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908远东狂人 >

第575章

1908远东狂人-第575章

小说: 1908远东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以看作是赵北的未雨绸缪,但是却不能说他当时就对吴振汉起了疑心,当时的吴振汉,并不具有挑战赵北权威的能力,不仅他没有这个能力,任何人都不能有这个能力,赵北不会允许出现这样的人,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威,更是为了保护吴振汉这个忠诚可靠的部下,赵北果断的将吴振汉踢到了陆军大学,不仅使他远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而且还避免了一场很可能激化的内部冲突。

将吴振汉踢到陆军大学之后,赵北一边加紧整顿共和军派系,在国防军里削山头,一边也时刻盯住了吴振汉那边,他在仔细的观察吴振汉,看看这个部下是否是那种胜骄败馁的人物,事实证明,吴振汉并不是那样的人,这是一个坚韧不拔、毅力顽强的军人,他并没有因为被排斥出权力中心而抱怨,也没有因为暂时的挫折而自暴自弃,而是坚守着心中的信念,坚守着他那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

赵北现在就需要这样的部下,其实早在去年,他就准备将吴振汉调回身边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位子,直到段祺瑞辞去陆军总长,赵北才决定将吴振汉调任陆军部,协助他整顿陆军,不过在这场对日战争打完之前,陆军总长还是应由蔡锷代理。

现在将吴振汉调回权力中心,时机拿捏的非常好,现在赵北已经将国防军里的那些大小山头削平,昔日的共和军派系军官集团已经无影中解散,蓝天蔚、蒋方震那帮留洋军官团也已在军队中确立了威信,这种时候将吴振汉调回来,正好互相牵制,不使任何一方坐大,这就是为君之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百山,等去了陆军部,你先跟蔡松坡打下手,等这场仗打完了,你就接替蔡松坡,做陆军部的总长,至于蔡松坡,正好去美国疗养,顺便考察军事。”

赵北揣摩着吴振汉此刻心中所想,试探的说了几句,就看见吴振汉连连点头。

作陪的军官基本上知道陆军总长的人事变化,但是那帮文官却还是第一次听说吴振汉要接替蔡锷做陆军总长,于是,黎元洪、杨度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向一边的陈铁山、李燮和望去,见两人颔首,这才明白,那两位主任也事先知道这件人事调动。

黎元洪倒也罢了,不过拿起酒杯,敬了吴振汉一杯,说了几句漂亮话,但是杨度就不一样了,放下酒杯之后,他立刻琢磨起来,想弄清楚总统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个人事调动。

现在训政促进会发展得很快,各地的训政团体也纷纷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尖,人人都在宣扬训政,人人都在喊训政比宪政好,各色人等纷纷投身于这场训政运动,颇有几分当年敦促清廷预备立宪运动一般如火如荼,而偏偏这种时候,总统不动声色的将陆军总长的位子交给了一名跟着自己浴血奋战的将领,这说明什么?

在杨度看来,这说明总统正在进行训政的实质性准备,为了确保训政制度建立的顺利,总统首先要稳定军队,而吴振汉是一名共和军的元老,更是号称总统的“亲密战友”,由这样一个人掌握陆军部,无疑将对稳定军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只要陆军稳定了,那么空军和海军也就稳定了,剩下的就看杨度他们这班文臣了,能不能将这个训政的大势造好,能不能将民意、民心集中到训政事业上去,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稳定,而且也关系到杨度那班人的仕途。

考虑到这一点,杨度认为,现在有必要加速造势宣传,不仅要宣传给国人听,而且要宣传给外国人听,为了这个目的,杨度甚至从外国拉来了几位知名学者,准备让他们为训政事业摇旗呐喊,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现在的缙绅、文人不信别的,就信洋人,当年洋人说大清国立宪好,众人就张罗着立宪,现在,如果洋人说理智的训政要比冒进的宪政要好,那么,众人肯定也会跟着吆喝,至于那些反对者,不过是区区蚍蜉,岂能撼动大树?

不过目前似乎还有一个障碍,那就是宪法,如果想训政,就必须先修改宪法,杨度当年在日本仔细研究过各国法律,他很清楚法律的真正作用所在,所以,他认为,在总统正式宣布训政之前,必须召开一次修宪会议,利用好民意,将宪法进行修订。

昨天,杨度就已经向总统进言,请总统考虑修宪之事,当时总统也答应了,不过并未确定修宪时间,现在这里坐的都是总统亲信,杨度决定再问问此事,顺便也是给这些心腹亲信提个醒,让他们有个准备,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坏了总统大事。

“大总统钧鉴,昨日我提议修改宪法,总统也答应了,只是尚未确定具体日期,若是总统同意,我建议,就在下个月举行修宪会议,人员我去召集,议题由我拟定,具体条文之修改,也由我主持,在交总统审阅之后,就交由修宪会议表决。”

杨度突然将话题转到了修宪上,在场众人都有些吃惊,只有赵北没有觉得太过惊讶,在他看来,杨度这个人恃才傲物,如果他不将所有修宪权力都抓在手里的话,那才令人惊讶呢。

“皙子,你倒是心急。也好,此事交你全权去办,一定要注意这个民意,不能逆民意而动,更不能强、奸民意,国民支持的我们才能去做,国民强烈反对的,我们坚决不能贸然去做。”

赵北这话说得是冠冕堂皇,制造“民意”一向是他拿手绝活,不怕没有民意,就怕民意被掌握在政治对手的手里,而现在,他已坐稳了江山,就连国会里最强大的反对势力国民同盟也已俯首称臣,那么,试问天下还有谁能挑战民意呢?

“总统叮嘱,度铭记在心,绝不敢忘,一定以民意为先导,以国民意志为奋斗方向。”

杨度信誓旦旦,这说出来的话倒也有些革命的决绝,想到总统信任,心中更是得意,若是完成训政,将来这总统手下的第一文臣只怕非他莫属了。

赵北点了点头,向坐在对面的张激扬望了一眼,对方心领神会,于是插了句嘴。

“训政大事,不可不仔细应对,政宣委掌握着足够的宣传力量,此事不能单交训政促进会去做,不如我们两家联手,共同为训政辅导民意。”

杨度一愣,没想到张激扬居然见缝插针,正想婉拒,却已听见总统说话了。

“有政宣委出面,再好不过,皙子,此事也由你与石人商议,我就不插嘴了。”赵北点了点头。

当然没必要再由总统插嘴,只这一句话,杨度就不能反对,总统的话金口玉言,这训政促进会的权力,政宣委是绝对不会坐视的。

见杨度有些郁闷,赵北淡淡一笑,搁下筷子,说道:“诸位,我有一件事要向诸位宣布,就在我们赶来南苑之前,总参谋部收到辽东前线战报,大孤山日军之行踪已被我军发现,剩下的就是重兵围剿了。为了鼓舞前线士气,我已决定,明天就动身出发,前往辽东前线视察,慰问前线将士,为对日寇的决定一战鼓舞士气!”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总统这是要“御驾亲征”啊。

虽然想反对,但是众人到底还是没有反对,因为他们很清楚,总统绝不是那种能够轻易改变决定的人,凡是他决定了的事情,绝无更改,他说去前线就一定会去前线,谁也阻止不了,众人所能做的唯一事情,恐怕就是随同御驾一同前往辽东前线了。

第711章 田台庄(上)

夜色沉沉,冷月森森,海风轻柔,城市沉浸在静谧之中。

这里是营口,辽宁中部地区的一座海岸城市,由于紧挨着渤海北部辽东湾,这座城市实际上也是目前辽宁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

营口,又称营子口,由于位于辽河南岸,可以沿着辽河深入内陆,具有成为商业港口的潜力,但是营口真正成为商埠,则要迟至1858年,当年清廷迫于炮舰威胁,与英国、法国签订《天津条约》,规定开放辽宁牛庄为商港,但是后来因为牛庄交通不便,遂又改设营口为通商口岸,也正是从那时起,营口才真正成为辽宁的商埠,并逐渐发展为辽中地区最重要的商业城市。

虽然英国和法国视营口为重要商业利益所在,而且在此设有公共租界,但是这并不能使营口避免战火的侵扰,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营口就成为战场,虽然清军曾经在营口凭借要塞防守,但是军无斗志,将无战心,最终,日军仅以少量伤亡就占领了营口,而且日本立即就看中了营口的重要性,于是在与清廷签订的《马关条约》中,日本政府明确将营口划入割让地区,如果不是后来的“三国干涉还辽”,或许营口早就与台湾岛一样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了。

甲午战争之后,东北形势混乱,营口的商业也随之衰落了几年,直到日俄战争前夕,才逐渐恢复了繁荣,随着“闯关东”的关内百姓日益增多,营口也成为“闯关东”的中转站,凭借着地理上的优势,与天津建立起便捷的海上航线,从营口登陆,移民们可以更方便的前往东北。

日俄战争之后,南满地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营口因为与旅顺、大连同为海岸商港,一度遭到日本压制,商业优势逐渐被大连取代,直到共和建立之后,营口才再次被中国中枢政府重视,这里的港口设施得到了修缮,而且在商港以北的辽河口附近建立起一座小型军港,为中国海军舰队的中小型舰艇提供后勤补给。

这座军港因为靠近田台庄,因此被称为田台庄军港。

现在,就在这座田台庄军港,一艘小型炮舰正在由防波堤以南向北航行,炮舰上的乘客们都是高级军官,其中以前敌总指挥吴禄贞的身份最为尊贵。

吴禄贞是从营口商港赶到田台庄军港的,跟着他一起过来的,也基本上都是前敌指挥部的高级军官和参谋,他们之所以夤夜赶到田台庄,主要是为了迎接一位贵客。

这位贵客不是别人,正是中国的总统先生,就在今晚,总统先生即将带着一帮“前线慰问团”赶到田台庄,而组成这支“前线慰问团”的成员也都不是普通人,不是中枢政府的高级官员,便是总参谋部、陆军参谋部的高级军官,级别很高,也正因此,保卫任务也显得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总统先生的安全,吴禄贞在下午就已经下达了命令,田台庄进入戒备状态,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均不得进入军港,只要天没黑,战斗机就必须在空中执行战斗巡逻任务,哪怕天气再差,空军的飞机也必须起飞。

现在已是晚上九点整,天空中已经没有战斗机在巡逻,但是海面之上却仍是戒备森严,几艘大小炮舰就在田台庄军港外的海面上游弋,当发现吴禄贞乘坐的这艘炮舰从南边过来之后,便迎上去,确认身份之后,才将炮舰放行,吴禄贞率领部下登陆,随即进驻田台庄警备司令部。

田台庄警备司令部就设在军港里,距离码头很近,吴禄贞一下船,径直走进警备司令部,询问总统船队目前的行踪,但却被告之,总统的船队目前仍在海上,抵达田台庄还要一个多小时,出于保密的需要,目前警备司令部也并不清楚总统船队的具体位置,吴禄贞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

虽然距离总统抵达军港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吴禄贞却坐不住,他不停的在警备司令部里走来走去,并经常性的驻足于那幅地图前,看着地图,心中不免有些焦虑。

总统率领“前线慰问团”从北京出发,先赶到辽西走廊锦州,在那里会见了陆军参谋部的全体高级军官,然后再由锦州以北的大凌河登船,先行至河口,再由西往东横穿辽东湾,这段航程虽然不是很远,但是仍有些风险。

虽然空中侦察表明,日本海军的联合舰队此刻仍在辽东半岛以东的黄海之上游弋,并没有进入渤海的意图,但是出于谨慎,总统还是决定对他的行程保密,直到船队离开大凌河口,才正式拍发电报,告诉吴禄贞,总统将乘坐鱼雷艇前往田台庄。

说句实话,接到总统的这封电报之后,吴禄贞确实吓了一跳,他原本以为总统会坐火车由锦州前往沈阳,然后再由沈阳南下,经辽阳抵达营口的,这条线路虽然远了点,但是毕竟安全一些,可是现在,总统却突然改变了行程,决定由海路直扑田台庄,这多少让吴禄贞有些手忙脚乱,不得不改变迎接计划。

总统现在突然视察前线,这确实也大出吴禄贞预料,不过既然总统已经过来了,那么他也不能视而不见,所以,得知总统即将到辽东前线视察的消息之后,吴禄贞立刻从盖平前线赶到营口,而现在,又从营口赶到了田台庄。

总统选择这个时候跑到前线视察,确实拿捏得很有分寸,这个时候,前线部队刚刚结束了盖平战役,正转入休整状态,现在过来,不会对部队的展开造成严重影响,不过吴禄贞还是有些担心,他担心总统是不是过来“御驾亲征”的?

当初总统承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