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

第3章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第3章

小说: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3。 外交也是战斗力

挽救法兰西的英雄

欧洲这几大列强各自拉上一帮小弟,就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错综复杂,让人眼花缭乱。

最早是在1873年,德国为了争取俄国,在俾斯麦的拉拢和操纵下,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4、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5结成了“三皇同盟”。

这个同盟是建立在德法矛盾和英俄矛盾的基础上的,俄、德、奥这三国当时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加盟各国对于德法矛盾和英俄矛盾的看法不同,而且同盟内部还有俄奥之间因巴尔干问题引起的尖锐矛盾,所以同盟很快就瓦解了。

“三皇同盟”瓦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俄国反对德国过分削弱法国;第二个就是著名的1878年柏林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德国对俄国进行了报复。

1875年初,法国议会同意扩军,并准备从德国购买1万匹军马。德国以此为借口威胁法国,并宣布禁止马匹出口,叫嚣对法国发动战争。为了做好战争准备,俾斯麦派自己的亲信到圣彼得堡去游说俄国,支持对法战争。德国向俄国许诺,如果俄国不支援法国,德国将允许俄国在近东的土耳其自由活动。但是,俄国人并不傻,未被俾斯麦空口白牙的许诺和在墙上画的大饼所忽悠。俄国人很清楚,如果法国被过分削弱,德国就会建立起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如果德国独霸欧洲大陆,俄国就要悲剧了,俄国不愿看到在欧洲大陆上有一个处处压自己一头的巨人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俄国沙皇反而给法国大使打气说:“俄法两国的利益是一致的,如果有一天你们被威胁,我们会做点儿什么的。”

1875年5月,沙皇带着首相抵达柏林,俄国人明确表示难以容忍德国发动对法国的新战争。这样,俄国坚决反对,英国也不支持——英国也不希望德国把法国彻底打垮,俾斯麦被迫取消了进攻法国的计划。这时,普法战争结束才4年,法国刚把赔款还清。

沙皇的德国之行达到了预期目的,当他离开柏林时,指示首相向俄国所有驻外使节发电报,通报这次外交胜利。电文经过沙皇钦定:“皇帝陛下离开柏林时,完全相信,保证维护和平的这种美好愿望,在这里也占主导地位。”

在沙皇的授意下,这份内部电报很快就见报了。报刊刊登时,“保证维护和平”这句话被改成“现在,和平得到了保证”。为什么和平得到了保证?因为沙皇施加了影响。这样,沙皇就被塑造成了挽救法兰西的英雄。

俾斯麦对沙皇只顾往自己脸上贴金,肆意诋毁德国的做法深恶痛绝,德俄关系由此出现裂痕。

你不仁,我不义

1877年,俄国和土耳其爆发了战争,土耳其大败,俄军长驱直入,兵临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迫使土耳其签订城下之盟。

盟约的内容归纳起来看,就是俄国单独肢解土耳其帝国,继承这个帝国在欧洲的所有地盘。“俄土条约”公布之后,舆论哗然,特别是英国和奥匈帝国不愿看到土耳其被俄国单独瓜分,坚决反对这个条约。奥匈帝国外交大臣提出召开一次国际会议讨论这个条约,英国和法国都表示附和。俄国在外交上一时陷入孤立。

这时候,身为“三皇同盟”成员的德国,却想趁此机会教训一下俄国。也就是说,“三皇同盟”当中的两皇联合起来对付另外一皇,奥匈帝国提出要开一个国际会议,德国就扯起了“主持公道的大旗”,以“调停人”身份劝告俄国一定来参加。

这样,1878年在柏林召开国际会议,俄、英、德、奥、法、意六大国和土耳其参加了。由于英国和奥匈帝国在会前取得了一致,双方在会上联合向俄国施压。德国这时不顾自己是俄国盟友,保持所谓的“中立”,俄国最终被迫让步,吐出了很多本来已经吃进嘴里的东西,丧失了大部分侵略果实。由于德国在会上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国家逼迫俄国而袖手旁观,俄国对此十分恼怒。

有一幅描绘当时开会情景的油画流传了下来,明显可以看出来,戴着穆斯林菲斯帽的土耳其代表,满怀感激地看着俾斯麦;而身穿狐皮大氅的俄国代表,则是一脸愤恨。

俄国报纸痛骂俾斯麦出卖盟友,斥责他忘恩负义,说他忘记了俄国在普法战争中给普鲁士的支持和帮助。俾斯麦是省油的灯吗?德国报纸马上反唇相讥,指责俄国恩将仇报,诬蔑好人。俾斯麦声称,他在柏林会议上站在盟友的立场,为俄国做了许多事,俄国与会外交官加一块儿也没他做得多。

双方对骂,使俄德关系迅速恶化,而俄奥本来就矛盾重重,关系不好。这样,5年前俾斯麦苦心结成的“三皇同盟”趋于瓦解。1878年“三皇同盟”条约到期后,没有续约,宣告了“三皇同盟”正式散伙。

继续找小弟

“三皇同盟”虽然解体了,但德国需要找帮手,于是德奥两国越走越近。

柏林会议之后,俾斯麦知道跟俄国和好基本没戏了,就决心加强跟奥匈帝国的联盟。此时,奥匈帝国也迫切希望和德国保持盟友关系。其实在缔结德奥同盟这件事上,德皇威廉一世跟宰相俾斯麦有分歧。德俄两国皇室很早就有姻亲关系,威廉一世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亲舅舅,威廉一世不愿意跟奥匈帝国结盟去反对自己的外甥,但德国大权操纵在俾斯麦手里。

1879年,“铁血宰相”来到维也纳,伙同奥匈帝国外交大臣安德拉希伯爵(传说中他是茜茜公主的情人,两人还生了一个闺女),秘密拟定了《德奥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实际上是针对俄法两国的。俾斯麦怕皇帝不同意签署,他从维也纳返回柏林后,召开内阁会议,要求全体内阁成员在这件事上跟他保持一致,如果皇帝不批准条约就全体辞职。这样,皇帝就成光杆儿司令了。威廉一世只好同意。为了给皇上一个面子,俾斯麦假惺惺地草拟了一封给俄国沙皇的信,由德皇签名盖章按手印后发出。信里说,德奥两国为了维持长久和平,签了一个协定,考虑到德俄传统邦交和甥舅之谊,欢迎你加入。这等于是黄鼠狼给鸡发请帖。

俄国沙皇不是傻子,知道德奥结盟是针对自己的,所以连理都没理。

到1882年,德奥同盟又发展成德、奥、意三国同盟。意大利为什么加入呢?因为它在跟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感到有必要依靠法国的敌人——德国。

当然,意大利跟奥匈帝国有世仇,奥地利历史上曾长期统治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区,威尼斯就长期在奥地利占领之下。所以,奥地利跟意大利的关系是很僵的。但是意大利为了摆脱孤立,跟德国搞好关系是唯一的选择。既然要跟德国搞好关系,就得与奥匈帝国接近,于是意奥两国开始谈判。到1882年,德、奥、意三国终于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

三国同盟是针对法国的,但这里面德奥又针对俄国,所以,三国同盟明显就是针对法俄两国。

老哥俩抱团取暖

1882年三国同盟的形成,意味着欧洲列强中出现了一个同盟国阵营。当然,三国同盟中,意大利不值一提,是一个摇摆不定的盟友,本身实力非常弱,又有漫长的海岸线,经不起强大海军的攻击。在三国同盟结盟之初,意大利就表示,不参加任何反对英国的行动。俾斯麦深知意大利人的禀性,说没关系,“只要在阿尔卑斯山上出现一个打着三色旗的意大利鼓手就行了”。意思是说,只要你能牵制一下法国就行。饶是俾斯麦聪明绝顶,也万万没有想到,战争一打响,意大利就叛变了。

既然德、奥、意三国同盟是针对法俄两国的,法国跟俄国这老哥俩也就不客气了,迅速走到了一起。其实法俄两国历来交厚,特别是到19世纪后期,关系更加紧密了。俄国外交大臣曾对法国驻俄大使说:“贵我两国建起最为亲密之谅解,实乃愈加顺乎情理之事。”他还说:“我正考虑,贵我两国在走向协约的路上,可否再迈上一步呢?”

于是,1891年7月,法国舰队应邀访问俄国波罗的海要塞。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竟然同皇后亲自登上法国旗舰表示欢迎,当舰上的乐队奏起法国国歌《马赛曲》时,沙皇脱下皇冠表示敬意,这在俄国绝对是惊世骇俗之举。俄国沙皇推崇专制,痛恨共和主义,《马赛曲》作为法国革命的象征,在俄国是禁歌。而这一次沙皇竟然向共和国的三色旗和《马赛曲》致敬,让很多人惊讶,从这里可以看出俄国对法国的重视程度。

1892年,法俄双方总参谋长草签了军事条约,1894年,盟约正式生效。法俄协约就是针对德奥的。这时候,欧洲列强形成两大集团,以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和以德奥意为首的同盟国。

此时,欧洲最牛的国家还置身事外,这就是英国。

老大也怕群殴

为什么英国置身事外呢?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都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提出这个政策的是19世纪英国最著名的首相帕麦斯顿勋爵,他有一句名言:“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我们的利益,才是永恒不变的。”这句话常被误认为是丘吉尔说的,实际不是老丘原创。普法战争结束后,英国仍然保持“光荣孤立”,谁是欧洲大陆的老大,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19世纪末期,英国首相还强调,英国不加入任何同盟,只要求欧洲各大国保持均势。当时的英国殖民大臣张伯伦也在演讲时说:“英国外交政策的传统,就是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孤立政策。”

当时,英国奉行不结盟的孤立政策是具备条件的,因为它实力最强,如日中天,对外不管干什么,凭它自己的力量就能达到目的。如果有了盟友,反而是一种约束。比如说,我跟张三结盟对付李四,李四打张三你管不管啊?所以,英国奉行“光荣孤立”的内在原因有两个:第一,我有能力;第二,我不想被约束。

但是,随着历史的车轮驶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很难执行下去了。因为德国、美国、日本等新兴国家崛起,英国、法国、俄国老牌列强相对衰落,过去那种天马行空、独步海内的优势不复存在了,不是什么事儿都可以自己摆平了。尤其是德国力量大大增强,打破了欧洲大陆的均势,对英国构成了威胁,在殖民地和海军问题上,英德矛盾成了列强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德国进而拉拢了一帮小弟,你不结盟人家结盟,也就逼着你必须结盟,以结盟对抗结盟,以免被群殴。

于是,英国开始考虑转变策略。

德国被英国给玩儿了

一开始,英国试图跟德国谈判解决问题。

1898年3月,英国殖民大臣张伯伦召见德国驻英大使。这位后来的英国首相是个有名的绅士,一般见人都会说一堆寒暄的话,这次却开门见山,提议缔结英德同盟,以“相互协商对中国和非洲的政策”。张伯伦的一反常态,让德国大使甚为震惊。按理说,英国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攻势恨得要死,这时候之所以主动放下身段,实在是有求于德国:一是想利用德国抵制俄国在中国的扩张;二是想促使德国支持英国的非洲政策,当时,英国和非洲的布尔人即将开战,英国担心德国人和布尔人眉来眼去,搞小动作。

威廉二世在接到驻英大使的报告之后,立即召集群臣商讨对策。结果,德国那些“近视眼”大臣一致认为:“英俄矛盾不可调和,两国之间不可能达成任何协议,所以,英国提出跟德国结盟,目的是想火中取栗,指望通过德国平衡和遏制俄国在亚洲的扩张。”德国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英国居心叵测,它的建议不可接受。但英国的建议也反映出英俄矛盾的尖锐性,德国可以加以利用。于是,双方进行了一番谈判。

由于德国看出英国求和心切,谈判中,便开始大肆敲诈,提出要跟英国一起瓜分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地,葡萄牙当时虽然是英国的盟友,但已经是上上辈子的强国了。英国为争取德国支持它在非洲的政策,特别是支持对布尔人的战争,只好做出了让步。

1898年,英德签订了瓜分葡属非洲殖民地的协定。其中规定:当葡萄牙以殖民地的收入作为担保来借债时,由英德两国对它提供贷款。英国将以莫桑比克南部、安哥拉中部的海关收入作为担保。如果不可能保住葡属殖民地领土时,双方保证不允许第三大国干涉。

德国喜出望外,傻乎乎地上了英国的当。德国向英国保证,不再给布尔人任何实际支持。但是英国对德国的让步,实际上是一纸空文,英德协约签订之后,英国暗中帮助葡萄牙不必以殖民地做担保,就从法国那儿获得了贷款。更可气的是,英国重申很多年前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