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908远东狂人 >

第668章

1908远东狂人-第668章

小说: 1908远东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要知道,同坐那架飞机的都是阔佬,你或许能够从他们那里弄到一些金融界的密闻。

现在咱们中国航空业发展迅速,这架‘进步’号全金属飞机只是民用航空金属时代的开端,将来,类似的飞机或许还会出现在太平洋航线上,到了那时候,或许邮船就会被飞机淘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旅行将更加方便,而邮件的邮递时间也将大大缩短。”

蒋翊武非常乐观,这使莫理循也受到了感染,于是点头同意了他的邀请,打算与他一同乘坐飞机飞去菲律宾。

不多时,天空中传来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那架试飞的全金属客机“进步”号已经返航,听到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这间包厢里的军官们都站起身,有几人走到窗边,向外眺望。

“莫理循先生,马文先生,我们去码头那边看看飞机吧。”

蒋翊武邀请莫理循和马文一起去观看飞机水上降落,而对方也愉快的接受了邀请。

很快,蒋翊武带着莫理循和马文赶到白鹅潭码头,此时,那架飞机已经降低了高度,并已进入降落航线,几分钟后,船底式的机腹降落到了江面上,飞机依靠螺旋桨的推进在江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之后就停了下来,并将缆绳抛到了一艘等待在一边的拖轮上,由拖轮拖着向码头逆流而行,并最终靠上了码头。

当勇敢的飞行员从飞机上走下,并走上码头的时候,现场的人群欢呼起来,在现在所有的工业门类中,没有什么比飞机工业更让人感到新奇的了,沉重的金属浮在水上已经不是新闻,但是现在,同样是金属制造的工业产品却能够飞上天空,这多少让现场的中国人感到了一丝骄傲。

“看见了没有?这就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现在,请问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制造出类似的全金属大型飞机呢?”

蒋翊武颇有些得意的看了莫理循一眼,发现这位《泰晤士报》的远东主编有些走神。

“您说什么?哦。全金属结构的飞机,这确实让人感到惊讶,作为国际友人,我为贵国工业的长足进步感到欣慰,不过我同时也非常好奇,不知道贵国的飞机制造企业现在是否也制造出了全金属结构的军用飞机呢?”

莫理循狡狯的旁敲侧击,但是蒋翊武没有上当。

“哈!这个问题,您不应该问我,而应该去问飞机设计师。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陆军军官,我只知道,在未来的战争中,空军和航空兵部队将成为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空军的协助,陆军的进攻速度和防御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蒋翊武简单的评价了一下空军和航空兵部队的作用,这并不是他的夸张之辞,实际上,此次回国,他不仅是述职,而且也与一帮总参谋部的高级军官观看了一场秘密的飞行表演,就在那场表演中,他亲眼看见了那种最新式的全金属双翼单座战斗机,虽然只有两架,而且也没有刷油漆,但是那闪亮的机壳以及那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声让蒋翊武印象深刻,全金属的结构,更强动力的发动机,直觉告诉他,那种飞机是划时代的。

这种划时代的进步是中国的航空技术专家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而且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更是中枢政府不计成本向航空工业投资的结果,这直接导致中国航空工业领先于其它各国。

第827章 金鹰

蔚蓝的天空,连绵的群山,雪山与冰川反射着阳光,仿佛指引航向的灯塔,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能望见那闪动的光芒。

天空中,十八架灰蓝色的双翼单座战斗机分成左中右三组,由东向西飞行,高度四千五百公尺,机翼下和机身侧面都绘制着中国空军的金鹰军徽,而那垂尾的侧面则绘制着具体部队的番号与飞机的编号,从番号和编号来看,这十八架战斗机来自空军第一战斗机联队第一飞行大队。

这支飞行中队只是一支临时拼凑而成的飞行中队,代号“金鹰”,飞行中队的飞行员和飞机来自不同的中队,而指挥这支飞行中队的指挥官就是空军副司令孟飞,军衔少将。

作为一名空军少将,孟飞并不喜欢坐在办公室或者指挥室里对着地图指指点点,他更喜欢蓝天,痴迷于飞行,也正因此,当从总参谋部领到这次转场任务之后,孟飞就亲自指挥这支飞行中队过来了。

这里是天山山脉的支脉塔勒奇山,又称婆罗科努山,此刻那机翼下的连绵群山就是婆罗科努山的纵深地区,山脉最高处接近雪线,在这种空域飞行,对于飞行员而言,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高寒缺氧,而且山风剧烈,如果飞机在这里发生故障,救援的难度可想而知。

值得庆幸的是,这十八架战斗机都是最新式的全金属结构战斗机,机翼与机身蒙皮都是硬铝合金制造,连接上下机翼的撑杆也是同样的铝合金材料,再加上那五百马力的液冷发动机提供的强大动力,足以保证飞行安全。

这种战斗机就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超级黄蜂”式战斗机。

虽然“超级黄蜂”式战斗机确实是用来取代“黄蜂”式战斗机的主力机种,而且两者从代号来看似乎也很相似,但是实际上,“超级黄蜂”与“黄蜂”之间并无太大关系,“超级黄蜂”是一种全新设计、全新概念的战斗机,无论是在设计理念上,还是在性能上,“超级黄蜂”都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所有战斗机。

“超级黄蜂”的设计工作开始于1915年初,其实早在1916年的年初就完成了第一架原型机的测试与试飞,但是最终的定型生产却推迟到了1916年的年底,因此,目前制造的数量并不多,不过一百余架,而且受制于无线通讯设备研制进度的迟缓,本应装上机载电台的战斗机现在仍旧无法在空中进行无线电联络,也正因此,原型机上的翻起式舱盖被取消,飞行员坐舱仍旧采用敞开式坐舱,以方便飞行员以肢体动作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络。

由于动力强劲,“超级黄蜂”的火力也得到了加强,机头周围共安装七点九毫米航空机枪四挺,并采用弹链供弹,总共备弹一千颗,除此之外,在机翼和机腹下还可以挂载轻型航空炸弹,进行对地轰炸,或者挂上一具同样由铝合金制造的副油箱,以增加航程。

除了火力强悍之外,“超级黄蜂”式战斗机的飞行速度也相当惊人,得益于动力强劲的发动机和前起落架上的整流罩,“超级黄蜂”的最高时速达三百公里,比目前其它国家装备的所有飞机都快,而且其升限已突破七千五百公尺,因此,在飞机上配备氧气供应系统就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

自从设计定型并进行批量生产之后,“超级黄蜂”就一直是中国空军部队的绝对机密,即使是空军的高级军官,亲眼见过这种新式飞机的人也不多,而且自从进入部队列装之后,“超级黄蜂”式战斗机就一直优先配属给驻东北地区的空军部队使用。

此次“超级黄蜂”飞越婆罗科努山,是这种新式战斗机第一次靠近中国西北边疆地区进行实战部署,孟飞当然有足够的理由直接带队飞行,在现在的中国空军里,确实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指挥中队飞越婆罗科努山。

为了此次转场任务,孟飞和他的队员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行动之前飞行计划的制订到此次飞行所需油料、弹药和地勤人员的挑选,孟飞都亲自过问,不敢有丝毫马虎,尤其是油料,普通汽油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因此,“超级黄蜂”使用的是一种混合燃料,由于添加了苯,这种燃料无法长期储存,只能在使用之前临时配制,孟飞也亲自指导了这种混合燃料的配制。

孟飞率领飞行中队从迪化起飞,向西直飞目的地伊犁,为了保证航程,飞机只装备航空机枪,除此之外飞机没有装备任何武备,只加挂了一具副油箱。

由于氧气有限,不可能一直在高空飞行,因此当飞行中队飞到低海拔地区的时候,孟飞就会率领飞行员们蹿到低空,取下氧气罩,呼吸那干冷的山风。

此次转场伊犁,除了执行战备任务之外,飞行中队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向伊犁的地方政府部门运送过去一批电子管收音机,现在伊犁的一座小型水电站已经建设完工,可以为电子管收音机提供足够的电力了,一旦这批电子管收音机送到目的地,那么伊犁地区不通无线广播的历史就算是结束了。

现在,孟飞双腿的正下方就摆着一台崭新的电子管收音机,由于体积巨大,占据了大半个机舱,这多少妨碍了他的腿部动作,蹬舵的时候也必须谨慎。

看了眼气压高度表,已经是三千公尺的高度,可以取下氧气罩了。

孟飞抬起手,将氧气罩取了下来,并关闭了氧气阀门,然后将头探出坐舱,向地面望去。

毕竟是山区,气温比平原地区低,现在又是刚开春没多久,那山头与山坡上的积雪还很厚,反射着阳光,地面上白晃晃一片,看不见多少其它的颜色。

孟飞很快收回了目光,看了眼仪表板上的罗盘,然后又看了看时间,估算着距离和方位,随后从飞行甲克的口袋里摸出一本地图册,用膝盖夹住,仔细的翻阅了片刻,试图找出现在的准确方位。

伊犁不比迪化,迪化有一座无线广播信号发射塔,那同时也可以用作无线电导航台,利用飞机上的无线电导航仪,飞行员可以很轻松的向迪化直线飞行,但是伊犁没有无线电导航台,只能依靠罗盘飞行,航线误差较大,虽然工程部队确实在天山的某些地区修建了一些可以用作导航用途的地标建筑,但是从迪化一路飞过来,孟飞还没有看见任何一座由工程部队修建的地标建筑,只看见了一些散落在山谷坡地上的居民点,但是这些居民点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无法用来准确的判断方位。

现在沿途的地面景物又都是茫茫雪山,这进一步使判断目前所处方位的难度加大,即使孟飞经验丰富,他现在也不能非常肯定自己所处的具体方位。

“如果飞机装备了无线电台就好办多了,至少可以群策群力,召集飞行员们商议商议。”

带着这个念头,孟飞将那本航空地图册收回了飞行甲克的口袋,然后抬起手,用力拍了拍胸口,这高空温度很低,呼吸这种温度的空气,这肺部当然不可能舒服,而且冷风顺着衣服的缝隙往里头灌,这人就是暖和不起来。

就在孟飞抱怨兵工署没能按时将无线电联络设备交付空军使用的时候,那前方的地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条细细的白线,那显然是一条河流,而且向西延伸。

孟飞立即决定沿着这条河向前飞行,于是飞行中队很快就调整了航向。

半个小时之后,那条河流在一座湖泊中消失了,而且孟飞在湖泊的岸边看见了几座建造规范的木头建筑,那些建筑不仅排列整齐,而且附近还有一处操场,操场上竖着旗杆,旗杆上飘扬着国旗,显然,那是一座兵营,而从兵营附近堆放的那些铁轨、枕木来判断,那应该是参与伊迪铁路工程的工程兵部队的兵营。

孟飞很快判明方位,这里就是被称为“布勒哈奇池”的那座湖泊,从地图上判断,位于伊犁的东北方向,距离伊犁已是不远。

而此时,飞机的油量表指针已指向了“低油”状态,孟飞决定降低飞行速度,以降低燃料消耗。

又飞行了十多分钟,伊犁城已经出现在飞行员们的视野中。

伊犁机场就在城北二十公里外,是一片河边的草滩,设施比较简陋,就连航空指挥塔也是用木头搭建而成,望见从高空下降的那十八架灰蓝色的战斗机,机场观察员迅速发出了信号,在判断对方是友机之后,立刻通知了航空管制员,机场跑道被迅速清理,信号员则按照命令在停机坪上用信号布摆出了“准许降落”的信号。

孟飞的战斗机第一个降落在了机场跑道上,并按照地勤人员的引导将战斗机停在了指定的停机坪上。

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十八架“超级黄蜂”全部在机场降落,看着这些全金属结构的飞机,那些只能驾驶老式“黄蜂”式战斗机的飞行员们都非常羡慕,不等所有飞机降落,他们就已经拥上去研究“超级黄蜂”了。

孟飞跳下飞机,吩咐一名飞行员将坐舱里的那台电子管收音机搬下来,而他本人则信步走向航空指挥塔。

没等跨进航空指挥塔,就听见天空中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孟飞抬头望去,看见一架大型飞机正从北方过来。

那架飞机显然是一架轰炸机,而且与孟飞在航空署模型室看见的那种正在研制的最新型战斗机一样都是单翼飞机。

第828章 政客与楷模

共和之后,中枢政府对西北边疆地区的关注就日甚一日,尤其是当欧洲战争爆发之后,由于俄罗斯帝国忙于对德作战,无暇关注亚洲局势,因此,中国中枢政府就抓紧时机对西北边疆地区进行了全面的整顿,不仅增派了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