们甚至控制了整个山东半岛。

这样一个胜利局面,中国人民无法接受,北方各地的游行示威,很多文人向政府上书,虽然有御用报纸,但却架不住百姓们的悠悠之口,外交部的风向标再次转动,他们向日本领使馆试探性的提出了要求日军拆出济南,交还的胶济线的合理建议,可是日本人却把中国外交人员冲了回去,霸道的日本人最后拿出了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的租借青岛协议,英国政府默许了协议,但是美国私下表示了异议,再见识到中国民族运动的力量后,美国公使将这一秘密协议通过上海的报界公布出去,一时全国哗然。

袁世凯所领导的北京政府不得不面对全国的抗议声,梁启超更是大骂袁世凯卖国,从日本出去至香港的孙中山大肆抨击北洋政府,号召全国有识之士讨伐袁世凯,并且派人游说西南的督军们。

西南的三都对“讨袁”没有兴趣,再说袁世凯卖国与他们何干。

政治盟友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候突显的出现,袁世凯需要杨洪森的政治声援。为了安定其心,袁世凯与杨洪森实现了上海问题的交割。杨洪森提名社会人民党汪道泉担任上海都督,由海路撤出青岛到达上海的上官云峰担任上海警备司令,所属皖军第5师改变上海警备师。这笔政治交易完成后,杨洪森开始声援袁世凯,在安庆发表了山东问题的三点意见,中心思想就是向美国借款8000万,钱到后日本滚出山东。

日本人当然不是为了钱,只不过中国缺钱,他们反对大借款,所以拉上了英国人,英国现在可顾不了亚洲,10份开始,德国在战胜之前可以说是高歌猛进,把他们的敌人打的溃不成军。中国这个舞台上真正有实力的只有美国和日本,借钱和政治干预是两回事,日本想趁欧战控制乃至于吞并中国,美国也同样有这个想法,8000万美元借款,加再上南方杨洪森,美国资本将汹涌澎湃的进入中国,他们将控制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美国经济的强大,在大战前的海军竞赛中让日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外交部积极地谋求美国的借贷诱使美国支持中方。美国金融界对此笔借款极有兴趣,尤其是他们成功向杨洪森放贷后,金融家认为趁着这个大好的季节,同志们应当联合把中国这口金矿承包下来。美国政府却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他们担心过度的刺激日本人会导致中国问题的恶化。

有美国外交官认为,“政府不应卷入黄种人的纠纷中。”

袁世凯在外交上缺乏有效的策略,一味地寻求第三国的支持,不知道利用自己的长处,这是他的缺失之处。但是日本有英国人的支持,他们之间签有秘密协议,英国认为在战争结束前,青岛应由日本暂时管理。

中国政府对于英、日协定不予承认,并且提出外交抗议。

“中国是参战国,且又在中国战区,理应交中国接管,即使由日本接管,也应限于青岛一地。”

英国是准备铁了心的帮助日本取得山东。

日本私下表示,他们只要求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并无其他过分的要求。中国虽为协约国,实为同盟国,其与私下苟和助德国坚守青岛,造成日本军人重大伤亡,如果不将山东交由日本处理,日本数十万将士将越过中朝边界,直至中国投降。

英国人退却了,他们担心日本真的如此这般,遂决定将山东问题交由日本处理。

日本希望战后有一个依据,双方遂将这些内容写入了协议之中。

   第二十九章

被抽查到了,早知道应该去买彩票。。。。。。

===========================

杨洪森虽不知英、日之间的协议,但是他知道中国被出卖了,在这个帝国主义横行的世界里,他的势力太小了,所以他希望能将苏南划入自己地盘,再用上半年时间,吞并两湖、甚至两广就可能放到议题上去了。

苏南的李纯不但不与杨洪森派去的交接,而且还派兵进入了上海,加强了制造局的守卫。

这个时候杨洪森当然不会袁世凯撕破脸。但是这个时候李纯找杨洪森的茬,那是找死,李纯并不知道杨洪森现正在火头上。

杨洪森将暗杀李纯的想法告诉了王亚樵,王亚樵亲自赶到南京布置工作。

李纯与段、冯沟通决心保住苏南这一“反杨”基地,可他知道自己的兵力不够,而且南京还在杨洪森手中。另外,总统已将上海划归给洪森。在上海的第2舰队还在北洋控制中,且制造局驻扎有一个团,为此他向上海又增派了一个团,这样在上海就形了两家各占一半的局面。可是这激怒了杨洪森。

李纯为了牵制杨洪森强拉壮丁,征收重赋,到处摊牌,大那购械扩充兵马,一下子拉出二师一旅近四万人兵力。在两军交界处,双方时不时会暴发些小的冲突。

上官云峰派人拿着袁总统电报接手上海军政大权,命令驻守在上海制造局部队移驻他地,双方发生纠纷,最终导致交火,其后海军奉命炮轰了进攻的皖军。上官云峰一纸电文报到杨洪森处。

“娘西皮,李纯什么玩意,胆敢如此。”

一通谩骂之后,杨洪森开始调兵遣将,苏南形势越加紧张起来。

就在李纯与杨洪森剑拔弩张的时候,扬州传来消息,江苏都督李纯在家中遇袭身亡。据李家的人称,李将军新娶的小妾与其副官有染,李将军撞破他们奸情的时候,欲打死两人,拨枪时被副官抢去枪,击中了面门,现在副官与小妾在逃。事实的经过就是这样,但是消息传到北方就变成了李将军在家中打牌中去上厕所,突然屋檐飞下几个黑衣人,开枪打死李将军,打死李将军的是大名鼎鼎联省军情处长王亚樵,李家人怕被灭口,不得已才说系小妾与李将军副官偷情,为李将军副官所害。当然关于李将军被杀的版本还有很多,但多数版本都是王亚樵杀死的,他或用刀,或用斧,或用枪,不管如何,在李纯死后皖军迅速进入苏南各地,李纯所征召的二师一旅并没有做像样的抵抗。张四维完全掌控苏南各地后,以反革命十大罪状将李将军治下的数名师长、旅长,抄家,提起公审,经军事法庭一审、二审判决反革命罪证成立,依法实施枪决。

借着李纯遇刺,杨洪森在苏南进行大规模“肃正”,大规模进行抓逮,绕过南京高等法院,通过军事委员会特别法庭,判决、枪毙的人员近六千人。对上海制造局招降失败后,10月8日杨洪森调第3舰队北上参战,由于数名舰长抵制,杨洪森解除他们职务,升任何儒林暂代舰队司令,第3舰队到达上海后即对第2舰队发起了进攻,第2舰队多为老式巡洋舰和炮艇,双方交战中有3艘老式炮舰被击沉,另有数艘兵船、巡逻艇被击沉,十数艘舰船受伤,战后第2舰队并入第3舰队。第2舰队一战死亡3000人,接着第3舰队开始炮轰上海制造局,经过一天激战,在海军的火力支援下,上官云峰攻入制造局,驻守在这里的两个团北洋军,报经军事革命委员会研究讨论,此次事件被定性为严重地武装军事叛乱军,参加叛乱的分子一律枪决。

杨洪森袭取苏南前后只用了10天,行动之迅速,杀伐之果敢,让北洋将领们看清了杨洪森的真面孔。

北洋对杨洪森苏南、上海两地“肃正”没有发表过多的言论。

接着杨洪森依据租界与政府签订的秘密协议,于10月10日调上海警备部队一个团以及青年团进入租界对叛乱分子进行抓捕。上海“双十肃正”,上海租界内到处都能看到被枪决的“叛乱”分子

活动中最为猖獗的当属“少年先锋团”,这些14、15岁的少年,杀起人来最狠,他们身着土黄色长裤和衬衫,左臂上带着红色黄十字带,每个都配有一把八响左轮,不管男女只按名单杀,他们的凶残连工董局都不敢过问。在租界的整个行动共持续1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