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82章

民国立志传-第82章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公使芮恩施认为英国方面这些讲过纯粹是在激化矛盾。

日本也察觉到了英国的调停包藏祸水,因为就在英国公使发表公开讲话的第二天,社会人民党控制下的四省内的日本企业全线停产,部份商店遭遇打、砸、抢,日本侨民生命安全处于极度危险中。

日本国内报刊对此事的报道,将责任归结于英国在文新闻机关的挑唆。

之后小山纯一郎被日本政府解辞回国,新任领使谷康昭夫到安庆拜见杨洪森。

“杨洪森都督,我仅代表日本政府对此事件深表歉意。”起身时谷康昭夫发现杨洪森眼神中夹杂着愤怒和不屑。

谈判中杨洪森把腰上别的手枪放到桌子上,把几方代表吓的一跳,英、法、美代表的眼皮都在飞快的跳动着。此时,杨洪森的勤务兵,手都紧按在枪上,谷康昭夫若去碰手枪,估计他们都要横着出这里出去。

谷康昭夫干笑了两声,“杨君,还是请您让亲兵把枪收起来吧,让我们平心静气的将问题解决吧。”

“以前我对日本政府并没有什么意见,可是现在我对你们的意见很大,我是中华民国和都督,不是日本师团长,我做什么事是不是要向首相大隈重信伯爵汇报一声才妥。”

事情的起因并不在于《三都澳港口船厂》计划,本质的问题是日本方面一不小心滑到了北洋一边,这不但让眼前的这位都督不满,也同样导致了现任中国政府的不满。

“我们在中国问题的态度一直坚守中立,这一点我国外交部已经再三向贵国政府声明。”

“这就是你们的中立。”说着让人从包中取出一沓文件,甩给谷康昭夫,转身离开了会议场。

英、美代表马上好奇的围了上去,看到这里文件,英、美代表也是一脸不满。日本私下正在帮助袁世凯颠覆现政府,且以私下提供款项为诱饵,虽然这些文件缺乏协议的内容,但是可以肯定日本政府正背着他们摄取在华利益。

谷康昭夫惊讶于杨洪森手中的这些文件,他不能确认这些文件的真实性,但英、美代表要进一步阅读文件时,谷康昭夫很熟练的将这些文件收走,并向英、美代表礼貌的致歉后,迅速离开谈判桌。上海方面确认了这些文件的真实性,日本方面认为这些文件极有可能是从袁世凯那边泄露出去了,不管是谁泄露的,事情发展到现已经变的很严重了。

谷康昭夫认为杨洪森没有将文件公布出去,说明他并没有打算将文件公布,而只是想将其作为政治交换的筹码。日本政府应当对杨洪森做出必要的让步。

日本大本营方面的心思比较活跃,他们认为这次事件是一次大好机会,日本海军和海军陆军队可以在上海集结,溯江而上进攻浙江、安徽,台湾方面亦可以配合进攻福建,直接扶持袁世凯上台,通过长期驻兵权,将中国富庶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置于大日本皇军的控制之中。这次出兵的唯一阻力就是英、美方面,但是这个问题也不大,因为四省的日本人侨民正遭受到危险,日本政府出兵是出于大国的尊严。

日本政府内部对这种论调持反对意见的也大有人在,就连日本天皇也认为计划是可行的,但同时也是冒险的。江南是英国势力范围,英、日之间订有同盟,日本武力介入英国势力范围,最终将导致英、日同盟的解体。同时,美国方面的动向也需要注意,美国正在寻求太平洋的控制权,这明显是针对大日本,从其私下帮助亲美军阀杨洪森不难看出这一点。日本武力介入,英、美不可能坐视不理。日本国内的亲英、美派以及温和派政治家都反对武力介入。且如此公然地试探英、美底线,有着诸多不可预见的后果。

“妥协并不是因为软弱,而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

英国方面同一时刻也向杨洪森施加压力。

“如果杨先生不能将民族运动压制下去,造成各国在华侨民的伤亡,那么英国将最终诉诸于武力。”

虽然现任黎元洪政府亲英、美,但是为了英国在华利益,他们需要袁世凯这样的铁腕人物。至于,美国想把手伸进英国的后院采花,那只有打断他们。

英、日一个鼻孔出气,美国政府在远东事务上只有做出妥协,政府方面甚至动用行政干预迫使伯利恒公司取消与杨洪森的合约,这一结果导致伯利恒公司要支付中方大笔的违约金,这背离了违约金的初衷,为此他们向政府提出抗议。

美国政府远东政策的调整让驻华美国公使芮恩施十分为难。就在不久前,中国政府元老梁启超到领使馆寻求帮助,很显然他们已经知道了日本与袁世凯之间的秘密协议。

“政府要求我们在对华政策方面严守中立,虽然我本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但是我必须遵从国会的指示。”

梁启超黯然离开了美国领使馆,他们这个亲英、美的政府班子,却得不到英、美政府半分支持,那么还有必要去抱英、美的大腿吗?

   第十一章

“我们被出卖了。”

梁启超说完这句话后陷入了沉思之中,老成谋国的他此刻最信任的便只有弟子蔡锷,其他人包括那个大总统都让他不放心。

“如果让将这些通过报刊公布出去呢?”

蔡锷否定了老师的这个想法,“老师,这只是杨洪森单方提供的抄件,且是袁世凯与日本方面秘密签订。我认为这样做反而会让政府陷入被动当中,而且让袁世凯有了借口。”

“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办法,就这样等着他把我们赶下台,眼睁睁地什么事都不作吗?”

梁启超的胡子都翘起来,盛怒之下脸颊之上泛起病态的色泽。

“老师切勿生气伤到身体。”

梁启超深恨袁世凯这种小人手段。蔡锷平静的面对着现实,他并不反对袁世凯当总统,目前能镇住场子的只有袁世凯。所以,进步党的竞选胜利从本质上说就是在为袁世凯的上台做准备。

“你准备,准备会云南吧,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那一步,联合杨洪森拒理一争。”

蔡锷心里苦笑着,那杨洪森真的就那么可靠吗?老师啊!其实我们都不过是别人角力的棋子。

棋子,想他梁启超三朝元老,门地遍地,怎么能甘心做一枚棋子,蔡锷也没有好办法只好电令云南的唐继尧做好准备。

唐继尧早已得知京师不稳,只是他不明白杨洪森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个时候和日本人扛上了,难道他疯了不成。

云南与安徽经济合作正全面铺开,到任的云南支部负责人吴兰芳,带着支票本和机器在二个星期后便到了昆明。

唐继尧对合作的前景的很看好,安徽援建的这些工厂形成经济效益后将极大了充实政府的财政实力。

对于合作的前景的看好,让他更关注于安徽的稳定。

“听说,军政府与日本方面的冲突越来越大,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吴兰芳笑道,“看来唐都是担心我们两省的合作前景,既然都督问道,是否可让们暂时退下去。”

唐继尧让卫兵、副官和其它政府要员退出办公室。吴兰芳这才轻声道,“日本人准备武力扶持袁世凯。”

唐继尧不敢相信的看着吴兰芳,“此事当真?”

“日本在经济和武力方面支持袁世凯以换取他们在华利益,我们在北洋的情报人员取得了日本与袁世凯之间的秘密协议副本,这件事确实无疑。”

“那么说日本人现在是在为武力介入中国事务找借口了。”唐继尧担心起来,如果对付袁世凯,西南三省与杨洪森联手,袁世凯胜算全无,如果日本卷入,杨洪森在东南肯定吃不住,单独面对袁世凯的进攻对他来说未来将变的极为艰难。如果这样的话,云南与安徽结成的同盟还是否有必要。

“唐都对此不必过于忧心,日本人绝对不敢在两江玩火。”

两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除非英国打算将两江让给日本人。这种事想想都不可能。

吴兰芳也只是表面轻松,其实安徽的情况并不那么乐观,英国实际上站日本人这边,美国人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但是否真的能打起来他也说不准,不过道义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中国的“民族运动”规模越来越大,英、美不可能孰视无睹。英、美实际也想知道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的秘密条款,他们不反对袁世凯上台,这并不代表他们放弃在中国长久以来的利益,英国还必须考虑日本在两江地区用兵后的后遗症,如果日本政府不能迅速解决掉,那么战争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英国在华利益必然受损。那么要蒙受多少损失,在此之后又能得到多少补偿,这让他们更想知道那份协议的内容,但是北洋与日本都否认协议的存在,并且还用一份普通的协议忽悠他们。

在越演越烈的“民族运动”中孙中山第一次保持了沉默,他甚至希望杨洪森能放弃对日本方而的强硬态度。

孙中山此时对日本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为获得日本方面经济和武力支持而选择了妥协。当然他还不清楚日本与袁世凯的秘密的协议。胡汉民安庆之行的结果是被杨洪森愤怒的驱逐出境,社会人民党与孙中山裂痕越来越大,有些人在党务大会上要求将孙中山的头像取下来,因为他已经“脱变”为日本帝国主义的说客,已经没有资格再领导全国性的革命斗争。

“这次安徽之行如何?”孙中山很想知道胡汉民此行的结果。

胡汉民吱吱唔唔的半天道,“先生,我认为您错了?日本人骗了您,他们已经与袁世凯签订协议,袁世凯用未来日本在华权益为条件换取日本的经济和武力支持。”当孙中山听到胡汉民从安徽所带来的信息后感到无比地愤怒,日本政客把他给玩了。

“先生,现在杨洪森以及社会人民党人对您……,他们认为你把他们出卖给日本人,背叛了三民主义的理想,背叛了他们这些支持您的革命者们……。”胡汉民说到这里声音哽咽,一脸的委屈。

这些曾经的“朋友”转瞬间变成了“敌人”,他来之时与去之时完全是两种景象,现在胡汉民的心里还酸溜溜的。

孙中山深夜奋笔疾书,次日《民呼报》刊登了孙中山声援反帝运动的《公开信》。

精神领袖的号召力是可怕的,尤其孙中山提到了袁世凯与日本人秘密的事,这种爆炸性的信息,不但让黎元洪大为震动,而且让进步党内阁大为震动,迫于党内压力,黎元洪拜会日本驻华公使求证此事,日本公使山座圆次郎否认此事。

袁世凯为此也在旗下“御用报刊”上刊登声明。

孙中山为杨洪森、梁启超挡下了不少明枪暗箭。

日本政府对孙中山支持“反日”不满,将原定给予中华革命党援助全数取消。

袁世凯为了打压孙中山的人气,从日本人搞来了孙中山与日本人签订的协议投放了出去。

这次所有人“哦”地一声惊呼,看向了孙中山,原来论起卖国他已走在了前面。

孙中山“卖国”协议,对“反帝”运动、对孙中山本人打击甚大,孙中山呕血不止,住进了医院。

在各界一片“倒孙”声浪之中,杨洪森却站了出来。

“清末我国正饱受封建腐化、列强蹂躏之苦,孙中山先生号召革命同志,高举「民族、民权、民生」旗帜,经历十次之起义,终于推翻满清,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为创建国家建立特殊功勋的领导人,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

英、美这个时候开始惊恐起来了,因为一场全国性的总罢工在酝酿中,而且这次运动不仅仅限于国内,海外中华革命党支部都会开展声援运动。安惠民发出警告“我们有能力让上海、香港的正常运转停止三至六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此时,一直没有发表意见的法国站了出来,他们认为日本单边主义,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各国在华利益,日本方面应当表现出更大的诚意,至于开枪的士兵,他们应在上海接受万国法庭裁决,而不应直接交由中国地方政府,这势必将破坏“治外法权”这一制度。杨洪森立即解除对芜湖租界的军事包围,恢复各国侨民的人生自由等等,法国提出了只在解决目前纠纷的一揽子计划,这个计划得到了大多数国家,也包括美国的支持。日本方面迫于越来越大的国际和舆论压力,只得接受了法国的调停。

   第十二章

杨洪森与日本人之间的事情绝对不是一、二次谈判就可以解决的,日本人很想拉拢杨洪森,但是在某些问题上他们是决对不可能让步。第一、汉治萍问题;第二、三都澳问题。这两个问题又不同程度的涉及到北洋。日本人对对北洋的支持态度是杨洪森不能容忍的。

美国对于是否扶持杨洪森犹豫不决,最终他们放弃了三都澳的计划,而这项工程最终落到了狡猾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