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氏家族全传 >

第3章

宋氏家族全传-第3章

小说: 宋氏家族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光的珍惜如同黄金,抓紧分分秒秒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知识的汁液。有一次,几个同学拿他的国籍和以往拼写的不中不西的名字开玩笑,他们故意问他:“你是一个‘秦尼’(即中国人),怎么会有一个‘SOON’的名字呢?” 他怒气冲冲地回敬道:“现在我是宁愿‘速’,再也不愿‘迟’了!”当时,每一个帮助过查理的美国人听到他刻苦学习的情形后都喜不自胜,认为他们帮助这个中国孩子是办了今生今世最聪明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进入圣三一学院以后,宋查理自感已经迈上了他理想的大道。直到这时,他才写信给当初鼓励他勇敢求学的挚友温秉忠和牛尚周。二人接到他的信当然欣喜若狂,几年来他们一直担心他的处境,不知道他小小年纪只身出走,能否在这陌生的异国土地上活下来。现在看到当年的小阿虎竟然那么幸运,通过民间的教会帮助也同他们受清政府公费委派一样进入了美国大学,他们认为宋查理定有吉星照临,前途无量。二人立即启程,到圣三一学院来看他。三人重新相见,宋查理已从一个初知世事的男孩长成了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举止风流谈吐文雅。他们都为对方的志气和才华所吸引,聚在一起彻夜长谈。消息灵通的牛、温二人向宋查理介绍了国内的形势:清政府软弱腐败,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朝廷内贪污行贿,人才得不到重用,就连派到美国的督学官也是昏馈无能,他们认为必须改变国内的政治形势,中国才能像西方一样富强起来。当时他们约定在美国一定多学些知识,争取有一天回国后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宋查理也给他日夜思念的父母写了信,告诉他们自己现在美国的情况,并请父母放心。由于当时中国的邮政通讯条件十分落后,宋查理为了早日让父母知道他的下落,便以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的身份,请求当时正在中国上海传教的一位美国牧师、南方卫理公会布道团团长林乐知先生帮助他将信转到海南岛他的家乡。

没过多久,宋查理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他开始学会打扮自己,经常穿上一件体面的哗叽西服,亚麻布外面再罩上一件背心,领子下面常系着一条活结领带。查理还把头发剪得十分得体,并向右边分开,梳得整齐光滑。那一张经过仔细擦洗的脸上,时时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按当时西方人的审美标准来说,宋查理风流潇洒,的确漂亮得让人感到意外。此外再加上他那东方人天生的机灵和豪爽的举止,一时迷倒了不少正值豆蔻年华的美国姑娘。

当时与来查理接触最多且交往也最深的要算腰细腿长、金发碧眼的埃拉·卡尔小姐。埃拉小姐的父亲,便是资助来查理上学的朱利安·卡尔将军的堂兄,当年亦在圣三一学院教授希腊文和德文。于是埃拉小姐为此常常怂恿父母,邀宋查理到她们家中作客。每当宋查理坐在她家的客厅里,聚精会神地听埃拉·卡尔小姐弹奏钢琴曲时,埃拉小姐便经常趁着别人不注意,给宋查理暗送秋波。有一天,埃拉的父母有事临时出去了,她便弹了一曲狂热的爱情圆舞曲,然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澎湃激情,以西方人那种惯常的感情表达方式,一下扑到了宋查理的怀中。当时就听埃拉小姐言语呢哺,不停地向宋查理倾吐着爱慕之情,并且还表示要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宋查理。宋查理当时自然也是异常激动……眼前一位漂亮姑娘正同自己如此亲见以致海誓山盟,他宋查理又怎能不颜红耳燥兴奋无比呢。

但旋即听到埃拉小姐要向自己以身相许时,宋查理却冷静了下来。他当时轻轻地扶起埃拉说:“你是一位非常漂亮且心地善良的姑娘,我从内心深处喜欢你。但是,对于婚姻问题,我目前不能许诺。我作为一个男子,不仅负有社会的责任,也负有对家庭的责任。在我的事业没有成就,经济收人不足以供养家人之前,我是不能考虑婚姻问题的。” 埃拉叫喊起来:“不!那是你们中国迂腐的观念。你应该知道在我们这里是爱情高于一切。为了爱,我们什么都不要考虑,什么都不要计较。我就爱你,爱你爱你爱你!你必须答应我……”当时埃拉的长臂勒得来查理有些喘不过气来,他只好安慰说:“埃拉,让我们作朋友。假如有一天我具备了条件,我一定郑重地向你父母提出求婚。”“啊!太好了,你可要说话算数!” 被爱情之火烧得发狂的埃拉小姐拉起比她矮半头的宋查理,发狂的吻了起来……

凡有可能出岔的事情必定出岔,好事往往在最不相宜的时候被搅散。正当二人沉浸在无我无他的世界里时,埃拉的母亲不失时机地出现在客厅门口。可以想象她当时的怒不可遏,她把这件事情看作一桩丑闻,把宋查理视为丑闻的主角,采取了行动。

宋查理无法再在圣三一学院继续他的学习了。但穆尔上校确信,这个年轻人志向远大,确是回国布道的一块好材料,他不会过早地沉湎在温柔乡里,被透过榆树间飘来的琴声所迷醉。穆尔上校再度出面,查理被安排到远离此地的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万德华尔特神学院继续学业。穆尔认为,这里和圣三一学院相比是更有利的学习环境。

离开钟情于他的姑娘,也离开非难之声的包围,宋查理是亦忧亦喜。不过这件事给他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使他对美国的人情世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此他与美国姑娘的交往严格限制在最正常的范围内,并且打消了娶一个美国女子作为妻子的念头。后来的3年里,宋查理一心读书,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了学业。

毕业前夕,宋耀如收到盼望已久的从中国海南来的家信,得悉故乡正闹瘟疫,死尸火葬,惨不忍睹。文昌县有一名略懂西医的华侨带回许多西药,使不少乡亲获救。母亲在信中叮嘱,希望他能在美国学医,以便将来普渡众生、救死扶伤。遵照母亲的嘱咐,当时宋耀如向他的监护人卡尔将军提出了进入医学院的要求。

于是,在通情达理的卡尔将军的关照下,宋耀如走出万德比尔特大学神学院,便又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医学院的入学考试。但是,当时宋耀如改行学医无疑违背了南方卫理公会的“领袖”们帮助他接受教育的初衷。19世纪初,美国各地的基督教会派出大批传教士,前往中国各地传教,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在上海就派遣有一个布道团。当时,各国教会在中国争夺范围,以及基督教与中国的儒教、佛教等其他宗教的斗争十分激烈,他们急需能有更多的像宋耀如这样已然美国化了的中国人充当传教士,返回中国以增强南方卫理公会在中国传教布道的力量,以便更好地扩展美国教会在中国的势力。于是,1885年10月北卡罗来纳州监理会在马克谛耶主教的主持下,举行特别仪式,任命万德比尔特大学神学院毕业生查理·琼斯·宋为监理会见习牧师,并立即派赴中国传教,在中国上海林乐知牧师手下工作。当彼之际,宋耀如已然别无选择。

就这样,1886年1月,太平洋邮船公司的海船将未耀如送至了上海码头。一个阔别了故土14载的海外游子,为着报效祖国回来了!

2.查理太太

1886年似乎是宋耀如生命的一个临界点。

在此之前,漂泊是宋耀如生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之后,宋耀如却平心静气地住在了上海,并且一住就是32年,直至其离世而去。其间,只有“二次革命” 失败袁世凯篡政期间,为躲避反动势力对革命党人的迫害,宋耀如携全家渡洋去日本小住了半年。那么当年是什么东西有如此般神奇的魅力,让宋耀如肯将上海视为他的第二故乡呢?人们虽然可以给宋耀如找出种种原因,但我却以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宋耀如是在上海最终找到了自己上下求索、梦寐以求的理想伴侣的。正是这一双牵了手的手,让一颗大生不安分的心沉静下来,并在上海展示其人生最辉煌的一章。而宋耀如当年在上海结识的这位理想伴侣,名字叫做倪桂珍。

最初,宋查理满腔热情地从大洋彼岸回到国内后,很快就发现一切并不像他想象得那样顺利。宋查理遭到了卫理公会的顶头上司林乐知博士的白眼。当时几经交涉,他被安排在上海近郊的吴湖口布道,月薪尚不到15美元。

而且,据说他当时还要在本教会的学校负责教授孩子,不然15美元也发不全。而彼时的学生全是来自乡下的一些无法无天的粗鲁儿童,喜欢捉弄老师。当年胡适就是宋查理的一个学生,他后来上了康奈尔大学,成了中国赫赫有名的哲学家之一。当年,胡适就是调皮孩子中的“王子”。每当宋查理出现在讲台上时,他宽阔的身体、剪短了的头发和朴实的华南人面容,便引起了学生们嗤嗤窃笑。他等待这阵喧闹平息下来,然后打开他的课本,开始讲课。学生们马上静了下来。倒不是未查理讲的课吸引了这些学生,而是他给人强烈的印象,感到他是和他们同类的人种。宋查理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到西方去的,既不是持有某种清政府的护照,也不是作为受传教保护的人。他是来自下层的。同一辈子打赤脚在稻田里度过、脚趾像鸭掌一样张开的农民一样,宋查理脚趾间也还留有泥土。第一学期结束时,消息传开了,这个班的人数由原来的12人,翻了一番达24人。

但是对普通中国人来说,他的穿戴和举止又是使人发笑的。别的中国人都穿黑布长衫,或褪色的蓝上衣和裤子,头发梳成辫子。而宋查理穿的却是洋鬼子的西服,短发,杭的是整齐光滑的西式背头,显得很精神,富有朝气。他的脸从不掩藏他的感情,而是西方式的坦率活泼。他身材短小精悍,两只眼睛深邃而明亮。儿童们在街上看见他便叫喊“洋鬼子”,他们的父母则叫他“小矮子”。

然而,宋查理的上司林乐知博士认为,宋查理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有抱负的农民,决不能让他以假充洋。他决心剥掉宋查理这种美国外表。首先,宋查理必须学讲上海话,少讲英语。教他的老师是查理·马歇尔,原来也是一位中国人,小时候作为南方卫理公会传教士凯利博士的仆人,在美国呆过14年。

当时,查理·马歇尔同宋查理之间的语言课,常常变成争论怎样用正确的英语表达中文。宋查理由于受过大学教育,难免要纠正他老师的英语。

“你,你这个自命不凡的家伙!马歇尔勃然大怒,“你干嘛非要用那种北方佬的讲法来纠缠我。我讲英语的时候你还没有出世呢!我过的桥也比你走的路长。你给我滚,免得我看见你生气!”

终于有一天,两个人不欢而散了。出于无奈,宋查理被派到上海远郊,在昆山当一名巡回传教士。当时,来查理活像吞吃了一只绿头苍蝇,败兴透了!

尽管这样,宋查理还是走马上任了。在昆山,宋查理依靠微薄的收人租了一所简陋的村舍小屋。这算不得什么小屋,面积小且不说,四面透风。遇到阴雨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正像这间房子一样,这是一个幻想破灭的严峻时期。他不愿出屋,也不想出屋。他发现中国人和西方人都不喜欢他,而有意避开他。喜欢群居和天生幽默的村民对这个陌生人颇有几分戒心。因为他打扮得不伦不类。他为传统封建的中国人所包围,为那些对西方一无所知的人所包围。最后,他不得不收起美国服装,穿起中国长袍,戴起瓜皮帽来。

孤独与宋查理作伴,他成了一个怪人。他经常躲在屋里,想入非非,想过去在美国时一些厚道人对他的真诚帮助,想林乐知为什么老跟他过不去?有时他想得发呆。恰在这时,埃拉·卡尔小姐去世的消息,又给了他一个可怕的打击……

有道是,时来铁也生辉,运退黄金失色。不久,突然宋查理开始时来运转。那一天,宋查理在屋子里简直闷死了,于是他为散心来到了上海的黄浦滩。当时,他的两腿似坠两个沙丘,徘徊在那里。但是天是晴的,风是柔的,海是平的。而他因为心清不好,头老是低着,似乎是一个幽灵。

“查理,是你?”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他背后传来。宋查理转过头去,只见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立在他的面前。他高个儿,宽额,大眼,五官端正,容貌俊美;略欠强壮的体态,但显得挺拔,潇洒。他不是别人,正是宋查理在美国时相识的那位留学生牛尚周。

牛尚周和宋查理二人张开双臂,朝着对方扑去。他们尽情地拥抱、亲吻。许久许久,宋查理首先松开了牛尚周,并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和心酸,末了他道:“我是多么的孤独啊,有话无处讲,只有影作伴。”

“那么说,你还没有夫人?” 尚周听了一愣道。

“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