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小民 >

第127章

乱世小民-第127章

小说: 乱世小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关;在前进的路上他会不断地激励自己,使自己保持高昂乐观的情绪,不屈不挠地向目的地前进。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生命。孟有田头脑中的资料,或许只是一些小来小去的东西,他造不出飞机大炮,造不出坦克机枪。但这些小东西都在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在胜利的天平上一点一点增加着砝码。

炒面,作为压缩干粮的替代品,有条件的话再加入盐和荤油,对于长途行军的部队,或者跑反躲避鬼子的百姓来说,不失之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食品。随时便可以充饥,补充体力,不需生火,不费时间。

如果说炒面的诞生,只是间接提高了生存能力的话,简易防毒口罩的推出可就是实实在在的提高战斗力了。虽然在与日本鬼子的作战中,有所缴获,但数量极少,作战部队都极缺乏,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正常防毒面具中的活性碳是用椰子壳制出来的,而孟有田知道用核桃壳也可以烧制出活性碳。将活性碳装进一个个的方形布口袋,再和特制的口罩合在一起使用。孟有田在浓烟的环境下试验过,觉得对付鬼子最常用的毒瓦斯应该有效果。最起码,比湿毛巾捂鼻子强吧!

为了藏拙,孟有田并没有特意把防毒口罩向上面报告表功,而是象不经意的先从土门村,再到十里村这样的扩散推广方式。

有秦怜芳、王大山、方国斌等人的试用推荐,边区政府逐渐重视起这个土发明来。他们一方面让部队进行试验,一方面召集了化学专业方面的人士进行改进。专业人士到底比孟有田这个一知半解,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的家伙强,经过酸煮、水洗处理后,活性炭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实验室的吸附效果令人满意。

就是这样,孟有田只需一个创意的开始,后面自然有专业人士进行改进。防护能力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意味着民众生存能力的增强,意味着日本鬼子将要付出更大的伤亡才能达到目的。

没有惊天动地的创造,只是一点一滴的改变。至于这些改变能具体挽救多少人的生命,能具体杀伤杀死多少鬼子,孟有田不去管它,也不会那么狭隘。做了点事情,便要看到结果,便要听到称赞,那不是他的作风。

第九十一章 快来?

形势一天比一天紧张,伴着寒冷的天气侵袭而来。东面的邢台县城被鬼子占领了,南面的涉县县城被鬼子占领了,北面的本县县城也被鬼子占领了。人们的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象阴沉的苍天,布满了愁云。

“该死的鬼子,就是不让人过消停日子。”有田娘嘟囔着把家什递给地洞里的阿秀,“这冻天冻地的,又要跑山里遭罪了。”

孟有田扛着一袋粮食走过来,笑着安慰道:“娘,咱比那些逃难的不强多了,山里躲避的地方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粮食、木炭预备得足足的。”

“咋的也没家里得劲儿。”有田娘叹了口气,说道:“娘的腿脚一天不如一天了,老这么跑来跑去的,唉!”

“娘,您的身体多硬朗,看俺都出汗了。”阿秀也在旁安慰着,“有田不是说了,等大山里的那个地方置弄好了,咱就在那里安家,再也不用怕鬼子了。”

有田娘勉强笑了笑,拍了拍孟有田肩上的灰尘,说道:“嗯,等着俺儿子给弄个最安心的地方,就不用担惊受怕,东跑西颠了。”

“娘你放心,那地方快置弄好了。”孟有田笑道:“其实啊,鬼子能不能打到咱村,还说不准呢!咱村可不一般,不是儿子吹牛,来个百八十的,连村都进不来。”

“娘就是怕打仗,怕你有个闪失。”有田娘叹了口气,看了眼阿秀。欲言又止地摇了摇头。

阿秀轻轻咬了下嘴唇,她当然知道老人家的心思,可这肚子里老没动静,她难道不急嘛!

孟有田冲着妻子笑着吐了下舌头,对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他倒是看得开。这纷乱的年月,多个孩子。也真是累赘。

正房里隐约传来了唱戏的声音,是紫鹃在摆弄留声机。三个人相视苦笑,那里还有一个不知道愁的。把能藏进地道的家什都藏好。有田娘回了正房,孟有田和阿秀才坐下来歇息。

“宋大姐快生了。”阿秀的样子有些不开心,低声说道:“英子也有了。听说。听说强子嫂好象也——”

孟有田咧了咧嘴,拉过妻子的手轻轻抚摸着,“你呀,别老想着这事儿。该有的时候就有了,咱俩都挺卖力气的,也没啥毛病,种不上怪谁哩?”

阿秀被男人温暖的大手握着,心情好了一些,抬起眼睑说道:“娘不是着急吗,她瞅着宋大姐的肚子。那眼神儿。”

“着急也没办法。”孟有田拍了拍阿秀的手,说道:“你们先去山里住一段日子,好几个行动不便的,拖啊拖的,遇到紧急情况可就坏事了。”

“嗯。俺会照顾好大家伙的,你不用担心牵挂。”阿秀犹豫了一下,试探地问道:“紫鹃这个样子不耽误生娃娃吧?”

“瞎想什么?”孟有田不悦地说道:“她病好之前,别再提这个。”

阿秀有些委屈地咬了咬嘴唇,垂下眼睑不吭声。

“你呀——”孟有田将妻子搂在怀里,安慰道:“别把这事当成心病。顺其自然好了。有没有孩子,你也是俺的人,还怕谁赶你出去不成。”

阿秀笑着不语,将头倚在男人的肩膀上,微微闭上眼睛,感受着男人的体贴和爱护。

……

习惯,什么都在于习惯。就如同孟有田习惯了这没有现代科技的农村生活,习惯了战火纷飞、流血厮杀一样。经历过几次扫荡后,人们也习惯战争的生活环境,如同习惯过贫穷苦难的日子一样。

当敌人来时,人们就实行空舍清野,躲到山里去,敌人走了,人们又回来生产。白天有妇救会和儿童团站岗,夜里有民兵放哨。村子不远的山顶上,埋有“消息树”。敌人来了,它就倒下来,人们就按着它倒下的方向跑……顽强的活着,战争年代时百姓的唯一选择。

雪片密密的飘着,象织成了一面白网,周围的一切完全消失于混沌和微黄的云雾中,天地溶成了一体。

孟有田的风帽边和口罩上满是哈气形成的白霜,象长满了白胡子的老人,只有眼睛缓缓眨动,透出他内心的不安和疑惑。

“快来!”柳凤写来的信上只有这两个字,意思也极浅显,但越是简单急促,越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让人心神不宁。

信是由八路军转来的,连送信的人也语焉不详,这更让孟有田迷惑。在这风雪之夜,在这艰难的跋涉中,他的心思百转,却没有丝毫的头绪。

破晓时分,雪小了,前面的小村子出现在视野之内。雪使小村子显得丑陋、荒凉,几幢房子的顶上盖着白毯子,七歪八斜象是马上要坍塌。一切都显得阴暗,没精打采。

在一处院落前下了骡子,孟有田带着一身雪花和寒气,被引进了屋子。方国斌和另一个八路军干部好象刚刚睡醒,招呼着他脱衣除雪,坐在火炉前暖和。

“到底怎么了?九龙堂出了什么事情?”孟有田在火炉前搓着冻得发木的手,跺着快失去知觉的脚。

“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方国斌说道:“据驻张庄联络组传出来的消息,很可能是九龙堂的肖四爷出了状况。鬼子占了县城,各方势力的态度和行动都很微妙,九龙堂估计也是如此。在这个时候,如果不能稳住柳凤,情况将会很复杂。她急着叫你来,以及联络组的观察,说明她心神大乱,很可能做出什么出乎意料的举动。”

孟有田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肖四爷是柳凤的智囊、军师,更是无微不至的长辈。柳凤对他的依靠很深,如果是他出了状况,柳凤心中惶急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也是这样分析的。”敌工部的陈志华说道:“柳凤前些日子带着人马去截击鬼子的运输队,半路中了埋伏。我们的一支小队伍碰巧路过,制造了些混乱,使他们的大部人马突了出来。不过,损失是肯定的。她的人马弱了,九龙堂的形势就可能有变化。那个吴元成,收留了硬肚会的一些部众,而且得到了不明来路的武器支援,势力膨胀起来了。”

第九十二章 内奸?

“吴元成跟日本人有勾结。”孟有田很笃定地说道:“这些估计都是日本人在背后搞的鬼。而且,柳凤的人马里有内奸。”

方国斌赞赏地点了点头,看了陈志华一眼,说道:“随着日军大兵压境,形势变得很复杂。张玉新、红枪会、杜世雄、九龙堂,这几股势力如果投降日寇,对我们是个威胁。部队马上要转至安平镇一带与占领县城的鬼子周旋作战,这里的力量会比较单薄。”

“所以,我们要尽量稳住各方势力,即便不能争取,也最好不要与我们为敌。”陈志华补充道:“在这几股势力当中,现在与我们关系最近的也就是九龙堂了。而且从抗日的决心来看,柳无双和柳凤还是比较坚定的。”

孟有田沉吟不语,情况相当复杂,柳凤的人马不仅有了损失,而且还有内奸。而吴元成势力膨胀,不消说定是日本人的策划,要在九龙堂内形成鼎足之势,施加更大的影响。

“小孟,你有什么想法,或者说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出来。”方国斌亲切地说道:“这次的任务很艰巨,你可不要有畏难情绪呀!”

孟有田苦笑连连,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可别对俺期望过高,耍耍小聪明,或许还将就,这么大的事情——好吧,俺豁出去了。脑袋掉了碗大个疤……”

“呵呵,弄得跟上刑场似的。”陈志华笑着拍了拍孟有田的肩膀,安慰道:“你对柳凤是有影响力的,她这么急着让你来,就说明了她对你的信赖。”

孟有田挠了挠头,想了一会儿说道:“俺想知道,咱们留在这里的部队到底有多少?嗯,如果是军事机密的话。那就别告诉俺了。”

方国斌看了一眼陈志华,陈志华微微点头,方国斌伸出一个指头,说道:“一个营,只有一个营的人马。”

孟有田盘算了一下,说道:“俺想带几个得力的人手,其中最好是有相当级别的干部,可以调动这个营。”

“我跟你去。”陈志华笑着点了点头,说道:“由方政委先打个招呼,这个营便可以全力配合咱们。”

“那就没什么了。去了见机行事吧!”孟有田再次苦笑,“那个,挑两个厉害的同志吧。俺怎么老觉得心里没底呢!”

……

柳凤有些憔悴,但孟有田能够顶风冒雪连夜赶来,还是让她感到欣慰。不及细说,她便领着孟有田直奔内室,来见肖广和。

相比于肖广和的虚弱。柳凤的憔悴简直不算什么了。孟有田看见的是一张惨白、失去生气的脸,曾几何时,这个躯体让他感到那么亲切,现在却被病魔的长矛刺得千疮百孔。

“怎么会这样,四爷得了什么病?”孟有田紧皱着眉头,开口问道。

“请了好几个大夫。都说不出是什么病。”柳凤有些颓然地坐在椅子里,在这没有外人的房间,她才暴露出内心的无助和软弱。“其实这病在你上次来的时候便有,只是发作得没那么厉害。”

孟有田叹了口气,他也没有办法,束手无策地抚着额头。

“四叔怀疑是中了毒。”柳凤低沉地继续说道:“所以才不住会宁镇,而且自己查书。吃些解毒健体的药。可现在,眼瞅着——”她说不下去了。痛苦地摇着头。

中毒,慢性中毒,日本人干的。孟有田的脑海里急速转动着,慢慢眯起了眼睛,缓缓说道:“如果是普通中毒,那些中医大夫或许还有点办法。但看现在的情形,应该用新的治疗方法。你没请洋大夫来看看?”

“哪里有洋大夫?”柳凤摇着头说道:“附近只有一座洋鬼子的教堂,两个洋尼姑顶什么用?”

孟有田沉吟了一下,说道:“请来看看吧,说不定会点医术,就这么干瞅着也不是个办法呀!”

柳凤抬起眼睑看了孟有田一眼,不知道为什么,孟有田在跟前,她惶急的心情变得稳定起来,不知不觉把孟有田当成了依靠。或许因为平时都是肖广和在出谋划策,悉心指点,现在一旦病危,她便显得无所适众,而孟有田恰好填补了肖广和在柳凤心目中的位置。

“那我马上派人去把她们请来。”柳凤咬了咬嘴唇,起身说道:“你等我一会儿,还有话要对你说。”

孟有田点了点头,坐在肖广和床头,陷入了沉思。嗯,看着象沉思,他在风雪中马不停蹄地奔波一夜,置身于这暖烘烘的屋内,困倦便袭了上来。

柳凤出去安排完毕,走回屋里,发现孟有田手托着腮帮,眼睛闭着,象是在打盹。她犹豫了一下,轻轻地在孟有田对面坐下。

“嗯!”孟有田感觉到了一丝寒意,特别是腿上象针扎似的疼痛,他一激灵,睁开了眼睛。看着对面的柳凤,孟有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