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立志传-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房屋内享受着美国空调,杨洪森是一身的惬意。1911年,美国人W·开利发明了空调,不过这个时候价格还是偏高,直到1913年后,美国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采用流水线,大幅降低了成本,但是最先享受空调却是机器。杨洪森是第一个享受到空调的人,把空调从美国卖回来,然后安装好花了很长的时间,不过一切都是值得。
“这空调可比电风扇舒服多了。”
自从杨洪森的北京居所安装了中央空调后,来他们家骚人没有少过,尤其是7、8月份的时候来蹭空调的人就更多了。
空调在中国的出现轰动了整个上海。
杨洪森共订购六部中央空调,其中二台安装在上海“大时代娱乐城”,另外三台安装在北京国会大厦,最后一台装在他自己家。
上海最先安装,“大时代娱乐城”此举轰动上海滩,手中有钞票便四处打听空调在哪里买的。
“大时代娱乐城”成为夏季上海滩的避暑圣地。
正是看到了空调在后世的巨大发展空调,美国商务部秉承杨洪森的意思积极寻求与开利公司合作,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议项,“东方开利公司”在上海成立。
种种迹象表明杨洪森正在将他的触手伸向家电领域,继空调合作项目确立后,冰箱、洗衣机也被引进了中国,当然有文字和照片记载的中国第一个享受者均为杨洪森。对于杨洪森来说他家里就差一个早期的电视机了,让人遗憾的是贝尔德现在没有研究出来,不过杨洪森极其慷慨地为贝尔德提供了研究经费,因为他的心情非常地好。
第三十六章
杨洪森心情好可能有多种原因,或者他真的有什么值的高兴的事,又或者是哪个衰仔倒霉了。
“哇哈哈~,真是振奋人心的消息,看来老天都在收拾日本人。”
他在说这话的时候他似乎忘记了之前几天他都是在数着过日子。
1923年9月1日日本主岛本州相模湾海底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几分钟内,往北约80千米的东京和横滨市50~80%的建筑物都成了一片瓦砾。地震之后接着就是海啸,高达9米的海浪,扫荡沿岸的公共设施和村庄。几乎有70万住家毁坏或严重受损,死亡人数达到13万,地震还引发山崩。
这次地震的次生灾害特别严重,如火灾。地震时适逢大风天气,风助火势,使城市陷入一片火海,
东京许多家庭正在他们传统的炭炉上烧饭。地震使炉灶翻倒,引起了大火。火势从城市的木房屋蔓延开来。家家户户惊恐出逃,接着人们发现自己已被困在火墙与隅田川之间。蔓延的大火迫使他们跳入河中,数以百计的人淹死在河里。
地震引发火灾,横滨市内约200处,东京被大火化为灰烬。在高层楼房之间形成“火流”,让人目不忍睹。东京有4万人逃到一处空地,由于处于“火流”流窜处,3。3万人因无路可走而活活烧死在这块空地上。这次地震死亡14。3万人,其中9/10被烧死。
这场空前的灾难造成了日本财政损失达55亿日元,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半的财政收入,受灾人口高达340万。日本人民真是悲惨,而日本政府的损失更是惨不忍睹。
在黎元洪的眼中,杨洪森好像一早就预料到了日本的这次大地震,因为他们把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
对于日本大地震,中国政府发去了慰问电,中国红十字协会向日本受灾百姓提供50万美元人道主义援助。日本考虑再三后接受了这一批援助物资。日本人的损失也的确是惨重,两年半的财政收入就这么的震没了,唉痛心啊!
地震发生后日本呼吁国际社会给帮助,但欧美国家的帮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为了救灾和重建,日本政府大肆举债,这让日本从一战后的债权国又沦为了债务国。
日本的经济此时已彻底崩溃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宣布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社会动荡不安,如果不是日本的经济相对封闭,杨洪森又可以狠狠地刮上一笔。
对于地震灾区的百姓,杨洪森深表同意,并且以集团名义向日本政府提供了10万美元医疗药品,国际社会对杨洪森的这种高姿态给予了高度赞赏。杨洪森为日本布尔什维克提供的经费是这个数字的3倍还多。在支持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同时,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就是将三民主义光辉的思想传播到日本,在杨洪森的一手操作下,三民主义连蛮荒的非洲都攻去了,何况是一个文明的大日本国。
三民主义在日本的传播开始主要依靠孙中山的个人魅力,杨洪森让其逐渐组织化,规模化。
日本三民主义研究会最早成立于1916年,最初的成员有三人,后期由于斗争形式的变化,该会变更为“英美政策研究会”,其拥有VIP会员200人,普通会员1500人,注册会员约4000人。总部设在上海。其纲领就是建立民主政权。因为他们提倡通过暴力革命方式夺取政府,而被日本政府取缔,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放弃斗争。
当日本经济衰退,下层百姓苦不堪言的时候,他们的势力发展迅速。
该会在日本的总部设于大阪,大阪的商业氛围十分浓厚,而且大阪人蔑视皇权。
说句实话,杨洪森非常喜欢大阪人。
日本大地震让该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
正在欧美各社会团体向日本提供捐款和救灾物资的时候,日本政府爆出了一系列的丑闻。首先是日本高官贪污、挪用各国的捐款达数百万美元,这使得日本的国际形象大损,以至于天皇本人出面才平息民怨。其次,日本人对留日本的朝鲜人和部分中国人残酷迫害,造成了近四千人伤亡。此事曝光后再次引起欧美社会的强烈反响,中、韩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切实履行《日内瓦条约》中的相关规定,保障第三国百姓的人身和财产的权力不受侵害。
国府通过《中央日报》向遇害的中国公民的家属表示慰问,同时谴责对平民的谋杀。
杨洪森却认为这些留在日本的中国人死了活该,谁让他们在日本待着,不知道中、日双方不对眼吗?
无形的舆论压力让天皇患上了焦虑症。
当首相告诉他日本的经济在未来的几个月就要彻底崩溃的时候,他整夜睡不好觉,脑子内总是考虑着日本经济的出路在何方?
天皇本人越来越倾向于战争,我私下召见军方人士询问关系对华作战的可行性。但是,满清时期一个日本人赶着一大群清兵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陛下如果下定决心,那就应当不惜一切,立即采取行动。否则,未来帝国将很难在陆上击败中国人。”
“那么战争会在何时结束。”
天皇战争的思维是希望快而短,“我想短时间不会结束。”
“一年?二年?”诸大将沉默不语,天皇发现自己真是一相情愿,中国人一定会把战争拖下去,绝对不会向日本妥协。
日本陆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长期作战的意志和资本。以往日本军队太过容易就获取了胜利,尤其在对清政府的作战,但是时代已经不同了,再也不能用19世纪的思维模式去考虑20世纪的问题。
如果中、日之间的战争的演变过程若出现在日、俄战争时期的那种结果的话,就应当立即回避。
日、俄战争中日本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最后一纸停战,赔款分文未取得。
“陆军能取得胜利吗?”天皇对陆军的取胜没有信心。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胜负之间难以尽数推演,但取胜的机会应当在五五之数。”
“那么就是说我们可能会战败。”
这些陆军大将可比下面的那些刺头理智的多,中国陆军越来越难对付,而且在朝鲜半岛上中、日几次交手中,见到的中国王牌师越来越少,很多部队的番号都全新的,中国把朝鲜半岛当成了他们的练兵场。虽然事实如此,但他们却不能这么说,因为这将进一步打击天皇对华作战的信心和决心。
“与中日的决战必不可免,时下只有集聚力量,等待时机。”
天皇唉叹一声,“我只怕已经没有机会征服中国了。”
“陛下,请你不要失去信心,我们将击败中国,成为亚洲的主人。”
关于亚洲的主人,杨洪森也有类似的这种想法,中国有着300余万常备军,900万预备役部队,他需要更多、更多的军火,进口军火限制的条件太多,唯有发展本国的军火工业才是王道。北洋政府时期全国共有47家兵工厂,国府成立后经过重组保留其中有22家,经过七年的努力,国府兵工厂发展到了67家,这些兵工厂如果满负荷运转,每年可以生产60个轻装师的装备。不管日后的中、日战争由日方或者他挑起,杨洪森认为准备时间越充分他的赢面就越大。等打败了日本,他就是亚洲的主人啦。
日本在美英政治压力、本国经济大衰退和中国政党力量的影响下决定暂时服从了美英的安排,日本对外推行“协调外交”的政策,中、日之间开始恢复对话,双方大使再次握手言和。
第三十七章
参与对话的中、日外交官也都是老朋友,双方在记者面前亲密拥抱携手走进了会场。
整个谈话远程均在英、美代表的监督之下。
双方代表都表现出了文明人应有的涵养,中国代表没有爆出粗口,日本代表也没有砸桌子走人。
谈判近四个小时,实质性内容完全没有涉及。正因为如此双方谈的极为融洽。双方代表甚至一度就苏门答腊的咖啡进行了学术上的探讨。
谈判无聊的让人打嗑睡。
中餐和午餐十分的不错,美国代表对红烧肉有着特殊的吃好,以至引来了中、日代表的阵阵鄙视。
英、美这次发火了,中、日代表只得坐下来乖乖的谈。
中、日双方的敌视政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远东的经济秩序以及各国在远东的利益。英美需要中、日之间签订一份长期的和平条约,而不是一有机会就给对方放血。远东的格局是二强分立,日本不能太强,中国不能太弱,现在这个时候中方明显占有优势,为了平衡就要扶持一下日本,对中国进行适当的打压。
在英、美调停下,中、日就朝鲜的三·八线再次做了明确,对于双方在朝鲜的驻军数量进行了限制。
日本声称他们裁撤军队300万,陆军常备军仅有20个师团。
美、英要求中国削减常备军数量,中国反对大幅裁军,因为他们与日本不同,中国与苏俄接壤,布尔什维克正严重的威胁着中国陆上安全。
中国军队数量虽多,但军费开支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军人在国民所占比例小于日本。
不过在美方的强烈要求下,中方代表称,愿意在现有350万陆军的基础上,裁撤130万。
日本方面要求中国停止“重巡洋舰”的建造计划。
《华盛顿条约》只是规定中国不得建造或拥有战列舰,未对中国重巡洋舰等做出明确、细致入微的规定。在华盛顿会议,中国海军并不是重点,他们可是连前十都没入围,如果不是日本人一再要求,以及台湾问题,中国政府甚至连签字的资格都没有。
在台湾的问题上,美、英要求中方严格按照《马关条约》以及《华盛顿条约》相关的规定履行。
台湾是大日本国的领土。
那么中方是否可以将中国公民移民大陆呢?或者通过去公民表决来最终他们的去留。条约只是约定了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并没有将上面的人也一起割让给日本。人是自由的,他们是自由的公民,任何条约都不能剥夺他们自由和获取民主生活的权利。
美国人不愿与中国人探讨什么自由和什么民主。因为谈这个会场上很快就能听到攻击性的语言,还在桌上飞舞的拳头。
“这样的条约我们不会签订,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前是,现在仍在是。”
“即使双方在此问题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我建议今天就进行到这里,大家应当更加冷静的考虑一下。”
杨洪森讨厌柯立芝,讨厌他的那套孤立主义,痛恨他高额关税保护主义。尽管如此,杨洪森还是接受了美方的建议,当然最后还是需要听总统的意见。
黎元洪除却了接受没有别的选择,或许未来能收回台湾,但是那时候的总统铁定不是他。
对于他个人来说,这一天过的实在是太糟糕了。
在中国政府举行万国招待会上,杨洪森与各国大使亲密攀谈着,美国大使祝贺协议的签订,同时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感到欣慰。
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本不算什么,因为第一次制订这样的大计划,所以杨洪森将门坎设的较低,以至于第一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不过有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在第二年五年计划的编制上更加科学合理。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极大的鼓舞了中国精英们的热情。
委员会就五年计划在国会上做了详细的汇报,《中央日报》摘取部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